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9 毫秒
1.
工资性收入在农村居民纯收入中所占比重不断提高,提高农村居民的工资性收入对增加农民收入和缩小城乡差距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运用定量分析的方法,研究影响我国农村居民工资性收入的主要因素。研究发现:健康状况、乡城流动、产业结构、尤其是教育水平对农村居民工资性收入有显著影响,但这些影响在我国的东部、中部和西部各不相同,其中教育对东部和中部的影响非常大而对西部的影响却不显著。本文分析了形成这些不同影响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当前,农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恩格尔系数不断下降,与此同时,工资性收入在不断上升。通过研究,发现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与工资性收入之间存在协整关系,并通过Granger因果检验验证了工资性收入是恩格尔系数变化的原因。结果表明增加工资性收入能够改善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  相似文献   

3.
基于Gini系数和Theil’s标准的河南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90年代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河南城乡人均可支配收入比例总体上保持增长的态势,但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也呈现出不断增加的趋势。基尼系数和泰尔熵指数分析表明,河南省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收入差距在2002年以后呈上升趋势,农村内部的分配差距大于城镇内部。从总体看,收入差距尚在居民可承受范围之间波动。调整城乡结构,大幅提升政府支农力度,加大农村公共事业投入,加快区域城镇化进程,打破城乡二元结构约束,是缓解问题的基本对策。  相似文献   

4.
工资性收入指就业人员通过各种途径得到的全部劳动报酬.在青岛市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四项构成中,工资性收入占60%左右,处于主导位置.但由于受国民收入分配中的劳动报酬占比偏低、经济循环效率不高、产业结构不够优化、政策支撑不足、工资正常增长的长效机制还没有形成等因素影响,青岛的工资性收入仍然存在水平偏低、城乡差距较大、增长...  相似文献   

5.
近些年来,随着经济快速增长,城镇化率逐渐提高,随之而来的城乡收入差距问题也越来越严重。研究快速城镇化背景下城乡收入差距的演化效应非常重要。通过对河南省2005-2017年的数据进行整理,对人均GDP、城镇化率等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进行了理论及实证分析,从城乡收入差距的相对差距和绝对差距来与城镇化建立联系,剖析城镇化视角下城乡收入差距的演化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城镇化率的提高能够缩小城乡收入相对差距,且降低城乡收入绝对差距的扩大速度,从而对城乡收入差距起到积极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6.
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拉大,在此背景下泰州市城乡收入差距也不断拉大,因此要缩小泰州市城乡收入差距,应继续保持较快的城市化步伐,推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另外可尝试率先构建农村居民社会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7.
随着河南省经济的迅速发展,城乡差距日益扩大,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也日趋明显,已严重制约着河南经济协调及可持续发展。利用河南省13年的经济数据资料,研究了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基本特征,并采用皮尔逊(Pearson)分析法,对其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比较劳动生产率、城乡收入比和城市化水平是影响转型的主要因素。根据影响因素特点,提出了加快河南省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转型的具体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8.
扩大农村居民消费对提升山东省经济发展至关重要。文章建立农村居民消费需求固定效应变截距模型,运用1998—2010年的面板数据实证研究了经济、社会与心理诸因素与农村居民消费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工资性收入、财产性收入、人均储蓄余额、社会保障支出和消费习惯对农村居民消费呈现正的影响效应。  相似文献   

9.
河南是中国第一人口大省,也是农业大省,笔者通过对河南省农村居民家庭收入情况,以及耐用品、住房、水电及能源消费情况进行分析发现,近年来河南省农村居民家庭收入和消费水平都有了很大提高,但和同期河南省城镇居民的收入和消费情况相比差距较大,增加河南农村居民家庭收入是拉动农村居民家庭消费的主要动力.  相似文献   

