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本文通过构建"一带一路"倡议对OFDI的影响效应模型,实证部分采用2003—2016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国别数据和政治风险集团发布的ICRG风险数据,利用加入交互项的普通最小二乘法和双重差分模型,分析"一带一路"倡议的政策效应.结论表明:"一带一路"倡议对我国在沿线国家的OFDI有显著促进作用;"一带一路"倡议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2.
阳昕  周怡  张敏  王曼 《科技管理研究》2020,40(8):191-199
基于1998—2018年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拥有的跨国所有权专利数据,对营商环境于国际科技合作的影响、社会网络视角下跨国合作专利模式和技术领域方向等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日渐加强的经贸交流和科技合作,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跨国合作专利在数量和合作强度上均日趋增长;合作覆盖范围广,但是合作区域呈现非均衡性,其中95%的合作专利是与营商环境排名前100位的国家合作申请;合作以企业为主体,跨国企业组建全球分布团队是专利合作主要形式;合作技术领域方向较为集中,主要在电气工程和化学等领域。研究结论以期为"一带一路"倡议的进一步实施和相关政策制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向仙虹  孙慧 《科技管理研究》2021,41(21):211-224
以"一带一路"倡议为准自然实验,运用空间双重差分模型(SDID)来考察"一带一路"倡议对中国城市包容性绿色增长的政策效应,并将政策效应进行分解,最后探讨政策效应的作用机制.结果显示,(1)"一带一路"倡议对沿线城市的包容性绿色增长具有直接政策激励作用,且逐年增强;同时,还存在显著的政策红利溢出效应,但溢出效应存在时效性;在溢出效应分解中,政策效应对邻近沿线城市的辐射作用强于非沿线城市.(2)在异质性分析中,"一带一路"倡议的政策效应对内陆节点城市的促进作用要强于海港节点城市.(3)"一带一路"倡议的政策效应主要是通过促进经济增长和社会包容度来提高包容性绿色增长,现阶段对绿色生态的正向促进作用尚未发挥,是未来聚焦的重点.  相似文献   

4.
冯宗宪  薛博文 《今日科苑》2021,(11):21-29,55
为推动产业升级,应大力发展与"一带一路"倡议结合的双创示范基地建设.本文首先对"一带一路"倡议促进双创示范基地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作用机制进行了研究.在分析双创示范基地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其建设过程中可行的发展方向;同时为促进区域产业结构升级,从人才培育、金融服务、共享机制、营商环境、区位联通和离岸建设六方面提出了基地建设的具体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5.
新冠肺炎疫情下,油价暴跌的事实表明,传统能源安全观已无法适应全球能源稳步发展的时代诉求.既有能源垄断结构的坍塌、能源治理机制的不适应以及新能源革命的出现都对后疫情时代全球能源治理形成新的挑战.为此,应树立起新的能源安全观,以实现能源供需平衡为旨趣,重构全球能源治理新秩序.对于中国而言,一方面,应积极发挥"一带一路"能源...  相似文献   

6.
“一带一路”的空间观测与“数字丝路”构建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一带一路"是我国提出的突破性、全局性重大战略和国际倡议,其包括65个国家,44亿人口,具有范围广、周期长、领域宽、时空域等特点。文章立足于分析空间对地观测技术优势和能力,在面临的环境、资源、能源、灾害以及全球变化等区域和全球挑战背景下,研究空间科技支撑"一带一路"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和作用。在此基础上,提出构建基于空间观测的"数字丝路"设想,以为"一带一路"提供空间数据、环境信息与决策支持,促进我国与沿线国家的科技及全方位合作,以"数字丝路"服务"一带一路"世纪工程建设。  相似文献   

7.
近日,农业部、发改委、商务部、外交部四部委联合发布 《共同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农业合作的愿景与行动》.文件指出,在"一带一路"倡议下,农业国际合作成为沿线国家和地区共建利益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的最佳结合点之一.  相似文献   

8.
推进共建"一带一路"向高质量发展转变是下一阶段"一带一路"建设工作的基本要求.本文从总体层面、项目层面、规则层面、货币层面、文化层面分析"一带一路"建设中出现的问题和存在的困难,提出"一带一路"建设高质量发展应体现在"五高",即投入效益高、合作水平高、价值链位置高、市场瞄准程度高、整体联动性高.为此,需要推动"一带一路...  相似文献   

