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一、为谁开发:追求"学生获得"校本课程开发的产品并不是别的什么课程,恰恰应该是"学生的课程",是追求学生获得的校本课程,应当源于学生、通过学校,为了学生。从这个意义上讲,所谓"校本课程",实质上就是"学本课程"。这种课程,凸显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以学生兴趣为出发点,以学生的发展为依归,关注学生学习利益的实现。因此,走向学本课程,应是未来校本课程开发的趋势。学本课程,放弃一切功利主义追求,基于学生的学习过程,  相似文献   

2.
<正>"把课程关怀带给每一个学生",这是我们江苏省无锡市东亭实验小学提出的课程实践理念,也是我们学校课程实施的一种新的愿景。众所周知,课程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促进每一个学生主动、和谐地发展,课程改革本质上体现了一种对学生的人文关怀。所以,作为一种课程实施理念,"把课程关怀带给每一个学生"就意味着:要让每一个学生在课程实施过程中,真正体验到"人文的和精神上的关怀"。作为一种课程实施愿景,"把课程关怀带给每一个学生"能真正提升学生的精神生活质量,让每一个学生焕发出自己独特的生命光彩。具体而言,"把课程关怀带给每一个学生",要求每  相似文献   

3.
正一、校本课程与学生个性发展的关系(一)校本课程校本课程是20世纪70年代在发达国家开始受到广泛重视的一种课程形式,其概念的正式提出皆可以追溯到1973年的爱尔兰阿尔斯特大学召开的"校本课程开发"国际研讨会上。它是由学校根据教育教学理论,结合学校教育教学的实际和学生发展的需要,自主开发的课程,它与国家课程是一种相辅相成、互为补充的关系。(二)学生个性"学生个性"是指学生身心、意志、品质、  相似文献   

4.
上海市黄浦区教育学院附属中山学校是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作为上海市第二期课程改革试验校,学校在课程建设与发展的过程中不断探索课程的校本化实施。2010年学校以上海市加强中小学(幼儿园)课程领导力课题子项目《基于"学生学习"的课程组织管理与制度建设探索性研究》为引领,开展了基于"学生学习"的课程建设研究。在课程建设中学校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重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全程参与到课程的建设过程中,致力于开发出真正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受学生喜爱,有利于学生快乐、健康、全面、可持续发展的课程  相似文献   

5.
综合实践活动是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应运而生的一门全新的课程,是为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为目的来展开的。它在课程结构上,是学校、教师及学生"课程自由度"最大、课程"空间"最广、"课程实施"最  相似文献   

6.
正近两年来,我校在认真实施好由教师领衔的校本课程的基础上,努力拓宽学生参与校本课程开发与设计的途径,尝试开设完全由学生领衔的"生教生"校本课程。"生教生"校本课程是由具有一定特长的学生作为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它让学生主动参与校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习材料、学习方式、教学组织与评价方法设计,让学生在开发与实施过程中发挥更积极的主体作用。一、"生教生"校本课程的价值1."生教生"校本课程的实施体现了"生本教  相似文献   

7.
作为一所创建于1905年的百年老校,上海市闵行区实验小学围绕"启蒙养正·明理成人"的办学理念、"乐群自主、才高志远、大气灵动"的学生培养目标,努力改进学生工作,在构建学生活动校历、年级学生工作序列的基础上,形成了"蒙正学生成长体验课程"。这一课程创造性地整合拓展型课程、探究型课程和学生德育实践活动,给不同个性的学生提供了更全面的体验式教育,为不同阶段的学生成长构建了一个综合立体的教育场。  相似文献   

8.
一次在学生及家长中开展的课程满意度调查显示,学校"热热闹闹"的拓展型和探究型课程满意度不及"规规矩矩"的基础型课程。这个结果让一向对学校的课程无论从开设数量还是学生获奖数量都充满自豪的学校管理层陷入沉思。我们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课程选择,怎么学生还不满意?对这个问题的追问,引发了我们对课程的新的探索。一、我们该提供给学生怎样的课程?通过对学校课程进行的调研以及其后深入的分析,我们明白到学校自我满意的课程未必是最科学、有效的课程。课程的建设要回归到教育的本质。  相似文献   

9.
张雷 《考试周刊》2014,(53):63-63
<正>"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内核。随着这项改革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的不断深入,"课程"与"教学"获得新的内涵,与此同时,课程资源这一新概念由模糊逐渐走向清晰,并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日愈凸现其在学科教学和素质教育中的重要地位。新课改的有效实施和不断深化有赖于课程资源的广泛开发和合理应用。一、开发学生资源的意义和价值1.学生资源的内涵。课程资源是指形成课程的要素来源和  相似文献   

