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林曦 《图书馆学刊》1996,18(3):61-62
法国总统密特朗和世界第一图书馆林曦编译(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法国前总结密特朗是世界公认的20世纪法国政坛一杰。西方舆论在评论密特朗时,把他与戴高乐将军相比。这两位政治家虽然政见不同,但都为时代留下了自己的印记。密特朗生于法国西南部一户富裕人家,从...  相似文献   

2.
堪称世界最大、营建费用最昂贵的法国国家图书馆3月30日由法国总统密特朗主持揭幕典礼。密特朗表示“法国应该在这项典范建筑上显示其重视智慧财产的代价,以及对书籍与阅读的未来前途的信心。” 这座位于巴黎多勒比亚的庞大的新馆为4栋呈两个L型的大厦,远看之下像两本摊开的厚书。目前耗资72亿法郎,到97年初正式开馆时,考虑到通胀因素,总成本可达78亿法郎。新图书馆具有极复杂精密的空调系统,湿度、光线、防空气污染与防火设备皆属一流。  相似文献   

3.
从法国"馆藏图书概不外借"说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葛秋菊 《图书馆论坛》1999,(1):25-25,18
1998年7月14日,法国国庆节。当时的密特朗总统宣布法国将“把国家图书馆建设成世界上最大的最现代化的图书馆之一”。经过多年的努力,一座占地78公顷,馆藏1200万册图书、30万种期刊,仅书架统计长度就有400公里的现代化图书馆终于在去年年初对公众开放。它是一座仅次于美国国会图书馆的世界第二大图书馆。但令人惊讶的是,这样一个堂堂的现代化国家图书馆竟然规定:“馆藏图书,概不外借”。这一规定让许多读者感到不解。这一规定的执行对图书馆工作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呢?首先图书文献不外借,可以有效减缓因购置经费不足而带来的书刊复本量偏低这…  相似文献   

4.
1986年12月,法国政局处于“共治”情势下,总统密特朗属左派的社会党,总理希拉克属右派的保卫共和同盟。两政敌相互勾心斗角,自属常事。那一时期,希拉克在政府,拟订了一个改革方案,准备大肆整顿教育。但学生反对,20万人走上街头。6日晚间,一名学生被警察打死,群情大愤。密特朗乃约希拉克于当晚在总统府见面,讨论因应之道。密特朗的传播专家认为这是一个值得利用的机会,便通知记者在  相似文献   

5.
第1~12届国际档案大会学术讨论概述(续)王德俊四1988年8月,第11届国际档案大会在法国巴黎举行。大会的主题是:“新型档案材料”。法国总统弗朗索瓦·密特朗亲赴大会致词,是该届大会颇具特色之处。弗朗索瓦·密特朗总统在“致词”中指出:“你们保存并开发...  相似文献   

6.
文章通过法国总统密特朗对法国图书馆事业的关注和法国国家图书馆的落成 ,说明作为保存人类文化遗产的图书馆不会消亡  相似文献   

7.
气势宏伟的法国新国家图书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世界历史文化名都巴黎 ,近年来又增添了一座绚丽多彩的文化建筑——法国国家图书馆新馆 ,法国总统希拉克出席了落成典礼 ,并为图书馆揭幕。该馆为世界第二大图书馆 ,有藏书 130 0万册 ,图片 15 0 0百万张 ,手稿 30万份 ,录音录像40万件 ,古钱及古代奖牌 80万枚 ,版画印张、铜版、石印、木刻16 0 0万件 ,宣传画及海报 10万张 ,明信片 10 0万张 ,照像及底版数 10万张。现有 3 0 0 0多万页的数字化文献可供读者查阅。它全部实行电脑及现代化、自动化设备管理。新建的国家图书馆无论在规模气势上 ,还是在艺术构思及现代化方面都堪称世界一绝 ,它…  相似文献   

8.
作为"走近·设计"系列展览的第一期——"对了,我爱你"创意设计展,将展出法国设计师菲利普·斯塔克的展品。这位擅长于家居设计的法国大师, 1980年接受了密特朗总统的爱丽舍宫的改建工程,1984年完成巴黎Costes餐厅的室内设计,这两项设计为其带来了全球性声誉。  相似文献   

9.
《新上海档案》2005,(5):30-31
据第一财经报报道,3月15日,包括联合国秘书长安南、法国总理拉法兰、德国外长菲舍尔、波兰总统克瓦希涅夫斯基以及以色列总统卡察夫在内的500余名来自世界各国的政要,以及部分二战时纳粹大屠杀的幸存者们,在耶路撒冷出席了亚德瓦谢姆大屠杀纪念馆新馆的开馆仪式。亚德瓦谢姆大屠杀纪念馆始建于1953年,新馆耗时十年、耗资5600万美元,面积是旧馆的三倍。  相似文献   

10.
2月22日,法国《世界报》在头版刊登了由法国内政部长帕斯卡写给密特朗总统的一封信: “经过国土警戒局长期、缜密的调查,我们发觉了美国情报人员通过几名法国高级官员所进行的间谍活动。我已通知美国驻法大使,这些活动是令人不能容忍的。这些间谍将不能继续留在法国。”  相似文献   

