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前言 女子单跳是蹦床项目的一个单项。我国的女子单跳运动员曾多次在世界大赛上勇夺冠军的佳绩,是我国传统的优势项目,而且一直得到国家的重视,虽然不是奥运会的比赛项目,却是全运会蹦床项目团体赛不可缺少的一部份。随着第九届全运会后大批老运动员的退役,我国女子单跳已经拉大了和世界先进水平的距离。直体后空翻两周连接快速后空翻这一在世界比赛中较为普遍使用的技术,在我国女子单跳中却只有少数人能在比赛中使用,能够掌握该动作技术也就成为衡量技术水平的标志。单跳项目的全套共8个动作,以各种空翻与空翻和空翻与手翻组成。因此,我国女子单跳项目要赶超世界先进水平,学习和掌握直体后空翻两周连接快速后空翻的技术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2.
根据蹦床运动国际规则有关单跳项目务款的精神,指出了单跳成套动作中两周空翻的基本连接方式及其连接技术特点。  相似文献   

3.
以2007年世界蹦床锦标赛男子单跳成套难度值排在前10位的运动员为研究对象,对世界蹦床男单成套动作编排及发展趋势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多空翻成套编排新颖,动作连接紧凑,不仅在空翻数量上占有优势,而且在成套难度发展上还有很大的潜力,是男子单跳单套动作今后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4.
1从技巧单跳到蹦床单跳1.1蹦床单跳也技巧单跳的异同技巧单跳在1997-1998年间并入蹦床项目,采用蹦就要项目单跳比赛的规则,完全不同于以前的技巧单跳比赛的竞赛规则。1.1.1相同之处训练与比赛的场地尺寸基本一样,训练的基本技术基本原理一样。1.1.2不同之处竞赛规则与以前的技巧规则似乎完全一样,技巧单跳一个高难度动作可以代替一套动作,而蹦床单跳一套动作必须由八个动作组成,所有的难度动作在全套八个动作之是,这对于单跳运动员的要求会更高更全面。因此其训练方法手段不能全部套用技巧单跳动的方法。1.2正确认识蹦床单跳的训练方法1.2.1…  相似文献   

5.
单跳运动的技术水平不断提高,高、难、新的动作已到了一个新的高峰时期。比赛的竞争愈来愈激烈,对运动员的技术能力、素质能力、心理承受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要想在如此高水平的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只有更新观念,在科技领域中寻求新的技术,才能登上运动成绩的高峰。单跳运动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单跳运动的技术已发展到一个相当惊人的高峰。如男子单跳运动员已能高质量地完成后空翻屈三周,后直1080度旋空翻,后直1440度旋空翻和后团三周旋等超一流高、难、新动作,面对如此强大的对手,我省单跳项目应如何发展,如何赶超,在激烈的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在全国比赛中勇夺金牌,这一艰巨而光荣的任务摆在了我们的面前。  相似文献   

6.
一、前言黄瑞芬和柳德米拉是著名的技巧女单优秀运动员,她们在国际国内重大技巧比赛中,多次获得女子单跳冠军,黄瑞芬在技巧单跳中完成了直屈后空翻两周转体720°,柳德米拉在技巧单跳中完成了直体后空翻两周转体720°。这是目前世界上女单难度最大的几个动作之一。为了深入研究此动作的技术,我们在1985年世界杯技巧比赛中,拍摄了这两个运动员的上述动作。通过比较,找出她们完成720°旋空翻动作的技术特点及其差异。对于进一步发展技巧单跳难度,提高我国运动员的技术水平,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空翻动作是技巧单跳项目中不可缺少的动作。随着技巧运动技术水平的不断发展,对空翻动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难、美、轻、飘、稳。空翻高难动作优化的实现与其高度密切相关,而高度又与运动员的速度、弹跳力以及掌握技术的合理性又密不可分。因此发展某一高难动作所需要的弹跳能力已  相似文献   

