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屈原的《招魂》,如与他的奇特杰作《天问》相比,可以说这是在风格、内容上迥然不同的另一篇奇文.《天问》属于哲理性的论辩诗,而《招魂》则是政治性的抒情诗.至于《招魂》的作者是否确属屈原,古今学者专家的意见是有分歧的.不过个人认为,最早为屈原立传、与屈原的生活年代相距仅有百四十年左右的大史学家司马迁所最早表述的意见,一般说来,那应是最可信的.他在《史记·屈原列传》的赞语中说:“余读《离骚》、《天问》、《招魂》、《哀郢》,悲其志.”说明司马迁亲自读过《招魂》,并且确认它与《离骚》、《天问》、《哀郢》  相似文献   

2.
屈原的《天问》是一篇奇特的长诗,不仅许多诗句很难确解,而且它的题意,诸多的研究者也有不同的解释。大体有这样几种意见: 一、认为《天问》,是屈原问天。如:最早对《天问》作注释的王逸,就这样说:“……何不言问天,天尊不可问,故曰《天问》也。……”大多数研究者都同意这种意  相似文献   

3.
司马迁读《天问》,而悲其志,见于《屈原列传》,是屈原作《天问》也。及王逸为《章句》,亦云:“《天问》者,屈原之所作也。”屈原作《天问》,固无可疑。王云:“何不言问天?天尊不可问也。故曰《天问》也。”按《天问》一诗,问事一百  相似文献   

4.
《天问》为历史教材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逸的楚庙书壁说虽然能就内容构成与体运用两方面对《天问》的产生作出统一解释,但由于缺乏任何旁证且设想过于奇特,令人难以置信。通过对《天问》的内容、体形式与我国古代各类蒙学教材加以比较,并结合屈原本人的教学经历进行考察,可以确证《天问》为屈原编写的一部历史教材,大约完成于屈原担任三闾大夫期间。“天问”二字的含义乃“君问”与“师问”之混合。  相似文献   

5.
《天问》向称难读,但却又是屈原最重要的作品之一。本文通过对《天问》本文的归类、分析,认为《天问》仍如屈原的其他作品,乃一首政治抒情诗。  相似文献   

6.
《天问》到底提了多少问题?至今还是个谜。很多研究者只是提出了一个模糊数字——一百七十多个问题,如郭沫若、游国恩、刘永济、詹安泰等。不过,郭沫若在《屈原研究》中曾提过一个确切的数字。他说:“(《天问》)一口气提出了一百七十二个问题。”但是,检点他的《屈原赋今译》的《天问》译文,只有一百六十二个问题。一些文学史著作说法尤为模糊,如刘大杰《中国文学发展史》说:“(《天问》)提出了一百多个问题。”中科院文学研究所《中国文学史》说:“诗人一口气提出了一百几  相似文献   

7.
<正> 一对《天问》的全面校理、多维探索,是龚维英楚辞研究的致力之处。具体地说,龚维英认为《天问》所叙与《史记》之《屈原列传》、《楚世家》等史籍记载相合;从《离骚》、《天问》所反映的年龄、对天命的态度可以看到屈原思想的发展脉络;《天问》带有明显的南方“蛮夷”色彩,其著作权应归屈原。进而从屈作内证论定《天问》作于晚年放逐途中,始于顷襄王初年前后,定稿于自沉之前,与《哀郢》相先后。他  相似文献   

8.
同屈原的《离骚》等作品相比,《天问》是充满理性的。《天问》的学性不强,但是它对后世学产生影响却并不小。受《天问》以问谋篇的形式的影响,后世产生了一批模拟《天问》的作品,并出现了“问对”这种新的体和“天问体”诗歌。同时,《天问》也对后世诗歌和个别言小说在内容上产生过影响,并刺激了后世诗人的想象力。  相似文献   

9.
凤凰山吊古     
凤凰山坐落在湖南省桃江县城的东北角。传说,在盘古开天地的时候,这座山头上栖息过一只凤凰。而今,这个有着吉祥名字的山,已成为桃江的一处名胜。山下,有柔情万种的资水为之增色;山上,更有多处古人遗址为之添辉。天问台相传为屈原作《天问》处,(据清康熙《益阳县志》载:“相传屈原作《天问》于益阳之桃花江。屈原放逐江南,作《九歌》于玉笥山中,山有湘阴,则《天问》作于此,不为无据。”)古有天问阁,今仅存一石碑,镌有“古天问阁遗址”六字,虽年代已久,字迹仍清晰可辨。想屈原当年就是在此地,心怀千古忧愁,该是怎样的心情?天问阁下的江水边,…  相似文献   

