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7 毫秒
1.
实践教学标准有利于解决实践教学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加强实践教学管理,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因此,高职院校应重视实践教学标准的建设。实践教学标准包括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效果三个层面,每个层面又包含若干要素。在实践教学标准建设中,要突出产学结合,校企合作;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建立对实践教学标准实施情况进行评估、反馈、整改和优化的稳定机制。  相似文献   

2.
作为专业质量管理的一种长效机制,高职院校内部专业评估的目的、主体、客体、内容、方法都有其自身的特点;为此,评估的指标应包括专业管理、人才规格定位、课程建设、教学与评价、教学团队建设、实践基地建设、环境支持系统和绩效管理等八个方面内容,标准应涵盖表现、过程和时间等三个维度;评估宜采用网络评估和现场评估相结合的方法;专业建设、管理的过程质量应由专业理事会、职能管理人员评估,绩效应突出学生、用人单位等服务对象评估;保障高职院校内部专业评估的质量应改革管理体制机制、推动管理人员“专业化”、深入开展质量文化活动.  相似文献   

3.
教育教学评价机制 ,是对教育教学过程及其结果有无价值及价值大小进行评价的各种标准的总和。横向看 ,包括对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的评估 ;纵向看 ,包括过程评估和结果评估。过程评估通常属于过程管理的范畴 ,而结果评估则被纳入目标管理的范畴。教育教学评价问题本质上是一个教育价值观问题 ,即学生接受什么样的教育教学才是有价值的 ;教师应怎样进行教育教学才是有价值的 ;教育教学应达到什么目标才是有价值的 ;等等。由于一定的价值对人们的行为有导向作用 ,因此 ,构建科学、公正、合理的教育教学评价机制 ,关系到教师行为、学生行为乃至整…  相似文献   

4.
抓好评估,全面促进实验室工作改革与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基础课实验室评估的6项基础工作.开展实验室评估不是目的,而是手段;评估指标体系是当前高校实验室工作的目标与标准;评估工作的过程是实验室体制改革、加速建设、与强化管理的过程,抓好"三个结合",真正做到"以评促改、以评促建、以评促管",全面促进实验室工作改革与发展.  相似文献   

5.
实验室评估是实验室管理的重要内容,积极开展高校实验室评估活动,建立和完善评估制度,对推动实验室建设和管理具有重要现实意义.针对教学型实验室评估的多因素、多目标及复杂性等特点,提出借鉴ISO9000族标准来构建高校教学型实验室评估体系,并对其可行性及意义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6.
课堂评价的变革倡导“促进学习的评价”。评价先行可以提升学习目标的达成度,可以让学生学会评价和学习水平评估,可以使教师基于评价结果进行教学决策。要使评价驱动学习,首先,评价标准要与课程标准、教学目标一致;其次,评价过程要与教与学的过程整合;最后,要基于评价结果进行教学决策。  相似文献   

7.
将企业全面质量管理的内涵和特点导入高校教学管理领域,指出教学质量标准制订需遵循全员性、全程性、全素性、多方法性和导向性、适用性、发展性原则;具体教学质量标准体系应包含属教学产品质量范畴的教学目标质量标准与教学过程质量标准,教学工作质量范畴的教学建设质量标准与教学管理质量标准;地方高校应健全教学质量标准,深化校,院(系)两级分级管理,将目标管理和过程管理有机结合,以促进教学质量的持续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8.
实施分层教学法和分数评估制是完成“两课”教学任务的基本方法和手段.“两课”教学改革在内容上要突出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课程体系上要紧紧围绕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这一根本目标展开教学;要强调教学手段的科学化;教师必须做到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的统一;要注意研究学生心理活动.  相似文献   

9.
新一轮本科教学审核评估不同于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和水平评估,审核评估是用自己的尺子量自己,其核心是质量,目的是保障质量.具体到专业,就是专业培养目标定位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把握.以湖南科技大学为例,基于"以学生为本位"的质量观、而不是"以教师为本位"的质量观,从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质量标准、教学建设质量标准和教学过程质量标准四个方面构建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教学质量标准体系,力求确立和完善教学质量标准,制定符合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反映专业培养特色的质量标准.  相似文献   

10.
<正> 教学质量评估与办学水平评估、教学水平评估,构成了教育评估的系统工程。其中教学质量评估是学校及其职能部门加强对教学单位进行督导和管理的必要措施。通过教学质量评估,使教学单位和全体教师的教学工作更加务实,努力提高教学质量,为实现学校办学的总目标贡献力量。哈市建设职工大学在教学质量评估的过程中,依据导向性原则、规律性原则、激励性原则、可行性原则,建立了一个科学的评估指标体系,形成具有多层次,分类逐级控制的评估框架,确定了教师队伍、教学管理、教学过程、教改等评估实体内容和标准。并依据教学过程中的条款标准,开展了三级教学检查活动。一是教师自我评价。教师在教学质量评估中,正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