10.
1.1990年-2005年,我国城乡居民的工资性收入中所占的比重从45.3%逐步提高到63.2%,其中,农村居民的工资性收入从1167.8亿元增加到8755.2亿元,在农村居民总收入中的比重从20.3%提高到36.1%,城镇居民的工资性收入从3471.1亿元增加到43831.3亿元,占城镇居民总收入的比重比77.0%下降到74.3%。  相似文献   

11.
改革开放以来,甘肃城乡居民收入获得很大提高,但同时收入差距也进一步拉大,这逐渐成为甘肃省构建和谐社会的障碍。分析原因,甘肃的城乡关系、地理环境和产业布局中存在的问题是主要因素,再加上受全国收入分配政策的影响,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拉大也在情理之中。现阶段,应通过对甘肃城乡关系、区域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配合收入分配政策的完善,努力改变省内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拉大的态势,为构建和谐甘肃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2.
根据1980—2014年统计数据,利用协整理论和误差修正模型,对河南省城乡居民收入和消费之间的协整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河南省城乡居民收入与消费间均存在协整关系,并且在长期中城乡居民收入波动对消费支出的影响程度大于短期影响。  相似文献   

13.
安徽省作为中部省份,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问题越来越严重,这不仅影响安徽省社会经济的发展,也影响安徽省和谐社会的构建.因此,缩小城乡收入分配差距,提高农民收入成为当前的一项紧迫任务.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现状入手,采用统计资料,实证分析了安徽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与城市化水平的关系,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本文基于重庆全市和“一圈两翼”的空间划分,运用基尼系数、泰尔指数等相关测量指标,测算了重庆市居民的收入差距。反映了近几年重庆市各地区城乡居民收入变化的趋势,并通过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探究了重庆市经济增长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城市居民收入差距主要来自于三大区域之间,各个区域之内的差距较不明显:而农村居民收入差距主要来自于各个区域内,三大区域之间的差距很不明显。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是影响重庆市经济增长的原因之一,且两者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5.
从安徽省农村金融自身发展的现状出发,以农村金融发展涵义为基础,设计相应的指标,从农村规模、效率、农村经济增长以及城市化水平四个方面来衡量农村金融发展。采用VEC模型实证分析农村金融发展和城乡收入差距之间所存在的潜在关系,结果表明:农村金融发展效率、农村经济增长以及城市化水平对于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是较大的,而与其他地区不同的是安徽省农村金融发展规模对于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却并不突出。为此,根据实际情况提出相关建议,减少城乡收入差距,促进安徽省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6.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一个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这个问题将严重阻碍和制约着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步伐。只有深入分析造成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根源,才能找到解决的办法和途径,从而为缩小和消除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7.
收入差距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一直以来都是经济理论中极具争议的话题。利用安徽省17个地市的统计数据,通过理论说明和实证分析,提出缩小收入差距,促进经济增长的对策建议,包括大力推进农业劳动力的转移,实现城市化的健康发展;加大政府转移支付力度,注重农村人力资本投资等。  相似文献   

18.
通过扩展线性支出系统模型估计,从边际消费倾向、基本需求和弹性三个角度对河南省城乡居民的消费结构进行比较分析发现:城镇居民已经开始追求发展型和享受型的消费层次,消费结构不断优化;虽然农村居民也开始追求发展型消费资料,但在相对较低的边际消费倾向、收入弹性和价格弹性条件下,农村居民的消费结构优化进度缓慢,河南省城乡居民的消费结构存在显著差异,并且差异不断加大。降低河南城乡居民消费结构的差异,关键是在提高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的基础上优化其消费结构。  相似文献   

19.
对我国1992-2011年保险市场保险深度、保险密度和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动态关系进行了分析,并运用VAR模型、Johansen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保险市场和城乡收入差距之间存在长期关系,其中保险市场的深度与收入差距呈正相关,而保险市场的密度与收入差距呈负相关。说明随着我国保险市场规模的不断发展将会拉大城乡收入差距,而通过不断扩大保险的覆盖面可以有效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文章对其背后的原因进行了阐述并给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