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蒋鸣涧 《新读写》2009,(6):19-19
语文课上学了老舍先生的《想北平》,里面有这样一句话“我不能爱天津与上海,因为我心中有个北平”。读了之后心中竟有几分不平,于是下课后便在班级里大声嚷嚷:“啊!我不能爱北京与天津,因为我心中有个上海!”  相似文献   

2.
语文课上学了老舍先生的《想北平》,里面有这样一句话:"我不能爱天津与上海,因为我心中有个北平!"读了之后心中竟有几分不平,于是下课后便在班级里大声嚷嚷:"啊!我不能爱北京与天津,因为  相似文献   

3.
家在上海     
真巧,这次的课外现代文讲的是老舍,让我感受了初读《想北平》时的心情。原本我总觉得,我与文人老舍相距甚远。读了《想北平》后,我才发现那种含蓄深沉的语言让作者对北平的爱得到了升华,也在读者的心中有了更  相似文献   

4.
钱雨辰 《中国教师》2009,(Z2):337-338
<正>《想北平》这一课的教学过程中,一个学生突然举手发问:"老师,文章第三段这里我不理解。课文写道:"可是,我真爱北平。这个爱几乎是要说而说不出的。我爱我的母亲,怎样爱?  相似文献   

5.
郁达夫的《故都的秋》和老舍的《想北平》都是现代散文史上的名篇,两位作者都以极真挚和细腻的笔触抒写了封古都北平的爱,但是,细细品味,两人对北平这个古老都市的体会和感受实际上是有区别的。这个区别简单地说就是郁达夫写的是“眼中”的北乎,而老舍写的却是“心中”的北平。一、“眼中”的北平  相似文献   

6.
老舍的北平     
<正>家乡,一个带着丝丝缱绻温存的词汇,我们爱它的一草一木、一树一花,感受拂晓日暮,历经春夏秋冬,它有不足,但始终是扎根的地方。叶,怎能不爱它的根呢?我们终归,在心里爱着它,这份爱,无法言说,就像老舍在《想北平》中写的那样:"可是,我真爱北平。这个爱几乎是想说而说不出的。我爱我的母亲。怎样爱?我说不出。"  相似文献   

7.
想北平     
我真爱北平。这个爱几乎是要说而说不出的。我爱我的母亲。怎样爱?我说不出。在我想做一件事情讨她老人家喜欢的时候,我独自微微地笑着;在我想到她的健康而不放心的时候,我欲落泪。言语是不够表现我的心情的,只有独自微笑或落泪才足以把内心揭露在外面一些来。我之爱北平也近乎这个。夸奖这个  相似文献   

8.
想北平     
设若让我写一本小说 ,以北平作背景 ,我不至于害怕 ,因为我可以捡着我知道的写 ,而躲开我所不知道的。让我单摆浮搁的讲一套北平 ,我没办法。北平的地方那么大 ,事情那么多 ,我知道的真觉太少了 ,虽然我生在那里 ,一直到廿七岁才离开。以名胜说 ,我没到过陶然亭 ,这多可笑 !以此类推 ,我所知道的那点只是“我的北平” ,而我的北平大概等于牛的一毛。可是 ,我真爱北平。这个爱几乎是要说而说不出的。我爱我的母亲。怎样爱 ?我说不出。在我想作一件讨她老人家喜欢的时候 ,我独自微微地笑着 ;在我想到她的健康而不放心的时候 ,我欲落泪。言语是…  相似文献   

9.
李汉芬 《广西教育》2009,(23):34-34
做了十几年班主任的我认为:只要心中有爱,就会觉得做班主任是一种享受。现在就谈谈我怎样用爱去做好班主任工作。  相似文献   

10.
毕玉茗 《小学生》2007,(12):4-5
父母在我们生命中的地位是至高的,他们为我们付出了太多心血,当我们渐渐懂事时,是怎样爱父母的?当我们长大后,又将怎样爱父母?我们还很小,但我们能体会父母的辛苦吗?我们现在能做的还很少,但我们为父母做了自己力所能及的事了吗?体谅父母,关爱父母,这种爱正在我们的心中播种、发芽、长大……  相似文献   

11.
黄思昊 《新读写》2009,(10):6-7
今天,新中国60岁生日。我们在心中送出祝福:我爱你,中国。 我们时常问自己这样的问题:爱是什么,怎样来爱? 小的时候,爱是母亲牵挂的眼神;是父亲粗糙而有力的双手;是回望家乡时对一草一木的眷念。  相似文献   

12.
现在我想通过我用心中的理解与感动写下的一首诗,来表达我对母亲爱的感激:让我怎样感谢你当我在你的身边你的爱早已将我环绕我原本不能渡过的河流是您用爱的桥梁让我安全地走过  相似文献   

13.
NIKE FOOTBALL多维世界,多维的爱。而足球,让我们对于世界的爱更深一层。怎样精确划分每一支超级劲旅在自己心中的分量? 360°全面出击,+-×÷,四舍五入。爱足球,爱它每一个角度及弧线,爱到无以复加天荒地老。360°WE LOVE FOOTBALL!  相似文献   

14.
何碧云 《广西教育》2012,(25):55-55
怎样让山区留守学生能情系学习,心怀梦想?笔者做了有益的探索:用爱让山区学生放飞梦想。想方设法激励学生努力学习,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点燃他们心中的希望之火。  相似文献   

15.
杨玉美 《当代学生》2013,(Z1):86-87
"你就是我心中的棉花糖/甜蜜的梦想/有你世界都变了/就算天快亮/能不能就这样自由地去游荡/爱在我们心中悄悄绽放/许下愿望……"每当耳边响起这熟悉的旋律,我总会想起远方的你,想起以前和你在一起的日子,还有那些属于我们的百唱不厌的歌曲……我相信无论岁月怎样流逝,我们仍然在彼此的心中,早已挥之不去。  相似文献   

16.
张玮 《考试周刊》2012,(60):160-161
在电影《放牛班的春天》中,代课老师马修尽全力教给孩子们真诚、尊严和爱。由于他的坚持和努力.孩子们心中播下了尊严与爱的种子,播下了理想和智慧的种子,最后收获了孩子们健全的人格。作者从心理学的角度.反思现实教育应该给予学生怎样的影响。什么样的教育行为才能达到教育的理想。  相似文献   

17.
我们这一生将怎样度过?问之万人,答案相同,就是希望过得幸福。获得幸福的方法,依我之见,只有三个字:"爱"和"创造"。一个心中充满爱的人,无论是对什么的爱,都将会是幸福的。创造需要一个前提条件,就是好奇心,就是自由!我们要在大  相似文献   

18.
苏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一》中选入了老舍先生的《想北平》一文,这是一篇语言质朴、情感真挚的思念故乡的优美散文。在初始备课时,我为解读文本所设计的思路是:想北平——为何想北平——想了北平的什么——怎样想北平,试图通过引导学生对文章  相似文献   

19.
王诗怡 《新读写》2008,(10):53-53
老舍曾在《想北平》中这样提到:“我真爱北平。这个爱几乎是说而说不出的。真愿成为诗人,把一切好看好听的字都浸在自己的心血里,像杜鹃似的啼出北平的俊伟。”  相似文献   

20.
<正>【教学创意】《想北平》是高中语文教材中一篇经典散文,一般的课堂教学更关注的是通过学习作者抒写情感的手法来体会作者对北平刻骨铭心的眷恋之情。笔者试以"我的北平"为突破口,抓住文章一些关键语句展开教学,层层深入,帮助学生进一步体会作者心中对北平那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