10.
从《天问》看稷下学对屈原思想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屈原思想的基本构成是相当复杂的,除了南方楚文化基因外,它还深受北方文化尤其是稷下学思想的影响,屈原的重要作品《天问》中就透露出了这样的信息。以《天问》为主要考察对象,从宇宙论、天命观以及屈原对待“尊贤”问题的态度等方面,可见稷下学对屈原思想形成所施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钟丽颖 《新读写》2023,(1):36-37
<正>各位学友:我今天演讲的主题是《天问》,您问出了什么?不知道大家是否读过屈原的《天问》。我想问读过的朋友,《天问》一篇,屈原提了多少个问题呢?一百七十二个,一百七十二个!这真是一篇问题奇文啊!所以,著名学者、北京大学教授林庚先生认为,《天问》呈现了上古历史,不只是夏商周的掌故,更是由此出发,对中华上古文明与传说的书写。是的,《天问》一文,从天地离分,  相似文献   

12.
屈原的《天问》之奇,在一“问”字,充分体现了他的怀疑精神。作品中彻底的怀疑之辞,表明诗人处于绝望之境。由此推论,《天问》当作于顷襄王十三年屈原被放逐之后。《天问》虽然激愤,这种中国式的怀疑只停留于把人引向善恶忠奸的人伦思考,带有明显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3.
屈原的《天问》,是一篇抒情诗,是表现了一定历史内容的抒情诗。《天问》是屈原按照自己的历史观,把人类自然史和社会史的有关传说记载,根据客观的发展顺序,提出一系列的问题,寓寄褒贬,明辨是非,评论其成败得失,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表现自己对历史发展的总体认识。所以,《天问》是一篇诗歌和史实、史论相结合的诗体  相似文献   

14.
《天问》作为屈原的代表作品,深刻地体现了他的爱国激情。它通篇采用疑问体式,成就了《天问》千古一诗的美誉;他将对楚国命运的关心融于对天地、历史的兴衰感悟中,更成为千百年来人们赞颂的焦点,值得后人研究。  相似文献   

15.
《招魂》是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绚丽穷奇、千古绝色的作品,但历代学者其说不一。司马迁《史记·屈原列传》说:“读《离骚》、《天问》、《招魂》、《哀郢》悲其志”,确认是屈原的作品。明代黄文焕(《楚辞听直》)、清代林云铭(《楚辞灯》、蒋骥(《山带  相似文献   

16.
《天问》是屈原的一篇难以理解的诗作,作者在诸多的问题中提出了对于传统的宇宙观、历史观、价值观的怀疑与思索。基于此,从屈原的价值观入手,通过对其价值观念的冲突与困惑的分析,揭示屈原在《天问》中所反映的问题——道德追求的价值意义何在?  相似文献   

17.
屈原作品《天问》、《招魂》、《离骚》、《九歌》、《九章》是楚国反秦复郢斗争历史文献,前人用汉代兴起的词组词义去注释它,破坏了先秦文句一字一词一义的格局,因此产生了诸多无法读通的离奇错误。本文着重导读《天问》、《招魂》的读法,提示其内容梗概。  相似文献   

18.
屈原作品《天问》、《招魂》、《离骚》、《九歌》、《九章》是楚国反秦复郢斗争历史献,前人用汉代兴起的词组词义去注释它,破坏了先秦句一字一词一义的格局,因此产生了诸多无法读通的离奇错误。本着重导读《天问》、《招魂》的读法,提示其内客梗概。  相似文献   

19.
郭沫若《屈原》中的“雷电颂”,是一首新《离骚》、新《天问》,它具有诗的意境,诗的气质,诗的趣味,是一首激动人心的好诗!如果说屈原的《离骚》足以惊天地,泣鬼神,那么“雷电颂”足以使一切有正义感的仁人志士激愤;使  相似文献   

20.
天问研究     
翟振业教授著。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6月出版。26.5万字 屈原《天问》的研究,自清末以来直至当代可谓人才辈出。但由于《天问》自古难治,歧义纷纭,所以在《楚辞研究》中,《天问》的局部“新解”颇多,但系统的自圆其说的“总论”甚少。而《天问研究》是一本全面对《天问》作理论研究的专著,著者不仅提出了对《天问》的总体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