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们所能回忆的东西,是童年。我们所能把握的东西,是现在。我们所能看到的东西,是我们现时生活的地方。——题记“一定要记得哦!三年后我们要到这里来实现我们对彼此的约定!”“好!”久佳说完后,我们紧紧拥抱在一起。那时,天空好蓝,好蓝,漫山遍野的菊花,好香,好香。佳是和我从小玩到大的死党,年龄比我大两岁,长得特别漂亮,头发长,耳垂大,  相似文献   

2.
PASS曾走过     
“成长的过程总不免要痛苦地舍弃许多东西”——星海城我十七岁,在这个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年龄里,成熟的稳重和纯真的快乐都不属于我,我有时感觉自己就像一个生长在孤岛上的光屁股的孩子,每天看着太阳从东边升起、西边落下。童年已经在不知不觉中舍弃了我。  相似文献   

3.
我们都已经是成年人,早就是了,甚至都快要老了,所以我们恐怕对于童年已经没有什么熟悉的感觉,童年的乐趣,童年的心思.离我们越来越远了,我们熟悉的都是我们成年人自己的东西,我们的向往,我们的期望,我们的担忧,我们知道的很多“真理”,很多”原则”,很多“规定”……我们的确知道的东西很不少了,可是我们毕竟已经不是很知道童年了。这是一个蛮怪诞也蛮正常的事情,是一个蛮可惜也蛮不必遗憾的丢失。长大就是这样的。  相似文献   

4.
十七岁的冬季,没有花香鸟语十七岁的冬季,没有山青水绿只有求知的风吹着青春的雪花不断找寻生命的意义我们在雪地里打闹、嬉戏寻找童年的足迹与美丽当雪花覆盖了那些脚印与故事纯真的歌谣谁又会想起为什么人们总是埋怨冬季?埋怨他释放了萧条,培育了死寂可那傲然挺立的青松可那凌风怒放的梅花以及我们值得自豪的年纪却无不显示着生命的张力时间的大河安静地流过十七岁的冬季厚厚的冰层下依旧是春的气息我们应该憧憬未来——那里,河下勃勃生机,河上千帆共济而不是坐在河的两岸发出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一般脆弱的叹息时间如白驹过隙…  相似文献   

5.
我现在是一个十二三岁的少年了,无忧无虑的童年已经远去,童年里发生的许多有趣的事都已淡忘,惟独有一件事我至今难忘。我5岁的时候,奶奶由于中风住进了医院。爸爸妈妈都去医院照顾奶奶,家里只剩下二哥和我。我们闲着没事,就玩起了游戏。玩了一会儿,我忽然想起奶奶,就对二哥说:“奶奶有病,我们也应该去看看她呀!”二哥说:“看病人要拿东西,我们给奶奶拿什么呢?”于是我们俩便翻箱倒柜地找起东西来。突然,透过窗户,我看见院子里飞着几只燕子,一只小燕子飞进了屋檐下的窝里。我突然想起妈妈说的燕窝汤可以补身体,是最好的补…  相似文献   

6.
十八岁     
千年汉墓里捧出粟米酒,阿拉法特老人摘下了方格头巾。没有什么东西会真正逝去,也没有什么东西能永世长存。有的是钟声年复一年响起来。你好!……再见!……猝不及防地慌乱中,我们边收拾,边忙着相逢,或者道别。再见,十七岁。你好,十八岁。  相似文献   

7.
读书微忆     
<正>我所能忆起的童年之事不多,能清楚地记住细节的更少,但我却时常能感受到童年对我的影响力之大。许多我现在的毛病和纠结、困惑之事,大抵都能在童年找到根源。读书也是如此。我读书之时的烦躁与安宁、所好与不屑,都有着童年的影子。说来惭愧,我到八岁时仍不会背一句唐诗宋词,除了连环画,似乎就没有看过什么书了。就是连环  相似文献   

8.
找回童年     
童年是林中自由鸣唱的鸟,是天边任意东西的云。当鸟儿的鸣唱在耳畔回响,当白莲般的云影在心中飘荡时,我们就能找回童年明月清风般的坦荡,璞玉浑金般的本真。  相似文献   

9.
时间匆匆向前奔着,带着我的悲伤,带着我的快乐,以及向我挥手告别的十七岁的童年。  相似文献   

10.
尹欣 《教育文汇》2006,(11):13-15
无忧无虑,本是童年特有的属性,如今怎么反倒成了一种奢求?“大人只知道让我们好好学习,吃饱穿暖,根本不管我们心情好不好”,孩子们发出了这样的抱怨。对此,多数被访家长却不以为然:“小孩子,哪里懂得什么叫心情?”难道,“心情”这东西,果真与童年没有关系,与孩子没有关系吗?由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和共青团中央国际联络部发布的《中国青少年发展报告》显示,我国17岁以下的青少  相似文献   

