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7 毫秒
1.
从创编趣味性田径练习入手,采用趣味性田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在中学田径教学中运用趣味性田径教学方法是可行的、行之有效的;趣味性田径教学不仅可以提高体育课的练习密度,而且能激发学生对田径课的兴趣,让学生在体育课中体验田径运动的乐趣;与中学传统田径教学相比,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2.
田径课是大学体育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学内容中占很大比重.然而,不少学生对该门功课不感兴趣,其主要原因是由于他们缺乏田径基础知识的缘故.所以,在体育教学中一定要重视学生对田径运动的特点、作用等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使学生懂得上好田径课的重要性,从而激发他们上课的兴趣.  相似文献   

3.
学生的身体素质直接关系到未来的生活和工作,田径教学是体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广大家长和学校管理者都非常重视田径教学。田径训练更是我国初中体育课必须进行的一项训练,在初中体育课中,针对不同的学生开展卓有成效的田径训练,一方面能提升他们的意志品质,另一方面还能帮助其强身健体。一名学生如果只是单纯地掌握文化课知识和相关技能,并不一定能在日后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通过体育锻炼获得的强健体魄才是学生生活和工作的基础。在枯燥的文化课后,如果体育课也枯燥无味,那么学生很容易丧失学习的信心,由此可见,趣味化的田径体育课是多么重要。  相似文献   

4.
高校田径运动的普及、发展和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离不开田径教学,然而由于选项教学,田径教学已经被边缘化。究其原因主要是田径教学方法的陈旧,内容的单一与枯燥;还有社会的因素,由于过于强调学生的兴趣,而迁就学生的兴趣。因此体育教师要以新颖的创造性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来吸引学生到田径课堂中来,与此同时,大学体育课要有正确的指导思想,不能有所偏差,不能走极端。  相似文献   

5.
田径是非常普及并被人们广泛关注和喜爱的一种体育运动,而普通高校的田径课教学却存在着困境,这就需要究其原因并深入探讨转变的方式.教学模式的改革是一个有效的途径.在分析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田径教学现状的基础上,具体分析了休闲化教学、互动式教学、小群体式教学三种模式,并进一步认为田径教学模式的改革主要基于两个方向,即增强趣味性和突出学生的主体性.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田径教学中个体心理差异与因材施教问题的研究,笔者试图根据多年田径教学与训练中所观察和测试的结果,对中学学生在体育课学习和掌握技术动作过程中心理个体差异的各种表现形式及规律进行分析研究,为今后科学地进行田径教学总结经验.  相似文献   

7.
体育教学改革给体育教学注入了新的生机,但在这一过程中中小学体育课中产生了体育课中对待田径投掷项目的教学形式、投掷健身与兴趣健身项目的矛盾,项目设置与教学场所和安全因素等的矛盾.为此,对田径投掷项目的健身意义进行探讨,以促使中、小学体育课重视投掷项目的开展.  相似文献   

8.
对于体育课,学生们都十分感兴趣,但是对于体育课中的田径教学,很多学生却没多大兴趣。如何改变田径教学中学生学习积极性和教学效果较差的现实呢?笔者认为,我们有必要从学生的学习动机出发,诱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  相似文献   

9.
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离不开高校田径运动的普及和发展,高校体育与健康课必须重视田径教学.受学生"自主选项"等因素的影响,普通高校田径教学的现状令人担忧.为适应素质教育发展需要,高校体育课必须建立和完善新的田径课程体系,为"终身体育"服务.  相似文献   

10.
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田径作为一项基本的课程内容,对学生身体素质的强化具有积极作用。然而,在现阶段中学体育教学中,田径教学由于过于单调,往往难以引起学生的兴趣,甚至引发学生的抵触心理。调查表明,在中学体育课上,当教师组织学生进行田径练习时,学生很容易出现偷懒与不配合的情况,导致田径教学的效果不理想[1]。为有效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在田径教学中引入了软式体育器材,在提升田径训练安全性的同时,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对训练内容的兴趣,为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拓宽了道路。  相似文献   

11.
采用问卷调查方法,对湖南普通高校田径教学的现状存进行调查分析,针对当前普通高校田径课所面临的困境和体育课给田径所带来的冲击,从几个方面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对田径课程教学改革的设想,田径课教学应充分发挥学生的健身作用,改进教学方法,激励学生加入到田径运动中来,使田径教学在健身教育中发挥更大作用。  相似文献   

12.
农村初中的体育教学在发展的过程中存在许多困难,如在学校体育课往往是容易被忽略的一门课程,因为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使得体育课成为应试教育的附属品,难以引起学生以及家长和学校的重视.因此需要通过有乐趣的体育教学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增强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希望能够通过篮球、足球、田径的训练和体育伤害预防处理,可以为体育教学出一分力量,不仅加强中学生的体育素质,也带动了体育教学在农村学校健康有序地发展.  相似文献   

