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介文化是指学习者在外语学习过程中构建的一种兼具第一语言和目的语双重文化特征的特殊文化。本文首先分析了中介文化的特点,认为中介文化的特点与中介语具有某些方面的相似性;其次从学习过程中的语言、心理和社会等相关因素出发对中介文化发生的认知基础进行了分析;文章最后尝试性地探讨了中介文化研究对外语教学的启示。  相似文献   

2.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具有跨文化交际能力是二语习得的最终目标.第二语言学习者在二语习得过程中建立起了不同于母语和目的语的中介语,而母语的文化迁移和文化定型也使得二语学习者构建起一套中介文化体系.中介语及中介文化的研究对于目的语文化习得具有一定启示.  相似文献   

3.
中介语是用来描述介于二语学习者母语与目的语之间的一种非连续性的语言体系。本文从文化的角度探讨中介语的系统可变性,认为由文化因素引起的中介语变异是有规律的,是可以解释和预测的。  相似文献   

4.
中介语理论将二语习得的着眼点从最初的母语与目的语的差异到后来的语言自身功能系统,转到目前的学习者语言系统这个动态过程。这一过程,不仅建立在学习者所掌握的对目的语有限的知识的基础上,而且还包括对本族语知识的认识。它是第二语言学习者创造性地建立"特有的一种过渡语言系统"。文章通过对二语教学中中介语类型的初步分析,提出了二语教学中文化因素的重要性,尤其是其中影响语言深层结构的隐性文化对提高二语学习者的中介语水平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比中国大学生英语学习者非英语专业组、英语专业组和留美学生组的汉语请求表现,验证了二语对一语的影响。通过对比英语专业组的汉英请求表现和留美学生组的汉英请求表现,验证了中介文化风格假说在一定程度上是成立的。本研究调查结果同时显示留美学生组的中介文化风格特征比英语专业组更为显著。导致这一差别的主要原因是被试所处的语言学习环境不同。总之,目的语环境有助于中介文化风格的形成。  相似文献   

6.
长期以来,大学英语教学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往往注重英语语言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文化教育。本文从二语习得的认知过程中的"中介语"和"石化"现象,结合中西哲学价值取向上的差异,分析了造成文化教学不尽人意的原因,并以认知理论为视角,对文化教学的策略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长期以来,大学英语教学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往往注重英语语言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文化教育.本文从二语习得的认知过程中的“中介语”和“石化”现象,结合中西哲学价值取向上的差异,分析了造成文化教学不尽人意的原因,并以认知理论为视角,对文化教学的策略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汪茂林 《文教资料》2013,(12):19-20
本文对过去11年(2001年—2011年)发表在国内16种外语类核心期刊上关于语料库中介语研究的论文进行了统计分析,分析了国内语料库中介语研究的总体发展趋势,并从研究内容、语料库类型和研究方法等方面对语料库中介语研究现状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国内语料库中介语研究总体呈上升趋势,语料库中介语研究涉及的领域广,研究所使用的语料库类型多,研究方法以"自下而上"和"对比研究"为主。  相似文献   

9.
社会文化理论视角下的外语课堂与语言学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理语言学取向的二语习得研究为我们提供了诸如输入、输出、形式聚焦等一系列十分有用的概念框架,对语言教学实践也产生了积极影响。但课堂二语习得的更多层面还有待探究。源于维果茨基学说的社会文化理论包括中介、内化、活动、最近发展区等核心概念在内的丰富思想,对我们理解二语课堂的活动系统、教师的中介作用和课堂互动与促进发展的关系等,会提供一种更宽阔的视野。  相似文献   

10.
中介语是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形成的介于母语和目的语之间的过渡性语言系统,是第二语言习得的必经之路。通过分析中介语的内容及特点,指出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应采取树立正确教学目标、优化课堂语言输入、鼓励学习者语言输出、增加汉语文化了解等途径,以促进中介语尽快地、顺利地向目的语靠拢。  相似文献   

11.
中介语是语言学习者在学习第二语言的过程中所获得的一种介于他们的母语和目标语之间的语言形式。这个语法系统携带了他们母语的特征以及目标语的特征,是一种介于母语和目标语之间的语言。它在形成过程中会受到学习者的母语、年龄、性别、社会地位或阶层、文化程度、民族、语言环境、社会文化环境、学习环境等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互相作用,共同推动和制约着中介语的形成。在少数民族高校中,少数民族学生的英语中介语也同样受到这些因素的影响,其中以母语迁移和民族文化认同最为显著。母语的影响主要表现在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这些影响有时是被动的,但有时是主动的。学生故意把本民族语言的特征带到英语中来,只是想表明他们是属于这个民族群体,他们有自己的文化认同。  相似文献   

