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提出并论证创业企业社会网络“关系-规模-结构”演化纠错的理论依据和前提假设,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和运用SPSS等分析工具,剖析创业企业社会网络在不同创业阶段“关系-规模-结构”演化的纠错特性并对其效应进行度量.研究结果表明:创业企业社会网络“关系-规模”、“规模-结构”演化对创业企业的试错和纠错行为具有正向影响,这对创业企业来说具有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2.
创业企业竭力挖掘企业社会网络的关系价值、规模价值、结构价值,以促使3种价值最大聚集效应的产生,因此,创业企业社会网络是以其关系、规模、结构3个维度价值的变更为演化前提和方向的。从社会网络关系价值、规模价值、结构价值的演变趋势与寻优路径三个方面着手,分析创业企业社会网络的演化规律,总结创业企业社会网络演化的最优路径。  相似文献   

3.
肖璐  范明 《中国科技论坛》2013,(2):134-138,146
根据在全国范围内收集的2533份样本数据,运用结构方程技术,揭示了社会网络的构成维度(即网络顶端、网络规模、网络差异)对大学生创业动机的影响机理。研究发现,网络顶端对大学生生存型、发展型创业动机均产生负向作用,说明社会网络资源一定程度上不是促进而是阻碍了大学生创业活动的开展;网络差异对生存型创业动机产生负向作用,而对发展型创业动机产生正向影响,说明不同家庭背景的大学生创业动机有显著差异;此外,生存型动机较强是我国大学生创业的重要特征,也是其成功率低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4.
戴维奇  林巧  魏江 《科学学研究》2011,29(4):571-581
 以集群企业为研究对象,将网络嵌入视角延伸到公司创业前因的研究,试图探讨关系嵌入、结构嵌入以及两者的交互对于公司创业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1)本地和非本地政治网络关系嵌入对公司创业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本地与非本地商业网络关系嵌入对公司创业的影响均不显著;(2)集群企业在本地网络的规模对于非本地政治网络关系嵌入与公司创业的关系具有显著的正向调节作用;(3)本地政治网络关系嵌入对于规模较小企业的公司创业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对于规模较大企业的正向影响并不显著;(4)非本地政治网络对规模较大企业的公司创业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对于规模较小企业则无显著影响。最后讨论了研究的理论意义、实践意义以及未来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5.
创业者的社会网络关系与自我效能感是影响初创企业绩效的重要因素.本研究通过调查问卷方式收集中国企业孵化器在孵企业及创业者数据,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对科技创业者的社会网络关系强度、创业自我效能感与科技型初创企业绩效之间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科技创业者的强关系对初创企业绩效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弱关系对初创企业绩效的影响并不显著;强关系与弱关系对创业自我效能感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科技创业者的创业自我效能感对初创企业绩效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6.
刘大志  赵志成 《科技风》2023,(36):143-145
本文以国家乡村振兴战略为背景,以地方高校LDXY为例,探讨了大学生返乡创业的意愿及其影响因素。本文采用问卷调查法,对400名大学生进行了返乡创业意愿的调研,并运用SPSS和AMOS等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本文从家庭因素、学校创业教育因素和社会因素三个方面分析了大学生返乡创业意愿的影响机制,得出以下结论:家庭因素对大学生返乡创业意愿不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可能与新时代的大学生思想独立、追求个人价值实现有关;社会因素对高校创业教育及大学生返乡创业意愿不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可能与测试样本所在地方经济发展水平不理想、政府返乡创业政策有关;学校创业教育因素对大学生返乡创业意愿具有显著正向影响,说明高校对学生的创业能力培养和创业扶助工作是有成效的;家庭因素通过影响学校创业教育因素间接影响大学生返乡创业意愿,说明家庭因素会影响学生的高校选择,从而促进高校将更加重视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本文的研究结果为政府和高校完善大学生返乡创业支持政策和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提供了建议。  相似文献   

