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经济日报》记者罗开富同志采写的“来自长征路上的报告”在《经济日报》上连载后,在全国引起了强烈的反响。一些新闻工作者称赞罗开富同志的采访实践,“是我国新闻史上的一个创举,为八十年代中国  相似文献   

2.
新闻界短讯     
经中央职称评定小组和国务院工资制度改革小组同意,全国新闻系统将对报社、通讯社、电台、电视台的(?)职新闻专业人员实行新闻专业职务聘任制。去年九月七日至十二日,全国新闻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在湖南长沙召开了全国新闻专业职务聘任制试点工作会议。我省有关部门的负责同志,参加了长沙会议。罗开富实现徒步采访长征路的愿望在中央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胜利五十周年的同一天,罗开富经过  相似文献   

3.
罗开富的名字是和“徒步重走长征路”分不开的。这一新闻活动最早的策划开始于1982年9月,当时《经济日报》正筹备创刊,罗开富提出了重走长征路。最初的主要想法有三个:一是他在云南记站,但过去是个军人,自1964年从事新闻工作后,采访中接触了很多老红军;二是发现老红军很惦念长征途中曾舍生忘死支持和帮助过红军的人民群众,希望有人代他们去向乡亲们问个好;  相似文献   

4.
去年十月,经济日报记者罗开富同志从江西瑞金出发,开始沿着当年红军长征的路线步行采访。他风餐露宿,跋山涉水,深入到人民群众中做调查研究。截至今年二月初,仅四个月的时间内,他就写了上百篇稿件。读者每天在报纸上都可见到他的行踪,并了解到长征路上今日的种种变化。罗开富同志这种炽热的革命热情和不畏艰险的精神,显示了当代中国新闻记者勇于进取的新风貌。他的这一创举,在国内外引起不少人的关注,人们都在注视着他的采访行程。我们祝愿他在前进途中取得更大的成绩;同时,也愿每位有志于描绘当代中国历史画卷的记者象罗开富同志那样,把开创社会主义新局面与继承革命传统联系起来,更加深入实际,深入群众,在新时期的新闻工作中不断有所创造。——编者  相似文献   

5.
去年十月,经济日报记者罗开富同志从江西瑞金出发,开始沿着当年红军长征的路线步行采访。他风餐露宿,跋山涉水,深入到人民群众中做调查研究。截至今年二月初,仅四个月的时间内,他就写了上百篇稿件。读者每天在报纸上都可见到他的行踪,并了解到长征路上今日的种种变化。罗开富同志这种炽热的革命热情和不畏艰险的精神,显示了当代中国新闻记者勇于进取的新风貌。他的这一创举,在国内外引起不少人的关注,人们都在注视着他的采访行程。我们祝愿他在前进途中取得更大的成绩;同时,也愿每位有志于描绘当代中国历史画卷的记者象罗开富同志那样,把开创社会主义新局面与继承革命传统联系起来,更加深入实际,深人群众,在新时期的新闻工作中不断有所创造。  相似文献   

6.
《采.写.编》2003,(1):38-39
当越来越多的记习惯于请柬、电话邀请和领导分配线索的时候,作不禁想起了罗开富……即便是交通和通讯越来越现代化,“脚板底下出新闻”,仍是一句箴言。  相似文献   

7.
李自雄 《新闻界》2008,(2):69-70
新闻对象的"真"与新闻效果的"善",作为新闻美的内容,与新闻形式的"美",构成新闻的美学原则,最终形成新闻美在内容美与形式美上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8.
继红军长征之后,第一位走完原路全程,第一位踏着中央红军的足迹翻越全部雪山,第一位横穿草地中心沼泽地的记是罗开富。他的新闻观是——  相似文献   

9.
罗开富徒步采访抵达陕北去年十月十六日,四十二岁的北京经济日报记者罗开富从江西瑞金县出发,沿着红军长征路线进行徒步采访.他以平均每天行走七十华里的速度,经过了十省(区)的八十余县,越过老山界、夹金山、六盘山等十八条山脉,跨过乌江、金沙江、大渡河等二十四条大河,穿过六个兄弟民族居住地区,走过四川草地,历时一百零三天,终于在今年十月十九日中午——中央红军长征胜利五十周年的日子——抵达陕北吴旗县吴旗镇,行程二万五千里.期间他在经济日报上连续发表了三百篇稿件,成为我国一年内徒步里程最长、发稿最多的记者。他的这一创举将被载入我国新闻史册。  相似文献   

10.
在异国他乡访问,罗开富敢命洋人向中国人书面作检讨;在云南记者站当记者,罗开富令行不正之风、损害群众利益的领导获党纪处分;在长征路上,罗开富以一支正义的笔为老区人民鸣不平,使当地百姓千里迢迢赴京城将被单撕成条条请他剪彩;  相似文献   

