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注重培养学生解题后反思的习惯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每次考试评卷结束之后 ,我们常常发现这样一些学生 ,将一些完全可以做对的考题解错了 ,造成严重的失分现象 ,事后深感后悔 .但下次考试又犯类似的错误 .这些学生造成解题错误的原因 ,不在于他们知识体系不健全 ,往往是由于审题时不仔细 ,解题时粗心大意 ,对已知条件的内涵没有充分利用 ;对隐蔽条件没有深入探索 ,对推理过程是否合理 ,没有认真分析推敲 .因此 ,每次考试都因粗心失分而带来遗憾 .心理学研究表明 :粗心是由于思维不严密造成的 ,思维的严谨性与一个人的气质有关 .要改变一个人的气质很困难 ,需要通过长期的训练才可能实现 .教学…  相似文献   

2.
<正>通过分析二次函数几何最值类问题的解答可知,多数同学在解答此类问题时存在解题错误的原因,是因为其难以在题目中挖掘能够解题的条件,因为有的同学刚刚接触二次函数,对二次函数概念的理解不透彻.还有的同学在解题时使用错误策略,基于此,下文对解二次函数几何最值问题的障碍与对策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3.
<正>初中数学学习过程中,同学们经常会由于各种原因导致解题出错,影响学习效率,对于同学们的学习自信心也会产生影响.具体而言,数学问题所属知识领域不同,求解时应用的方法也有所差异.以下选择几种典型的错误解题作为案例,分析不同错误的防范策略,希望能为同学们学习数学知识提供借鉴.一、概念不清晰和审题不到位错误及预防措施在数学问题的题干中,必然会出现数学概念,部分同学在阅读题干时,可能由于本身对数学概念的掌握不够清晰,导致审题过程不到位,对后续的推理过程造成影响,影响解题准确度.  相似文献   

4.
“粗心”是小学生解题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尽管教师一再提醒和强调.学生在考试或作业时.仍出现各种各样由于“粗心”造成的错误.解题出错的主要原因是:缺乏仔细审题的良好习惯.审题时没有弄清题目中的条件、问题及关键字、词、句的含义;对运算法则、四则混合运算顺序及某些简算、速算的计算方法掌握不熟练.对基本概念的理解不深不透,记忆不准确,或与相似概念、公式相混淆;凭习惯解题.不重视检查、验算;心理承受能力差.导致临场发挥失常.造成不应有的错误。那么.怎样帮助学生克服粗心的毛病呢?  相似文献   

5.
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在统计学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在学习这部分内容时,有时会因为对概念掌握不牢或解题方法不当造成错误.为了能更好地理解与运用这部分知识,提高解析问题的能力,现将常见解题错误剖析归结如下,希望帮助同学们避免错误,走出误区.  相似文献   

6.
数学解题策略性错误是指解题方法上出现偏差,造成思路受阻或解题题时间过长,以致在考试中做错或即便做对也因费时而有策略性错误.  相似文献   

7.
很多同学在做题时,常因忽视一些细节问题而导致解题出错,知道错误后往往只停留在把错题改正了而不注意探究错误的根本原因,以致在后面的考试中仍经常犯类似的错误.本文从解题容易出错的几个方面进行分类例析,希望能有益于同学们学习.  相似文献   

8.
初中同学解答电学习题时常见的错误类型主要有概念性、思维性、判断性三种,其具体表现形式有下列几种.1.不带单位混用单位在物理学中不带单位的物理量是没有意义的.物理单位也参于物理运算,对于这一点有的同学不习惯.有的忽视了.因此、在解题中常出现不带单位、混用单位造成解题错误.例1把小灯泡接在3.8伏的电源两端,通过它的电流强度是0.4安,小灯泡的实际功率是错解:1.52焦或1.52错解分析:填1.52焦的同学对单位不熟悉,把电功单位(焦)与电功率单位(瓦)混淆;填1.52的同学认为单位。可有可无.随意丢掉单位.正确解法:小灯…  相似文献   

9.
学生做作业或考试时,常有这样或那样的错误。为了避免或减少这些错误,我们应重视培养学生的查错能力。学生解题的错误,不少是由于对某些数学概念模糊不清造成的。例如判断“15是倍数,5是约数”这句话是否正确,有的同学误判为正确。其原因是没有弄清倍数和约数是相...  相似文献   