8.
本文运用高速摄影方法,对我国优秀女子单跳运动员,世界冠军姚志华的直体后空翻两周转180°接团身前空翻的动作技术进行运动学分析.通过与单个高难度空翻动作的技术比较,以及动作连接技术的分析,指出了该动作的技术特征和正确的技术。以期为今后该类动作的训练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空翻直2周接屈2周的连接动作,即小翻后直体2周空翻接快速后空翻、小翻、小翻屈2周空翻动作,是我国技巧女子单人项目优秀运动员王湘麒多次参加世界大赛使用,并荣获第9届世界杯赛金牌的一套动作,具有难度大,连接价值高的特点。这种连接技术技高一筹,成为当今世界女单项目的潮流性动作。为了掌握动作规律,发展高难度成套跟斗串,通过高速摄影和影片解析对该套连接技术进行了运动学分析研究。结果如下:从成套连接动作的重心运动轨迹曲线来看,完成直体与屈体空翻2周之间的3个连接动作(快速后空翻、  相似文献   

10.
随着竞技体操规则的不断演变,自由体操也发生了一些变化。通过分析北京奥运会男子自由体操8名决赛选手的成套动作难度、编排及连接方式发现,通过使用SE组的单个空翻或超过3个空翻动作的直接连接来加大一个或多个空翻串的动作难度,是获得A分的主要手段,而获得有效加速是完成高难度单个空翻和空翻串连接的保证。北京奥运会上,8名决赛选手采用了高、低两种趋步技术完成了各自的空翻类动作,两种趋步技术在比赛中都得到了完美诠释。  相似文献   

11.
世界蹦床运动动作现状及其发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和统计两次世界最高水平蹦床竞赛中使用的蹦床动作,确定了目前世界比赛中运动员所使用的动作情况。根据相关信息和对蹦床发展历史的回顾,分析了近期蹦床运动动作的发展形式。结果认为,蹦床预赛第1套动作中,主要采用1周空翻,男、女使用的1周空翻情况是相似的。非完整类空翻中,使用后空翻3/4周接腹弹的动作最多。蹦床预赛第2套动作和决赛套动作中,男子动作以2周高难度动作和3周动作为主体,以3周高难度动作为前沿动作。女子使用了12001o和12001<两个动作,其2周动作以2周空翻且转体在720°以下的难度动作为主。未来蹦床运动的发展趋势将促使运动员掌握更多的蹦床动作,比赛中对技术动作的评判将更加细致;在编排方面,预赛两套动作将结合更为紧密。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对技巧男子单跳世界冠军获得者冯涛、胡星刚完成后手翻转体180°接屈体前空翻两周动作的技术,秦培勇完成后手翻转体180°接团身前空翻两周动作的技术,进行对比分析,探讨完成该动作的先进技术,为运动训练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采用文献资料法、录像统计法与比较法,系统分析了第29届奥运会女子自由体操动作结构的编排特征。结果发现:采用E组以上的单空翻或具有02加分的技巧串为出场动作,运用一个高难度单空翻结合一个或两个有加分因素的空翻二连接或使用两个空翻二连接或两个高难度单空翻(或再结合一个无连接价值的技巧串),并在成套动作的第3种或“第3和第4种”技巧动作完成之前、后(或仅第3种之前)分别插入舞蹈动作及连接为中间动作,进而再以D组以上的单空翻或连接为结束动作。是本次大赛女子自由体操成套动作结构编排的主要特征。而普遍注重用音乐强化舞蹈动作的完成细节和增强成套动作的完成节奏、韵律及凸显运动员的技术风格和特色,还是本届大赛女子自由体操背景音乐配置的一个重要特征。  相似文献   

