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唐惠忠 《新作文》2004,(11):47-48
考生大都以为话题作“好写”,但落笔后又出现了种种问题。据笔了解,2002—2004年高考全国卷考生作的弊病主要有。  相似文献   

2.
自1999年全国高考语卷开始考话题作以来,在一片叫好声中,话题作方兴未艾。从那以后,不仅高考考话题作,而且中考也考话题作;无论高中初中,平时作训练也大都是话题作。话题作之所以如此时兴,据说是因为其无审题障碍,章立意和体选择灵活自由,能最大限度地保证每一个考生都有话可说。  相似文献   

3.
2003年以来,高考全国卷作在原话题作的基础上推陈出新,命制了多道关系型话题。对于关系型话题,不少考生倍感头疼。有些考生虽然搜肠刮肚也无话可说,竟有意无意地改变话题,或偏言一方不及整体,或干脆抛开话题另起锅灶……为了增强备考的有效性,避免考场作的大面积失分,我们必须撩开关系型话题的面纱,熟练掌握其写作技巧。  相似文献   

4.
2005年高考作命题呈现出缤纷多彩的格局,有命题作、给材料作、看图作、想象作、话题作等形式,既秉承传统。又发展创新。但话题作仍占据着主导地位。预计这种命题走势在2006年的高考作命题中将会继续体现。话题作得到重视,是因为话题作的开放性、发散性、灵活性、多元性、自主性为考生创设了自由的写作空间,提供了施展才华的广阔天地,考生可以展开自由联想、想象的翅膀,充分张扬个性、展示才情、彰显自我。  相似文献   

5.
洪方煜 《求学》2004,(11):43-45
话题作的出现给高考吹来一股清风,考生们摆脱了过去那种“戴着镣铐跳舞”的畏首畏尾的心理,可以在话题所限之内大展身手,扬长避短,张扬个性,展示才情。而高考作改革增加了发展等级,并明确提出考生作要“有创意”,这更让那些基础厚实、注重创新的考生得以脱颖而出。话题作使得这几年的  相似文献   

6.
近几年高考作一直是话题作,在话题作受到普遍关注的时候,一些问题也相应出现。由于题限制不够,导致套用、抄袭成的考生大有人在,甚至不同地区考生的作惊人地相似。这就要求高考作命题在体现开放性的同时,设计一些必要的限制.以保证高考的严肃性和选拔人才的可信度。2003年高考作题目  相似文献   

7.
2006年广东普通高考作的话题是“雕琢心中的天使”。今年话题的提出,与去年的截然相反。去年是没有引述材料而提示语言相当详尽;今年是有引述材料而没有提示语。没有提示语的好处是,限制少了,留给考生自主发挥的空间大了。但是,对考生来说,审题的难度加大了。究竟怎样理解和把握“雕琢心中的天使”这一话题?考生对这一话题理解和把握得如何?今后作备考应注意哪些问题?笔作为高考评卷作题组长,就今年考生作的现状,提出一些分析和建议,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近两年高考,材料作文在沉寂数年后,出现在全国Ⅰ、Ⅱ卷中。根据高考命题保持稳定、三年一小变的规律.各地加强了材料作文的写作训练。但是.由于写惯了话题作文,考生对材料作文写作适应较慢,内容上呈现了很多问题.成为制约学生作文成绩的瓶颈。在材料作文训练中,认真分析内容上的失误.诊断病因.对症下药,对于考生提高作文能力是很有帮助的。下面结合一道材料作文命题.对写作时内容上的四种常见病作简要分析,以引起注意。  相似文献   

9.
话题作文自1999年首次在高考语文试卷上亮相,便以其内容丰富、形式新颖、贴近学生生活、开放性强等特点备受好评。但是,有些以单个词或短语为话题的考题又极容易使考生写出宿构文章,难以反映出考生的真实水平。因此,2003年的全国高考卷一改以前的概念型话题作文类型,推出了“感情亲疏与听取别人的意见”这一关系型话题作文题,有效地弥补了这一缺陷。受此影响,  相似文献   

10.
在高考全国卷和上海卷语试题中,一大一小两篇作的命题形式在20世纪90年代曾风靡一时。但近几年,一篇话题作的考查形式一统天下,小作命题形式较少见。2005年高考,重庆作题突然回归一大一小。在考试中,比起写大作,很多考生面对小作显得手足无措,一些考生甚至失分严重。小作虽然小,但往往更容易暴露我们写作中的薄弱环节,更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从这个意义上讲,“小”题更应该“大”作。  相似文献   

