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乒乓世界》2014,(7):132-133
每次乒乓球世界大赛之后,对于中国队“习惯性”夺冠,网上总会讨论一番。“又是冠军啊!没意思。”、“中国队总拿冠军,以后就没人跟你玩了!”、“国乒能不能故意输一下啊,总夺冠军都视觉疲劳了!”…… 虽然“吐槽声”不断,但任何人都不能否认,作为国球的乒乓球在中国大地上有着极其深厚的群众基础,而这群球迷也绝对不会因为外界的“闲言碎语”,减少对乒乓的热爱。身为其中一员,你还记得爱上乒乓的“初心”吗?时过境迁,那种痴心还在吗?  相似文献   

2.
蔡振华点兵     
在第43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上,中国队重铸辉煌,7只奖杯,照单全收,其中要数斯韦思林杯份量最重,这不仅因为它在保持8年之久、又失去6载之后重新夺回,而且在于它往往是一个国家乒乓球总体水平的象征。 中国队以3:2战胜瑞典队夺得男子团体冠军后,瑞典队教练阿兰感慨地说:“中国选手每个人的风格都不一样,要想弄清楚他们会派谁上阵同我们交手是非常困难的。”他惊呼:中国队派王涛、马文革和丁松出阵,是“令人意想不到的战术”。 那么,中国男队总教练蔡振华是怎么“想”的呢?  相似文献   

3.
中国跳水队这次“折戟”于巴塞罗那,有人说败因之一就是遭遇了“海外兵团”。何为“海外兵团”?此说法最早是见于乒乓球运动,当时中国一大批优秀的乒乓球运动员和教练员纷纷加盟和执教海外球队,并在世界大赛上成为中国队的主要竞争对手,于是这些人便被统称为“海外兵团”。  相似文献   

4.
不久前,在第43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上,中国队囊括7座奖杯,这一佳绩令国人欣喜、振奋。 应该如何看待中国队的这次胜利?今后世界乒乓球技术会向什么方向发展?面对未来,我们应该汲取哪些东西? 带着这些广大读者共同关心的问题,本刊记者走访了国家体委副主任、中国乒乓球协会主席、国际乒联第一副主席徐寅生同志。 记者(以下简称“记”):天津世乒赛前您曾预测:“中国队不可能一块不拿,也不可能全拿,估计可以拿三四块金牌。”但结果是我们拿了全部7块金牌。您怎样评价这个结果?  相似文献   

5.
王继晟 《乒乓世界》2010,(10):154-154
乒乓球在中国被尊为“国球”,打乒乓的国人至少也有2000万。中国长久不衰的“乒乓球热”源于何年何月,没人认真考证,但一直到现在全国都很热,乒乓热潮一浪高过一浪,期间至少有三个引爆点——1959年容国团为新中国赢得了第一个世界冠军;1961年北京举办第26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中国队取得三项世界冠军,获得历史突破以及庄则栋蝉联三届世锦赛男子单打冠军;1971年“小球推动大球转”的“乒乓外交”传奇……  相似文献   

6.
这是一张凝聚着中日两国乒乓球界深厚友谊和有着历史意义的照片。此片拍于30年前,1965年在北京举行国际乒乓球友好邀请赛闭幕宴请时。当时的中国国家体委主任贺龙元帅、副主任李达上将、副主任黄中先生到各桌敬酒,那时我是大会裁判长,与日本运动员长谷川信彦、中国队教练傅其芳同桌。贺龙主任对长谷川说:“你年轻有为”,“希望努力争取当世界冠军”。两年后1967年长谷川信彦果真在瑞典举行的29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上获得男子单打、混合双打两项世界冠军。贺龙元帅对中国队  相似文献   

7.
周到 《乒乓世界》2010,(1):154-154
坐在香港伊丽莎白体育馆的看台上,搜狐一个不常跑乒乓球的姑娘问:“周到姐,她们说女队员为了穿裙子好看,只吃水果减肥,是吗?”此时,中国队的女队员们的裙角正在赛场上飞扬。虽然这个问题提的有些不靠谱,但是至少表明了女队员们在东亚运动会上的裙装亮相,引来了非同寻常的关注。  相似文献   

8.
夏娃 《乒乓世界》2003,(6):12-14
采访乒乓球项目十几年,最近几次世界大赛都是带着一种非常矛盾的心情启程。从感情上说,我希望中国队的每个参赛选手都有所斩获,希望中国队把所有的冠军都拿回来。从理智上想,如果每次中国队都包揽冠军,不仅不利于世界乒乓球运动的发展,对国内乒乓球市场也没有好处。冠军拿多了,国人习以为常了,乒乓球比赛便会逐渐失去悬念,少了魅力。  相似文献   

9.
提前声明,我说的“108”这个数字,不是指当年中国队备战第26届世乒赛的一百单八将,而是比利时乒乓球男队参加本次广州世乒赛团体赛前三号主力的年龄总和。  相似文献   

10.
王柯 《湖北体育科技》2011,30(6):660-662
北京时间5月15日,2011年鹿特丹世乒赛落下帷幕。中国队包揽了男单、女单、男双、女双和混双五个项目的全部冠亚军。中国乒团在奥运会、世乒赛、世界杯等国际大赛中频频“满堂红”现象令国人感到骄傲,是中国乒乓球霸主地位的见证。本次世乒赛佳绩的取得再一次暴露了世界各国与中国队实力的悬殊,我们在反思中国乒团的“霸主”地位的同时,...  相似文献   

