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喜欢画画是孩子们的天性。数学课上一幅生动形象的图画能唤起学生的求知欲,帮助学生积极思维;让学生自己画画有时更能满足他们的兴趣,发展他们的智慧,将抽象的数学主动地转化成形象的生活画面,缩短了学生与数学的距离,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多年来,我尝试将“画图”引入到我的数学教学中,取得了可喜的效果。现谈谈我的做法,以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2.
喜欢画画是孩子们的天性。数学课上一幅生动形象的图画能唤起学生的求知欲,帮助学生积极思维;让学生自己画画有时更能满足他们的兴趣,发展他们的智慧,将抽象的数学主动地转化成形象的生活画面,缩短了学生与数学的距离,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多年来,我尝试将“画图”引入到我的数  相似文献   

3.
新课程中的小学数学教材每一节课都会安排一个主题情境图,尤其是在低年级数学教材中,一幅幅绚丽多彩的图画,一个个生动有趣的故事情境图无处不在,它们图画和色彩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这不仅仅给枯燥的数学赋予了  相似文献   

4.
主题图是小学数学新教材的一大亮点,它以一幅幅色彩斑斓的图画、一个个生动活泼的情节展示在我们面前,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图画风格和色彩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这不仅给枯燥的数学赋予了生命,融入了生活气息,同时也为教师的教学备课、设计提供了可以参考借鉴的课程资源,因此深受学生和教师的喜爱。但数学课本中的主题图只是处于静止的状态,不具有多少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主题图是小学数学新教材的一大亮点,它以一幅幅色彩斑澜的图画、一个个生动活泼的情节展示在我们的面前,其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图画风格和色彩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这不仅给枯燥的数学赋予了生命,融人了生活气息,同时也为教师的教学备课、设计提供了可以参考、借鉴的课程资源。但数学中的主题图只是处于静止的、可欣赏的状态,它只是一幅图,不具有多少现实意义,直接呈现这幅图一般很难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6.
<正>主题图是小学数学新教材的一大亮点,它以一幅幅色彩斑斓的图画、一个个生动活泼的情节展示在我们面前,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图画风格和色彩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这不仅给枯燥的数学赋予了生命,融入了生活气息,同时也为教师的教学备课、设计提供了可以参考借鉴的课程资源,因此深受学生和教师的喜爱。但数学课本中的主题图只是处于静止的状态,不具有多少现实意义。教师应该精心加工,让主题图动起来、亮起来,这样  相似文献   

7.
语文课上,要写一篇看图作文.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我作了充分的课前准备:引导学生提前预习,根据已有的两幅图画进行后续图画的创作.  相似文献   

8.
数学知识对低年级儿童来讲,是比较枯燥、抽象、难以理解的.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常会发现,老师在上面讲,个别学生在下面乱画,不注意听,走近一看,原来学生是在画画.由此可见,学生对画画非常有兴趣.新编数学教材在更新内容的同时,也适当地配置了一些插图,因而使新教材就像是一本本儿童故事画册,里面一幅幅图画“眨着眼睛“,而知识就躲在图画里,召唤着孩子们去学习.与一般图画相比,简笔画更贴近学生生活,具有直观性、形象性、联想性、简洁性的特点,其风格和色彩更易于低年级学生接受.利用简笔画进行数学教学,容易激发他们主动探究的欲望,从而促使他们产生学习数学的浓厚兴趣.在这里我谈几点自己的粗浅体会.……  相似文献   

9.
文学作品可谓是语文海洋中的一朵浪花、一道瀑布、一块磁铁、一幅图画.越是经典的文学作品越需要我们的"创意"设计,运用实物、扮演、虚拟动作等还原文学的真实,丰富学生的感悟,增强学生的记忆,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  相似文献   

10.
数学新教材,映入眼帘的是一幅幅五颜六色的图画,一个个生动有趣的故事,一个个活泼可爱的小动物和卡通人物,情境的设计,画面的内容贴近学生生活,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  相似文献   

11.
数学知识对低年级儿童来讲,是比较枯燥、抽象、难以理解的.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常会发现,老师在上面讲,个别学生在下面乱画,不注意听,走近一看,原来学生是在画画.由此可见,学生对画画非常有兴趣.新编数学教材在更新内容的同时,也适当地配置了一些插图,因而使新教材就像是一本本儿童故事画册,里面一幅幅图画"眨着眼睛",而知识就躲在图画里,召唤着孩子们去学习.与一般图画相比,简笔画更贴近学生生活,具有直观性、形象性、联想性、简洁性的特点,其风格和色彩更易于低年级学生接受.利用简笔画进行数学教学,容易激发他们主动探究的欲望,从而促使他们产生学习数学的浓厚兴趣.在这里我谈几点自己的粗浅体会.  相似文献   

