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进口”——8种口腔溃疡宝宝的“进口”谓之口腔。由于宝宝的免疫力低下、皮肤粘膜的屏障功能差,常因感染、外伤或其他因素引起口腔粘膜长泡、糜烂、损伤。有些口腔黏膜斑合并潜在的问题还是某些疾病的先兆。宝宝口腔局部溃疡的病因、病情、病症各不相同,因此妈妈们一定要仔细了解,才能对症下药。  相似文献   

2.
樟脑酚局部应用治疗复发性口腔粘膜溃疡是我科近年以来采用的最新治疗技术,利用樟脑酚的防腐生肌、促进新陈代谢和止痛安抚的原理,共治疗复发性和难治性口腔溃疡254例,在控制症状、促进愈合、减少复发方面取得了显  相似文献   

3.
小儿口腔粘膜薄而嫩,易被过热食物烫伤、过硬食物擦伤或进食时咬伤,继而发生感染导致口腔溃疡。有的幼儿在腹泻或营养不良时也会发生口腔溃疡。一旦溃疡形成,所进食物的化学成分就会对溃疡面产生刺激,引起创面疼痛,此时,小儿会表现出拒食、烦躁甚至发热的症状,直接影响幼儿身体健康。小儿发生口腔溃疡后,除做好口腔的清洁护理外,药物治疗是不可缺的。现介绍一种简易的药物治疗方法:取口服维生素C1片,核黄素1片,放在一起研成细粉,用消毒棉蘸少量散粉敷于溃疡面上,每隔2小时一次,1-2天创面即可愈合。药粉刚敷上创面时有疼痛感,但很快会消失。…  相似文献   

4.
《大连大学学报》2016,(6):71-75
复发性口腔溃疡属于中医"口疮"范畴,是较为常见的口腔黏膜疾病,对复发性口腔溃疡的病因病机、中医及西医的治疗进展进行总结归纳。口腔溃疡病因尚不明确。中西医各医家按照不同的治疗方法均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中医辨证施治在复发性口腔溃疡临床收效显著。复发性口腔溃疡目前尚无统一的中医辨证分型,可以进一步针对不同中医辨证分型进行病理生理等基础研究以及疗效机制研究。  相似文献   

5.
口腔溃疡也叫做复发性口疮, 俗称口疮,是一种儿科常见的口腔黏膜病。口腔溃疡多见于舌尖、舌边、舌根、唇内、齿龈或两颊黏膜处,初起先见小红点,1-2天后形成黄豆大  相似文献   

6.
刘英 《家教指南》2006,(10):43-44
口腔溃疡是口腔黏膜最容易患的疾病,其发病率在口腔疾病中仅次于龋齿和牙周病,占第三位。根据医学临床例发现,儿童发病率比较高,多数为1-6岁幼儿。溃疡多发生于舌部、口底、颊部、前庭沟、软硬腭、上下唇内侧等处。为圆形、椭圆形及聚集成束或不规则形,面积最大为2cm×3cm,最小为0.2cm×0.2cm。形成口腔溃疡的主要原因1、创伤性引起主要由于擦伤、刺伤、细菌感染等原因造成,这种溃疡属于一次性的,比较容易治愈。一般敷用一些药物,三四天左右即可好,而且不会复发。2、缺乏维生素B缺乏维生素B容易引起各种口腔炎症发生:口角炎常两侧对称性发…  相似文献   

7.
滋养叶细胞肿瘤的治疗原则是以化疗为主,手术为辅。其疗程长,毒副作用大。首先是血液功能障碍,其次为消化道反应,表现为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口腔溃疡以及胃肠溃疡所致腹泻。但其副作用尤以口腔溃疡最为明显。口腔溃疡致使患者疼痛难忍,使其不敢饮水、进食,影响睡眠,同时溃疡本身又是细菌繁殖的极好培养基,易出现感染而诱发败血症。滋养叶细胞肿瘤化疗后口腔溃疡的护理极为重要,口腔护理得当可协助病人进食饮水,增强抵抗力,减少感染机会,增强战胜疾病的  相似文献   

8.
口腔扁平苔藓是口腔黏膜的常见病,其确切的病因尚不清楚,目前还没有特效的药物和理想的治疗方法,有的治愈后又复发,难以达到根治的目的,探寻有确实有效的疗法,是口腔医师和广大学者的重要课题.现就口腔扁平苔藓的一些治疗方法予以介绍.  相似文献   

9.
佚名 《高中生》2008,(8):62-62
一益口腔。细嚼可以保护口腔黏膜,有利于唾液腺的分泌,从而减少牙龈炎和口腔溃疡等疾病的发生。二益食道。较硬食物经过细嚼慢咽,可以减少食道损伤和食道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口疮是指以口腔黏膜、舌、唇、齿龈、上腭等处发生溃疡为特征的一种小儿常见的口腔疾患,任何年龄均可发病,可单独发病,也常伴发于其他疾病之中。如果治疗、护理得当,就能够很快好转。外治1.冰硼散、锡类散、珠黄散、绿袍散、西瓜霜喷剂,可任选一种涂抹  相似文献   

11.
复发性口腔溃疡(recurrent oral ulcer,ROU)是一种最常见的口腔粘膜病,发病率约为10%,可发于任何年龄段,在口腔粘膜的任何部位均可出现。复发性口腔溃疡的临床表现为复发性的、园形的、边界清楚的、疼痛性的、小的溃疡,伴有浅表性的坏死中心,覆以灰黄色假膜,微微隆起的边缘和充血性的红晕。复发性口腔溃疡的病因目前尚不清楚,但多数研究表明,复  相似文献   

