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湖北省档案馆于1984年开始档案缩微摄影技术研究与应用工作,并形成了一整套比较完善的缩微品制作系统.到目前为止,已先后购置了十五万美元的缩微设备,建立了以16mm银盐卷片为主,35mm银盐卷片和平片为辅的缩微拍摄、冲洗拷贝、质量检测、阅读复印还原等一整套较完善的缩微品制作系统.  相似文献   

2.
缩微技术,也称缩微摄影技术,是指采用专门的设备,把经过编排和整理好的原始文件(如图书、报纸、期刊、图纸、单据、计算机输出纸带等)缩小拍摄在感光胶片上,然后再经过冲洗,拷贝制成缩微品,最后通过检索、阅读、复印等手段,提供给读者利用,并对缩微品进行妥善管理的一门技术.作为对文献原件的一种再生性保护措施,缩微技术已越来越受到许多国家的重视.在本世纪40年代,法国的档案系统就已将缩微技术应用于文件保存和保护管理工作.日本政府已把政府文书档案制作成缩微品进行收藏.美国已把收藏缩微品资料的数量作为评价高等院校质量和水平的重要条件之一.  相似文献   

3.
缩微与数字化电子影像档案管理复合系统吴鸿汉缩微技术是信息管理和信息处理应用缩微品或因应用缩微品而涉及的所有有关技术。目前,最安全、最低廉、最有保证的档案存贮载体仍是黑白银盐感光材料制成的缩微品。自1839年英国科学家约翰·本杰明·丹瑟(JohnBen...  相似文献   

4.
"缩微"是高倍缩小的意思.文献的缩微技术包括缩微印刷技术和缩微摄影技术.缩微印刷是用印刷的方法将普通的文献缩印成缩微印刷品;而缩微摄影技术是利用光学成像原理,把图书、情报、档案等文献资料缩小记录在感光材料上,经过冲洗加工得到稳定的借助于放大设备用视觉器官可读的缩微品的一门技术.缩微复制技术正在广泛地应用于图书馆中.  相似文献   

5.
浙江省档案缩微工作始于1984年,经过几年努力,对缩微工作从管理、技术到服务利用进行了大胆的实践与探索,并就实际工作中若干环节、工序作了改革,初步取得了一些成绩。 (一)目前,档案缩微技术已给省档案馆和部分基层单位带来了一些新变化: 变化之一,社会对使用档案缩微品的意识在增强。档案资料缩微品是按照国际、国家标准制作的,由于档案资料缩微品具有存储密度大,体积小,携带、使用和保管都很方便等优点,已逐渐地被人们认识。一些有条件的单位效仿省档案馆,舍得花本钱,引进一些缩微复制技术及设备。 变化之二,缩微品的法律地位已引起人们的关切。档案缩微品能否代替原件起到法律效用,学术界早有争论,焦点是缩微品是否如实反映原件内容,制作人的权威性、法人地位与资  相似文献   

6.
档案缩微品既要提供利用,又要长久保存,还要保证影像性能稳定,信息完整,清晰可读,便于拷贝、阅读和还原,所以缩微质量至关重要.要想获得高质量的档案缩微品,必须排除影响缩微品质量的诸多因素.  相似文献   

7.
朱辉 《兰台世界》2005,(4):48-49
辽宁省档案馆从1965年引进日本理光35m m缩微拍摄机,至今已有近40年的历史了,现有日本佳能、美能达、富士,美国拜尔浩,德国阿克发等各种缩微设备30余台。其技术先进、精度高、性能好,更为重要的是经过多年的工作实践,已经培养锻炼出一批技术水平高、实践经验丰富的缩微摄影专业人员,可以严格按照国际标准和国家标准制作高质量的缩微品。这些都是应用缩微摄影技术为其他领域档案工作服务的有利条件。辽宁省档案馆利用缩微摄影技术优势为沈阳市公安局户籍档案制作缩微品是一个成功的例证。户籍档案是户政部门在实施户政管理过程中形成的。它既…  相似文献   

8.
目前,图书、档案界历史文献的再生性保护措施主要采用的是缩微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缩微技术是采用专门的设备、材料和工艺把文献资料以缩小影像的形式拍摄记录在胶片上,经过加工制作成缩微品保存和使用的专门技术.  相似文献   

