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采用线索-靶范式探讨大学生在不同情绪条件下对各种情绪图片的注意偏向特点.实验采用3(情绪状态:快乐情绪组、悲伤情绪组、愤怒情绪组)×3(性质:正性情绪图片、中性情绪图片、负性情绪图片)×2(线索类型:有效提示和无效提示)混合实验设计.研究结果发现,被试对正性图片存在线索提示效应,而对负性图片和正性图片出现了线索-靶子范式中常见的返回抑制现象;快乐状态下被试容易过分地关注正性图片,存在注意解除困难;悲伤和愤怒状态下被试容易过分地关注负性图片,也存在注意解除困难.  相似文献   

2.
采用单因素(情绪关注焦点:关注自我感受和关注来源感受)被试间设计.结果表明:关注自我情绪组被试再认成绩好于关注来源情绪组;关注自我情绪组被试源检测得分低于关注来源组;被试在关注来源条件下比关注自我感受条件下的判断更自信.同时,关注自我情绪条件下,源记忆检测得分与每个陈述的情绪激起评分有显著负相关,但在关注来源条件下,两者无相关.所以,关注自我情绪条件下,材料和个人信念、典型行为和自传事件的结合促进了再认;关注自我感受过程削弱了内容与知觉的、背景的、语义的特征绑定加工,而该过程对准确的源检测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愤怒和悲伤两种情绪在不同强度下对内隐学习的影响。被试者为大连艺术学院本科生260名。通过对被试者在愤怒和悲伤两种情绪下人工语法内隐学习效果的分析发现:(1)内隐学习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和抗干扰性,在愤怒和悲伤情绪的强度没有达到非常强烈时,内隐学习不会受到它们的影响;(2)愤怒情绪的强度达到非常强烈时,会对内隐学习造成消极影响,说明内隐学习会受到情绪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小学生特质型情绪智力的发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以小学3-6年级学生为被试,采用问卷调查法,考察了我国小学生特质型情绪智力的发展特点.结果表明:(1)小学3-6年级学生的特质型情绪智力没有显著的年级差异;(2)小学女生的特质型情绪智力显著高于男生;(3)父母受教育程度越高,小学生特质型情绪智力的得分越高;(4)学业成就和小学生的特质型情绪智力存在显著正相关,学业成就越高,特质型情绪智力得分越高;(5)特质型情绪智力和小学生在合作性、领导力上的提名存在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5.
愤怒作为一种普遍情绪和复杂的本能,它以多种方式影响着私人的和社会的各种关系。国内外愤怒情绪研究主要成果集中在愤怒情绪影响因素及其相关因素等方面,所采用的研究方法是实验法和测验法,研究对象为正常人群,存在着实验研究不够精密、理论研究不够深入、被试范围狭窄等不足。未来愤怒情绪的理论研究丰富,被试范围扩展,研究方法改进。  相似文献   

6.
使用"艾森克个性问卷"的N量表抽取情绪稳定和情绪不稳定被试各30名,将他们随机分成三组参加不同情绪唤起状态下的内田法测验,电脑自动记录数据,以动摇率作为注意稳定性的指标。经过统计分析发现:(1)通过回忆描写带某种情绪的事件,可以唤起相应的情绪。(2)唤起悲伤情绪,情绪不稳定被试注意稳定性显著高于情绪稳定被试。(3)与快乐情绪状态相比,被试在悲伤情绪状态下注意稳定性更高。  相似文献   

7.
研究采用道德情绪的行为回忆范式,探讨中国大学生在负性道德情绪影响下的应对行为.结果发现:(1)负性道德情绪下的被试更倾向于选择具有掩饰意义的行为词语;(2)负性道德情绪下的被试其亲社会行为水平显著高于控制组;(3)体验到负性道德情绪的被试在做出掩饰动作后,其亲社会行为水平有所下降,与控制组相比无显著差异.上述结果揭示:中国大学生体验到负性道德情绪后更倾向于做出掩饰行为而不是洁净行为.  相似文献   

8.
为探讨认知风格、情绪状态对社会助长的影响,以10以内加减法算术题和图形镶嵌测验为实验材料,采用2(认知风格:场独立与场依存)×2(情绪状态:轻松与紧张)混合实验设计对大学生被试进行测试,结果发现:(1)情绪状态对社会助长的影响显著,被试在轻松实验条件下做出算术题目的数量显著小于在紧张实验条件下做出算术题目的数量.(2)不同的认知风格对社会助长的影响不同,场独立性的被试不存在社会助长效应,但场依存性的被试社会助长效应显著.(3)认知风格不影响工作效率,无论在轻松实验条件下,还是在紧张的实验条件下,场独立和场依存型的被试在做出题目的数量上不存在任何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9.
在情绪标注的研究中,存在着情绪标注是增强还是抑制了情绪的争论。实验1以负性情绪图片为材料,分别在实验条件和预期条件下,比较了情绪标注和观看情绪刺激后的主观评定。结果发现,在预期条件下,被试在情绪标注时比观看时对情绪刺激评定的情绪强度更高;而在实验条件下,被试在情绪标注时比观看时对情绪刺激评定的强度更低。实验2以正性情绪图片为材料。分别在实验条件和预期条件下,比较了情绪标注和观看情绪刺激后的主观评定。结果发现,在预期条件下,被试在情绪标注时比观看时对情绪刺激评定的情绪强度更高;而在实验条件下,被试在情绪标注时和观看时相比在情绪刺激评定上没有差异。研究表明被试认为情绪标注会增强情绪,而在实际进行情绪标注时会抑制情绪,尤其是在负性情绪时。  相似文献   

