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专利是实现国家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的重要手段,高校作为专利的聚集地,其“高产出、低转化”的现实难题亟待解决。对此,研究从整体视角出发,以高校、科技中介和企业为研究对象,采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基于专利转化的全过程,探究高校专利转化的多元等效路径。研究发现,高校的专利转化存在多重并发因果关系;大数据能力是提升高校专利转化绩效不可缺失的关键因素;产生高专利转化绩效的有高校创新主导下的科技服务驱动、企业能力支撑下的商业资本赋能以及科技中介连接下的校企协作转化三种模式。研究结论为高校专利转化提供了不同的路径选择,也为高校专利商业化模式的选择提供了指导。  相似文献   

2.
从incoPat专利库检索获取2010-2019年江苏省“双一流”建设高校专利转化相关数据,分析相关高校专利转化实施状况,结果表明:15所高校专利申请总量较大但转化实施严重不足,且转化实施的大多为发明专利,其中南京林业大学的实用新型专利的产业价值和市场关注度较高;大多数高校近几年专利转化交易较为活跃且持续性和稳定性较好,其中苏州大学2016-2019年的转化活跃度达102.55%;南京中医药大学等6所高校的专利转化与其一流学科建设相关度超过60%;大多数高校与产业协同合作水平相对较高但转化模式较为单一,受让企业平均受让专利数量维持在1.2~2.6件,其中南京大学的产业对接广度和深度表现较为出色.进一步挖掘制约高校专利转化关键因素主要包括法律约束冲突与权属、政策导向与质量审核、科研绩效评价指标、转化配套与产业衔接等.在此基础上,提出加强政策引导、实施专利全流程管理、优化高校组织架枸、探索职务发明权属改革、突出专利转化导向理念、创新专利许可模式、加大优势学科产业辐射效能、加强专业机构和人才队伍建设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天津市特色高校从专利申请趋势、授权率、法律状态、专利质量、专利运用情况等多方面进行分析,得出天津市特色高校的专利基本情况.结果表明,天津市特色高校近三年发明专利授权率稳步提升,专利申请技术分布与各个高校重点学科密切相关,但失效专利数量较多,高价值专利数量较少,专利转移转化率低.为提升高校专利质量和转移转化能力,本...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专利转化模式的视角确立了需求导向的概念,以及需求导向对高校专利转化模式的作用机理。通过文献与实践相结合的手段,梳理出了高校专利转化的典型模式与演化路径,并借由典型模式之间的对比分析以及模式演化路径的特点分析,构建了高校专利转化模式选择的影响机制及模型。结果表明,高校专利转化模式的选择决策时应注意其影响因素以及各环节之间的前后衔接,同时应结合高校自身的发展状况,尤其应注重协同创新与专利转化模式的有效融合。  相似文献   

5.
[研究目的]在国家政策和项目课题的驱动下,高校中专利的申请和授权数量都急剧增长。因此,对高校所拥有的授权发明专利的可转化性进行评估,获取具有转化价值的专利,可以盘活高校中的专利资产,促进专利在市场上的流通。[研究方法]首先,通过文献梳理和咨询专家意见,初步构建适用于高校专利可转化性评估的指标体系;其次,通过对广西11所地方高校已成功转化的专利和未转化专利进行文献计量,得到具有差异的特征指标,并使用BPNN模型对未转化的专利进行可转化性评估;最后对各所高校专利的平均转化价值进行排序。[研究结论]与其他地区的高校相比,广西11所高校的发明专利整体转化价值并不高,且不同类型院校之间的专利平均转化价值也存在着一定差距。通过结合评估结果提出了相关建议,旨在为提高高校专利质量和促进专利转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马荣康  金鹤 《科研管理》2020,41(5):278-288
技术转移作为高校社会服务职能的重要体现形式,对高校科研活动究竟产生了何种影响是学术界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以2008-2014年中国106所“211”及省部共建高校为样本,研究了高校技术转移对其论文产出和专利产出的影响效应,并对不同来源的科研资助(政府资助和企业资助)在高校技术转移与科研产出关系中的中介作用和调节作用分别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1)高校技术转移对论文产出的影响不显著,而对专利产出具有显著正向影响;(2)高校技术转移对其获取政府资助和企业资助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政府资助和企业资助在高校技术转移与专利产出关系中发挥积极的中介作用;(3)政府资助对高校技术转移与论文产出的关系具有显著的负向调节作用,而企业资助对高校技术转移与专利产出的关系具有显著的负向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7.
翟君  郭婧  郭伟 《预测》2023,(3):60-66
提升专利质量是当前新经济形势下的迫切任务,专利质量与企业绩效的关系长期以来受到学者和业界的关注。本文基于201家信息技术行业企业2014—2020年数据,检验了专利质量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专利被引次数、维持超6年的专利数量和权利要求数量都对企业绩效产生正向作用。盈利能力在专利被引次数与企业绩效、维持超6年的专利数量与企业绩效关系间起到了中介作用。相较于不连续创新,连续性创新正向调节了专利被引次数、权利要求数量与企业绩效间的关系。本文研究结论对于促进企业专利质量的绩效转化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结合江苏高校专利工作的现状与问题,如失效专利大量存在、专利市场转化率低、实施率低等,提出了江苏高校专利技术开发中基于市场主导视角的价值导向的研究。并从市场、政治、经济、社会和技术五个方面出发,选取了一系列指标,构建了相应的指标体系。进而应用了层次分析法对各指标进行分析,得出相应权重及指标重要性先后的排列次序。文章所建立的指标体系中市场居于最重要的地位,要尤其注重市场的各要素。  相似文献   