12.
主题图是小学数学人教版教材的一大特色,它以一幅幅色彩斑澜的图画、一个个生动活泼的情节展示在学生的面前,其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图画风格和色彩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富有儿童情趣。主题图的展示,便于学生观察,能给枯燥的数学赋予生命,融人生活气息。作为一名教师需要对主题图有深刻的理解,能创造的运用主题图,使主题图“活”起来。下面就在教学实践中用好主题图谈几点个人的看法。  相似文献   

13.
翻开人教版一年级数学课标实验教材,映入眼帘的是一幅幅五颜六色的图画,一个个生动有趣的故事,一个个憨态可掬的小动物和卡通人物情境的设计。插图的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图画风格和色彩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这不仅给枯燥的数学赋予了生命,注入了生活气息,变抽象、枯燥的数学学习为富有儿童情趣且具有挑战性的数学探索活动,同时也为教师的教学设计提供了丰富的可资借鉴的课程资源。基于以上认识,就课堂教学中如何有效用好"主题图",更好地为教学服务,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和探索,现谈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14.
<正>打开一年级数学课本,最吸引学生的是一幅幅色彩鲜艳的主题图,生动有趣的故事,形象逼真的生活情境,色彩斑斓的画面,活泼可爱的小动物和卡通人物,把每一课内容、每一道练习题都用一个小故事的形式串联起来,它就象是一本漂亮的卡通故事书,让人赞叹不已、爱不释手,仿佛徜徉在美丽的童话故事里,让数学充满了魅力。怎样才能让学生喜欢这些美丽的图画?如何让学生更好地学懂这充满魅力的数学呢?一"、魅力数学"可以这样学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数一数"的主题图,教材用生动有趣、色彩绚丽的图画展现了美丽的校园,怎样  相似文献   

15.
陈墨,1990年出生,湖南师大附中初二学生。陈墨从小喜欢用画来表现他眼中的世界,4岁开始在报刊上发表儿童画。从小学一年级开始,陈墨一直坚持用“图画故事”“图画日记”和“图画作文”的方式来反映自己的生活。五年级时,他创作了108幅《水浒系列人物漫画》以及反映学校生活的大量作品。初中一年级时,他又创作了《名言童画》200幅。陈墨的作品曾经在《初中生》《同学》《少年作文辅导》《湖南日报》等报刊发表。2004年4月,他的图画日记《纸上的风景》正式出版。  相似文献   

16.
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二册应用题的编排,注意了以下几点: 一、做好图画应用题向文字应用题的过渡,激发学生学习应用题的兴趣。形象具体的图画,孩子们爱看易懂。因此,在开始学习文字应用题时,用图画引入。教材安排了一幅有3只大鸡,8只小鸡的图画,可让学生先口述图意,然后把学生口述的图意,用文字表示出来,就是一道文字应用题。使学生体会到,一年级学过的说图意,就是应用题,激发学生学习文字应用题的兴趣。同时使学生认认到学习文字应用题时,  相似文献   

17.
表音文字和表意文字的巨大差异,使得非汉字文化圈学生感到汉字难认、难读、难写、难记,很多初接触汉字的留学生把汉字看作一幅幅神秘的图画或是线条的谜,感觉自己无望掌握它.  相似文献   

18.
图文并茂,是新教材的突出优点。仅以初中一年级的新教材为例,第一册有图画300多幅,第二册有340多幅,两册都还有彩图30多幅,平均每课有图画6幅以上。这些丰富的图画,以无言的魅力吸引着学生。在教学中,如何利用新教材的这一优势,因势利导,充分发挥图画作用,来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  相似文献   

19.
汉字是音、形、义的统一体。遵循汉字规律学识字,通过多种教学方法来呈现,可大大提高识字效率。一图字对照,学习象形字象形字来自于图画。随着汉字的发展,图画性质减弱,象征性质增强。象形字发展到楷书,已经不再"象形"。识字活动中,象形字要"象形",必须调动学生的联想和想象,引导学生进行图文对照学习。《赠汪伦》中"舟"是象形字,教学时,笔者图字结合,形象地将木船的样子展示在学生面前,凸显了象形字从图形到文字的演变过程。汉字在学生眼里不再是冷冰冰的方块字,而是一幅幅活生生的图画:  相似文献   

20.
[小引] 一幅图画,就是一个世界,一种情感,一种意蕴。运用联想和想像,悟出一幅图画的意义,也就读懂了社会,体味了美感,升华了意境。正因如此,图画拓展型话题作文是一种新型的图画作文。人们把讽刺图、幽默画、知识图、卡通画、广告漫画,甚至几何图形引入话题作文,从图画中引出一个宽泛的话题,让学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