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肖婵 《海外英语》2013,(16):48-50
该研究以现有自我修正理论为基础建立分析框架,搜集大学生在任务型教学中不同任务结构条件下英语口语产出,来调查任务结构对中国大学生口语产出自我修正的影响。30名英语中下等水平的学生随机从浙江省某一高校抽取,根据图片分别实施两组陈述性任务(一组结构紧凑,一组结构松散),然后将他们的录音转写下来对其自我修正行为分类。研究结果表明,任务结构对大学生英语口语自我修正有显著影响,在结构松散任务中,受试者实施更多的不同修正跟恰当修正,而在结构紧凑任务中实施更多错误修正。这反映了任务结构对说话者造成的认知负担影响其话语监测机制。该研究对英语教学与研究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不同任务下外语学习者口语自我修补性别差异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中国大学生英语口笔语语料库》中的50个男、女大学生的口语文本为语料,探讨他们在任务和性别两种变量作用下口语自我修补的使用情况。结果显示,性别和任务因素对自我修正的分类如相同修补、错误修补和恰当修补有不同程度的影响,结果呈现多样性。研究结果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男、女两性语言水平上的差异,同时也揭示了任务因素在二语口语产出中所起的作用。研究结果对英语口语教学两方面的启示作用:一是要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语言能力;二是强调口语技能和交际策略的教学。  相似文献   

3.
本文利用50名学生40节不同水平的课堂语料建立了一个英语口语语料库,用语料库研究方法,对三本外语学院学生在大学英语口语中的自我修正模式和特点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生英语口语中自我修正的频率相当高,但相同信息修正和错误修正所占比例最高,而不同信息修正和恰当修正所占比例甚少,反映出现在三本外语学院学生重语言形式,轻交际内容,自动驾驭语言的能力和交际能力都较薄弱。为此,本文提出四点建议。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由外教授课的学生和由中国教师授课的学生的英语口语产出进行分析,找出其口语中运用自我修正的不同特点,并提出相应的教学改进方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王丽蓉 《考试周刊》2007,4(51):49-51
在现有自我修正理论及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本文运用从英语口语课堂上收集到的资料,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大学生英语口语自我修补的频率、模式及分布特点等进行了实证研究.得出了以下结论在四种自我修正中,相同信息修正和错误修正所占的比例较高,而不同事实修正和恰当修正所占的比例较少.说明大学生在口语表达中重语言形式而轻交际内容,也不注重信息传递的质和量,对英语的驾驭能力不容乐观,交际能力比较薄弱,不善于运用恰当的交际策略.本文分析了出现以上问题的原因,并提出了四条相关措施.  相似文献   

6.
该研究以任务设计三元框架为理论框架,调查资源指引范畴中三个方面任务复杂度的提高对两人英语口语活动间话轮转换、协商话步和修正输出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任务复杂度在资源指引范畴的提高,对学习者间交际话轮转换和澄清要求产生显著的积极影响;对核实检测,确认核实,他人引起的输出修正产生积极但不显著影响;对自我修正产生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7.
该研究以任务设计三元框架为理论框架,调查资源指引范畴中三个方面任务复杂度的提高对两人英语口语活动间话轮转换、协商话步和修正输出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任务复杂度在资源指引范畴的提高,对学习者间交际话轮转换和澄清要求产生显著的积极影响;对核实检测,确认核实,他人引起的输出修正产生积极但不显著影响;对自我修正产生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8.
对中国大学生英语口语产出中的填充现象展开了研究,研究表明中国大学生填充现象的使用受母语汉语影响,倾向于与长时间静默连用揭示在线言语产出困难,位置分布有规律性。这些研究结果揭示了中国大学生英语口语教学存在的问题并对日常外语教学提供了启示。  相似文献   

9.
英语口语焦虑一直受到研究者的关注。该研究通过调查,了解了大学生英语口语焦虑水平,并利用口语课堂,实施任务型教学法,以降低学生的口语焦虑,提高大学英语口语课的效果。此项实证性研究为期一个学期。研究者借助SPSS对英语口语焦虑调查问卷及英语口语考试成绩的前测和后测进行分析,结合对学生的访谈,该研究发现,任务型教学法有利于降低学生英语口语焦虑、提高学生口语水平。  相似文献   

10.
动词过去时的石化现象普遍存在于中国大学生英语口语中,一直困扰着学习者,是二语教与学中的巨大障碍。因此,通过定量和定性的方法对动词过去时石化现象的成因和特点等进行实证研究是非常必要的。通过实证研究,作者概括出大学生英语口语的不规则动词的过去时使用正确率显著高于规则动词。自我修正的频率和意识相当低,在习得英语过去时的过程中存在母语负迁移和过分概括化等现象。针对以上现象提出在教学中注重语料库的运用,注重培养学生自我修正意识,注重反面证据的输入以及在英语教学中应用意识提升法等建议,可以帮助学生更有效地提高英语口语水平。  相似文献   

11.
英语口语表达能力是最基本的语言产出能力.学生元认知能力是指学生对认知过程的自我评价。自我监控、自我调节和自我体验以谋求自我发展的能力.利用量化分析和质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来探讨学生英语口语能力与元认知能力之间的相关性,找出制约学生口语能力发展的元认知因素,有利于教师在实际口语教学中聚焦问题,有针对性地实施课堂行动研究,从而提高学生的口语能力.  相似文献   

