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对某大型隧道工程的监测及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重庆某大型隧道工程拱顶下沉、围岩周边收敛位移、围岩压力及钢支撑轴力等进行现场实时动态监测,获得了隧道围岩压力、位移和周边变形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并对该隧道的监测结果进行定量分析,得到了隧道监测周期变化趋势。同时,结合该隧道的监控分析结果对设计和施工进行了定性评价,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对类似工程设计和施工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为深入研究隧道穿越不良地质段的施工控制技术,以黎家湾隧道为工程实例,全面总结分析黎家湾隧道的工程地质情况,提出了采用超前小导管注浆、注浆堵水加固、台阶分部开挖法等施工控制技术,并通过数值模拟计算对其控制效果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采用上述施工控制措施后,隧道围岩及支护结构变形得到了有效控制,研究成果对类似工程有供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隧道工程已经在我国基本建设的领域内占据了重要的位置,由于隧道地形条件的复杂性和技术水平因素,使我国的隧道施工工程备受关注,对隧道施工的超前地质预报也成为了隧道施工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它通过各种反射地震类、电磁类等超前探测方法和地震波超前预报技术方法等,对隧道工程的信息化施工和安全保障提供了科学而先进的技术条件,以其优势而精确的探测对隧道施工发展中的问题进行预测,显示出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针对风道抽出式和压入式隧道通风系统风量难以平衡的问题。提出采用改变隧道与风道交角的方法.通过理论分析和模型实验得出风道抽出式和压入式隧道通风系统的性能差异,采用隧道与风道不同交角的方法能有效解决风量不均衡问题,并为其应用到实际工程中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5.
隧道工程作为土木工程专业的必修课程,应用性和实践性强,涵盖的专业知识丰富而庞杂,缺乏系统的理论体系。为了适应创新型技术人才培养的需要,结合中南大学隧道工程国家精品课程建设项目,通过教学实践的不断探索及总结,从教学内容的模块化、教材建设及更新、教学方法的多样化、科研促教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期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6.
根据国家针对高等学校教育的重要指示,结合"隧道工程"的学科特点和突出问题,对"隧道工程"课程的思政改革进行了探究和分析,并以微课举例的方式详细介绍了隧道工程思政教改的具体思路和方法,对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和理解隧道工程专业知识、培养学生的科研素养、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依据"卓越工程师"的培养思路,在分析目前隧道工程课程安排、授课方法不足的基础上,提出了课程改革的思路。通过整合类似课程,使学生系统掌握隧道设计理论知识与专业设计软件的操作,强化理论知识的应用能力;通过设置隧道现场实践学分,做到课堂学习与现场实践的同步进行。明确了工程职业道德教育在"卓越工程师"培养过程中的重要意义,以分析工程事故案例的方式,从技术和道德的角度教育学生。采用以上课程改革的思路和方法,可培养技术过硬、职业道德高尚的卓越工程师。  相似文献   

