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物理概念和规律本身的抽象性,以及影响物理概念和规律的形成的非本质因素和学生在生活中已有的不确切的概念等,造成了初中学生在物理中的思维障碍。教师应加强实验演示和采用类比等教学方法克服学生在 学习中出现的这类思维障碍。  相似文献   

2.
物理对初中生而言是一门全新的学科,尤其在初二,学生学习很费力,到底是什么构成学生学习物理中的障碍?笔者从教多年,实践经验表明,出现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学生自身、教师、教学环境、评价体制等诸多因素编织成一张无形的网,构成学生物理学习的绊脚石.一、初中生物理学习困难成因分析1.学生自身因素分析(1)由学生认知结构造成的障碍学生学习物理过程中容易出现的学习障碍主要表现:先入为主,即错误的前物理概念在起作用,陷入思维定势的迷宫.进  相似文献   

3.
王慧 《考试周刊》2013,(98):148-148
<正>一、打破思维定势建立物理学习需要的基本思维在传统的学习过程中,人们已经形成了一种思维定势,这里所说的思维定势,主要是指人们在进行某一项事物活动以前,就在心理上形成的准备状态。而这些思维定势,虽然有部分是和物理学习相适应的,但大部分是不相符合的,是与科学理论相违背的,从而对学生物理科学概念的吸收产生了制约  相似文献   

4.
学习物理的基本方法是观察和实验,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大多是在观察实验的基础上通过归纳思维产生的.由于生活中某些感性认识的片面性(实为错觉)导致了学生的思维定势,从而对某些概念和规律的建立起了消极的影响.在初中物理概念和规律的教学中要设法排除思维定势对教学的影响,使学生在克服思维定势纠正错误认识的同时正确地建立物理概念、综合归纳出物理规律.现举几例说明如何克服思维定势对物理教学的影响,帮助学生正确建立物理概念、正确理解和掌握物理规律.  相似文献   

5.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我们经常发现学生的头脑中存在种种思维定势,由于受思维定势影响,有的学生在处理物理问题时,往往是"先入为主,以偏概全",用已有的片面的经验来解释各种物理现象和问题,对物理规律与物理要领的学习和理解不够深入.同时也有的学生对物理的概念与规律往往是死记硬背、似懂非懂,片面地理解物理概念与规律.囿于自己的思维定势,停留在对表面现象的认识,缺乏从本质上作科学的分析,形成不良的思维定势,对问题略加变化时,不会随机应变,不会分析,造成错误.常见的思维定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6.
赵恒孜 《物理教师》2000,21(9):8-10
思维定势是人们思维活动中普遍存在的一种心理现象,在教学过程中,应扬长避短,因势利导地针对存在的问题采取相应的对策,努力克服其消极作用,充分发挥其积极作用.1 思维定势在物理教学中的积极作用1.1思维定势使学生深刻认识概念和规律 定势思维表现为思维的趋向性和专注性。在物理教学中,被师通过引导、观察、分析,让学生首先获得感性认识,使其思维活动向现象的本质定向,从而达到对概念和规律的深刻认识与理解.教师引导学生掌握以概念和规律为中心的物理知识,实际上就是帮助学生形成科学的思维定势.学生在掌握新概念、新…  相似文献   

7.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我们经常发现学生的头脑中存在种种思维定势,由于受思维定势影响,有的学生在处理物理问题时,往往是“先人为主,以偏概全”,用已有的片面的经验来解释各种物理现象和问题,对物理规律与物理要领的学习和理解不够深入。同时也有的学生对物理的概念与规律往往是死记硬背、似懂非懂,片面地理解物理概念与规律。囿于自己的思维定势,停留在对表面现象的认识,缺乏从本质上作科学的分析,形成不良的思维定势,对问题略加变化时,不会随机应变,不会分析,造成错误。常见的思维定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8.
高中生在学习物理中存在思维障碍,就不能深入理解物理概念的物理意义和概念所反映的物理现象的本质;不能区分特定的物理量;不能全面、准确地分析题目描述的全物理过程,不能对题意的分霄建立起清晰的物理图景;不能抽象出题中的物理模型,从而确定遵循的规律,找出已知和未知的联系,建立方程解决问题。只有加强学生思维训练,克服思维障碍,培养学生掌握科学思维的方式和方法,克服思维定势的消极影响,对搞好物理学习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9.
物理概念和规律的运用是一个灵活的分析问题的过程,而学生在学习物理时常常以习惯来认识问题,先人为主.对有些物理现象只记结论不善于分析;教师在讲解习题也习惯用一些常见的典型的练习来分析,这样就导致一些学生对问题产生了定格理解,即形成了物理学习中的思维定势.在应用概念和规律时,必须克服思维定势的消极影响.现从以下几方面加以讨论.  相似文献   

10.
思维定势是学生数学解题的主要障碍之一。教师在组织教学时.必须以学生掌握数学知识的心理规律为依据,通过正确引导,克服思维定势在学生解题过程中的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