7.
社会网络、创业效能感与创业意向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吴晓波  张超群  王莹 《科研管理》2014,35(2):104-110
本研究围绕"社会网络如何影响创业意向"这一基本研究问题,在回顾和梳理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构建了社会网络特征、创业效能感与创业意向关系的概念模型。通过向高校大学生群体发放问卷,并对数据进行层次回归分析以检验研究假设。结果表明:社会网络规模越大、连接越强、异质性越高,创业效能感越强,而网络中心度的提高只能增强风险容忍效能感,对机会识别效能感没有影响;创业机会识别效能感和风险容忍效能感均对创业意向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创业效能感在社会网络特征与创业意向的因果关系中起到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8.
创业教育对大学生的创业意图和创业行为有重要引导作用,目的在于激发大学生创业并提升大学生创业成功的几率。通过梳理相关文献,构建了网络创业教育对大学生早期网络创业行为影响的理论模型,借助问卷调查数据,运用结构方程模型(SEM)对理论假设进行验证。实证结果表明:网络创业动机对网络创业教育有积极影响;网络创业教育正向影响网络创业机会感知和网络创业能力;网络创业教育、网络创业机会感知和网络创业能力对早期网络创业行为有正向影响。结果进一步揭示了创业教育对创业行为而非创业意图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孵化网络为初创企业提供了获取外部关系的集成平台,弥补了单个创业企业资源和能力的不足。在孵企业加入孵化网络,能有效积累关系社会资本,获取创业所需稀缺性资源。以孵化网络为背景,研究在孵企业如何通过网络化嵌入积累关系社会资本,提升资源获取效率,进而提升创新绩效。以天津市181家在孵企业为样本,采用结构方程模型,验证孵化网络中在孵企业关系社会资本对创新绩效的影响及资源获取的中介效应。结果表明,孵化网络中在孵企业关系社会资本对资源获取和创新绩效均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其中信任对资源获取和创新绩效的影响大于承诺对资源获取和创新绩效的影响;资源获取对创新绩效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且对创新效率和创新效果的影响程度相似;资源获取在关系社会资本与创新绩效之间发挥部分中介效应。  相似文献   

10.
基于资源依赖理论和社会网络学理论,构建技术创新网络中企业的知识价值性、结构洞与网络权力之间关系的理论模型。以西安市信息技术产业为研究对象,采用多元回归方法对企业知识价值性、结构洞与网络权力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将知识价值性划分为知识关键性、知识不可替代性和知识中心性三个维度。研究结果表明:知识关键性和知识不可替代性对网络权力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知识中心性对网络权力的影响不显著;企业占据结构洞的数量在知识关键性和网络权力之间具有正向调节作用;企业占据结构洞的数量在知识不可替代性和网络权力之间具有正向调节作用;而企业占据结构洞的数量在知识中心性和网络权力之间调节作用不显著。  相似文献   

11.
基于社会网络理论,分析创业机会识别在网络关系影响创业决策过程中的机制问题,并引入创业者网络能力研究其对网络关系与创业机会识别之间的调节效应。为帮助新创企业做出正确的创业决策,实现持续成长提供理论指导,以浙江省地区164家新创企业为调研对象的实证结果表明,第一,网络关系对创业决策具有间接促进作用,其中弱关系相较于强关系对创业决策产生的正向作用更为显著;第二,创业机会识别在网络关系对创业决策关系路径中起完全中介作用,弱关系对创业机会识别产生更积极显著的影响;第三,创业者网络能力有利于推动创业机会识别。  相似文献   

12.
汽车企业垂直创新网络在汽车企业的创新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汽车企业的可持续竞争优势之一。分析了企业间关系强度与创新网络绩效的相关性,认为二者的正负相关性是运动变化的;探析了企业间关系强度影响创新网络绩效的内在机理;以此为基础,研究了核型结构汽车企业垂直创新网络演化的三阶段模型:以汽车企业为核心的弱联结创新大网络,以汽车企业为核心的双边强联结网络,以汽车企业为核心的多边强联结小网络。  相似文献   

13.
王钰  胡海青 《科研管理》2021,42(8):35-42
在创新驱动发展的趋势下,内生资源是决定企业战略导向及获取竞争优势的重要来源,对于外部资源约束下“小而弱”的新创企业更是如此。因此,新创企业创新发展的本源必须回归企业内部,既要重视对冗余资源的开发利用,也要加强对创业导向的培育;而组织内部“资源-战略”的转化过程必然与外部制度环境息息相关。基于此,本文通过2011—2016年间252家创业板企业为研究对象,分别验证了非沉淀冗余、沉淀冗余资源对创业导向的倒U型影响;并分别以社会网络为非正式制度、以知识产权保护为正式制度的调节因素,检验了不同制度对于冗余资源与创业导向的差异化调节效果。以此完善了对资源基础观、创业机会观及制度观的整合研究。  相似文献   