9.
陈晓红  于涛 《科学学研究》2013,31(4):585-595
在营销能力与市场绩效的关系研究中,引入中介变量技术创新,从技术创新的视角出发,为技术创新构建3个维度,研究营销能力通过技术创新对市场绩效的影响作用,并对我国340家中小上市企业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营销能力对于市场绩效有显著影响,同时,营销能力会通过企业技术创新的2个维度(研发投入和技术投入)对市场绩效产生显著影响,然而专利对二者关系的中介作用并不显著。研究结果丰富了企业对营销能力的认识,为企业的技术创新和以后的发展策略都有重要的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由于多年来科研评价体系存在的问题,高校专利良莠不齐。三部委《关于提升高等学校专利质量促进转化运用的若干意见》提出,要坚持质量优先,突出转化导向,加强政策引导,到2025年,专利质量显著提高,专利运作能力显著增强。高校专利申请前评估是提高专利质量和专利转化率的重要环节。从转化导向出发,将技术交底书分为三大类别,根据不同类别的特点分别建立申请前评估模型,并论述了三大类别的分类及评估模型的构建缘由及具体实施实例。旨在加强后期专利运营,为重大项目提供专利规划,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  相似文献   

11.
当前我国高校科研人员的专利行为快速增长,如何有效平衡学术研究的公共属性和专利行为的私权属性是高校面临的重要问题。以2008-2017年112所“211”高校及省部级共建高校多专业科研人员的专利行为和学术影响力相关数据构建研究数据库,综合运用负二项回归和二元Logistics回归,实证分析高校科研人员专利行为在“申请-授权”和“授权-交易”两阶段特征对其学术影响力的影响效应。研究表明:高校科研人员的专利申请数量与学术影响力之间存在显著的倒U型关系,随着专利申请数的增加,学术影响力受到的正向影响会增加,当专利申请数达到年均35项左右时,出现负向影响;当高校科研人员采用独占许可进行专利交易时,学术影响力会受到显著的抑制效应。为我国高校专利的全过程管理和相关政策制定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专利评价体系是对专利进行分级管理、推进专利转化、提升高科技创新的重要手段。本文基于熵权理论,从专利技术性、法律性和申请人主体三个维度筛选评价指标,选取了适用于中国高校专利状况的15项专利质量评价指标进行研究,提出熵权法权重计算模型,并对17所高校在2011、2015、2019年提交的专利申请进行了实证研究。文章分析了专利质量指标权重演化,并基于时间轴和院校间横向得分对比,得出高校整体专利质量的提升及目标高校专利呈现分化等结论。构建的评价体系可为高校专利分级管理、知识产权运营等工作提供数据支持和思路参考。  相似文献   

13.
This paper focuses on Italian universities’ patenting activities between 1965 and 2002 and on the way they were affected by internal IPR regulations, set as part of broader responses to the increased level of autonomy granted to universities during the 1990s. Our analyses are based on a unique dataset including detailed information on all patents filed by Italian universities and university-level characteristics. Results show that: (1) in the last 10 years, the number of Italian university patents rose substantially; (2) patenting activities almost tripled in universities with an internal IPR regulation, after controlling for several universities’ characteristics, previous patenting activity and time trends; (3) each time a university creates its own patent regulation, there is a 9% increase in the likelihood that universities without any internal patent regulation will adopt one. Implications for university technology transfer policies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4.
高校科技成果是地方和国家科技进步、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高校科技成果的转化基础和转化水平可以较好地反应高校科技成果的转化实力.通过湖南高校专利信息的客观分析结果揭示的专利质量了解湖南高校的科技成果转化基础,通过产学研合作情况、有效专利实施率等了解其转化水平.发现湖南高校96%的专利权利要求数量不到10项、有效专利的专利...  相似文献   

