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在观察与倾听中寻找幼儿感兴趣的活动主题 在师幼互动中,教师要善于观察幼儿的行为,倾听幼儿的心声,追随幼儿的思想发展,从中发现幼儿的兴趣、需要和问题。有一次,我发现咏咏和源源在争论着什么,便走过去静静地观察他们。咏咏拿着自己的家庭合影照片着急地说:“你胡说.我明明就是我妈妈生的!”“可是你看照片,你和你妈妈长得不一样。我妈妈说,孩子和自己的爸爸妈妈应该是一样的!”源源反驳道。“又不是什么地方都要一样的。”两人争执不下。我问旁边的幼儿,他们谁说得有道理。幼儿纷纷发表自己的意见:“只要血是一样的,就是一家人。”“克隆人也是一样的,他们是什么关系呢?”……  相似文献   

2.
凌丽蓉 《湖南教育》2005,(16):30-31
在教育实践中,我们常常看到这样的现象:教师在向学生热情地传递知识、价值观和各种行为要求时,学生不仅毫无兴趣,而且还出现厌学甚至直接反对的抗拒行为。遇到这种情况,师生之间往往会造成需求与目标之间的冲突。在这种冲突中,作为教师,心中常常感到不平衡,会对学生讲这样的话:“我都是为你好!”你们要听话!”你怎么这样对待学习?”有的甚至还粗鲁些:“你这笨蛋!”而学生的回应常常是:“老师真啰嗦!”老师真凶!”真没意思!”讨厌!”不想见到你!”之所以出现这样的现象,当然有很多原因,其中最主要的是老师与学生缺乏应有的沟通。一项研究表…  相似文献   

3.
“教育诊断”栏目的专家:您好!关于诗歌教学我有一个疑问,希望专家予以解答。在一次公开课中,我组织幼儿学说儿歌《妈妈您别说我小》。活动伊始,我指着班里的剪纸窗花问:“小朋友,这些窗花是谁剪的呀?”幼儿纷纷回应:“我们小朋友剪的。”我说:“你、们真是长大了,小手也变巧了,能剪出这么漂亮的窗花!”幼儿脸上笑容灿烂。  相似文献   

4.
从《回应吧1997》中的“纯情男”变成了《儿子们)》中的“风流男”,徐仁国在荧幕上的转变可真不是一点点。不过,生活中徐仁国的样子那才叫反转呢!“耍无赖的撒娇男”什么的,你能想象吗?  相似文献   

5.
开心一刻     
《家长》1997,(2)
狮子老板生气地对一新来的工人说:“当初,你到我这里找工作时,你说你干起活儿来像头狮子,可如今已经过了一个星期了,我发现你什么都没干。”“先生,你说得不对!”工人说:“可您什么时候,在什么地方见过干  相似文献   

6.
明天 《家庭教育》2014,(12):10-11
没有理想的生活太病苦了 “妈妈,你小时候的理想是什么?”当10岁的儿子问我时,我随口答道:“理想?那多着呢!想当老师,当作家,当记者,还想当苗圃的园丁,还想当……”“妈妈你可真幸福,你有那么多理想,可是,我发现我什么理想都没有!”我这才发现儿子情绪低落,忙坐下来,认真地对他说:“你不是想当科学家,想当宇航员,还想当画家吗?”“哎呀,那都是小时候瞎想,太幼稚了,现在什么理想都没了!”儿子不耐烦地摆手。我安慰他:“没理想也没事,长大了喜欢什么就干什么。”  相似文献   

7.
要考试了     
顾政 《小学生》2007,(2):40-40
小作的想像力可真丰富!猜一猜:风婆婆会用什么写字?雨姐姐会用什么写字?你还会在什么地方写出工整的字呢?请小朋友都来试着写一首“写字”诗![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推荐金句:“谢谢叔叔这样称赞你,很高兴吧!”“哎呀!你看,这个孩子真乖巧啊!他看见我的杯子里没有茶,便会替我斟茶,真有礼貌!”各位爸爸妈妈,相信你听到别人这样称赞自己的孩子时,心里一定甜丝丝吧!爸爸妈妈可能觉得不好意思,只略微笑一笑或者说一些表示谦虚的话,原来都不是最好的回应!应该加一句称赞孩子的话,例如“谢谢叔叔这样称赞你,你很高兴吧!”对孩子来说是一支强心针呢!孩子看见父母以高兴的口吻来回应,知道他们因为自己而高兴,心里更愉快啊。父母在别人面前认同孩子是很重要的,这说明孩子所做的事是对的,也得到父母的欣赏,孩子的自…  相似文献   