12.
口语流利性与自我修正类型的研究是基于微型教学语料库的第二语言口语流利性的实证性研究。本研究借鉴了前人研究第二语言口语流利性的框架,从口语流利性的三个时间性指标出发考察了口语产出流利度不同的说话者采用自我修正类型的频率,发现说话者皆明显多采用相同信息修正,而流利的说话者单位时间的修正次数更多,且较之不流利者明显多采用恰当修正和错误修正,揭示了其注意力更易从内容转移到形式上来以完成更高质量的口语产出。  相似文献   

13.
从口语使用的准确性、流利度及语音进步三个方面,研究了任务型教学中“汇报”的方式对大学生英语口语的影响.统计分析显示,不同的汇报方式对大学生英语口语的准确性、流利度及语音的影响不同.即在采用任务型口语教学的两个班中,教师随机抽取汇报人的方式比小组自选汇报人的方式更能显著提高学生口语使用的准确性和流利度,但在促进语音进步方面,前者的优势不明显.从整体效果而言,教师随机抽取汇报人的方式对大学生英语口语发展更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对外语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广大大学生迫切需要提高英语口语水平,以获得更强的英语口语交际能力,为今后的择业、深造等打好基础.然而,由于现阶段大学英语口语教学效果并不令人满意.因此,有必要探索和寻求切实有效的口语教学方法.以48名大学一年级非英语专业学生为对象,根据大学生当前或今后的口语交际需求设计教学任务,突出口语教学互动性强、需要交际对象等特点,采用任务-合作教学模式,实施了大学英语口语任务-合作教学.研究结果表明,实施任务-合作教学能有效提高大学生的英语口语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旨在调查中国英语学习者口语产出自我修正的频率与分布特征,以及语言水平与自我修正间的关系。结果显示:中国英语学习者口语产出自我修正中错误修正最多,尤其是语法错误修正,且学习者明显地校正了更多的语法错误;语言水平与自我修正的频率及错误修正呈负相关关系,而与合适性修正呈正相关关系,与词汇错误修正、语法错误修正及语音错误修正均呈负相关关系,与语法错误校正率呈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利用英语口语成败自我归因问卷和英语自我概念问卷,以48名本科二年级大学生为被试,对英语口语成败自我归因和学业自我概念关系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大学生普遍能在"努力"与否等"内部/可控"因素上找寻英语口语成败的原因;越是有这种归因倾向的学生,其学业自我概念越良好、对自己的英语口语越满意、其英语口语水平也越高.  相似文献   

17.
以语言习得与认知心理学理论为指导,探讨在任务型英语口语学习框架下大学生口语流利性和准确性与自我效能感的相关性。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分析研究实验班与对照班受试者在英语口语的流利性和准确性两个方面的前后差异,并进行学习者自我效能感与口语能力发展之间的相关性分析。研究结果显示:任务型教学中学习者英语口语的流利性和准确性与学习者自我效能感具有显著的正相关性;语块化输入能显著促进学习者的自我效能感、英语口语的流利性与准确性。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以英汉双语者为被试,考察任务切换和抑制控制对双语者口语产出的影响。结果显示:1)双语者在非切换条件下口语产出的复杂度、准确度和流利度均高于切换条件;2)出现非对称性切换代价,切换条件下双语者汉语口语产出复杂度、准确度和流利度的受损要比英语口语的更大;3)抑制控制能力对口语产出影响呈非对称性,汉语口语产出较之英语口语受影响更大。研究结果表明任务切换和抑制控制能力对双语者口语产出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19.
本文考察了西南政法大学非英语专业大学生在自我修正和修正标记语使用上的性别差异。研究样本来自大学二年级学生的英语口语课录音组成的小型语料库.其中男女学生各21名,统计方法采用描述性统计和独立样本T检验。研究结果显示.男生的隐性修正行为多于女生,但无显著差异,而女生的显性修正行为和修正标记语的使用显著多于男生。该结果反映出男女英语学习者在使用会话策略上的不同以及英语学习中的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20.
高淼  刘雅 《中国考试》2023,(3):60-67
语篇能力是口语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往研究较少从语篇表现层面关注不同水平英语学习者,尤其是大学生群体的口语能力。本研究基于口语语篇衔接和连贯表现,使用某在线诊断测试任务中的真实语料,结合量化分析和质性分析,探究可区别大学生口语水平的语篇表现典型特征。结果表明,在衔接表现方面:补充词和前指照应词可以明显区分高、中、低水平学生,水平更高的学生更多地使用补充词和前指照应词;对比词可以明显区分高水平学生,高水平学生更多地使用对比词;因果词、重复和近义词可以明显区分低水平学生,低水平学生更少地使用这些手段。在连贯表现方面,除产出语篇类型外,C-单元间的联系和话题与任务关联度均能明显区分不同水平学生:低水平学生的观点间联系松散,缺少具体说明和解释;中等水平学生的观点间有一定联系但准确性欠佳,能适当推进话题发展;高水平学生的观点间联系紧密,能有效推进话题发展。本研究为英语口语测试评分标准的优化、诊断反馈指标的确定及测试效度论证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