9.
中国科协所属全国学会作为提供科技类公共服务产品的社会组织,在"一带一路"建设进入全面实施的新阶段,应充分发挥自身的职能优势,更好服务"一带一路"倡议。本文采用SWOT分析法对科技类社会组织服务"一带一路"倡议进行分析,结论显示全国学会服务"一带一路"倡议具有科技类社会化公共服务产品提供者的职能优势、开展科技人文交流弱意识形态的特征优势、科技人才培养交流合作的组织优势;同时也存在着缺乏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行业引领作用发挥不足、国际合作能力亟待提升等劣势。  相似文献   

10.
教育国际化要求用国际视野把握和发展教育,特别是在"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我国教育国际化的财政支持面临更多的要求和挑战.本文对我国教育国际化财政支持的现状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论述了"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我国教育国际化财政支持的投入结构、投入内容、投入方式和统筹配置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我国教育国际化发展的对策,以期对未来我国教育国际化财政支持的发展和推进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11.
分析"一带一路"战略下需要关注的知识产权风险类型和"一带一路"战略下知识产权风险的成因,提出构建"一带一路"战略下企业海外知识产权风险预警与管理机制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李志伟  王晶晶 《大众科技》2021,23(3):138-140,106
在"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中国汽车职业教育必须勇于"走出去",为"一带一路"国际职业人才输送提供人才保障.文章主要梳理了服务于"一带一路"的汽车职业相关组织机构,分析了我国汽车职业教育实现"走出去"所面对的机遇与挑战,统计调研了全国30多所交通汽车类职业院校"走出去"案例,期望为我国汽车职业院校实现"走出去"提供良策.  相似文献   

13.
"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不仅对英语翻译人才的需求增多,而且对翻译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英语+技能"的复合型人才、创新型翻译人才以及人文素质高的英语人才是翻译人才需求的新特点。在"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需要变革当前的英语翻译人才培养模式。在分析"一带一路"对英语翻译人才需求特点的基础上,指出了当前的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科学制定人才培养计划、优化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创新和丰富英语翻译教学方式、提高英语翻译教师的专业素质水平等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4.
"一带一路"跨越不同地理带和生态区,生态问题与灾害风险复杂多样,严重危及"一带一路"绿色发展与廊道安全。基于多源数据平台建设和试验示范研究,科学认知"一带一路"区域生态环境规律,系统集成重点地区和重要工程的生态环境安全与风险应对方案,将为推进绿色"一带一路"建设提供科技支撑,并为全球环境治理提供成功案例。  相似文献   

15.
《学会》2020,(1)
随着全球化发展的不断深入,"一带一路"倡议为我国高校科技社团发展提供了发展机遇和挑战。该文通过对"一带一路"背景下高校科技社团的SWOT分析,提出新时代背景下要把握住"一带一路"倡议的机遇,认真总结高校科技社团改革发展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坚持走中国特色的高校科技社团发展道路,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建强社团,更好地服务于国家"一带一路"倡议。  相似文献   

16.
来做个地图游戏:将全球水稻种植分布图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图重叠在一起,有什么有趣的发现?是的,这两幅地图大部分是重合的.水稻是全球第一大粮食作物,在水稻主产国中国之外,90%以上的水稻种植分布在东南亚、南亚和非洲的许多国家和地区,这些国家和地区也是中国"一带一路"倡议涉及的合作主体.  相似文献   

17.
《软科学》2019,(5)
以"一带一路"倡议为出发点,考察"一带一路"倡议对"走出去"企业海外收入与创新绩效的影响,并引入企业政治关联作为调节变量。选取进行OFDI的A股上市企业2013~2016年数据,运用双向固定效应双重差分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一带一路"倡议对企业创新绩效存在正向作用,对企业海外收入存在负向作用;企业海外收入在"一带一路"倡议与创新绩效的关系中存在正向调节作用;政治关联在"一带一路"倡议与企业创新绩效和海外收入的关系中均存在正向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8.
随着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布局的深入推进,在"一带一路"战略框架下深入合作的国家和地区越来越多,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语言、文化的交流也更加地频繁,本文将从这种变化对我国高校外语教育带来的影响入手,分析、思考高校外语教育在教学策略、规划、形式等方面该如何进行转型,如何更好地服务于"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发展规划.  相似文献   

19.
2013年9月和10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出访中亚和东南亚国家期间,先后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以下简称"一带一路")的重大倡议,得到国际社会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意义]为加强"一带一路"新型智库信息资源建设提供参考。[方法/过程]介绍了"一带一路"新型智库信息资源建设概况,提出了"一带一路"新型智库信息资源建设策略。[结果/结论]加强对"一带一路"新型智库信息资源建设的规划和支持,推动政府决策与智库研究的良性互动,推进智库信息资源开发和共建共享,加强国内和国际智库的合作交流与服务联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