11.
法国最受欢迎的一位女电视编导兼节目主持人克里斯蒂娜·奥克兰突然辞职。理由是,她认为她的编导广播自由受到了限制。奥克兰主持的‘安泰那2’是由国家控制的三个电视频道之一。她的辞职引起了人们的纷纷猜疑。有人认为,这是亲密特朗总统的主管电视部门的官员为一九八六年国会选举而加紧对电视节目控制的后果。自从一九五八年戴高乐当选总统以来,法国电视台一直被看成政府的喉舌。那时,国家情报部长有专线电话通向电视台,一切与爱丽  相似文献   

12.
法国最受欢迎的一位女电视编导兼节目主持人克里斯蒂娜·奥克兰突然辞职。理由是,她认为她的编导广播自由受到了限制。奥克兰主持的「安泰那2」是由国家控制的三个电视频道之一。她的辞职引起了人们的纷纷猜疑。有人认为,这是亲密特朗总统的主管电视部门的官员为一九八六年国会选举而加紧对电视节目控制的后  相似文献   

13.
《图书馆工作》2008,(2):69-70
1994年,加州州立大学新建蒙特利湾分校时,开设了一个没有藏书的虚拟图书馆,引起了一阵轰动。当时很多人都相信,物理形态的图书馆马上就要消亡了。但十年以后的今天,该校新建了1万多平米的图书馆,明年就要开放了。说明图书馆作为一个文化场所是不可缺少的。大英图书馆、密特朗图书馆等一大批新馆都是在世纪之交相继开放的。  相似文献   

14.
私营电视,这是1985年法国新闻界乃至整社会众口争说的话题。尽管来自文化界、企业界、职业团体或公众组织的评价褒贬不一,国会辩论唇枪舌剑,政府计划一再难产,但一个了然的事实是:私营电视终于变成了现实,它显示出密特朗政府新闻政策的新特点。1985年新年伊始,法国新闻界便爆出了大冷门:元月16日,在接受电视采访中,密特朗总统明确表示:“我已经给广播以自由,……我希望对电视也这样做”,“它(电视)应该是自由的。”与此同时,政府总理法比尤斯委派原左翼激进党主席、法学家让·德尼斯·布洛丹主持一项研究,限期三个月,就扩大电视节目播发手段的可能性提出一份报告,阐明私营电视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5.
本文是世界级城市图书馆的系列研究论文之一。文章论述了法国国家图书馆六百多年的发展历史及其业务创新,介绍了密特朗新馆设计的理念与管理服务的思想。  相似文献   

16.
上海图书馆近年的发展。是以新馆开馆以及与上海科技情报研究所合并、实现文献资源共享为契机。1995年10月,馆所合并,上海市委市政府领导明确提出建馆目标:要建设成“国内一流、世界先进”的现代化图书馆。跟上时代步伐,到二十一世纪也不落后。1996年新馆开馆前夕,江泽民总书记为新馆开馆题词:“把图书情报新馆所建成上海的重要信息枢纽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基地。”江总书记的题词,提出了新馆的两大任务,全馆干部群众受到极大  相似文献   

17.
为了适应当今科学文化的迅速发展,提高人们的文化素质,一些国家有意识、有目的的引导读者开展读书活动。美国前总统里根曾亲自签发文件,规定1987年为美国的“读书年”;日本开展的读书活动强调社会针对性,以提高民族向心力;法国总统密特朗则以其从政数十年生涯中的极爱读书和收藏图书影响着政府对读书活动的重视。世界各国读书活动的形式丰富多彩。苏联开展“图书爱好日”读书活动,由专家、学者对读者做出具体指导。美国的读书活动与评书融为一体,既培养人们的读书情趣,又提高图书质量和数量。匈牙利举行由政府  相似文献   

18.
钟诚  晓芳 《出版参考》2006,(9):15-16
1994年9月8日至12日,江泽民主席对法国进行国事访问。距此访30年前.法国在西方大国中第一个同中国建交.在国际上造成不小震动。1989年北京发生政治风波后,特别是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后.法国政府误判形势.断定中国要步苏联后尘而垮台,在西方国家中率先“制裁”中国。法国还违背中法建交公报原则,向中国台湾出售了6艘拉法耶特级护卫舰和60架幻影战斗机。中法关系降至冰点。 在江主席应密特朗总统之邀访问法国后.法国《费加罗报》发表评论称.江泽民主席对法国的成功访问.意味着“欧美国家孤立中国的政策终结了”。[编者按]  相似文献   

19.
于夫 《新闻世界》2006,(6):52-52
今年春天以来,一本法国总统希拉克的传记《总统的悲剧》卖得非常火,曾创下两周售出20万册的纪录。这本书除了品评希拉克执政11年来的功过是非外,还在书中为人们展现了这位法国总统种种鲜活的私人生活侧面。[编按]  相似文献   

20.
孟韬 《档案天地》2017,(8):18-19
2017年,对于唐山档案人来说,注定是一个特殊的年份。在这一年,市档案馆搬迁新馆,39.5万卷档案大迁移,这是一首唐山档案人自强不息、追求卓越的壮丽诗篇。2017年6月9日,在第十个国际档案日来临之际,总投资1.79亿元、建筑面积1.45万平方米,建筑宏伟、设施一流、功能齐全的唐山市档案馆新馆正式开馆对外提供利用服务,标志着唐山档案事业翻开了新的一页。唐山市档案馆老馆建于1984年,无论硬件设施还是配套功能,均难以满足档案现代化发展和社会公众的需求。建设新馆已成为实现唐山档案事业现代化的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