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一版头条是报纸新闻的重中之重,应该是精品的主产地。有影响的精品越多,报纸的声望就越高。如何在一版头条中多出精品呢?一是要有政治强、业务精、作风好的骨干队伍;二是要努力强化精品头条意识,形成“抓精品头条人人有责、出精品头条个个光彩”的浓厚社风;三是在管理上,有必要对一版头条实行计划单列。操作思路如下:  相似文献   

2.
当前,许多报社碰到两个问题:一是评好新闻盛极一时。除了各省每年一度的好新闻评比外,还有时事报道好新闻、重点工程建设好新闻、经济好新闻、教育好新闻、卫生好新闻、计划生育好新闻、环保好新闻、头条好新闻、短消息好新闻、法制好新闻、科技报道好新闻、报纸  相似文献   

3.
安宇 《新闻传播》2004,(8):47-47
在一些人看来,所谓新闻精品,不外乎是新闻作品被评上哪一级“好新闻”。其实这种观念给我们多出精品、全面提高新闻质量带来很大误导——就“好新闻”而抓新闻,忽视一般性的新闻基础工作,这很容易将新闻工作引入狭隘的新闻功利的泥沼。  相似文献   

4.
当前,许多报社碰到两个问题: 一是评好新闻盛极一时。除了各省每年一度的好新闻评比外,还有时事报道好新闻、重点工程建设好新闻、经济好新闻、教育好新闻、卫生好新闻、计划生育好新闻、环保好新闻、头条好新闻、短消息好新闻、法制好新闻、科技报道好新闻、报纸副刊好作品评比、报纸言论好作品评比、社会新闻评比……还有许许多多各种杯的新闻大赛。二是单位发附加稿费。不少业务部门规定,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我采写的一些新闻报道多次获得中国晚报好新闻奖、华北晚报好新闻奖和山西好新闻奖。作为一名记,谁都想出新闻精品。那么,怎样才能写出好新闻呢?我认为,好新闻是记厚积而薄发,吃透“上头”和“下头”.用心思考、用心观察、用心采写而来的。现结合我的从业经验,粗浅谈些采写好新闻的认识。  相似文献   

6.
报刊、电台要多出精品.最起码的一条就是要有源源不断的好搞。好稿从哪里来?除了专门从事新闻工作的编辑、记者以外.长期生活在基层的通讯员也有义不容辞的责任。那么,通讯员怎样才能写出新闻精品呢?我认为,要把握六个要点:一是要有精品意识。与专业的新闻工作者相比,通讯员出精品的难度会大些。但是,通讯员写好稿出精品,也并不是完全办不到。听听广播、翻翻报纸,看看各种好新闻评比.有许多好新闻就出自通讯员之手。实践证明.只要树立起精品意识.再下上~番苦功夫,通讯员照样可以写出好稿和精品来。要树立精品意识,首先要认…  相似文献   

7.
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和职工化素质的进一步提高,职工对企业报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报纸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企业报今后的生存和发展,而编辑意识又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报纸的质量。报纸编辑意识体现在报纸编辑的全过程,在编辑过程中起着方向性的作用。因此,一张报纸有没有好作品,有没有好新闻,与编辑意识有着密切的联系。从创作好新闻的角度来说,编辑的大局意识、新闻意识、精品意识是三种最基本的意识。  相似文献   

8.
一版是报纸之首,可谓寸金之地;头条又是一版的“眼睛”,可谓闪彩之点。一张报纸,有一个好的头条,整张报纸就显得有神彩。改革报纸,首先要精心抓好头版头条。我们改进头条新闻,主要抓了以下几点: 发扬“新闻民主”,选好头条。所谓“新闻民主”,就是让各业务部门负责人充分陈述所推荐头条稿件的意义,广泛进行比较。经过议论比较,可以较为准确地认识稿件的意义。但能不能把大家的好意见都集中起来,又与主持碰  相似文献   

9.
姜传富 《记者摇篮》2001,(6):27-27,28
长期以来,记者在新闻创优中,通常采用抢发的方法,即一经发现好新闻,就立即抢先发表。这种创优方法能够保证新闻的时效性和新鲜感,也确实创造出许许多多新闻精品。但是,抢发的创优方法只适用于那些时效性强,刚刚发现就已经成熟的好新闻;而对那些时效性不强、刚刚发现时并不成熟的好新闻,则不宜一味地抢发,否则就写不出精品了,同任何事物一样,有些好新闻也存在一个不断发展、完善和成熟的过程,因此,对那些故事不完整。但却预示着深刻的主题,潜存着很大价值的好新闻,就要根据它的发展情况确定发表的最佳时机,这样才能充分挖掘和有效利用新闻资源,最大限度地提高宣传效果,那么,如何判断这类新闻的最佳发表时机呢?  相似文献   

