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0 毫秒
1.
土地利用与土地覆盖变化(Land use and land cover change)已成为全球变化研究中的核心问题,文中利用1996-2004年德州市土地利用的数据,分析了该市土地利用/覆盖的时空变化规律与机制,揭示了导致该变化发生的自然、人文驱动因素,提出了应对包括气候变化在内的自然变化、经济社会发展的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对策.  相似文献   

2.
内蒙古地区由于其自然生态环境的脆弱性以及人类长期以来不合理的土地利用,目前毁林开荒和开垦草原、土地沙漠化、草原退化等土地利用/覆盖变化(LUCC)过程极其严峻,应该尽快建立和完善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动态监测体系、资源与环境法律体系、土地利用可持续管理体系和退化土地生态重建工程体系,实施基于可持续发展理念的人地关系地域系统调控模式。  相似文献   

3.
阐述了近年来土地利用/覆被变化驱动力的研究情况,提出定性描述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系统分析、多学科合作并与全球变化和可持续发展相联系是今后土地利用/覆被变化驱动力研究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4.
伴随着快速发展的经济和城镇化,郑州市城市面貌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其土地利用类型和空间结构也随着时间的推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本文基于RS和GIS监测研究了郑州市土地利用和土地覆盖的变化,这样可以对土地利用动态和土地利用数据更加准确的掌握,动态监测城镇建设用地的扩展进行,更加科学的预测土地利用和土地覆盖的变化发展趋势,提出建设性的土地利用意见供决策部门参考。  相似文献   

5.
基于2002-2014年TM/ETM+影像,选取山地平原过渡带崇州市为研究区,在RS和GIS技术的支持下,采用人机交互图像处理方法提取了该市土地利用信息,应用土地利用动态度、土地利用程度、主成分分析法结合社会统计数据对崇州市12年来土地利用变化时空特征及人文驱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土地利用类型以林地、耕地、建设用地为主,建设用地动态度最大,为5.72,未利用地其次为1.04,其他类型土地利用变化速度不显著.(2)崇州市土地利用程度处于稳定增长状态,但各乡镇变动值差异较大,受地形影响明显,土地利用开发地域差异明显.(3)人口与城镇化、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调整是崇州市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人文驱动因素,且驱动作用呈逐年加强趋势.  相似文献   

6.
在分析了临沂市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特征的基础上,探讨了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主要人文驱动因子及其作用,以期为临沂市的中持续利用管理提供基础依据。  相似文献   

7.
土地利用与土地覆被变化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土地利用与覆被变化的概念出发,阐述了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的研究目标与内容,并在分析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国外研究动态的基础上,指出了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研究存在问题及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8.
通过1999~2008年间统计数据,对吐鲁番地区及直辖区土地利用变化及区域差异进行分析。研究该地区影响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因子。近10年来综合土地利用数据分析显示了:原有的土地利用模式向园地方向发展,与耕地呈负相关;粮食产量减少了93.74%与耕地、园地、变动有关;整个地区年均GDP以7.24%速度增长,园地、建设用地成正相关;建设用地2.84%速度增加与地方生产值呈正相关。但自然灾害的频繁,水资源的短缺和新增人口与当地工农业发展之间矛盾也逐步增多。  相似文献   

9.
土地管理学研究内容与全球变化研究关系密切,土地利用对全球变化既有影响又有响应。为了更好地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切实合理利用和配置土地资源,树立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应该结合"土地管理学"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全球变化的教育。  相似文献   

10.
在概述衡阳市城市化过程基础上,文章进行了衡阳市土地利用变化及其驱动力分析.分析结果显示衡阳市自1994年到2007年土地利用变动的总体方向是耕地和未利用地向林地、园地和建设用地转化,区域土地利用变化的强度呈现出阶段性和波动性特征,且地区差异性大.作者选取了10个有关城市化驱动因素变量,构建了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机制模型,模型显示衡阳市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是经济、人口的增长和城市化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11.
明清内蒙古西部地区土地开发的环境脆弱性机制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内蒙古西部地区是一个古地理环境变迁的敏感脆弱地带,对各种自然和人为的扰动极为敏感。特别是以鄂尔多斯高原为代表的各主要生态因子和生态系统,极易受到扰动而发生恶性循环。历史时期气候、降水变化多次引起植被群落组成和结构的变化,同时制约着人类的开发活动,引起土地利用结构的变化和农作物种植界线的改变。农牧业经济的盛衰也发生时间上的波动。明清土地开发同样呈现出自然与社会经济活动的时空不稳定性。  相似文献   

12.
城市土地是人类活动最为频繁集中的地域,具有不断演化的动态特征.随着GIS技术的发展,以往定性地研究城市土地利用类型转化的方法开始向定量化、可视化发展.在分析开封市土地利用现状的基础上,利用GIS软件研究了开封护城堤内的土地利用变化情况,并从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的角度分析了造成这些变化的驱动机制。  相似文献   

13.
用地评价与城市发展方向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初步探讨了现代城市布局结构的生长方式及城市发展的动力因素,并以河南省博爱县县城总体规划为例,说明在当前的总体规划编制过程中,运用系统工程理论,通过对用地的评价,可以科学、合理、迅速地解决城市用地的发展方向问题.  相似文献   

14.
城镇规划建设以土地利用现状为基础,通过对城镇土地结构的分析,可以发现城镇用地现状中存在的问题,以便制订科学的土地利用规划,调整用地结构和控制非生产建设用地规模,指导城镇建设合理用地的实践。本文介绍了机助制城镇土地利用图的方法,分析了杭锦旗锡尼镇土地利用现状特点和结构,进而提出该镇土地合理规划建设的意见  相似文献   

15.
运用赞皇县1995~2002年土地利用数据,分析了赞皇县土地利用动态、土地利用程度等变化情况,总结了土地利用与人口、经济发展及政策因素之间的关系,为赞皇县土地可持续利用提供对策.  相似文献   

16.
社会因素对一个区域的土地利用与土地覆被变化能够产生重大影响。近十年来四子王旗6.9%的土地利用方式发生了变化。旱地、天然草地和未成林造林地三者变化面积占四子王旗土地变化面积的96.67%。对1997-2002年的土地变化流向进行分析,发现了旱地和天然草地主要流向了未成林造林地。研究结果表明:经济发展和人口的增长是影响四子王旗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7.
人口作为土地利用/覆盖变化中一个活跃的因素,人口数量的多少直接影响到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现以位于黑河流域中上游的张掖市为例,对该市土地利用/覆盖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人口因素对现代土地利用/覆盖变化有直接的驱动作用.  相似文献   

18.
一个区域的土地利用与土地覆被变化不但受制于自然因素,而且社会因素对其也产生重大影响。近十年来四子王旗6.9%的土地利用方式发生了变化。旱地、天然草地和未成林造林地三者变化面积占四子王旗土地变化面积的96.67%。对1997-2002年的土地变化流向进行了分析,旱地和天然草地主要流向了未成林造林地。研究结果表明:经济因素、农牧业发展因素和政策因素是四子王旗土地利用方式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