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本文利用2002-2012年中国分省面板数据,借助于随机前沿模型和空间面板计量模型对各省域研发全要素生产率的空间溢出效应及其地理距离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中国研发全要素生产率呈现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且溢出效应随着时间推移不断加强,而随着地理阈值增加不断衰弱;东部地区研发全要素生产率的空间溢出效应最大,中部地区次之,西部地区最低;从全国范围来看,无论是智力资本投入还是物质资本投入均能显著提升研发全要素生产率;从分区域来看,物质资本对东部地区研发全要素生产率的驱动空间接近消失,而中、西部地区存在智力资本存量不足和层次偏低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基于2009—2014年我国省域创新空间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研发资源配置、溢出效应对我国区域创新空间格局的影响.结果表明:我国省域创新产出的地理集中程度在缓慢下降,但空间依赖程度却不断增强.研发经费投入显著影响我国创新产出空间格局的演进,而研发人员的影响并不显著;大学研发经费集聚对省域创新的影响显著为正,而企业研发经费集聚的影响显著为负;产学合作对区域创新的影响不显著,而产研合作呈现显著的负影响.研发经费投入的空间溢出效应显著为正,而研发人员的空间溢出效应显著为负;产研合作和产学合作均呈现显著为负的空间溢出效应.基于研究结果提出,应该实施差异化的区域创新支持政策,合理评估各类研发资源的利用效率,优化研发资源部门配置结构,促进地区之间的研发合作和资源共享,从而避免政策偏差、机制扭曲和研发资源错配.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我国省域信息技术发展水平和经济增长的空间结构,信息技术及其空间网络效应对省域经济增长的贡献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信息技术发展对我国省城经济增长有显著促进作用,省域间经济增长有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但是信息技术发展自身的空间溢出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还不显著,如何促进信息技术发展水平提高及其网络效应作用的发挥是信息技术研究目前应该关注的重点议题之一.  相似文献   

4.
实证分析2007-2018年长江经济带11个省市研发投入结构对省域专利质量的影响效应。研究结果表明,从长江经济带整体来看,研发投入结构显著正向影响省域专利质量,但以研发投入结构作为门槛变量发现,研发投入结构对省域专利质量的影响存在明显的双重门槛效应,研发投入结构的最优区间为(0.044 5,0.078 8];分地区探讨发现,研发投入结构对省域专利质量的影响存在地区异质性,对长江下游地区的省域专利质量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并存在单一门槛效应,超过临界值0.070 6,促进效应减弱;对长江中上游地区的省域专利质量的促进作用不显著且不存在门槛效应。为提升长江经济带各省市的省域专利质量水平,需合理协调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投入占比,重视两者之间的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5.
基于资源诅咒假说,运用空间回归偏微分方法,利用2007~ 2014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实证考察了自然资源开发对经济增长的空间溢出效应.主要发现有:中国省域经济增长在不同的空间关联模式下均有显著的空间依赖性和空间异质性;自然资源开发对经济增长的地区内溢出效应、地区间溢出效应和总的空间溢出效应均显著为负,资源诅咒效应明显存在.  相似文献   