10.
角度好立意新刊登在1993年8月9日《通川日报》一版上的头条,全文只有400多字的《大巴山里人时兴作广告》一稿,是一篇角度、立意新的好新闻。角度选得好,有新意,是这篇新闻的显著特点。标题《大巴山里人时兴作广告》本身,就具有很强的新闻性。前些年,由于经...  相似文献   

11.
康铁 《新闻传播》2004,(7):17-19
媒体运行中枢是采编系统,其核心动力是新.闻质量的保证系统。就报纸而言,评估新闻质量的渠道不外乎有二:一是社会与读者认同,报纸发行量、广告收入及读者反馈意见均可作为主要参数;二是参加各级优秀新闻奖评选,看一下国家及省级好新闻获奖情况。一年一度的  相似文献   

12.
报纸一版的内容往往严肃有余,生动不足。而头条新闻又是整个版面的重心,我们为了使湖州日报在读者手里停留的时间更长些,对头条新闻的采编采取了一些措施。在内容上,报社领导帮助记者讨论题材提供线索,选择报道的角度。并积极参加浙江地市报头条新闻竞赛,鼓励记者采写头条好新闻。在形式上,我们视稿件的新闻价值,不拘一格上头条,发挥记者采写新闻的全能水平。不仅消息上头条,通讯和言论也可上头条。去年以来,有17个一版  相似文献   

13.
新闻好写,写好新闻就不那么容易了。“抓活鱼”,才能捕捉到有价值的好新闻。笔者将其归结为“五官”采写法。  相似文献   

14.
蒋剑翔 《新闻三昧》2006,(1):104-105
报纸发一版的稿子分量要重一些。但实际情况是,并不是每一条重头稿件都能上头条、上一版的,也并不是每一条理应是重头稿件的价值,别人特别是编辑都能理解、认识的。碰到这样的情况怎么办?正确的态度是能争就争,能等就等,不能争,不能等,就赶紧发,甭管他什么版面。新闻贵在新,是金子终会发光的。好的末条稿,有时比头条稿更具影响力和竞争力。  相似文献   

15.
在报刊亭买报纸,首先看的就是一版。单位订了全国各地几十份报纸,把它们都整整齐齐地挂起来,就会发现各家报纸都在一版的版面上下了大工夫:琳琅满目,印刷精美,无论是庄重大气的、清秀灵动的,还是精致小巧的,风格各异,但无一不是把自认为最好看的新闻和图片摆放出来,乍一看上去十分类似杂志封面的扩大版。就像百货大楼里的橱窗,里面陈列的往往是最诱人的精品,如当红的首饰、刚上市的新款服装等,让顾客一看就会产生购买欲望。报纸的一版版面也是如此。  相似文献   

16.
作为一张报纸的周末版,与新闻版的一个重要不同就在于他的独家报道,因为,读看报纸的周末版,并不是为了看当天的新闻,而是为了解在新闻版上不容易看到鲜为人知,详实深入的独家报道,所以,独家报道就成为周末版的亮点之一。  相似文献   

17.
新闻采访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工作,做一名普普通通的记者并不难,但要做一名好记者却不容易。记者要时刻保持高度灵敏的新闻嗅觉.要有高度的责任心.这样才能抓住好的新闻线索,挖出好新闻。  相似文献   

18.
办好一张报纸首先要办好一版。作为要闻版,要中之要还在于头条。头条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张报纸的特点和质量,涉及办报方针和方向重点。对头版头条的选择,无疑是办好一张报纸须着力经营的重点。目前,不少报纸的头条普遍存在着五类“瘤疾”:一、分量不足的比较多;二、会议新闻多;三、时间性不强的新闻多;四、长篇新闻多;五、可读性不强的新闻多。随着新闻改革的不断深入,许多报纸将注意力转移到一版上,致力于头条新闻的改革,已出现可喜的新变化。笔者就此对《中国青年报》的头条走向与特点试作一些分析。经统计,1995年在《中国青…  相似文献   

19.
一张报纸。其实只需要两个要件,一是好新闻。另外一个,是好文章。好新闻是在第一现场的发现,独家,迅捷,最快发布的新闻事实或信息。读这样的新闻,人们关注的是新闻事件本身,很少关注文字的力量,甚至记录者的名字都会被忽略。如果进入新闻的解读、发掘或评价的时候,  相似文献   

20.
由于电视的普及和生活节奏的加快,现在新闻摄影越来越受报纸编辑和读者的重视了。表现为照片用得多,用得突出。用得多,拿北京日报来说,现在每个版至少用一幅,多则两三幅。每天照片用量少说也有十几幅;用得突出,一是刊登的篇幅大,一幅照片可以占半个版。好照片,不惜版面。够分量的照片可以上一版头条。这种情况过去是没有的。更重要的是观念的变化。过去仅仅是用照片来装点、美化版面。版上先空出位置,然后找照片来填充。现在则认识到照片同文字一样,也是信息传播手段,也是新闻的一个兵种。 当前的主要矛盾是:一方面报纸真心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