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Z世代大学生“慢就业”现象是多元化就业价值取向的外在表现。高校专业教育与市场供需之间脱节、就业指导工作机制与大学生就业需求之间存在差距、大学生的就业能力与招聘岗位需求之间存在落差、大学生的就业观念与激烈竞争环境之间存在错位是形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从就业优先导向出发,高校要将专业教育、思政教育与职业教育深度融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全方位就业指导体系,提供坚实就业制度保障;搭建“互联网+”就业服务平台,提高就业服务实效;深化校企合作,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加强家校协同,转变大学生就业观念,从而实现Z世代大学毕业生充分且高质量就业。  相似文献   

2.
面对大学生整体就业形势严峻的现实,硕士研究生的就业也正遭遇着“冰峰”,从数量上看,近年来硕士研究生就业率持续下滑;从质量上看,他们的工作意向与实际工作之间的差距较大,专业不对口情况严重。造成硕士研究生就业困难的原因有很多,如高校自身角色定位的模糊性、研究生大幅度扩招和岗位需求之间的矛盾、用人单位“高层次人才消费观念”的变化、硕士研究生择业存在误区等,但笔者认为比较重要的一个原因是目前高校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的中间性与就业市场的不协调。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就业难已经成为各高校和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调查表明,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暴露出许多弱点,主要表现为面试能力差、计算机操作能力弱、实践能力欠缺,这反映出高校在人才培养方式方法上与当前就业需求之间存在差距。因此,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应以就业需求为导向,从明确培养目标、改进教学方法、加强实践教学、建设“双师型”队伍几方面着力构建。  相似文献   

4.
通过分析科研机构研究生在就业方面的优势和不足,以及科研机构研究生就业能力与社会需求之间的差距,探讨了提升科研机构研究生就业质量的对策,实现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与社会发展实际需求紧密结合.  相似文献   

5.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实施就业优先战略,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就业的难点在于高校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之间还不够匹配,就业市场反馈高校招生培养的机制还不够灵敏。构建招生、培养、就业、校友“四环联动”工作机制,提升高校内部治理效能,促进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相适应,实现“入”与“出”“供”与“需”“内”与“外”的协同,是当前高校应对高质量就业困境的有效举措。  相似文献   

6.
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失业问题一直困扰着西方。再就业培训是西方国家解决失业问题的主要对策之一。“失业救济”→“就业培训”→“创业培训”→“积极的就业政策”是西方国家再就业培训战略演变的整个过程和基本走向。长期的实践使他们在再就业培训方面积累了大量经验。在我国深化企业改革的今天,历史地探索战后西方再就业培训发展的基本走向与趋势,并借鉴其经验,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高校持续扩招,大学毕业生就业压力越来越大。社会人才需求标准多以发达地区供需来作为风向标,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学历需求层次越来越高,对毕业生的素质要求也越来越全面,就业已进入买方市场。就业结构性矛盾突出,长短线专业就业差距一时难以平衡,学生求职时间和求职成本增加,社会整体薪酬水平下降,院校之间就业差距在不断拉大。  相似文献   

8.
用人单位培训需求分析的目的,就是明确培训需求的“三要素”,即哪些岗位上,什么样的人,需要接受什么样的培训。通过对岗位能力要求与员工实际能力的对比测评,明确岗位能力要求与员工当前实际能力之间的差距。再开展分析,找出通过培训能够解决的能力差距,区分出共性的培训需求与个性的培训需求,为制定培训工作计划和编制培训项目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群言·文摘     
《职业技术教育》2004,(36):12-12
要有效避免国内青年“一毕业,即失业”的现象,我国的职业教育需要转变思路。——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主任陈宇认为,职业教育培训应当发挥企业用人需求和劳动者就业需要的主导作用,要引导其按照劳动力市场的需求确定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0.
教育部组织制定的《2003-2007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明确提出要实施“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与培训工程”,这将在政策层面上坚定了职业教育坚持以就业为导向,直接为就业服务的办学方向。那么中职教育就要在教育层次及其人才素质标准和培养目标上,做出相应的调整.以适应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而原有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与就业岗位之间的结构错位,  相似文献   