9.
缩微品发行工作是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的一项重要工作,发行目录是发行工作的必备工具.20余年来,随着缩微品种类及数量的增长,作为缩微品发行工作的依据一一发行目录亦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本文仅就缩微品发行目录的演变做一简单陈述.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缩微技术以其特有的优势日益受到档案界的关注,并在许多单位开始应用。如何使档案缩拍工作质量提高,速度快,这是人们一直关心和研究的课题。我们认为,除了缩微技术与缩微设备对档案缩拍工作有着直接影响外,档案缩拍前后的辅助工作,也是不容忽视的一项重要工作。 一、档案缩拍前后 辅助工作的必要性 所谓档案缩拍前后的辅助工作,即档案缩拍前的案卷检查、拆卷、拆件工作及缩拍后的案卷检查、缩微品质量检查和案卷、卷内文件的装订工作。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科学技术日新月异,档案的保护与管理工作也走向现代化之路。辽宁省档案馆在1983年引进了缩微设备,经过试拍、总结经验、健全工作制度和完善作业流程至今,缩微技术日趋成熟。10余年共拍摄档案111个全宗,3613盘缩微品,形成了数以万计的缩微作……  相似文献   

12.
文章着重阐述缩微技术与缩微品应面向市场及如何面向市场,着重指出解决缩微品利用率问题及信息资源的开发是立足市场发展自身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文章论述了1950—1966年中我国缩微技术发展的概况。这一时期,中国科学院图书馆最早开展缩微文献的复制工作,北京图书馆开展了与英国剑桥大学图书馆的缩微文献互换工作。1956年开始研制缩微设备,1957年开始在相关刊物上集中研讨缩微技术的理论与实践问题。这一时期末,在研制设备方面主要转向复印设备。  相似文献   

14.
一、档案存储工作现代化过程中缩微技术与光盘技术的对比分析 1.设备投资与技术要求 (1)缩微技术:设备投资大,使用技术复杂.  相似文献   

15.
缩微摄影技术是图书馆文献资料及信息管理的一种有效手段,这一技术的应用能丰富馆藏,保护原件;同时,向社会提供缩微品,能替代文献资料发挥作用。缩微品也应其体积小、规格化、费用低、耐久灵活、有利于安全保存等特点,在新世纪图书馆面临新的变革、新的挑战之际,仍占有一席之地。本文探讨新形势下高校图书馆缩微工作的发展与创新问题。  相似文献   

16.
缩微技术是档案管理现代化中应用广泛的存贮技术,特别是近十几年,档案部门运用缩微技术保护档案原件、提供档案利用,使缩微技术在档案管理现代化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到目前为止没有其他的技术能够更为理想地替代缩微技术而成为档案存贮技术,这是由缩微技术本身的特点及优点决定的。这里,我们不妨再来简要认识一下缩微技术的特点及优点:1缩微品在一定的保管条件下(恒温、恒湿、无辐射、无污染)可以上百年的长期保存。2缩微品上记载的信息,是原件的真实记录,人们不能使用其他手段在缩微品上更改信息。这使得缩微技术成为档案存贮技术的重要…  相似文献   

17.
为了做好广播电台播出设备的维护工作,确保播出机房设备的正常运行,要求从事技术工作的人员务必加强对广播电台播出设备的定期维护和保养,掌握广播电台播出设备工作性能及其发展变化的规律。保持播出机房机器设备各种技术数据的准确度,预防故障的产生,同时做好在不同气象条件下的维护工作,预防事故,延长播出设备使用寿命,从而保持广播播出设备始终处于良好状态。  相似文献   

18.
观点     
正缩微技术在数字时代的新发展COM技术,即计算机输出缩微品技术,可以利用计算机等设备将数字信息输出到缩微胶片上,制作成缩微品进行模拟存储。COM技术充分发挥了计算机技术和缩微技术的优势,其所产生的缩微品具有种类多样的特点,该技术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20世纪90年代,文献管理部门已开始了COM技术应用的探索,2000年以来,COM技术在该领域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许多档案馆和图书馆等单位都将COM技术应用于文献管理工作中,大量重要数字信息被输出到缩微胶片上,进行长期安全  相似文献   

19.
缩微摄影技术从50年代末开始在档案界进行尝试,在80年代达到鼎盛时期,80年代末90年代初,档案缩微技术的应用又处在停滞阶段:有的单位由于随大流,盲目引进缩微设备,至今缩微设备闲置在仓库里;有的单位由于机制不健全,管理不完善,人事关系没有协调好,造成了大量人才的流失,使设备得不到充分利用;资金的缺乏使缩微工作无法正常运转;计算机技术和光盘技术的快速发展,办公自动化的广泛普及,也对缩微工作造成了很大冲击.档案缩微工作要发展,必须寻找新的出路.  相似文献   

20.
在过去的十年中(1975-1984),缩微品在图书馆的使用有很大的发展;与此同时,更新、更尖端的技术又使缩微品黯然失色。对缩微品持乐观态度、认为缩微品是所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