9.
尊重是维系师生感情的基础。在实施教育过程中,教师必须首先做到尊重幼儿的人格,绝不轻言或盲目训斥幼儿:“你真笨”、“你真没用”、“你真差劲”等一些挫伤幼儿自尊心的简单、粗暴甚至侮辱性的语言,不歧视、体罚或变相体罚幼儿,努力培养每一个孩子独立完整的人格和尊严;  相似文献   

10.
一、激发课堂交往的“情”——转变教师角色 交往的课堂迫切期待教师角色的转变。 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他的教学魅力就在于他善于与学生沟通,善于激发学生交往的欲望,从课前的师生问候就开始实现他与学生的平等交往。上课伊始,他亲切地问候“孩子们好!”,孩子们礼貌地回应:“老师好!”,他又真诚地说:“孩子们真可爱㈠孩子们又该怎样回应老师呢?他顺势鼓励孩子们说出自己最真实的,最想说的话,有的说“老师真可亲!”,有的说“老师真和蔼!”,有的说“老师真好!”等。一声真诚的问候,既拉近了师生距离,激活了学生思维,又拉开了交往的序幕。在教学过程中,于老师也一直以朋友的身份,一再激发学生交往的情绪,与学生进行民主、平等的交往。他这样引导学生:“这么美的课文,老师也想读,给老师一个机会,好吗?”当老师成功的范读博得学生热烈的掌声时,他马上接着说:“老师读得好的地方,你可以试着学一学。如果你觉得不够好的地方,请你改一改,再试着美美地读一读,好吗?”这种友好、民主、平等的教学氛围,很自然地形成了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交往场”。  相似文献   

11.
    
刘愉 《初中生》2017,(23):26-29
“姜泽,你画的是什么东西?” “姜泽,当初真不该让你去参加那次大赛!真丢脸!” “哈哈,时光机?姜泽,你以为你是机器猫吗?” “你每天鼓捣这些玩意儿有什么用?别做梦了!你看人家小明,这次又考了全年级第一名!”  相似文献   

12.
话语     
《天津教育》2013,(15):3-3
“好了好了,我知道了,真哕唆!”“有事吗?没事?我挂电话了。”“说了你也不懂,别问了。”“说多少次不要你做,做又做不好。”“你那一套早过时了!”“叫你别收拾我房间,东西都找不到了。”“我吃什么我知道,别给我夹。”“说了别吃剩菜,怎么老不听?”“我有分寸,别说了,烦不烦?”  相似文献   

13.
请蚯蚓做客     
一场夏雨过后,幼儿园的水泥操场上爬了许多蚯蚓。有的幼儿用脚踩、跺,有的小心翼翼地捡起送回花坛,还有的围着观看,指指点点,议论纷纷:“蚯蚓真讨厌,把操场弄脏了。”“蚯蚓是庄稼的朋友,它能松土!”“你把蚯蚓踩断了,它多疼呀,会死的。”“蚯蚓吃什么?”“蚯蚓用什么走路?”  相似文献   

14.
寻找毛毛虫     
金龟子和毛毛虫是好朋友,每天一起玩。金龟子到外婆家,住了好多天。金龟子一回家,就去找毛毛虫。大树底下有一个蛹,就是不见毛毛虫。“毛毛虫——”金龟子大声喊着,没有回应,只好走了。又过了好多天,金龟子在草丛里玩,听到一个声音喊着:“金龟子!”金龟子一看,是一只蝴蝶。蝴蝶飞下来,说:“你不认识我了?我是毛毛虫呀!”金龟子疑惑地说:“什么,你是毛毛虫?”“我真的是毛毛虫!”蝴碟着急地说,“毛毛虫是蝴蝶的幼虫,幼虫变成蛹,蛹蜕化为蝴蝶。我就是你的好朋友毛毛虫啊!”“原来是这样!”金龟子高兴地拥抱蝴蝶,“找到你真高兴,好朋友!”寻找…  相似文献   

