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读者与文学文本的审美关系和审美情感的存在方式问题 ,始终是审美阅读理论难以把握的难点。从现象学角度对这两方面作出存在论的描述 ,以期为审美过程的体验和诗性把握提供理论上的说明。审美阅读绝不仅是理解、提取作品意义的一个环节 ,而是文学本身存在的方式  相似文献   

2.
审美能力是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不可缺少的部分。学生的审美能力经过多种方式的审美教育,才能培养出来。这里我们所说的“审美教育,是要培养学生对现实生活中与艺术作品中的美好事物进行准确的认识和理解。审美教育方式之一是阅读,而且审美能力培养的基础之一也是阅读。因为,“阅读是由视觉转向大脑对书面信息符号获得意义的感知、  相似文献   

3.
审美能力是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不可缺少的部分。学生的审美能力经过多种方式的审美教育,才能培养出来。这里我们所说的"审美教育,是要培养学生对现实生活中与艺术作品中的美好事物进行准确的认识和理解。"[1](P12)审美教育方式之一是阅读,而且审美能力培养的基础之一也是阅读。因为,"阅读是由视觉转向大脑对  相似文献   

4.
童话是儿童文学的一种。这决定了童话的审美功能在教学中不容忽视。童话教学应从儿童天性出发,建构起培养儿童审美素养的教学框架。初次阅读童话,应挖掘学生潜藏的审美直觉力,并展开引导;深入阅读,要尊重学生阅读的心理规律,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力;创造性阅读,要发展学生的审美想象力。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5.
阅读是获得知识的最重要途径,阅读的过程是审美的过程,阅读的过程也是培养审美情趣、提高文化品位的过程。审美情趣、文化品位的高低又是一个社会、一个民族素养高低的重要表现。当下阅读急功近利,大众的阅读多功利化、消遣化,快生活节奏甚至让人们很难静下心来阅读,更不用说通过阅读提高审美情趣、文化品位了。边远地区青少年的审美阅读更是一片盲区,他们的审美情趣亟待提高。  相似文献   

6.
李同海 《现代语文》2004,(7):15-15,7
“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这一现代阅读理念告诉我们,阅读教学不仅要夯实解读、认知的基础,更应把审美鉴赏作为丰满阅读能力的升华点,着力探求阅读文本蕴含的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以美启真,阅读教学才能摆脱机械化、模式化,真正成为个性解读的对话平台和怡情启智的审美舞台。  相似文献   

7.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优秀作品,品味语言,感受其思想艺术魅力,发展想像力和审美力……在阅读中体味大自然和人生的多姿多彩,激发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感情;感受艺术和科学中的美,提升审美境界,通过阅读和鉴赏,深化热爱祖国语文的感情,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陶冶性情,追求高尚情趣,提高道德修养。”但如何挖掘教材中的审美因素呢?  相似文献   

8.
中国现当代诗歌主要是指从五四文学革命时期起到现在为止的这一时期的诗歌创作。其问的创作流派众多,体裁多有尝试和突破,胡适、郭沫若、徐志摩等诗歌大家丰富了诗歌的精彩舞台。对于现当代诗歌的阅读和鉴赏,从审美这个角度切人,可以更好地领会诗歌的韵美,感受时代的脉搏。那么,应该把握中国现当代诗歌的哪些审美特征呢?  相似文献   

9.
审美教育是学校教育乃至整个社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在审美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帮助学生提高审美素养,培育独立人格和高尚情操.本文就如何进行审美阅读提出一些简单方法.  相似文献   

10.
何潇然 《考试周刊》2012,(72):42-42
传统的语文阅读教学方式,只注重表面文字和故事情节,忽视了阅读过程中的审美引导,使人感到枯燥无味。新课标要求,高中语文教学必须让学生在阅读中提升审美境界。如何培养学生审美阅读能力?本文从审美发现力、审美感受力、审美理解力、审美想象力和审美创造力等五方面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