13.
迁移是体育教学中一种非常广泛的现象,而学校田径课教学又有着其自身的特殊规律。研究如何将迁移规律运用到田径教学,有利于提高学校田径教学的水平和效果。对学校田径体育课教学迁移规律进行探究,分别探讨了田径课教学中学生态度、品质、公平公正教学的迁移以及田径的基本技术教学的迁移。最后对田径教学中如何促进教学迁移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田径类教材的重新审视,田径类教材难以在中学课堂实施,较难设计的原因是竞技性太强、教学重复过多、教师创新不足、学生要求更新,从确立教学目标、选用教学手段和方法、改造教材、改变教学评价等方面入手,提出中学体育课中田径类教材教学设计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5.
重视高校体育课田径教学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高校田径运动的普及、发展和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离不开田径教学,高校体育课应重视田径教学。高校田径教学必须摆脱“技术教育”的束缚,树立“健康第一”的体育思想,建立和完善新的田径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16.
在学校体育课的田径教学中,应正确地运用科学的教学与训练技术,发挥专门练习在田径教学与训练中的特殊作用,达到激发学生的练习兴趣和热情,以使学生尽快掌握技术动作和技能,从而提高教学与训练效果及学生自我锻炼的能力和积极性,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现代田径教学与训练技术的发展因素。  相似文献   

17.
学生喜欢上体育课,可他们一旦听到这节课是田径课后那种失望、惧怕的表情让我历所在目.究其原因,学生在学习技术时感到枯燥无味,运动后身心俱疲.学生听到中长跑时也情绪不高,每年运动会800米以上的项目报名的同学又有几个是自己自愿的呢?如果我们还按以往的“填鸭式”进行田径教学,学生只会越来越怕田径课.新课程改革后不是忽视了运动技能教学,而是把运动技能教学摆在一个新的高度,这就需要体育教师对传统的田径教学进行改革,让学生在田径课上充满阳光般的微笑,放松自己学会运动技能.下面就田径课教学方式的转变谈谈自己的愚见,欢迎同行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18.
《学周刊C版》2017,(12):226-227
现阶段,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越来越受学校的关注,而初中生的体能训练成为初中体育课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拥有好身体才是拥有一切的基础。田径训练这种新颖的教学方式在初中体育课应用的也更加广泛。本文就初中学生田径训练的方法和作用进行了讨论探究。  相似文献   

19.
当前,在大学体育课中如何开展素质教育,是高校体育教育界一个普遍关注的问题,本文从大学体育教学实践的角度,结合现代素质教育理论,对此作了认真的思考.作者认为,现阶段我国大学体育课堂教学隐含着与一般大学教育常识相悖的四个特点:①教程的非衔接性,它既给大学体育教学增加了难度,也给大学体育教学提供了广度.②成绩的非进展性,它使大学体育教育不能盲目追求技术与成绩的提高.③教育的非系统性,它使大学体育教学不能实施连续性与发展性的教学性质.④学生的非独立性,它使教学过程强调集体合作而不象其它课程那样强调独立操作.由于上述四个方面的特殊性,大学体育课在推行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既有易于接受素质教育理论的优势,也有难于实施素质教育的困惑.在大学体育课的发展走向上,作者通过逻辑推理,提出应创建"一个中心,三个基本点"的大学生体育课素质教育新观念."一个中心"是指大学体育教育要围绕学生的健康展开教学工作,要把体育教学面向全体学生和促进全面发展视为己任."三个基本点"是指大学体育教育是以提高身体素质、增强心理素质、养成社会参与为支撑点,开展课程教学与体育专业本领传授.说得更具体一点,提高身体素质要抓体能与技能的培养;增强心理素质要抓心理调适力与心理承受力的指导:养成社会参与力要抓社交艺术与集体观念的传播.认识到大学体育课"一个中心,三个基本点"的推行,必将受到大学体育特殊性的影响与制约,为此作者提出与新观念配套的三项改革,即改革教学内容,使大学生的体育学习从被动状态向主动状态转移;改革教学模式,使大学生体育学习由师从一人向师从多人转变;改革考核方式,使过程性评价向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发展.作者最后指出:"一个中心,三个基本点"的新观念一旦与体育教学内容、教学模式、考核方式改革相结合,一定能使大学体育课的作用与地位得到广大学生的认同与承认,从而真正使素质教育思想在大学体育中得到落实.  相似文献   

20.
田径是初中体育课堂中的重点内容,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在体育课堂上,随着教学的深入,艰难枯燥的技术性练习影响了学生的积极性,也影响了田径教学的效果。为了有效提高田径技术教学的效果,可将游戏与田径技术相结合,在准备活动、基础环节、结束部分中应用游戏教学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