11.
一、培训课程以市场为主导,与就业需求紧密结合,并与工商界保持密切联系。香港的职业培训在与工商界紧密合作、及时了解市场的职业需求、有针对性地调整培训内容和培训课程方面独具特色。例如,香港雇员再培训局为使培训课程适应市场需求,专门成立4个课程指导小组和8个行业顾问小组,协调培训机构,鼓励各行业的专家和企业参与课程改革,加强行业参与课程的监管、修改和完善。他们采用的“雇主参与订造课程”方法,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其主要做法是:任何雇主如有15个以上空缺岗位,便可以与雇员再培训局联系,再培训局可以针对这些空…  相似文献   

12.
伴随着近年来高校不断扩招,大学毕业人数大幅增长,大学生就业问题日益凸显,给社会、企业、学校、学生本人都带来了更多的压力。压力相当程度上来源于大学生就业能力与用人单位需求难以匹配上。当今大学毕业生存在综合素质、就业能力良莠不齐的问题,用人单位为了应对竞争压力提高了用人要求,大学毕业生就业能力与用人要求间的差距成为制约了广大毕业生顺利就业的重要原因。因而把大学生就业能力与企业需求相结合,探索企业对人才的实际需要的同时深入剖析大学生就业能力的不足,综合多方因素提出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的若干措施。  相似文献   

13.
当前我国技能培训与就业错位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上海市某区39家培训机构的调查,总结了当前我国技能培训与就业之间所存在的比较严重的错位问题,主要表现为:宏观上技能培训不能满足区域经济发展趋势的要求,微观上技能培训主要集中于低技术含量的培训项目,高端技能培训严重不足,形成培训无法满足用工需求的错位现象.本文根据大量的社会调查,提出了针对性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4.
教育部副部长王湛在“2003年度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要按照党的十大报告提出的‘就业是民生之本’、‘完善就业培训和服务体系,提高劳动者就业技能’的要求,职业学校和成人教育机构要注意为下岗失业人员提供再就业培训,转变就业观念,提高就业能力,帮助他们尽快实现再就业。要根据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和推进城镇化建设的需要,大力推进农村和西部地区职成教的发展,缩小与城市和东部地区职成教的差异。要把农村和西部地区职业学校和成人学校办成人力资源开发、技术培训与推广、劳动力转移培训和扶贫开发服务的基地。”  相似文献   

15.
根据“先培训、后就业”的原则,全面开展就业训练工作,是贯彻“在国家统筹规划和指导下,实行劳动部门介绍就业、自愿组织起来就业和自谋职业相结合”的就业方针和提高职工素质的一项重要措施。大连市劳动服务公司在就业训练中,把就业指导纳入就业训练的教育序歹“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在日渐拥挤的大学生就业市场中,为了寻求到更新、更有效的毕业生就业市场的“康庄大道”,大多数高校的战略都是选择在过去的市场空间中和企业之间展开一场“讨价还价”的“推销”,而这样的路将如何去面对如今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的巨大变化?当前,就业市场存在着毕业生数量大幅度增加与需求保持相对平稳的问题、供需两旺与供需两难同时存在的结构性问题,以及毕业生就业流向过于集中等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17.
高职毕业生在专业深度上跟本科院校毕业生相比有一些差距,存在一定的就业劣势,加强职前培训缩小之间差距非常重要。为此,高职毕业生职前培训要在"多元化和特色化"需求导向思想的指导下,创新培训内容,构建培训体系,才能达到培训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英国青年培训计划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青年人的技能水平。从而大大提高了他们的就业可能性.但是它并不能够从根本上解决英国的失业问题。因此,必须加强培训与就业之间的联系。  相似文献   

19.
市场经济环境下,高等学校的毕业生就业机制发生了重大变革,大学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由传统的包分配转变为“双向选择”的过程。这种状况反映出我国大学毕业生就业与大学英语的教学之间存在着社会需求与教育的借位,也给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提出了亟待解决的课题。  相似文献   

20.
毛军 《宜春学院学报》2005,27(1):113-116
大学生就业的“极化”现象日益引起了人们的关注。本文借鉴发展极理论,首先从区域经济与城乡经济差距揭示了大学生流动的经济动因,其次从大学生就业体制变迁和劳动力市场分割角度解释了大学生就业“极化”现象的制度原因,并进一步分析这种“极化”现象所带来的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