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家兴衰,系于教育”,教育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础,是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基石,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必须紧紧依靠教育。铁路作为国民经济的大动脉,必须先行发展,必须抓紧抓好抓实。因此,铁路职工教育更应围绕为提高经济效益和促进四化建设这个总目标服务,才能使之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实践证明,抓好“模块式教学”就可以提高铁路职工素质,使其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因此,笔者认为开展“模块式教学”是搞活铁路职工教育的重要途径。一、开展“模块式教学”,符合铁路职工教育的性质,是完成铁路职工继续教育培训的重要途径铁路职工教育的任务是…  相似文献   

2.
陈云强调社会主义经济要“有利于人民”,提出“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模式,指出建设规模必须同国力相适应、制定经济计划必须做好综合平衡、国民经济要按比例发展、要依靠科学技术发展社会经济、经济发展要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对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起了不可估量的作用,为我党树立“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提供了理论基础,对正在进行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现实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3.
能源是热、力、光……之源,是生产特别是现代化生产发展的先行。“煤炭是工业的粮食,石油是工业的血液。”人们常说的这句话,生动地、形象地表述了能源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能源上不去,必然要严重影响生产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改善。当今,由于世界能源消耗日增,  相似文献   

4.
著名的“平衡论”是布哈林的代表性理论之一。布哈林从苏联当时的国情出发,根据他的平衡论思想,强调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要在社会平衡的状况下进行,要正确处理国营经济与私有经济、工业与农业、重工业与轻工业、积累与消费、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政治与经济的辩证关系,遵循价值规律,保持国民经济的综合平衡和协调发展。这就是布哈林独具特色的建设社会主义的“动的经济平衡”理论。布哈林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思想中的平衡论大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对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建设和改革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和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著名的“平衡论”是布哈林的代表性理论之一。布哈林从苏联当时的国情出发,根据 他的平衡论思想,强调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要在社会平衡的状况下进行,要正确处理国营经济与私 有经济、工业与农业、重工业与轻工业、积累与消费、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政治与经济的辩证关 系,遵循价值规律,保持国民经济的综合平衡和协调发展。这就是布哈林独具特色的建设社会主 义的“动的经济平衡”理论。布哈林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思想中的平衡论大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 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对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建设和改革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和重大的现实意 义。  相似文献   

6.
秦明 《求学》2001,(5):23-23
经济要发展,能源必须先行,能源是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根本保证,是整个社会发展的动力。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能源转换和利用已成为融合计算机、材料、生命、环境、航天航空技术、自动化和系统工程等学科的综合、高技术科学,它是衡量一个国家科学技术水平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7.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第八个五年计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对主要奋斗目标规定:“总的要求是,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第二步战略目标,把国民经济的整体素质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实现这个总的要求,一方面要继续坚持社会主义的改革,使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进一步自我完善,促进生产力的发展,经济的振兴;另一方面要把经  相似文献   

8.
社会主义建设必须量力而行,发展各项事业特别是进行基本建设必须和国家的财力和物力相适应,这是陈云同志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总结出的一条基本经验。早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陈云同志就明确提出了“建设规模的大小必须和国家的财力物力相适应”的原则,指出这是经济稳定或不稳定的界限。为了防止出现建设规模超过国力的危险,陈云同志提出了“要重视研究国民经济比例关系”的原则。而当我国的经济工作在急于求成的  相似文献   

9.
县域经济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单元,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要正确认识县域经济发展的地位和作用,认真分析县域经济发展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加大对乡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来促进县域经济发展,以达到最终解决“三农”问题、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  相似文献   

10.
胡耀邦同志在十二大报告中指出:“在今后二十年内,一定要牢牢抓住农业、能源和交通、教育和科学这几个根本环节。把它们作为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要迅速落实这一战略决策,教育必须先行,必须着眼九十年代国民经济振兴时期的人才需要,加快发展高等教育,努力提高质量,积极发展数量,做好人才准备。这是高等教育现在的根本任务。教育要先行,高等教育需要进行多方面的改革。它涉及到领导体制、办学思想、专业设  相似文献   