15.
幼儿离园时,一个中班的小女孩看见妈妈来接她,像小鸟一样扑到妈妈的怀里,拉着妈妈的手,走到贴有图画的黑板跟前,指着一张画说:“妈妈,这是我画的。”妈妈听了高兴地说:“囡囡真聪明,让我看看你画的是什么?”正当妈妈兴致勃勃地欣赏女儿的作品时,老师走过来了,板着脸,冲着小女孩的母亲说:“看看你女儿画的是什么!这黑板上贴出来的画都画得不好!你回家要好好抓一抓。”顿时,母亲的脸色骤变,小女孩也吓得一声不响。一到教室外面,就听见母亲边打边骂:“你画得不好贴出来还叫妈妈来看,我打死你……”紧接着就是孩子一阵撕心的哭  相似文献   

16.
哈哈镜     
一天午饭时,活泼可爱的金辰惊奇地喊到:“老师,你快来看!”我看了说:“勺子上干干净净的,什么也没有呀!”他急了,走到我的面前,把自己的脸对着勺子凸起的一面做起了鬼脸。“你看,勺子里也有一个我!”我也很惊奇,这不是同哈哈镜的原理一样吗?勺子里照出的影像也是有变化的。由此我想,和小班幼儿开展照哈哈镜的活动一定很有趣。通过照哈哈镜,让幼儿发现哈哈镜里照出来的物体会变高、变矮、变胖、变瘦。  相似文献   

17.
汤海英 《现代家教》2003,(12):40-40
一次,在指导幼儿进行“美丽的印画”活动中发生的一件事情深深地触动了我。印画对小班幼儿来说是初次接触,幼儿较感兴趣。但印出后的结果怎么样,他们没有把握。我在帮甜甜小朋友打开画纸的一瞬间发现,甜甜急忙用双手捂住眼腈,小脸绯红,小嘴使劲撅着,一副委屈要哭的样子。我忽然想到她是在犹豫,在害怕,不知道印出的画会是什么样子,小朋友会不会嘲笑她,老师会不会批评她。我赶快用略显夸张的语气说:“哇!好漂亮呀!甜甜,真棒!真像一只小蝴蝶!,经我这么一说,孩子们也七嘴八舌地说:“对呀!甜甜的画真漂亮,真像  相似文献   

18.
佳佳的疑惑一位朋友带着夫人和10岁的女儿佳佳来我家小坐,聊天时不经意中谈到室内装修。佳佳说:"叔叔,你们家的房子装修得真漂亮!"我马上回应:“噢!谢谢!你们家更漂亮哦!”“我们家装修的时候,爸爸妈妈没有听我的意见。要是让我装修呀,我会把房间装饰成粉红色的童话世界!肯定更漂亮!”妈妈说:“那个时候你太小了,还不懂。”“谁说的?那时我都7岁了,我懂的。“”好的,妈妈下次一定听你的意见。”“那要等到什么时候啊……”这是一件发生在我身边的真实故事。我们是否想过:孩子年龄小,他们就不会提意见吗?如果孩子当时提了意见,我们会尊重和采…  相似文献   

19.
在轻快的音乐中,幼儿任意玩起了纸棒,有的在舞小棒,有的在玩“赶小猪”游戏,有的在玩“轿抬子”游戏……教师:瞧!这两位好朋友在说悄悄话呢。大家能听到她们在说些什么吗?幼儿:听不到!教师转向那对好朋友:你愿意把你听到的话告诉大家吗?一幼儿:她说星期天妈妈带她去公园玩了!一幼儿:她说今天早上老师表扬她了!正是由于纸棒的神奇——可以听到好朋友的悄悄话,幼儿已迫不及待地俩俩合作玩起了“说悄悄话”的游戏。有的幼儿在神秘地说,有的幼儿边听边笑,有的幼儿边听边点头......当幼儿玩意正浓时,教师及时发挥引导作用,向更深层次推进,把刚才…  相似文献   

20.
慷慨之家     
夜深人静,N正在家里读书,门悄悄地开了。“快把钱拿出来!”一个蒙面汉子手持尖刀恶狠狠地说。“哈哈,你是一个强盗?”“当然,你是一个大主顾,左邻右舍都说你有钱。”“如此说来,你事前侦察还蛮周到嘛!”“快!打开保险柜!不开,就先宰了你。”N打开了保险柜。强盗看见柜中的大堆金币,高兴得两眼都眯成了一条线。“看这个架式,你还真有货。”他一边把金币装进口袋,一边说,“快把值钱的都拿出来!”N移开墙上的一幅画,打开画后的壁橱,里面又是一大堆金币。强盗“啊啊”连声赞叹,又把金币装进口袋,说:“什么地方还藏有钱,统统拿出来!”“你真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