14.
男子技巧团身两周空翻加转体360°动作(我国简称“旋”)最早由苏联技巧运动员洛特兹亚库于1966年首次完成,直到七十年代才运用到男子自由体操中来。现在技巧运动员已经能完成团身两周加转体720°、直体两周、团身后(前)空翻三周、直体转体720°后团等更难的空翻转体动作了,而体操运动员目前还处在普及团身两周加转体360°的动作,只有个别运动员能完成直体后空翻两周(如李月久)。可见,随着体操技术的不断发展,体操运动员在自由体操中的高难空翻动作必将沿着技巧运动员开辟的道路前进。我国男子优秀体操运动员自1978年冬训开始,进入了普及团身二周空翻加转体360°的训练。经过一个冬训,在技术上有了很大的提高,现在已经有不少运动员掌握了该动作,但就目前完成的技术情况来  相似文献   

15.
前手翻是连接空翻与空翻动作之间的一个基本动作.由运动学分析证明了前手翻动作中的蹬摆腿,推手和翻转技术能够产生出较大的水平速度,通过制动起跳技术可以使水平速度快速转换,垂直速度迅速提高,从而保证了完成动作的质量和空翻动作之间的连接速度。  相似文献   

16.
当今男子自由体操发展的新趋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第35届世界体操锦标赛12名优秀选手完成的自由体操成套动作难度、编排、连接方式及动作完成等情况的统计与分析,发现使用超E组的单空翻动作,及采用超过三个空翻 动作的直接连接,来加大一个或多个空翻串的动作难度,并运用全旋类动作调整成套动作的完成节奏和韵律,是自由体操动作技术发展的新动向。  相似文献   

17.
<正> 筋斗在技巧运动的7个项目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所有双人和集体项目的第二、第三套动作都是以抛接中的筋斗难度大小来显示各队技术水平的优劣。从男女单人项目来说,筋斗是单跳运动员完成各套动体的基础和灵魂。发展筋斗对于促进技巧运动的发展有着一定的意义和作用。我国技巧运动中的筋斗发展迅速。尤其是男女单人项目中的筋斗更引人注目。早在50年代体育设施较差的情况下,筋斗难度已由前手翻、后手翻过渡到一个空翻加转体  相似文献   

18.
男子竞技体操六个项目的动作,随着体操技术的不断发展,动作数量越来越多。从最简单的前、后滚翻到超C组的空翻二周加转体360°动作,总数就有几千个。动作的技术也随着体操动作难度的加大而更加复杂。六十年代在自由体操中直体空翻转体360°被认为是很复杂的技术了,但到七十年代又出现了直体空翻转体1080°的动作,其技术就更加复杂。然而现代体操比赛的一套动作(跳马除外)一般都在11—15个,最多不超过20个动作,这样把男子六项按国际比赛的要求,规定动作和自选动作加起来,把相同动作包括  相似文献   

19.
一、选题依据“团身前空翻三周”,(以下简称“前三周”),是由中国运动员创造的技巧单人项目的高难动作,一九八六年被国际技联技术委员会确定为男单第一套最高难度的空翻动作之一。广东姚志华是目前世界上第一个试作该动作的女运动员,这无疑是我国女运动员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的开拓之举。本文运用运动生物力学的研究手段,对“前三周”动作的主要环节——起跳阶段的动作技术进行定量分析,找出符合生物力学规律的运动技术特征、探索相对合理的“前三周”起跳技术,为运动实践服务。  相似文献   

20.
伦敦奥运周期男子自由体操成套动作发展趋势研究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最近4次世界大赛决赛选手为主要研究对象,对当代世界男子自由体操成套动作的发展趋势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成套内容价值(D分)逐步提高,最高分为6.9分,且继续提高难度的可能性较小.成套内容价值10个动作的结构一般是:除一个非技巧动作外,主要由2(3)个单个技巧动作和4(3)串空翻动作组成;其中空翻串联则以2个空翻串联动作为主,且串联难度还会略有提高,而单个技巧动作难度基本持平;动作难度编排分布特征主要有两种模式.运动员之间的实力差距逐渐缩小,比赛是在既定动作难度基础上,主要以完成动作的质量决定胜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