11.
周恩来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思想是我们党的宝贵思想财富,其要点是:高度重视生产力在社会生产和社会发展中的首要地位;“四个现代化”建设的思想以及科学技术现代化的关键地位;实事求是,保证国民经济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经济工作要对内搞活一点,对外学习一切国家的长处;推进经济管理体制的改进工作,等等。这些思想对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一定的历史借鉴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这次全国人大会议正在审议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再次强调,在整个经济建设中,必须突出地抓好人才的培养。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应当说,是抓好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方面。今后十年我国将要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第二步战略目标,是一个关键的十年。要把经济搞上去,就必须坚定不移地“使经济建设转到依靠科技进  相似文献   

13.
对于企业来说,节能即意味着减少浪费,节约成本。对于国家来说有助于缓解能源供应和建设压力,同时节约社会资源,更有利于国民经济健康持续发展。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构建和谐社会已是人类共同的追求。国家适时地把节能减排目标列入“十一五”发展规划,节能减排指的是减少能源浪费和降低废气排放。我国“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十一五”期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20%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必然选择,对于调整经济结构、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健康发展,具有极其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建立一支有足够数量的、合格而稳定的师资队伍,是实行义务教育、提高基础教育水平的根本大计。”要落实这一“根本大计”,就要继续清除“左”的影响和传统偏见,树立应有的师资建设观念。一是要树立教育事业要发展师资建设要先行的观念。在经济建设中,重大项目的建设都要做好前期工作,如科学技术研究、技术经济论证、勘察设计等。教育事业的发展,也应有前期准备工作。万里同志说,没有好教师,有经费也办不好教育。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改善,只要党政领导重视教育,学校的物质设备条件一年半载可以改变,但师资问题在短期内却不那么容易解决。因而师资准备是教  相似文献   

15.
王立文 《考试周刊》2012,(22):195-195
在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能源需求量日益加大,水能的大规模开发和利用势在必行。目前我国是世界上水库大坝数量最多的国家之一,水库大坝在国民经济建设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我们要把握水库大坝的作用和意义,合理科学选址,尊重、保护、合理利用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走可持续发展的道理是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6.
加强经济建设,发展国民经济,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三代核心的共同心愿。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宏伟目标及长远规划、建设的主要依靠对象和力量、国民经济的发展道路等方面,是一脉相承的。但由于他们所处的历史条件和国际国内环境不同,历史赋予他们的责任和时代要求不同,他们的经济思想又各具特色,异彩纷呈。比较研究他们的经济思想,对学习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必须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坚持“三个面向”,贯彻教育方针,造就一代新人;整个社会都应该尊重教师,提高教师的政治和社会地位;加强和改善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等四个方面,集中论述了邓小平同志经济要发展,教育要先行的战略思想,关键是要发展教育事业,造就一代新人,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18.
周恩来的社会主义经济思想,闪耀着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灿烂光辉:“经济工作要实事求是”,既是我们党社会主义建设的思想路线,又是周恩来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活的灵魂;“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方针和根本任务的体现,是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前提条件;“分两步走”实现四个现代化,是周恩来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核心,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各项工作都是围绕这个战略目标展开的;而社会主义建设必须遵循的“四条基本原则”,则是前三者得以顺利实施的根本保证,它们互相联系,共同构成了周恩来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主体  相似文献   

19.
发展国民经济,能源是基础,电力是先行。当前,四化建设最突出的矛盾是:能源开发落后于国民经济增长的需要;电力供应大大滞后于生产发展的速度。能源  相似文献   

20.
建设新农村,发展农村经济,科技是关键,教育是基础,而职业教育必须先行。职业教育必须要抓住机遇,找准市场,广开门路,加大力度,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挥重大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