15.
考察我国直辖市"双一流"高校的专利合作网络演化,为提升直辖市的科技创新合作效率,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和城市创新综合竞争力,为技术创新主体选择技术合作伙伴、探究地区间、高校间知识流动提供经验、启示。本文运用合作强度Salton指数、专利引用、绝对合作频次等,以Patentics和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数据库为工具,获取直辖市"双一流"高校合作专利数据,构建高校间的专利合作矩阵,采用合作网络可视化分析,梳理直辖市"双一流"高校专利合作网络,揭示网络环境下高校科技创新和知识流动的特征及趋势,给出提升高校专利合作的建议。结果表明:直辖市"双一流"高校校际专利合作的强同城倾向,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是京沪两地的专利合作核心高校。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天津大学专利申请量居前三,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的专利被引量居前,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天津大学为专利合作的核心高校,对知识流动影响深刻。不足之处在于专利只能部分反映高校间的技术创新合作,合作申请只是技术合作的一部分,还包括科技论文合作和成果转化。  相似文献   

16.
为能够快速准确地对高校发明专利质量进行评估,充分考虑专利的文本属性和结构化数据信息,基于深度学习技术构建基于GRU-Attention机制的高校发明专利质量评估模型,并通过引入衡量高校发明专利质量的关键指标及权重信息对初始模型进行改进.经验证,结合专家知识改进后的评估模型在稳定性和准确率上有明显优势,能够为高校发明专利质量评估提供有效的理论和实践支撑.  相似文献   

17.
该研究构建了基于专利生命周期的技术转让生存分析模型,利用116所211高校的专利转让微观数据拟合了技术转让可能性曲线。专利转让的可能性呈先增后减的趋势,在申请后第五年左右达到峰值。文章进一步探究了技术转移办公室在高校技术转让过程中的微观作用机制及其在不同情境中的异质作用效果。研究结果表明,技术转移办公室对高校的专利转让速度没有直接的促进作用,但技术转移办公室的存在强化了专利地域保护范围、发明人数量对于专利转让时间的负向影响,同时削弱了发明人团队以往专利转让经验对后续专利转让时间的影响。文章在微观层面上对高校技术转让行为模式研究进行了拓展,对进一步提升技术转移办公室的作用效果具有重要的理论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Despite the economic significance of patented university research, it is difficult to measure the economic value of academic patented inventions and observe the extent to which universities are able to capture such value through patent licensing. Moving beyond assessing commercialization performance by simple statistics, we propose a new approach to benchmarking university patents and commercialization performance based on comparative corporate patent value. Our procedure involves matching university patents to patents with similar patent characteristics granted to public corporations, then estimating the “potential value” of these university patents by stock market reactions to grants of the matched corporate patents. These estimated values of university patents can significantly explain the technology-level income from licensing by a leading US research university and the annual licensing income of the member universities of the Association of University Technology Managers’ (AUTM). We find that AUTM universities realize an average of 16% of the estimated value of matched corporate patents. We also investigate correlates of university‐level potential patent value and suggest avenues for future research.  相似文献   

19.
[目的/意义]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工作愈发受到重视,当前大部分高校成果管理工作面临着待管理专利数量巨大、涉及技术领域复杂多样、对人员综合能力素质要求高的问题,导致大量存量专利不能得到很好地挖掘与培育,需要一种简便有效的筛选潜在可转让专利的方法,以提升现有高校专利管理工作的效率.[方法/过程]本研究以2020年高校成果转让排...  相似文献   

20.
杨阳  刘文飞  丁堃 《科研管理》2022,43(7):189-199
基于我国高校已转移的发明专利,筛选出与本研究直接相关的17500条数据,这些发明专利作为高校技术转移活动中专利技术的载体,是分析高校专利技术转移产出的直接数据来源。以知识转移理论为基础,从转移方、接收方、技术知识特性及技术转移路径四个层面对绩效指标体系进行构建,弥补了现有指标中收益指标过多,评价指标不易获取且分散,实证操作困难等不足。同时应用该指标体系,对我国238所高校专利技术转移绩效进行了综合评价,上海交通大学,清华大学,东南大学位于第一梯队,哈尔滨工业大学、江南大学等高校位于第二梯队,重庆大学、武汉大学等高校位于第三梯队,属于同一梯队的高校,虽综合得分相近,但其绩效表现形式并不相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