11.
当罗开富一踏上征途,一位日本记者的目光就在注视着他。这位“每天都看经济日报”的日本记者,是《朝日新闻》驻北京特派员加藤千洋。加藤先生为了采访长征途中的罗开富,专程赶往遵义。然而他晚了一步,罗开富已于1月19日离开遵义,过娄山关,前进到赤水河畔。但是罗开富得知这一情况后,又于1月28日返  相似文献   

12.
26年前,我在政府机关工作,一次偶然的机会认识了现任经济日报社常务副总编辑罗开富同志,有幸被领导安排陪同他到文山县的基层采访。短短几天的接触,他给我讲了新闻殿堂里的许多动人故事,谈了他多年从事新闻工作的难忘经历,特别是通过他的耳濡月染和言传身教,使我对新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引导我走上了业余新闻工作这条路。从1980年开始,  相似文献   

13.
当罗开富一踏上征途,一位日本记者的目光就在注视着他。这位“每天都看经济日报”的日本记者,是《朝日新闻》驻北京特派员加藤千洋。加藤先生为了采访长征途中的罗开富,专程赶往遵义。然而他晚了一步,罗开富已于1月19日离开遵义,过娄山关,前进到赤水河畔。但是罗开富得知这一情况后,又于1月28日返回遵义。1月29日,两个同行见了面,加藤先  相似文献   

14.
(一)从新闻修辞的角度来说,理想的新闻语言在对新闻内容作出恰当、完满的表达之时,在形式上还应该具有引人的魅力。新闻修辞,既要研究如何使新闻语言准确、鲜明、生动地表现新闻事实,也要研究怎样使新闻语言本身充满形式美感。追求语言的形式美,促使新闻事实的有力传播,是新闻修辞的重要目标。在我们的新闻语言中,常常可以发现有的新闻语  相似文献   

15.
作为版面编辑,我们要思考的就是通过对新闻资源的整合,力求做到版面内容新和形式美的统一,让读者的"眼球"多在我们的版面上停留。在整合新闻的过程中,笔者认为首先是要精于选稿,在版面上把新近发生的、影响社会并和广大读者息息相关的新闻凸显出来,体现"内容为王"。同时也力求把版面做得鲜活、生动、形象,具有美感。  相似文献   

16.
新闻审美需要依靠新闻采编的各个具体环节来体现,是在新闻采编过程中实现内在美与外在美的整合。本文从新闻的真实性、向善性、内容美与形式美的统一等方面,浅析新闻审美在实践过程中的实现。  相似文献   

17.
在边疆熟透的九月,我拜访徒步重走长征路的新闻记者,现任经济日报副总编辑兼秘书长的罗开富。9月7日12时,我走进了石河子宾馆平房12号房间,罗开富同志忙起身、让座、倒茶。身着黑色西服,敞怀,紫红色的领带系在洁白的衬衣前,面孔消瘦,但目光有神。作为新闻界的后来者,我还是从自己最关心的话题问起,当问到一名主管编辑业务的领导应如何从宏观上把握报纸宣传时,罗开富同志坦诚相告,办报,尤其是办机关报的关键不在于自己的水平有多高,个人的水平、能力总是有限的,要紧的是要吃透上级精神,掌握宣传主动权。人们都说经济日  相似文献   

18.
一幅优秀的新闻照片,不仅要求它的内容具有新闻价值,而且要求它的形式具有美学价值。在所表现的新闻事实真实、典型的前提下,新闻照片的形式越有个性,它的生命力就越强,社会影响就越大。也就是说,新闻照片的新闻价值同它的美学价值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就其美学价值而言,有些新闻照片的形式美,主要是一种“抽象统一的外在美”,它不依赖于其它内容而具有相对独立的审美意义。这种“外在美”,主要体现在新闻照片的构图、光影、色调和线型等外部因素的自然属性上。新闻照片的构图美任何视觉艺术要做到形式美,首先构图要美。作为主要靠形象说话…  相似文献   

19.
新闻美术设计是新闻制作中非常重要的组成内容,也是增强新闻形式美的重要途径。在媒体融合的时代背景下,提升新闻美术的设计水平,有利于丰富传播新闻内容、美化新闻版面和增强新闻的可读性,从而有效提升新闻的视觉效果,真正达到吸引受众眼球的目的。本文具体论述了媒体融合时代下新闻美术的创新策略,旨在增强媒体融合时代下新闻的吸引力。  相似文献   

20.
10月16日,中宣部、新闻出版署、全国记协联合召开首都主要新闻单位负责人座谈会,总结亚运会新闻宣传工作的成绩和经验,共同研究如何巩固、弘扬亚运会的精神成果,推动两个文明建设和各方面工作的进展。中宣部常务副部长徐惟诚主持座谈会。吴冷西、穆青、邵华泽、郭超人、王强华等首都16家主要新闻和出版单位的负责人出席了座谈会。中国日报总编辑陈砾、经济日报副总编辑罗开富、光明日报副总编辑陈谈强、中央电视台副台长杨伟光、国际台副台长张振华、新华社副社长郭超人、人民日报总编辑邵华泽、北京日报总编辑刘虎山等同志先后发言。徐惟诚、吴冷西同志讲了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