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欠资戳按《国内邮件处理规则》规定,其形状为双圈椭园形,规格为36&;#215;27mm;双圈之间上方刻“欠资”二字,下部刻局所地名;内椭园上部刻“应收”二字(图1)  相似文献   

2.
欠资戳的规格式样,在《国内邮件处理规则》第83条中已有规定:双圈椭圆形,36×27mm,上刻“欠资”,下刻“地名”,小圈内刻“应收”字样。但是,有些邮局在刻制时往往有所变动。下面介绍三例:  相似文献   

3.
邮电部邮政总局于1957年发文规定:邮票出口公司使用的日戳“上面刻汉文地名,下面刻英文拼音地名”。1979年修订为“上面刻汉文地名,下面刻汉语拼音地名”。1985年,邮电部又重新规定,集邮总公司营业部门使用的日戳上半环刻“北京”,下半环刻“BEI-JING”;市集邮公司营业部门日戳上半环刻直辖市名或省区市名,下半环刻公司所在地邮政编码后缀“(集邮)”;市、县局或邮电支局领导的集邮门市部所用日戳,上半环刻直辖市名或省(区)市(县)名,下半环刻该门市部所在地邮政编码后缀“(集邮)”。但据笔者所集  相似文献   

4.
何捷 《上海集邮》2001,(5):43-43
1.天津站支局双圈式戳,规格48×27mm,内圈为空圈,用于填写资费,无“应收”字样。 2.重庆黄桷坪支局双圈式戳,规格33×25mm,于内外圈之间,在“应收”二字两侧刻两个五角星,无省(市)名。  相似文献   

5.
在一件1965年投寄的上海本埠信封上,见一欠资戳,旁侧并盖有“封口式二字。此封贴邮票1.5分,欠资戳中间表示“应收式分半”。封背封舌上也有“封口”二字戳。  相似文献   

6.
1947年8月1日,在 当年东北解放区首府哈 尔滨,刻用了我国的首次纪念建军节邮戳。邮戳是双圈圆形、直径43毫米,内圆主图是党徽和枪枝,上为“1927—1947”,下为“8.1”;外环上为“中国工农红军二十周年纪念”,下为地名和“八月一日”。地名已知有3种:“哈尔滨道外”(如图)、“哈尔滨道里”和“哈尔滨邮局”,前两种用于相关地名的支局,后一种是用于设在南岗的总局。纪念戳用红色油墨盖印,但也偶见盖蓝色的。戳质可能是木质。  相似文献   

7.
付家煌 《集邮博览》2012,(10):45-45
笔者于1993年收到一枚贴5分邮资、用小学生作业纸页制作的“欠资”实寄封。当时20克以内平信邮资为20分,信函应欠资15分。但邮政人员在加盖的欠资戳上加盖“应收0.30元”。  相似文献   

8.
图1为内蒙古赤峰024000局的一件机盖国内邮资已付双联日戳,右置双圈日戳有日期,左置八角框戳,上格刻“国内邮资已付”,中格为空白,下格刻汉蒙文地名和邮政编码。  相似文献   

9.
上海浦东新区金桥邮政支局(邮政编码201206)于2001年1月10日换用欠资戳,旧戳用至前一日,新旧两戳规格相同,都是40×25双圈椭圆形,唯新戳"分"字刻在戳上,旧戳金额数字及单位都须手写,而图示尾日盖用的旧戳下环文字已模糊难辨。  相似文献   

10.
《上海集邮》多次刊登地名邮政日戳资料,很是有趣。笔者在整理旧时实寄封时,又拣出一些很有趣味的地名邮政日戳,特予介绍,与邮友同乐。 一、省名、县市名、地名同刻在上半环 海南海南儋州东干桥(图①)。 河北河北新城(高碑店)(图②)。  相似文献   

11.
2012年第10期45页湖北付家煌文《不规范的“欠资”封》,对“欠资15分,但加盖‘应收0.30元’欠资戳”提出疑义。按照邮政规定:“对未付足资费的,应盖销邮票,并在邮件封面加盖‘欠资’戳记,批明应收款额(按所欠资费加倍计算),发投递局处理。”因此邮局处理是符合规定的。  相似文献   