6.
吴玉鸣 《科研管理》2015,36(4):118-127
利用中国省域工业面板数据,采用永续盘存法估算了研发资本存量,基于空间面板计量经济模型,实证分析了省域企业、大学研发及产学合作研发投入对工业创新绩效的贡献。结果表明,没有考虑空间依赖性和异质性的经典OLS方法获得的估计结果有偏,而考虑空间效应的空间面板计量模型修正了经典估计结果;省域工业专利和新产品创新存在明显的空间自相关性和依赖性,专利创新存在空间邻近局域集群效应而新产品创新存在空间邻近局域溢出效应,企业研发资本和人力投入对工业创新绩效的贡献显著,但大学研发的影响不明显,产学合作和人力资本的贡献显著,该结论对提升区域工业协同创新能力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7.
正确认识农业科研机构科技创新及空间外溢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是合理配置农业科技资源的重要前提。利用我国30个省(市、区)1996—2013年数据,采用截面加权法和似不相关法对此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农业科研机构科技创新对区域农业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该作用受空间外溢影响而削弱,同时创新呈现显著的外溢效应,农村人力资本能有效调节区域内外科研机构创新对农业经济增长的贡献。(2)东部地区农业科研机构科技创新对农业经济增长的贡献较中、西部地区偏小,但外溢效应略高于中、西部地区,表明农业科研机构科技创新出现边际生产率递减趋势,东部更具备农业科研机构科技创新空间外溢的条件;另外,东、中部地区农村人力资本的调节效应明显高于西部地区,反映了农村人力资本呈边际报酬递增的规律,以及东、中部地区提高农村人力资本的重要性和西部地区农村人力资本的匮乏。该结论对于提升我国农业科研机构科技创新水平,推动农业经济持续增长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8.
绿色技术是突破经济增长中资源环境制约的关键要素。本文基于吸收能力视角对CH模型进行了修正,并以2000-2011年我国29个地区为对象,测度了国际贸易中G7国家的绿色技术溢出效应。从全国和地区两个维度对比了绿色技术自主创新、国际溢出与省域溢出效应对全要素生产率、技术变动和效率变动的影响。经验研究表明,全国层面上,省域间绿色技术溢出的促进效应最为显著。地区层面上,东部以自主创新和接受国际溢出为主,中部地区跨区域溢出效应最显著,西部地区技术的提升主要依赖于区域间溢出。最后根据研究结论,对地区绿色技术的发展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本文基于2009-2016年我国30个省(市、区)的面板数据,运用面板数据模型实证分析了科技投入对我国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创新的影响,并将全国分为东、中、西部地区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科技投入对我国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创新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其中企业研发投入、政府财政科技投入的影响较大,金融机构科技贷款影响较小;东部地区政府财政科技投入和企业研发投入优势明显,中部地区受企业研发投入影响较大,西部地区受政府财政科技投入影响较大。最后,针对研究结果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为分析地区R&D溢出与本地区经济增长和邻区经济问可能的相互作用,基于MRW(1992)的模型,加入空间变量,利用1997-2004年中国31省市自治区的数据,就研发投入对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了估计,实证结果显示:省域R&D投入存在空间依赖性,空间面板数据模型说明在其他条件不变的前提下,来自邻近地区的研发投入每增加1%,本地区经济平均增长约0.24%;来自邻近地区的企业研发投入每增加1%,本地区经济平均增长约0.4%;来自邻近地区的高校及研发机构的研发投入每增加1%,本地区经济平均增长约0.05%.邻近地区的研发活动对本地经济增长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本文依据2000-2010年中国30省面板数据,从新经济地理学视角,引入空间变量,运用面板方法估算了技术空间溢出对全社会能源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全社会能源效率存在空间相依性,外商直接投资由东部经中部向西部的梯次溢出对全社会能源效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国内技术转让和R&D人员有助于提升西部地区全社会能源效率,因此,就技术节能而言,东部地区应以外商直接投资为主,而中西部地区则优先考虑国内技术转让。此外,考虑技术空间溢出后,东西部仍存在空间滞后现象,说明有其他确定性溢出因素的影响,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2.
通过包含创新部门的新经济地理增长模型,分析发现知识溢出和高校创新投入对经济增长具有正向影响作用。在此基础上,选取2004—2015年我国省级面板数据,通过构建空间动态面板杜宾模型并采用系统GMM方法,在结构视角下考察高校创新投入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时间维度上,高校创新投入对经济增长具有促进效应;空间维度上,高校创新投入对经济增长影响具有外部性特征,高校基础研究经费内部支出、高校应用研究经费内部支出对经济增长具有正向溢出效应,且知识溢出和高校创新投入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在不同区域存在差异性。  相似文献   

13.
孙艺璇  程钰  刘娜 《资源科学》2021,43(1):82-93
科技创新在区域经济发展模式转型中具有重要作用,也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提升有着重要影响。本文以中国30个省(区、市)为研究对象,利用Super-SBM模型测算2000—2017年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效率并分析其时空演变特征,通过空间面板数据回归模型探究科技创新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驱动机制,得出以下结论:①经济高质量发展效率在时间上整体呈上升态势,平均值从2000年的0.18上升至2017年的0.44,在空间上大致由东部沿海向中西部递减;②从整体回归结果看,科技创新各要素(专利授权数、R&D经费占GDP比重、R&D人员全时当量)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驱动作用较强,控制变量中的城镇化水平和市场化程度对经济高质量发展也存在正向的驱动作用,而产业结构和环境规制则表现为抑制作用;③从四大地区的回归结果看,不同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受科技创新各要素的驱动影响存在较大差异,东部地区受专利授权数、R&D经费占GDP比重的驱动作用较强,专利授权数、R&D经费占GDP比重、R&D人员全时当量均对西部地区有正向驱动作用,而中部地区和东北地区分别只受专利授权数和R&D人员全时当量的驱动影响。本文可为国家和地区提高科技创新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侯孟阳  姚顺波 《资源科学》2018,40(12):2475-2486
农村劳动力的非农转移与农业产出的增长形成了鲜明对比,且农业生产不可避免地带来环境负外部性,为探讨农村劳动力转移对环境约束下农业生产的影响,基于1978—2016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采用超效率SBM模型测算农业生态效率,在STIRPAT模型基础上,建立空间面板计量模型和面板门槛回归模型,探讨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农业生态效率影响的空间溢出效应与门槛特征。研究结果显示:① 1978—2016年间中国农业生态效率在波动中稳定上升,但整体仍处于较低水平,且地区间差异显著;② 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农业生态效率提升具有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且地区间的间接溢出要大于地区内的直接溢出效应,长期来看,能够有助于提升农业生态效率;③ 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农业生态效率的影响存在单一门槛效应,其门槛特征与空间溢出效应接近,在时间上大致表现出U型关系,通过门槛值的区间划分,各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呈现出显著的东中西部渐次递减的分布特征。最后,本文建议农业生产政策的制定必须考虑地区间的空间依赖性和异质性,结合本地区农村劳动力结构变化现状,加强地区间农业生产合作与交流,并与农业生态、粮食安全相协调。  相似文献   