10.
"微课程"是在新课程模式应用下衍生出的一种全新教学方法,它具有教学方便、实用,迎合学生学习心理的特点。由于英语学习起来有一定的困难,而"微课程"教学方法的出现为减小这一阻力提供了可能。根据新课程教学的特点,结合学生的基本素质,以"微课程"教学为出发点,提出几点"微课程"教学方法在初中英语课堂中的设计策略。  相似文献   

11.
邱琼玉 《教师》2013,(7):20-20
新一轮课程改革的进行将"校本课程"这种崭新的课程类型推到了我们面前。对广大的小学教师来说,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受益的不仅仅是学生,教师与课程、教师与学生共同成长也是一个必然的结果。一、在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中促进教育理念的转变⒈加强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程价值观校本课程开发的核心是"以学生发展为本",把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重点  相似文献   

12.
为践行让学生"幸福学习、快乐成长"的核心办学理念,丰富"幸福江南"的课程体系,笔者所在学校自2005年建校以来,设计并且实施了"江南踏歌行"的实践活动课程,旨在创新原有的学生活动体系,拓宽学生的校园生活视野,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形成独具特色的实践活动课程,推进学校课程改革的实施。一、框架设计(一)概念阐述"江南踏歌行"是一系列实践活动课程的总称,  相似文献   

13.
<正>从概念出发的词语诠释本文所说的校本课程,应该是在"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这一语境里的,所谓狭义的"校本课程"。即学校依据本校学生的需求,通过科学的评估,在充分考虑当地社区和学校课程资源的基础上,以学校和教师为主体,开发的发展学生个性特长的、多样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  相似文献   

14.
一、优化教材,有效教学是时代对于教师的呼唤课程改革背景下,要求教师由"教教材"转变为"用教材教",即从教师"教的课程"转变为学生"学的课程",可以说这一转变是本次课程改革的核心课题。教材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媒介,是教学三要素之  相似文献   

15.
"电工技术"课程是我校针对本科非电类专业的学生开设的一门技术基础课程。本文结合课程特点及性质,通过对课程知识脉络的整理和课堂加强案例式教学方法的措施,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电工技术"课程的兴趣,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6.
《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是一门立足实践的课程。技术课程立足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和亲身经历,立足于"做中学"和"学中做"。那么,如何在通用技术课程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呢?  相似文献   

17.
"课程化"教室的建设是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它让教室建设的过程变成教师和学生一起开发、拓展课程的能力考验,让学生养成有知识、有文化、有计划、有方法的综合素养,因此,教室建设应力求从每个细节为学生着想,以课程改变班级。所以教室里的"一板、一墙、一角落"都以培养人格健全、思维活跃、个性鲜明、素质全面的学生而服务,都是课程的延展,一面面无声的墙壁,一个个不起眼的角落变成了有声的课程教育。  相似文献   

18.
正上海市黄浦区教育学院附属中山学校是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作为上海市第二期课程改革试验校,学校在课程建设与发展的过程中不断探索课程的校本化实施。2010年,学校以上海市加强中小学(幼儿园)课程领导力课题子项目"基于‘学生学习'的课程组织管理与制度建设探索性研究"为引领,开展了基于"学生学习"的课程建设研究。在课程建设中,学校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重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并全程参与到课程的建设过程中,致力于开发出真正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受学生喜爱,有利于学生快乐、健康、全面、可持续发展的课程。  相似文献   

19.
课程改革的主要特征是课程体系的重构。在十多年的实验推进中,很多学校为了顺利达成与课改理念相匹配的课程体系,基于自身实际进行课程的重新设计,实现了三级课程结构向学校单一维度的回归,即将"给定的课程"变为"本校的课程",但仅到这一层面是不够的,还需要基于学生这一课程的最终受体,进行课程设计的二度回归,即基于学生独立价值重新确立课程设计的组织逻辑,着眼学生的发展需要设计课程目标,促进课程内容关联学生生活,设计课程实施途径与方式符合学生认知规律,让课程真正回归学生,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核心载体。  相似文献   

20.
根据多年对"网页设计与制作"课程的教学探索,提出"课程案例"这一新概念,并设计开发出一个学生既熟悉、又感兴趣的"课程案例"——班级网站,让学生在模仿再开发该案例网站的过程中学习课程知识,从而掌握本课程的知识和运用技能,达到教与学的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