12.
邮局在传递信件时,对邮资不足的邮件加盖欠资戳记。但所欠资费收回可能性不大,也只是一种形式而已。然而,有的邮件盖欠资戳后,戳上标明的资费和信件已贴邮资相加,反而变成了超资封片。2000年12月29日,由湖南岳阳寄发平信一封,按当时邮资标准已贴80分邮票1枚,加盖一个欠资0.8元的戳记(图1),这样便成了一枚超资封。1989年12月22日,由湖北武汉寄出明信片一枚,原片上没有分文邮资而仅盖有欠资应收8分戳记(图2)。像这样的邮件不如当时退回重寄为好。2000年3月8日,由新疆寄发明信片1枚,按当时邮资标准应为60分,片上已贴20分邮票1枚,实为欠  相似文献   

13.
笔者日前收到一封从沈阳寄来的信件,因只贴了50分邮票而欠资改退。信封上所贴的改退批条并不是我们平时见到的“邮1407”型改退批条,而是一种51×54mm的不干胶改退标签(见图),上注有“邮2608-CN15(原C33/CP10)”字样,除左上角标有黑体“退回”  相似文献   

14.
临时邮局风景日戳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在印模规格方面,日期字钉槽刻边线(图2—6、8、18);将戳刻成双圆线,并在地名标上刻上“中国”而未刻“辽宁”(图38—43)。  相似文献   

15.
正如果说因为寄件人不了解邮资调整,所寄信函因欠资而被退回,然后补资再寄出属于正常的话,那么,补资后再欠资,再退回,再补资,再欠资……相信您快被我绕糊涂了,但这样的事还真的出现过。这是一枚上海寄河南许昌的平信(图1),贴普23上海民居20分邮票一枚,云南民居10分邮票两枚,销有三枚不同时间和地名的日戳。在一枚普通信件上出现这样的情况,估计是因为外埠平信资费刚刚从1996年12月1日由20分调整为50分,而寄件人不清楚,所以贴了20分  相似文献   

16.
在多贴邮票的邮件上,经常见到“过贴承认”、“寄件人多贴”或“邮票自贴”等戳记,以明责任,奇怪的是笔者收集到一张明信片,贴邮票l元,销“广东徐闻/下桥2/2008.6.18”日戳,寄件人自行多贴0.20元,却由收寄局补盖“欠资/应收20(手填)分”戳(见图),不知这笔账是怎么算的?  相似文献   

17.
1925年11月1日前,国内明信片邮资为1.5分,1925年11月1日至1932年4月30日改为2分。这件明信片于11月1日从浙江新市寄安徽万安,除原印(蓝色)帆船1.5分邮资外,并未加贴半分。为此邮局在片背加盖“T”字形欠资戳。11月6日到达万安,邮局在片正面加贴北京版蓝欠资1分邮票(倍  相似文献   

18.
笔者集得一枚1998年40分贺年(有奖)明信片。按《国内邮件处理规则》附录一国内邮件资费简表规定,本埠(县)、外埠每件邮资费应为0.60元,但欠费戳内却填写应收欠资0.40元,实际应补收0.20元才对。  相似文献   

19.
日戳上下环刻藏、汉文地名“西藏”。下半环刻“拉萨机场”和邮政编码850009,日期为1993.12.3.19,供同好参考。  相似文献   

20.
蚁健 《上海集邮》2001,(4):44-44
欠资戳并不少见,但手绘的欠资戳就不多见。 1949年一封由广东广州市寄往广东汕头澄海县莲中乡的信,正面左上角贴有邮票三枚,但均在邮递的过程中失去,仅留存邮票的残迹。此封到达杜厝邮局时,邮政人员不承认已纳邮资,故按欠资邮件处理,用笔在信封正面左上角手绘了一个“欠资戳”(见图)。又在封背加贴一白纸条,注明“应纳欠资费3千元(商用数码)”。并在白纸条上加盖杜厝邮局“卅八、四月、廿五”的邮政日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