10.
目的:在中国组织情境下探索员工工作场所排斥与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的关系。方法:以工作场所排斥量表和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量表对211名在职人员进行调查,得到有效问卷202份。结果:(1)被试的工作场所排斥程度较低,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水平较高;(2)被试的工作场所排斥得分及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总分在性别上不存在显著差异;(3)被试的工作场所排斥得分与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总分及各因子分存在显著相关。结论:员工的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水平越高,其在工作场所知觉到的排斥程度越低。  相似文献   

11.
12.
明代前期,骚体文学由抒写时代和个人命运的乱世悲音,转而成为服务于统治者统治、歌功颂德、粉饰太平的道统、应制之文体,内容空洞、庸俗,虽多少仿得屈骚“惊采绝艳”之文辞,却毫无屈骚精神可言。  相似文献   

13.
法国社会学家布迪厄认为,场域、惯习和资本的互动作用构造了不同的实践理念,行动者的实践行为也因此不尽相同。外交部官方微博表现出的"双重人格"特性,与其所在场域的影响密不可分。我们不能以二元对立的观点看待这一现象,而应认识到这一创新形象的构建不是对外交部门政治形象的颠覆与破坏,而是一种创新和发展。如果政府部门能将开通新媒体传播平台作为契机,以顺应时代发展的崭新姿态与公众交流,大众也必将对其抱以真诚的尊重。  相似文献   

14.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民是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主体。由于市场机制本身所固有的缺陷和农民自身的局限性,政府必须充分发挥其自身的功能,对农民进行的产业结构调整予以引导和扶持,这对于现阶段搞好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在我国建设法治现代化的进程中,司法审判是一个极其重要的过程,它动态地衔接着法学理论与司法实践两个重要阶段。在这个过程中,涉及诸多法律的或非法律的客观因素,影响着司法过程的始终,进而影响着司法终极理念的实现。法官如何权衡这些因素,笔者将结合司法实践,做一个浅薄的归纳与反思。  相似文献   

16.
试论太极拳在安阳市社区老年群体中的推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安阳市太极拳活动目前开展的情况,找出了当前安阳市太极拳活动在练习环境、媒体宣传及群众组织体系等方面存在的诸多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如加大宣传力度;加强政府机构与社会组织的管理;重视太极拳活动站点的建设;培养高水平的太极拳指导队伍等.旨在让更多的老年人进一步认识太极拳,并积极地投身于太极拳的运动中去,从而促进太极拳在安阳市老年人群中更加广泛的开展,促进安阳市老年人口健康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17.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浪潮,教育全球化也在如火如荼地涌动着。在教育的历史长河中,教育开放是世界各国发展教育、增进了解和交流的一项策略。从教育国际交流到教育区域一体化、全球化,教育开放有自己独特的发展历程。伴随着教育全球化的进程,教育开放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这意味着我国的教育开放战略要在全球化的视野里,主动扩大与世界各国、各地区的教育交往,积极增强自身发展的实力和国际竞争力,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参与教育的全球化进程。  相似文献   

18.
清末民初是中国社会化的转型期,中国教育近代化是在中与西、新与旧的氛围中展开的。在教育科学及思潮的传播变迁过程中,近代教育家充当了自身从传统到现代型的转换及西方教育思潮传播的双重角色。这一角色统一存在于中国教育近代化的一百多年历程中。  相似文献   

19.
地方政府职能转变难的主要表现是 :经济管理职能过多 ,政企、政事、政社不分的现象依然严重存在 ,地方政府机构仍然过大影响政府职能的发挥。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一是理论研究滞后 ;二是传统文化思想观念的影响 ;三是旧体制的惯性制约 ;四是政府部门自身利益的制约 ;五是过渡时期两种体制交互作用的影响 ;六是人们思维误区误导。要改变这种状况 ,必须加强理论研究 ,重点是政府与企业、社会的合理分权 ,理顺各种关系 ,政府职能协调发展和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相似文献   

20.
明代驿递夫役佥派方式之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代驿递夫役的佥派方式经历了随田粮佥派夫役到纳银代役两个阶段。随田粮佥派夫役在实施过程中诸弊丛生,迫使明政府不得不进行改革。纳银代役制的实行,保证了驿递系统的顺利运行,也减轻了人民的负担,在实行之初产生了有利的社会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