10.
有些同学初学整式的乘法时,因对相关法则、公式等理解不透,掌握不熟练或计算马虎,则很容易出现解题中的一些错误.现就常见的错误类型例析如下:  相似文献   

11.
要注意正确理解有关概念 初学化学,不少同学不注意正确理解有关概念,导致在具体解题时只看表面,不看本质,或想当然.从而造成错误解题的事例屡见不鲜.如有的同学一看到爆炸就想到火药爆炸,并就此认为爆炸一定是化学变化,殊不知车胎充气过多爆炸、蒸气锅炉爆炸就没有新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而原子弹的爆炸既不是物理变化又不是化学变化.如何理解概念呢?可以通过抓概念中的关  相似文献   

12.
现代中学数学,涉及的知识面广,解题时稍有不慎,就容易犯“顾此失彼”的错误。每次考试前教师总是反复强调要仔细审题,学生也总是一再提醒自己要细心。但这类错误仍然不断出现,防不胜防,令师生双方都觉得头痛。本文想谈谈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和克服这类毛病的方法。以下几种类型的题,解题时容易犯“顾此失彼”的毛病。一、一道题同时涉及几个知识点近年来考试命题强调知识复盖面广,所以一道题常常同时涉及几个知识点,忽略其中某一点,会造成“顾此失彼”的错误。  相似文献   

13.
近似数与有效数字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许多同学对此理解不透,造成解题错误.下面通过几例错解辨析,帮助同学们纠正错误,正确答题.  相似文献   

14.
初中物理电学具有概念多、公式多、规律多的特点,许多同学运用这方面的知识解题时,往往感到困难,出现多种错误,究其原因,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造成的,因此,在解答电学问题时必须注意以下"七忌" 一、忌概念不清  相似文献   

15.
知识掌握不全、方法应用不当是解题错误的最常见原因。此外,看错、算错、写错等“粗心”的现象也往往是同学们解题时易犯的一个毛病。“粗心”究竟是怎样产生的呢?归纳起来主要有下列几个方面的原因。一是注意力不稳定。有的同学解题时心不在焉,思想不集中,结果导致条件漏看、审题不清、计算出错……解题时常犯一些所谓的低级错误。  相似文献   

16.
在初中物理复习阶段,不少同学为了应付考试,忽视基础知识学习,死记硬背,生搬硬套,学不得法,用不应手。因而在解物理简答题时,常出现错误,下面归纳为解题"八忌"。  相似文献   

17.
高中物理中的热学知识难度虽然不大,但是概念性强.如果概念不清,必然会造成解题错误.为此,本文将高中热学知识要点加以归类,期望对同学们深入理解这部分知识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8.
在考试后,我们常会看到这种现象:一些平时掌握基础知识好的同学,因在解一些比较简单的题时出现错误而追悔莫及,究其原因,绝大多数是由于审题习惯和方法不当造成的,解题始于审题,良好的审题习惯,正确的审题方法,既能提高解题速度,又能提高解题的准确性,那么,在审题过程中应注意什么呢?  相似文献   

19.
在平时学习中,我们常遇到这样的情况:“这种题型讲过n次,可考试时还是错了!”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我们为解题而解题,只重视解题的结果和数量,而不重视解题后的反思,更不重视思维能力的培养.通过反思,我们对解题的科学性、正确性、深层性有了更深的认识,既能牢固掌握知识,也能提高自己的解题能力.襛一、反思解题的完善性,培养思维的深刻性有的同学解完题后,没有进行题后反思的习惯,不静下心反思解题的方法、过程、变式,更没有反思解题过程是否完善或者存在某个因素是否考虑,导致答案遗漏或解题错误,这种只重结果和数量的低效解题是同学们中一种严重的弊端,值得每一位同学重视.相反,如果我们能够在解题后对解题的过程是否  相似文献   

20.
数学解题的策略性错误主要指解题方向上的偏差,造成思路受阻或解题长度过大,特别是对于考试来说,如果解题思路过于曲折、存在多余的思维回路,即使做对了也因费时费事而有策略性错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