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从结构形式、合作原则、交际背景和语篇构建四个方面探讨了委婉语翻译的等效问题。委婉语翻译受制于读者接受信息的能力及表达效果,信息包括指称义、含义、表情意义;效果取决于译者对作者意图的解释,译文读者获得原文信息的各种能力以及目的语的语篇构建要求。文化、语域、文体、场合、交际者之间的关系都是促成委婉语的因素,因此,译者要多角度地、灵活地把握委婉语翻译的适度性。  相似文献   

2.
委婉语作为一种语言学概念,更是一种文化现象,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起到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翻译本身就是一种跨文化交际行为,委婉语翻译的重要性也随着跨文化交流的增强而日益凸显。文章拟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探讨委婉语的特点和翻译技巧,借以帮助语言学习爱好者提高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相似文献   

3.
委婉语是英语中很常见的语言现象,也是一种文化现象。对英语委婉语的构成和翻译进行研究将有助于人们在言语交际中更好地理解和运用委婉语。本文从四个方面分析了英语委婉语的构成原则,并通过实例探讨了英语委婉语的翻译技巧和方法。  相似文献   

4.
《儒林外史》是清代讽刺小说的代表之作,揭露了中国封建社会官场的黑暗与人性的扭曲。这部小说涵盖生活交际中各个方面的委婉语。委婉语是交际中的"润滑剂",在文学创作与实际生活交际中随处可见。本文以杨宪益英译《儒林外史》为例,从切斯特曼翻译伦理模式角度探索杨译中委婉语英译的翻译策略及其体现的伦理观,以期能为委婉语英译提供借鉴,并得到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5.
李茸 《英语广场》2023,(6):20-23
委婉语作为一种语言现象存在于不同文化中,是人们了解不同文化的媒介。本文试从委婉语的文化内涵出发,结合委婉语的起源、分类及功能,对中英委婉语的翻译进行深入对比分析,从而提供切实有效的委婉语翻译策略,以期消除跨文化交际中的委婉语表达和交流的障碍,促进世界各地文化的交流和繁荣。  相似文献   

6.
委婉语是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人们都有意或无意地在使用委婉语,使交际顺利、愉快地进行。本文以英语委婉语为主要研究对象,结合语用翻译和语义翻译理论,提出了英语委婉语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7.
委婉语是一种语言现象,更是一种社会现象。在跨文化交际中,只有掌握它的具体运用,才能获得最佳的交际效果。文章旨在介绍委婉语的语言功能、英汉委婉语的比较及其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8.
在原作者,译者和读者的关系链中,译者处于一个中介人的位置,从语用学角度分析其实也就是同时处于交际三角中的“受众”与“写作者/演讲者”的角度。本文拟用语用学中的基本原理,从委婉语这一修辞格的形成(写作者/演讲者)和接受者(受众)这两极出发,探讨与委婉语相关的语用因素,即写作者/演讲者使用委婉语的目的和原则。着重探讨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如何理解并翻译委婉语。  相似文献   

9.
委婉语(Euphemism)是人类语言使用过程中的一种普遍现象,是人们谈论那些令人不快或尴尬的事情时所使用的较为礼貌的说法。本文着重分析英语委婉语的翻译。通过对委婉语的主要翻译方法:直译、意译、移植法、变通法的介绍,帮助英语学习者了解语言文化,提高交际能力,从而成功地进行跨文化交际。  相似文献   

10.
委婉语,是说话者以一种含蓄、礼貌的方式来表达言外之意的修辞手法。由于中西方文化之间存在种种不同之处,因此如何妥善处理不同文化之间委婉语的隐含与明示含义便具有深远意义。基于此,从委婉语的起源、作用,以及跨文化交际之间的不对等性出发,探索委婉语翻译策略之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