11.
童年趣事     
戴雨殊 《红领巾》2014,(7):84-84
童年像一首欢快的歌,童年趣事就是里面跳动的音符;童年像一眼咕噜咕噜上涌的泉,童年趣事就是一串串晶莹剔透的泉泡;童年像一场精彩的梦,想留也留不住,童年趣事就是梦的潮水退去后留下的贝壳。那大概是我四岁的一个晚上,妈妈带我去附近的超市买东西。因为那天晚上我乖,所以,妈妈奖励了我一盒“大大卷”泡泡糖,我高兴极了。  相似文献   

12.
管倚 《幼儿教育》2008,(2):36-39
<正>孩子的体验总是和他身边的事物密切相关的,孩子的活动范围有多大,孩子的探索范围就有多大。0~1岁探索自己与周围世界的关系在婴儿时期,由于宝宝接触的事物非常有限,所以宝宝的探索范围是和他所能达到的"方圆路径"相一致的。只有宝宝所能听到、所能看到、所能摸到的东西才是他们愿意投注好奇心的。  相似文献   

13.
走过童年     
正每个人都经历过童年,每个人也都有长大的一天。童年的岁月里,我们或多或少都做过一些让人啼笑皆非的事情。在我四五岁的时候,一次,我看见爸爸拿着刮胡刀站在镜子前刮胡子。我觉得特别有意思,也特别神奇,那个东西在脸上"吱吱"地响几下后,爸爸的胡子就消失了。  相似文献   

14.
别了童年     
童年,就像小溪一样潺潺地流走了,带走了我歪歪的羊角辫,带走了我稚气的笑脸。别了,我的童年!13岁,一个尚可在母亲身边撒娇的年龄,可我觉得自己是个大孩子了。我不再为去副食店买东西  相似文献   

15.
博览     
当童年草草终结童年意味着什么?天真烂漫,无忧无虑,阳光,泥巴,猴皮筋,丢手绢,老鹰捉小鸡……成年之后我们所感受的所有欢乐,都无法与童年的欢乐相比!童年是我们生命中回味无穷的一段美好时光,而不是生理意义上一段必经的“时间”。有人这样比喻童年:人生精神的第一个境界就像是冰。童年,是冰融的过程:幸福和快乐,就伴随着自由自在的融化过程。人生中那些美好的东西,就这样被我们真实地体验着;人的能力,也是在融化的过程中逐渐地增长。不过我们现在容不得这块“冰”慢慢解冻了。我们对它的期望太殷切了,目标太功利了,恨不得一下子就变成我们…  相似文献   

16.
那年,我们十七岁一样地将理想放飞给远方峻秀的雪峰,亮丽的阳光起伏的马背,婉转的歌喉都在十七岁中一遍又一遍地召唤没有人认为我们狂妄因为那年,我们十七岁那年,我们十七岁一样地将心灵寄托给黄昏飘落的枯叶,凋零的花朵归巢的昏鸦,默默的心愿都在十七岁中一次又一次地徘徊没有人认为我们幽怨因为那年,我们十七岁那年,我们十七岁一样的日子,有风有雨一样的青春,有悲有喜没有人认为我们无奈因为那年,我们十七岁那年,我们十七岁$莱芜市陶镇中学@马守东  相似文献   

17.
绑电视     
童年是一首歌,歌声中有我们的喜怒哀乐;童年是一幅画,画上绘出了我们成长的足迹;童年是一本书,书中记录着我们的许多趣事。我的童年是纯真无瑕的,童年中的趣事又是最最珍贵的。小时候,因为无知,经常闹出笑话,打开记忆的闸门,童年趣事便接踵而来。我五岁那年,和姥姥在家里看电视,电视里正播放着姥姥喜爱  相似文献   

18.
树林在曙光中扬起薄雾,编织着迷离的年华、心灵的纱帘;淡淡的绿意带着我告别了金色童年,走向成熟,走向希望.走向十七岁的梦幻。  相似文献   

19.
陈波 《当代职校生》2005,(10):22-22
十五岁是梦幻般的年纪,十六岁是花朵般的年纪;而十七岁呢?我们的十七罗应该是什么呢?十七岁是彩虹般绚烂的年纪。  相似文献   

20.
在大多数人看来,童年意味着天真烂漫,童年意味着幻想,童年意味着无忧无虑,童年还意味着具有极大的发展潜能和可塑性。“给孩子的童年留下什么?”这是一个看起来十分简单的问题,所以有的父母轻而易举地就可以给出答案:我们当然尽自己所能,给孩子一切。但孩子真正需要什么、关注什么,父母似乎并不太在意。还有一些父母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早早地设计好了孩子的成长“宏图”。然而,父母有没有想过,孩子的能力与特长是不是与这样的“设计”相吻合呢?随着社会的发展、物质生活条件的改善,我们的下一代理应有更幸福、快乐的童年。然而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