15.
黄明凤  姚栋梅 《科研管理》2022,43(4):149-157
    创新现已成为区域经济增长的核心动力,研究研发要素区际流动及其空间溢出效应对创新效率的影响,对提升区域创新效率意义重大。文章基于我国30个省份2001—2016年面板数据,运用超效率DEA模型和改进引力模型分别测算各地区创新效率和研发要素流动量,并建立空间杜宾模型探究不同研发要素流动及其空间溢出效应对创新效率的作用差异。研究发现:我国创新效率整体在不断提升,但区域差距较大,创新效率分布存在明显的空间集聚特征;R&D人员流入会直接促进本区域创新效率提升,其流出会减弱区域创新效率,R&D人员流出的正向空间溢出效应对于提高周边地区创新效率效果显著;R&D资本流入主要通过空间溢出效应提升创新效率,其流出会从直接效应和空间溢出效应两方面综合削弱区域创新效率。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农产品质量认证对农业经济增长影响的空间效应及其作用机制,利用2010—2018年全国省级面板数据,采用空间杜宾模型从空间维度实证检验农产品质量认证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发现,我国31个省市的农业经济发展水平在地理上具有空间相关性;农产品质量认证对农业经济增长同时具有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传统的OLS模型扩大农产品质量认证的直接影响力,而忽略农产品质量认证的溢出效应.提出建议如下,以科技创新为支撑加强农产品品牌培育;以共享平台为助推打造特色农业产业带;以政策制度为保障明确农业发展战略方向.  相似文献   

17.
基于Coe-Helpman的国际研发资本技术溢出模型,将国际研发投入、跨国技术转移、FDI、OFDI和进口贸易等5条渠道的研发资本技术溢出均纳入该模型,用动态GMM检验各渠道技术溢出与绿色技术创新效率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从动态性来看,滞后一期的绿色技术创新效率对当期的技术创新效率有显著提升作用,技术的循环累积效应对绿色技术创新效率的提升作用明显。国际研发资本技术溢出比国内研发资本更好地促进了绿色技术创新效率的提升,除了OFDI研发资本技术溢出没有提升绿色技术创新效率,其他渠道均促进了绿色技术创新效率,其中FDI研发资本技术溢出对绿色技术创新效率的提升最为显著。最后本文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信息化的外部性导致技术溢出,促使信息化对能源强度产生空间效应。本文利用2006—2017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运用空间杜宾误差模型并基于区域发展的空间分异性与空间自相关性,研究信息化对能源强度的影响大小以及不同区域间的空间效应,测度了中国30个省(市、区)的能源强度和信息化水平,揭示了信息化水平对能源强度的空间效应机制。结果表明:①信息化水平和能源强度地区空间集聚现象十分显著,中国30个省(市、区)之间相邻地区呈现出相似聚集的分布情况;②信息化水平、城镇化和能源消费结构对地区能源强度均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但产业结构对能源强度的影响并不显著;③信息化对能源强度的影响呈现出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某一地区的相邻地区信息化水平提升会促进该地区能源强度的降低,相邻地区信息化水平每变动1%,空间效应使得本地区能源强度朝着相反的方向变动1.396%。建议各地区重视信息化水平在降低地区能源强度的作用;构建信息化发展推动能源强度降低的政策体系;加强区域间的协同合作与共同发展;统筹推进信息化建设与地区间合作交流;优化能源消费结构。  相似文献   

19.
沈能 《科研管理》2013,(4):123-130
采用超效率DEA模型测算我国区域研发效率,总结出我国研发效率的空间模式,同时运用收敛模型分析我国区域研发效率的时空演变特征,随后基于空间计量考察造成研发效率空间差异的成因。研究结果显示:我国区域内部呈现"俱乐部收敛"特征,且不同区域收敛于不同的均衡水平;省域研发效率的地理媒介溢出效应存在;外商直接投资、对外贸易、人力资本都对研发效率呈显著的正向关系;人力资本可以进一步强化外商直接投资和对外贸易对我国研发效率的溢出作用。针对我国目前研发活动空间集聚的现状,各地方政府需要加强各相邻地区间的研发合作,在更大范围内实现研发资源的优化配置。  相似文献   

20.
黄苹 《科研管理》2013,34(8):53-57
针对以往研究中只关注R&D投资总量而忽视R&D投资结构和基础研究强度的缺陷,修正MRW模型,将R&D投资分解为基础研究和非基础研究,构建了R&D投资结构的内生经济增长模型,使用中国30省市自治区1998-2010年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R&D投资结构对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基础研究与非基础研究的占比提高1%,经济增长上升0.08%-0.12%,R&D投资结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重要。为推动经济增长,我国在提高R&D投资的同时,应加大基础研究的投入力度,优化其在R&D中的占比,以实现R&D投资的最优配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