11.
希望中国队在21世纪的第一个世界锦标赛──第46届世乒赛上能够重新夺得男团斯韦思林杯。希望大孤世乒赛后,世乒赛能够再次’‘一分为二”。这样,全世界的乒乓球迷每年都可以看到精彩激烈的世界大赛.希望中国队能够多拿冠军,同时也希望瓦尔德内尔似的对手再多一些,乒乓球比赛才会更有魅力和悬念。希望乒乓球运动能把瓦尔德内尔、孔令辉这样的运动员造就成乔丹似的明星,带动整个乒乓球运动的发展。希望乒乓球比赛能像足球那样吸引更多人。希望乒乓球运动能够所有喜欢它的人带来快乐和健康二十一世纪 我们期待什么  相似文献   

12.
“养狼”之说,最早见之于5月日本横滨的世乒赛后,当中国队第七次包揽一届世乒赛单项赛的五项冠军、第四次囊括所有项目的金银牌时,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蔡振华便发出“养狼”的惊呼——乒乓球到了危急时刻。  相似文献   

13.
被球迷称作“瓷娃娃”,在中日之间堪称民间大使,永远微笑的福原爱,一位年仅18岁的日本乒乓球选手,早早就来中国闯乒乓球世界了,虽然她没上过中文学校,但中国话说得却非常溜,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她,笑着说“我喜欢王楠,她球打得特漂亮,我恨中国队,因为她们太强大了.”  相似文献   

14.
龙文 《乒乓世界》2003,(4):32-33
乒乓球之所以被称为国球,是因为它与中国的命运紧密相连。可是当时又有谁能料到中国队在第33届世乒赛上的表现却预示了中国人民近两年听哀乐、带黑纱的日子呢?  相似文献   

15.
中国队夺金难度增加了? 在大维第45届世乒赛单项比赛上包揽5项冠军之后,中国乒乓球队下一个重大战役就是世乒赛团体赛。由于悉尼奥运会亚洲预选赛将在团体赛结束后的第三天(2月29日)开始,并且选拔双打选手的方式与往届奥运会有很大不同,所以中国队的几位主力队员必须单打双打兼顾训练,在为时不多的备战时间里面临双重压力:既要争取蝉联男女团体冠军,又要打好奥运会预选赛,保证中国队全员进军悉尼。 悉尼奥运会压缩乒乓球选手名额 在前几届奥运会乒乓球比赛中,国际奥委会允许男女各96名选手参赛,其中男女单打64个席位…  相似文献   

16.
第35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前,人们都在猜测,具有世界名手郭跃华、梁戈亮、李振恃、黄亮的中国队、无疑是恩韦斯林杯夺魁者。但是,比赛结果,作为竞争者的匈牙利队却在预、决赛中分别以5比2和5比1的压倒优势胜了中国队。匈牙利男队得胜的原因第一,斗志比中国队旺盛。在本届世界乒乓赛以前,匈牙利队每次与中国队交战,总是存在着“又要输给中国队”的思想,比赛的信心不足。因此,还没有比赛,就先从精神上输掉了。但是,这次情况却截然不同,他们每个运动员都抱有“一定要胜利”的决心,赛前的精神状态超过了中国运动员。  相似文献   

17.
《乒乓世界》2012,(8):4-4
6月30日晚,第16届“世界元老乒乓球锦标赛”在瑞典斯德哥尔摩落下帷幕。本次比赛共有来自全世界69个国家和地区的3236名运动员参赛。中国代表团取得了2金4银2铜的成绩,这是中国队参加“元老赛”以来取得的最好成绩。中国队的两枚金牌全部由王茵获得,他先在65—69岁组的男双决赛中与刁文元搭档逆转击败马德切克·米洛斯和斯科尼那·克洛伊。  相似文献   

18.
自 从容国团在1959年获得第一个乒乓球世界冠军至今 ,中国乒乓球运动在整体水平上保持了世界的领先地位。40年中 ,中国乒乓球队共获得104.5个奥运会、世界锦标赛和世界杯冠军及135个亚运会、亚洲锦标赛和亚洲杯冠军。中国乒乓球运动保持优势时间之长、获胜率之高 ,在竞技体育中是极为少见的。因此 ,舆论称之谓“国球” ,“长盛不衰”。不过 ,中国队自1989年第40届世乒赛起 ,连续3届丢失代表整体最高水平的男子团体冠军和单打皇冠。乒乓球进入奥运会之后 ,竞争越来越激烈。在世纪之交的历史关头 ,回顾中国乒乓球运动的…  相似文献   

19.
中国队会在悉尼奥运会上夺得多少枚金牌?多少枚奖牌? 中国奥运军团能否在金牌榜上继续保持第二集团领先地位? 9月15日正在逼进,新千年奥运盛会正悄悄来临。也许该是打开这所有的问号的时候了。 在2000年的钟声刚刚敲响之时,即将代表祖国出征的选手们就已经开始厉兵秣马。在曾经参加的32项次悉尼奥运会资格赛中,有17个大项的101个小项的200名运动员获得了奥运会入场券。 作为国球的乒乓球,首当其冲地肩负着夺取3枚奥运金牌的任务。1996年的亚特兰大奥运会上,这支由蔡大帅率领的“梦之队”就使用了“囊括”二字…  相似文献   

20.
大维第45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单项比赛8月2日至8日在荷兰南部城市艾恩德霍芬进行,中国队不仅完成了“誓夺45届世乒赛男单冠军”的任务,还在本次世乒赛上再创纪录:一个协会的运动员包揽了一个项目(混合双打)的前8名,刘国梁成为世界上第一个获得过所有项目冠军的男子乒乓球运动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