12.
春季是许多疾病的好发季节,很多传染病和一些幼儿常见病都有口腔症状,如口腔局部溃疡,常见有鹅口疮、病毒感染、咬合性损伤、外伤性溃疡、化学性灼伤等。每种情况产生的溃疡都不一样,因此家长了解并熟悉各种口腔症状,了解原因,就能做到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  相似文献   

13.
贴身档案     
我的困扰:一直以来我都有严重的口臭,跟同学相处,他们总是捂着鼻子,这使我很难堪。我不知道造成这个的原因是什么,也不敢到医院检查。请问口腔溃疡会不会引起口腔异味? 玉蕊姐姐:引起口腔异味有很多原因。首先,口腔清洁不彻底,口腔中的残渣污垢常年积累会引起口腔异味。或者一些口腔疾病,如龃齿、牙结石、牙周炎、牙龈肿烂、口腔溃疡等也会引起口腔异味。像这种情况,注意口腔卫生,吃些治疗口腔疾病的药物和含纤维素高的食物,就能慢慢消除口中的异味。  相似文献   

14.
PA-MSHA菌苗局部治疗RAU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复发性阿弗遣他溃疡(RAU)是口腔粘膜常见病之一.由于其病因复杂,尚没有特效的治疗方案.我们选用绿脓杆菌甘露糖敏感血凝菌毛株菌苗局部治疗RAU,其在促进溃疡愈合,延长复发间隔的作用均优于口腔渍疡膏,并讨论了治疗机制.  相似文献   

15.
化疗药物在杀死肿瘤细胞的同时,对再生能力较强的粘膜如消化道也产生明显的毒性作用,故白血病化疗期间多并发口腔溃疡,并发外阴粘膜溃疡的比较少见,我科于1998年2月曾发生1例白血病化疗致外阴粘膜溃疡,因治疗及时,护理措施得当,3d后痊愈,现报告如下:1 病例介绍 患者为女性,24岁,骨髓穿刺诊断为急性  相似文献   

16.
同学们都希望拥有一口洁白整齐的牙齿,因为这不仅是一种美丽,更是一种健康的表现。如今,市场上各种药物牙膏的广告铺天盖地,广告中蛊惑人心的宣传语,如护龈固齿、清热去火,治疗口腔溃疡,清除牙菌斑等等不一而足,似乎这些药物牙膏能包治口腔百病。致使不少同学认为药物牙膏既能治病,又能防病,甚至将它作为治疗口腔疾病的灵丹妙药长期使用。专家提醒我们,这样做的结果只能是有害无益。  相似文献   

17.
溃疡性口炎是一种常见的口腔黏膜病,三四岁以下的婴幼儿最容易发生。小儿患溃疡性口炎时,口腔黏膜充血发红,出现一些大小不等、数目不一的溃疡面。溃疡也可连成一片,或者形成黄白、灰白色的假膜,覆盖在创面上。因口内疼痛,患儿拒绝进食,如强行喂给成的、酸的、热的饮食,可使疼痛加剧。流口水也是渍疡性口炎的一个常见症状。  相似文献   

18.
手足口病(Hand,foot and mouth d iseas,HFMD)是由柯萨奇A16、肠道Ev71等病毒引起的以口腔黏膜和手足皮肤疱疹为特征的丙类传染病,近年发病率逐年增高,并发症引起的死亡率亦增多,各地儿科医生对此病的救治取得了一定的经验。现将我院收治的56例小儿手足口病分析如下。1材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病例均为在我院就诊的1~9岁儿童56例,男30例,女26例。发病时多在4~8月。大多无明显前驱症状,首发皮疹56例,口腔黏膜疱疹48例,大多分布于颊黏膜,也可见于舌尖、舌面、唇黏膜等处,l至数个不等,呈圆形或椭圆形,直径约1~3mm,色红,破溃后形成溃疡;手足疱疹52例,肛周及臀部皮疹20例,发热30例。1.2治疗及预后治疗主要是对症处理及抗病毒治疗。抗病毒治疗用双黄连粉针剂,利巴韦林或阿昔洛韦等口服或静脉滴注;发热予退热处理,白细胞及C反应蛋白增高者给予抗生素,心肌损害者给予辅酶A、辅酶Q10、ATP等,严重心肌损害者加用1.6-二磷酸果糖。经治疗56例手足口病患儿全部治愈,无死亡或遗留后遗症,无重复感染。2讨论手足口病是以手掌、脚掌、口腔黏膜出现水疱为特征的一种病毒性皮肤病,国内外均有散发...  相似文献   

19.
研究背景从四年级起,我时常听见妈妈说她舌头痛、嘴唇痛。尤其是夏天,隔三岔五地看到妈妈痛苦的样子。为什么会这样呢?我试图帮妈妈找出原因。经过六个多月的观察,我发现,妈妈经常说自己舌头和嘴唇痛是因为妈妈犯了口腔溃疡。一开始,妈妈舌头上只是出现了一个椭圆形的白色斑点,后来就慢慢扩大,周围的黏膜变成红色。过了一两天,白色斑点的溃疡慢慢变成了黄颜色,随后四周的黏膜便高了起来,溃疡的中心部位凹了进去。这时,妈妈便开始叫痛了,吃东西时更是痛苦。为什么会出现这些情况呢?(点评:小作者是个关爱母亲的好孩子,正是对母亲的关注才有了…  相似文献   

20.
口腔溃疡,疱疹性口唇炎,在口腔疾病中属一般的常见病,多发病。病因复杂。目前,医学界认为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患,属于非特异性感染,主要表现为口腔粘膜,局部组织的炎性损伤。经近几年的临床观察治疗,按常规的对症处理,用药也就是清热解毒类,抗病毒,维生素类的药。局部病灶一般需要经历10天左右才能痊愈。患病期间,局部疼痛难忍,直接影响进食及说话。口唇、口角处的溃疡,在结痂过程中,稍不注意,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