11.
话题作的出现为打破高考作中给材料作的一统天下起到了积极作用,特别是为考生提供了一个充分展示个性、发挥才华的广阔空间,放开了考生的手脚。这几年,也确实出现了一些上乘之作,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话题作的缺点也暴露无遗.且命题在修正缺点的过程中,把话题作引入了死胡同,使高考作处于一个尴尬的局面。  相似文献   

12.
话题式作是在素质教育背景下高考作能力考查探索中出现的一种新形式。1999年出台以来,以其鲜明的开放特点、良好的选拔功能,受到了社会各界的肯定,也为广大考生及教师所接受。话题式作具有传统作考题没有的开放优势,符合考生的写作实际,符合现代高考选拔人才的需求,必将在语能力测试中获得长久的生命。  相似文献   

13.
谈话题作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话题作文是作文的一种命题形式,是高考语文命题的一个创举。话题作文在高考作文命题中已经沿用了四年,相信这种命题形式已为广大的中学语文教师所熟悉。但是,对于话题作文的内在含义以及在高考中为什么要采用这种形式,许多人还不甚了解。因此,有必要对话题作文这种作文形式作一些分析和探讨,以便我们更好地把握作文教学。话题作文与命题作文是有区别的,虽然都有“题”,但命题作文的“题”是标题,所有考生都共用这个标题;而话题作文的“题”是话题,也有考生用话题作为自己作文的标题,但更多的考生是在话题的范围内自拟标题。命题…  相似文献   

14.
高考作文命题变幻莫测.让考生很难“碰中”,但总有一些话题是常考内容,比如2001年高考全国卷、2009年高考辽宁卷、2011年高考全国大纲卷,均涉及“诚信”话题。而高考作文需要体现时代精神,于是每年的“感动中国”人物素材便成为考生的最爱,但这样难免会给阅卷老师千人一面的感觉。  相似文献   

15.
可以说,自恢复高考以来,2001年的高考作命题是最没有悬念的。自1999年、2000年考话题作后,今年高考作再一次采用了这一命题形式,对此,考前的各种信息多有透露。但这决不是说2001年的高考作题不是个好题目。1999年,话题作首登高考舞台,应该说,这种题型最大的优点是把学生从狭窄的题目约束下解放出来,使考生获得充分的写作自由,因此,这种题型一出现就获得一致欢迎。不过,当年的“假如记忆可以移植”话题本身存在一些不足,  相似文献   

16.
话题作自1999年首次出现在高考语试卷上以来,以其内容丰富、形式新颖、要求开放、贴近生活等鲜明特点,备受好评。话题作已经成为高考语试题成熟而稳定的题型。但是,它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通过2003年全国卷作题“感情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2004年全国卷作题“相信自己与听取别人的意见”,我们不难看出,重视考查学生思辨的关系型话题作已经格外受到高考命题的青睐。  相似文献   

17.
与去年相比,今年高考作题(全国卷)的变化不太大,仍然以“……与……”为话题,保持了去年的风格,体现出一定的思辨性,同时给考生提供了相当大的写作空间。本人有幸参加了今年的作评卷工作,从整个评卷过程来看,绝大多数考生能够准确地把握话题的题旨,写出较高水平的章,但也有部分考生在写作中或多或少地存在一些缺陷,归纳起来主要有四大误区。  相似文献   

18.
项香女 《教学月刊》2002,(10):40-41
话题作,从1999年高考面世以来,已经持续了四年。话题作以其开放性、民主性赢得了教师和考生的认可。但是,我以为,近两年话题材料的选择及材料暗含的立意导向,却给话题作的开放带来了极大的限制,话题作已经走进了一条窄窄的胡同。  相似文献   

19.
一、2004年高考作的特点 2004年全国各具特色的15道高考作试题,呈现以下特点:(一)从命题的形式看,几乎是清一色采用话题作,惟北京卷以“包容”为题——看似属于命题作,但从实质上看,这样的命题作也可以纳入话题作的范畴。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高考话题作体要求比较开放,2001年高考作要求由原来的“体不限”改为“体自选”,意思是由考生任选一种体写,这表明高考话题作对体是有要求的,只不过不限定某一种,让考生自己选择而已。与之相应的是在作评分标准的“基础等级中”规定了“符合体要求”的项目,并且在《说明》中说明:“符合体要求,指符合考生根据题意和内容自选的体的要求。”这就要求考生选定了一种体,就要“写什么,是什么”,至少要“写什么像什么”。不能随心所欲,任意而为,写成非此非彼的“四不像”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