14.
李新春  马骏  何轩 《科研管理》2006,40(12):51-61
本文以2002-2012年全国私营企业调查数据为研究样本,通过构建混合截面数据模型,探讨了在制度演进过程中,创业者人力资本和社会网络的价值及其变化趋势问题。研究发现,随着制度的演进,人力资本对创业绩效的贡献率没有表现出明显的变化趋势,而社会网络的贡献率则表现出逐期递减的变化趋势;高人力资本和强社会网络投入显著地提升了创业绩效,并表现出一种“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马太效应;进一步,社会网络对创业绩效的贡献在处于竞争程度较高行业中的小规模企业中作用更大。本文的研究结论揭示了在制度演进过程中,创业企业成长中人力资本和社会网络的价值及其变化的意义,这对于拓展转型经济的创业理论和理解我国特定制度背景下的创业行为特征,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韩莹 《科学学研究》2020,38(8):1436-1443
创业拼凑对于突破初创企业创建和成长中的资源约束具有重要意义,但目前关于拼凑过程与新企业创新绩效的研究,尤其是从网络关系视角的实证研究还不多见。因此,基于创业拼凑理论和创新网络理论,构建了创业拼凑对新企业绩效影响的概念模型,利用310家众创空间中的初创企业为调研对象,通过问卷调查收集数据并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 初创企业的创业拼凑可以促进企业创新绩效的提升,强网络关系在创业拼凑对其创新绩效的正向影响中起着中介作用,但弱网络关系在其中的中介作用不显著。除此之外,探索式组织学习在其中起到了调节作用。研究从实践角度剖析了初创企业创业拼凑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机制,所得结论对提升我国初创企业的创新绩效以及众创空间的发展与完善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彭华涛  王敏 《科学学研究》2012,30(8):1228-1236
采用群体案例研究的方法,选取国内六家成功的创业企业在其社会网络演化过程中的试错行为作为研究对象,探索了创业企业在其社会网络演化过程中发生试错行为的动因、规律、特征。研究发现,创业企业社会网络演化过程中试错行为的产生具有一定的触发因素,其实施必须让渡一定的成本,且总能从试错活动中积累到一定的经验。创业企业社会网络演化的试错路径呈现出多样化和无边界化,学习在创业企业社会网络演化试错的实施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创业企业社会网络演化的试错行为受到外部动因和内部动因的双重影响。  相似文献   

17.
The strength of strong ties in the creation of innovation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Katja Rost 《Research Policy》2011,40(4):588-604
There is an ongoing debate in innovation research as to which type of social capital is more conducive to innovation: structural holes as proposed by Burt or network closure as proposed by Coleman. Although Coleman focused on the quality of relationships, Burt argued that the structural configuration of relationships was more important. I argue that, instead of being alternative substitutes, Burt's social capital theory complements Coleman's theory. More precisely, I demonstrate that, in the presence of strong ties, weak network architectures (structural holes or a peripheral network position) leverage the strength of strong ties in the creation of innovation. This implies that weak network architectures have no value without strong ties, whereas strong ties have some value without weak network architectures but are leveraged by this type of structure. The findings indicate that innovation research tends to overestimate the impact of weak network architectures in the creation of innovation. By pointing to the necessity of strong ties, the results may be of particular interest for research on open innovation. They suggest that open innovation will not work if closed innovation principles are pushed back.  相似文献   

18.
在986个科技型海归创业企业调研样本的基础之上,基于科技型企业成长的生命周期视角,从个人和团队社会网络2个方面构建海归双重社会网络影响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的理论模型,动态分析科技型企业4个生命周期阶段中双重社会网络对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的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海归双重社会网络对科技型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的作用路径有2条,资源获取与整合、创业学习和技术创新能力分别在其中起到中介作用;在企业不同的生命周期阶段下,海归双重社会网络对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的作用特征、作用重点以及作用机制存在显著的差异,并且海归双重社会网络中的团队社会网络的作用高于个人社会网络。  相似文献   

19.
任芹 《科教文汇》2012,(6):189-190
近年来,许多学者运用社会网络理论对大学生就业状况进行了分析,然而对已经就业的大学生的社会关系网络状况的研究则相对较少,对此,本文运用格兰诺维特划分强关系和弱关系的四个方面的尺度对已经就业的农村籍大学生社会关系网络的状况进行了实证的分析,希望能够较全面地了解已在城市中就业的农村籍大学生社会关系网络的现状,了解他们的社会关系网络存在的不足,并提出完善社会关系网络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