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毛泽东以苏为鉴,倡导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结合",探索建设和发展中国社会主义的道路.在艰辛的探索过程中,明确地回答了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问题,为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社会的各种矛盾,认识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奠定了理论基础.他着眼于我国国情发表的<论十大关系>,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工业化道路的思想,是建国初期发展中国社会主义的理论纲领.毛泽东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重要思想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思想来源.  相似文献   

2.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后,毛泽东带领全党开始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提出了许多闪光的思想理论观点,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思想源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原则和毛泽东思想的灵魂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形成和发展的强大思想动力。  相似文献   

3.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确立以后,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对在中国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进行了艰辛的探索,形成了一系列的积极理论成果。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了初步探索,形成了以《论十大关系》为代表的积极理论成果,为我们改革开放,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探索,形成了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我们党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统一认识、统一行动、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的根本。  相似文献   

4.
本文探讨了建国初期毛泽东同志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指明,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正是对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阶段,是当代的马克思主义。论证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是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的应有之义,两位历史伟人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殊途同归,更加证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当今中国走向繁荣富强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5.
毛泽东的一生是无产阶级革命家光辉战斗的一生,也是探索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一生.他的一生都在探索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富民强的道路,并且不断把探索的结论付诸于实践.毛泽东在长达五十多年的探索中,坚持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提出了许多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思想和理论.虽然也犯了严重错误.但其主观愿望始终是要在中国大地上建立起国富民强的社会主义社会.他提出的许多有价值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和理论,对于我们今天仍有着深刻的现实指导意义.毛泽东对中国式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按历史发展顺序可分为三个时期.  相似文献   

6.
本探讨了建国初期毛泽东同志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指明,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是对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阶段,是当代的马克思主义,论证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是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的应有之义,两位历史伟人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殊途同归,更加证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当今中国走向繁荣富强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7.
杨新宇 《文教资料》2010,(9):106-108
邓小平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批判地继承并创新发展了毛泽东的反腐败思想,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关于反腐败的一系列论断和思想,对中国特色反腐倡廉理论的探索和奠基产生了重要作用。回顾邓小平结合中国国情对反腐倡廉道路的探索历程,对于总结历史经验教训.进一步加强反腐倡廉理论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毛泽东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提出社会主义要不断完善和发展,为人民求发展和依靠人民发展,发展中出现的具体矛盾、具体问题要具体解决等发展思想是建立在实事求是的辩证唯物主义基础上,为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奠定了理论基础.科学发展观继承并发展了毛泽东的发展思想,对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论十大关系》是毛泽东“以苏为鉴”,走自己的建设道路的宣言书,它对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作出了开拓性的理论贡献,以后来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重要的思想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0.
中国共产党找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经历了曲折发展的历程,党的许多领导人都为此艰辛探索,做出了自己的贡献。毛泽东在党的八大前后率先探索,他所提出的正确思想和理论观点,对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开创作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11.
周恩来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实践的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恩来为寻求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进行了不懈的努力,在实践中提出了若干重要的思想和主张。他主张一切从实际出发,建设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他对中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和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问题进行了初步探索,并最早提出了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周恩来对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形成的关系,是一种探索、开拓、奠基与继承、创新、超越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了艰辛的探索,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发展的历史贡献是不可磨灭的。毛泽东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艰辛开拓者和理论奠基人,开创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的先驱。  相似文献   

13.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中国共产党孜孜以求的奋斗目标。党对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进行了长期不懈的探索。在理论上,创造性地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在实践上,探索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道路,法治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始终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为指导,坚持党的领导与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坚持法治的普遍原则与中国具体国情创造性结合的建设路径,是这条道路显著的中国特色。  相似文献   

14.
列宁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同俄国革命和建设相结合的产物,凝聚着列宁对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和实践上的艰辛探索和沤心沥血,是人类社会的宝贵财富.邓小平理论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邓小平继承和发展了列宁的社会主义思想.  相似文献   

15.
十年建设时期毛泽东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了艰辛的探索,在经济建设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有价值的思想和观点,其为新时期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提供了重要的历史借鉴和理论渊源。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50年代,毛泽东结合中国的国情,借鉴前苏联在经济建设中的成败得失,对中国工业化道路进行了开拓性的探索,这些探索的理论成果,对加速中国工业化进程和国民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大作用,为新时期开创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奠定了思想基础,拓展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7.
毛泽东在领导全国人民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过程中,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当时社会主义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以苏为鉴,对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出现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了艰辛的探索,并逐步形成了丰富的关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思想。这一思想对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起到了重大的推动作用。今天重新分析研究毛泽东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形成的理论依据,对于我们更好地理解毛泽东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始于毛,成于邓”这一命题有着极其丰富的思想内涵,它不仅肯定了毛泽东和邓小平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的重要地位,而且表明毛泽东社会主义建设思想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思想渊源、思想基础和先行探索的初步成果,以被继承和发展的形式融汇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之中.正确理解这一观点对于准确把握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关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通过总结我国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经验,指出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最新理论成果。科学发展观是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的指导方针,它为新时期党的思想理论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科学发展观是党思想理论建设的核心。最后得出结论,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进一步加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  相似文献   

20.
毛泽东思想从思想理论、社会历史实践和哲学的方法论基础等方面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奠定了重要基础.从历史角度看,毛泽东思想关于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探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过程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不可或缺的阶段和环节;从实践角度看,毛泽东思想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奠定了丰厚的实践基础;从理论角度看,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具体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的思想基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