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一、缘起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了现代教育的四大支柱: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为此提高学生的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探究能力,已成为教师的使命。  相似文献   

2.
自80年代以来的我国教育改革,已经历了办学和管理体制、课程和教材等多方面多层次的变化。素质教育的实施,旨在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使教育和教学产生一系列的变化,如要全面发展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尤其是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要教育学生学会“求知、做人、创造、合作、健身和审美”,或者如国际二十一世纪教育委员会提出的“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生存)”4点要  相似文献   

3.
素质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到家庭、学校、社会各个方面,但最主要的还是学校。由于教师是教育教学活动的直接组织者和实施者,所以教师观念的转变应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那么,实施素质教育教师应该树立一种怎样的教育理念呢?笔者认为,应树立正确的人才观,注重德育,注重创新能力的培养,创建全新的人才培养模式。一、树立正确的人才观什么是人才?笔者认为,在教育的过程中,如果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张扬,创造性得到了培养,身心得到了发展,学会了求知,学会了做事,学会了共处,学会了做人,当步入社会后能成为一个具备“四有”条…  相似文献   

4.
一所学校办得如何,关键在于能否提高教育者的素质,在于是否拥有一支思想政治素质好、文化业务素质高的师资队伍。素质教育是为了人生打基础的教育,重要着眼点是:让孩子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不仅重视学生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更要重视学生智慧、潜能和个性  相似文献   

5.
仇敬东 《职教论坛》2003,(16):54-54
职业教育是为社会各行各业培养合格劳动者的教育。在职业教育中,为了促进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必须加强素质教育。现就如何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问题谈点看法。一、把思想品德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放在首位21世纪教育的四大支柱:“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最后的落脚点是在“学会做人”上。做人比做事更重要,仅仅掌握若干职业技能,未必能把事做好。对职业技术院校学生加强思想品德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教他们学会做人、学会爱岗敬业尤其重要。学校与广大教师要认真研究学校德育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加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  相似文献   

6.
实施素质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而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是教师,所以只有造就一批具有创新能力的教师,才能培养出具有创造性的学生。教师的创新能力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教育观念的创新 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指出:“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存、学会做人”。这是21世纪教育的四大支柱,其中学会做人是核心,应处于主导地位;学会求知应从知识层次理解;学会做事主要指技能与经验;学会共存则强调与人相容、真诚合作。为迎接新世纪的挑战,我们的教育必须树立全新教育观念──以育人为本,重视学生的个…  相似文献   

7.
当今 ,素质教育是全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对它研讨和宣传的加强使传统的教育观念得以改变 ,教师和家长懂得让孩子不再死读书 ,读死书 ,而是注重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本文就中学教学中的实施素质教育的问题谈几点粗浅的认识。一、更新观念 ,树立数学教学的素质观所谓教育并不仅仅指读书、认字 ,而是培养健全的人格 ,激发多样的兴趣 ,使孩子将来有可能更充分地实现自我。转变观念的关键在于努力构建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育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生活、学会认知、学会共同生活。中学数学教学的…  相似文献   

8.
21世纪教育的四大支柱是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应该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把学生培养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的角度出发,积极挖掘学生自身的潜力,擦拭学生闪光点上的灰尘使之光芒四射,让学生自己和更多的人都能看到它,让学生得到自信力和更多的赞美与掌声。应该更多地看到学生“是满的”的那一半,更多地欣赏学生。  相似文献   

9.
高校德育工作坚持育人为本,树立"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学生"的理念,德育中充分发挥教师的表率作用,在德育中教育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学习",建立学生德育教育的新模式,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使德育工作上一个新台阶。  相似文献   

10.
国际教育委员会在新世纪到来之际,曾提出教育的四大支柱: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和学会做人。学会求知是一项重要的支柱,它能让学生学会一种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11.
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提出的教育有四个支柱:“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生共同生活”“学生生存”(“学会做人”)。这正是“为发展而教育”的整合的价值取向。教育部颁布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强调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因此,教师要把这一理念带进  相似文献   

12.
时代提倡素质教育,呼唤人文教育,教育的关键是要学生从小打好基础,强化素质,学会做人、学会做事,着重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毫无疑问,实现这一目标的的关键便是对学生习惯的培养。  相似文献   

13.
我国的经济建设正向高速发展,但精神文明建设却与之不相符合,公民素质普遍偏低。因此,学校教育必须进行公民素质教育,使学生的公民素质得到全面发展——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生活、学会创新、学会审美……语文学科中开展公民素质渗透是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的。  相似文献   

14.
王海宁 《考试周刊》2012,(1):174-175
当今社会就业力的竞争,一方面是学历和专业的竞争,另一方面则是人的综合能力和综合素质的竞争。教育发展、以德育为先是我国教育事业的基本规律,德育教育的本质就是教学生如何做人,如何提高适应社会的综合能力和素质的教育,所以,加强中职学生的道德素质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5.
袁彦 《考试周刊》2009,(8):209-209
培养创新能力是当前素质教育的核心。职业学校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阵地,班级是真正发生教育的场所。学生获得最大发展,实现“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求知、学会生存、学会发展、学会竞争、学会创新、学会创业”的目标,这与班级管理有直接的关系。本文对职中生在班级管理中如何有效地进行创新教育,提高学生的创新素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教育,即教书育人。一是教书,教给学生文化知识;二是育人,教会学生怎样做人。教书是手段,育人则是目标。早在上世纪80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就提出了21世纪教育的“四大支柱”是要让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生活。而我国当前进行的新课程改革也重在关注学生的发展、创新、做人等方面的能力教育。  相似文献   

17.
中职班主任在工作中要正确引导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求知”。本文主要论述了中职校班主任在工作中要尊重、欣赏与平等对待学生,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做事及如何与人相处。  相似文献   

18.
作为学校德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学校每周一举行的升旗仪式能对学生进行有效的爱国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安全教育、荣辱观教育等,培养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的良好品质。  相似文献   

19.
德育是教育学生如何做人的教育,是人才的核心内容和国民综合素质中最恒久的部分,它体现着教育的真谛。以提高国民素质为目的的教育创新,不仅是学科教学的创新,德育工作更要创新。所谓德育创新,就是要树立新的德育观念,改革和更新德育内容和方法,积极探索德育的新形式,为培养更多的创新人才服务。  相似文献   

20.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青少年要“学会生存”之后,面向21世纪又提出青少年要“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等“四会”要求,这也是学校教育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趋势。为应对这种发展趋势,积极探索中学生素质教育的新途径,绍兴市农校提出了建立中小学生学农基地的设想,并得到市教育局、市农业局的批准。通过具体实践,让中学生走出校门,来到学农基地学习锻炼,提升了学生素质,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