12.
中介语语音研究的理论、方法一直受国内学者普遍关注。中介语语音石化的研究也从对比分析和错误分析发展到定性方法进行探讨。该文通过介绍国内中介语语音石化的理论及研究发展的历史,分析了中介语语音石化研究理论及研究方法等方面的发展过程和中介语语音石化最新动态及趋势,为对国内中介语语音系统的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邓斯怡 《海外英语》2013,(16):236-238
中介语语音研究的理论、方法一直受国内学者普遍关注。中介语语音石化的研究也从对比分析和错误分析发展到定性方法进行探讨。该文通过介绍国内中介语语音石化的理论及研究发展的历史,分析了中介语语音石化研究理论及研究方法等方面的发展过程和中介语语音石化最新动态及趋势,为对国内中介语语音系统的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对中介语的研究目前已经成为二语习得研究领域的热门话题,而对中介语的语用研究也越来越多的引起人们的关注和重视。语用研究的重点在于语用理解、语言表达、语用迁移和二语学习者的语用失误。对中介语的语用研究对教学具有实际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沃茨基(Wertsch)的文化工具论以社会文化为取向,强调个人的行动或行为必须从社会文化所提供的各种中介工具中产生,以其"五因"分析架构,分析课堂中的教与学的行为,是有益的尝试。教师可以借助工具中介,在数学概念教学中建立发展框架,合理进行教学,促进学生的认知水平从具体发展到抽象;也可加强各学段的教学互动,在不同层级之间架设桥梁。在数学教学中,创设恰当的文化语境并结合工具中介教学法,符合新课标对数学教师提出的新要求。  相似文献   

16.
普通话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很多学生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练习,但取得的效果甚徽,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个结果?研究结果表明在普通话中也存在一种"地方普通话"印普通话中介语,在第二语言教学中,这一理论运用较多,但在瞢通话教学中却很少使用.另外我们在教学实践中还发现,普通话学习也会出现中介语石化现象,于是我们通过对中介语及中介语石化现象的研究,找出各种应对策略,帮助提高推广普通话的工作效率,促使学生的瞢通话中介语系统向目的语普通话的成功过渡.  相似文献   

17.
中介语是语言学习者在学习第二语言的过程中所获得的一种介于他们的母语和目标语之间的语言形式.这个语法系统携带了他们母语的特征以及目标语的特征,是一种介于母语和目标语之间的语言.它在形成过程中会受到学习者的母语、年龄、性别、社会地位或阶层、文化程度、民族、语言环境、社会文化环境、学习环境等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互相作用,共同推动和制约着中介语的形成.在少数民族高校中,少数民族学生的英语中介语也同样受到这些因素的影响,其中以母语迁移和民族文化认同最为显著.母语的影响主要表现在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这些影响有时是被动的,但有时是主动的.学生故意把本民族语言的特征带到英语中来,只是想表明他们是属于这个民族群体,他们有自己的文化认同.  相似文献   

18.
英语写作过程中的中介语石化成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介语石化是二语习得中的一个普遍现象.文章从学习策略、交际策略、文化迁移以及教师的训练迁移等四个方面,分析了英语写作学习过程中的中介语石化成因,探讨了研究中介语的石化现象对英语写作教学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9.
喻萍 《考试周刊》2007,(39):51-52
中介语石化现象是在二语习得过程中难以避免的语言习得现象。许多语言学家针对这一语言现象提出了中介语石化理论。国内许多学者在石化现象方面做了许多实证研究,收集数据、分析石化现象成因,并根据石化理论,指出学习者在语言习得中存在的问题。本文综述了这些实证研究,并尝试性地总结出口语教学中存在的一些误区。  相似文献   

20.
本文基于对外语文化学习认知心理本质的认识,结合费厄斯坦中介作用理论,通过测试、问卷和访谈的形式,对以下两个假设进行了论证:1)在外语教学中,学生的社会文化知识与教师在外语文化方面的指导有关;2)在EFL环境中,英语教师课堂文化教学与其中介作用水平存在相关关系。鉴于教师中介作用对学生心理发展和跨文化意识培养的重要性,文章对教师在课堂文化教学中履行中介作用阐述了笔者的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