8.
本文结合南芬隧道工程实例,首先对隧道涌水状况及原因进行了分析,然后对隧道涌水处理方案中开挖支护和堵水处理等施工方法,以及加强隧道安全和防排水措施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对象山隧道拓宽改造工程方案进行研究。对比增建隧道、大开挖道路、原位拓宽3种扩建形式,综合分析象山隧道工程现状、拓宽改造基本原则和影响因素,提出原位拓宽形式的合理性。分析原隧道两侧小洞各拓宽成3车道、保留中间两个大洞和原隧道两侧大洞连通小洞各改建为一个大洞两种原位拓宽改造方案,从结构受力、营运能力、施工难度、交通影响和经济性等方面进行比选,确定可行性方案。对连拱隧道拓宽改造施工提出建议,为今后类似的隧道拓宽改造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罗定伦 《教师》2014,(22):57-57
某高铁隧道工程采用了改进的超短台阶法施工,介绍了可伸缩式悬臂开挖台车、上下台阶平行作业、锁脚锚杆施工等的施工要点,对该隧道施工法的围岩稳定与安全、隧道开挖进度和效益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并对施工中应特别注意的事项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1.
地质雷达勘探方法是应用于隧道掘进中的超前预报,具有快捷、准确的特点。针对如何有效地提高探测精度做了探讨和总结,对工程实例中典型的雷达图像进行分析和判断,并成功预报隧道掌子面前方地质状况,为保障隧道安全施工提供一定依据,也验证了地质雷达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2.
基于地震反射波法超前预测系统的原理及主要技术手段,以栋梁坡隧道工程为实例,针对隧道复杂的地质条件,施工过程中将超前地质预报和地质素描调查相结合,先对隧道全段范围内地形、地层岩性等进行全面核查,然后结合核查结果运用地震反射波法预报掌子面前方的节理裂隙发育情况,围岩完整性等地质信息。开挖后验证情况与预测结果基本一致,为后续预防突水塌方等隧道地质灾害事故的发生提供数据支撑,有效保证栋梁坡隧道的施工安全。  相似文献   

13.
超前管棚支护是隧道施工中穿越软弱破碎围岩的一种有效的预支护方法。介绍超前管棚的受力原理与模型、设计与施工要点及适用范围等,并结合工程实例,论证超前管棚技术在隧道施工中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超前管棚支护是隧道施工中穿越软弱破碎围岩的一种有效的预支护方法。介绍超前管棚的受力原理与模型、设计与施工要点及适用范围等,并结合工程实例,论证超前管棚技术在隧道施工中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提前预知隧道施工前方的地质条件将为施工单位安排组织施工提供有力的保障,探地雷达在隧洞超前预报工作中的应用,具有方便、快速、分辨率高等优点。就目前超前预报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解决办法。对探测方法作了一些改进,并对解释理论作了一些初步的研究,结合工程实例,通过实践验证了理论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6.
断层破碎带是隧道工程中比较常见的地质现象,断层破碎带对隧道的施工影响较大,容易造成开挖、支护困难,甚至引发安全事故。因此,隧道施工需要穿越断层破碎带时,必须严重控制施工技术,以保证断层破碎带施工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本文分析了断层破碎带对隧道工程的影响,同时也探讨了断层破碎带的施工技术要点及针对性的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17.
In most studies of tunnel boring machine(TBM)tunnelling, the groundwater pressure was not considered, or was simplified and exerted on the boundary of lining structure. Meanwhile, the leakage, which mainly occurs in the segment joints, was often ignored in the relevant studies of TBM tunnelling. Additionally, the geological models in these studies were simplified to different extents, and mostly were simplified as homogenous bodies. Considering the deficiencies above, a 3D refined model of the surrounding rock of a tunnel is firstly established using NURBS-TIN-BReP hybrid data structure in this paper. Then the seepage field of the surrounding rock considering the leakage in the segment joints is simulated. Finally, the stability of TBM water diversion tunnel is studied coupled with the seepage simulation, to analyze the stress-strain conditions, the axial force and the bending moment of tunnel segment considering the leakage in the segment joints. The results illustrate that the maximum radial displacement, the minimum principal stress, the maximum principal stress and the axial force of segment lining considering the seepage effect are all larger than those disregarding the seepage effect.  相似文献   

18.
三江口水电站导流洞施工在不良地质条件段开挖时发生多次塌方,本文结合具体工程背景,介绍隧洞塌方处理方案及处理技术,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根据勐野江水电站隧洞围岩岩体类别差异性大的特殊地质条件,采用工程类比和现场试验法,研究复杂地质条件下隧洞光面爆破的爆破参数、炮孔布置、装药结构、起爆网路、施工方案及处理措施.研究结果表明,在复杂地质条件下进行洞室开挖,只要选择正确的爆破参数和合理的施工方法也可以取得良好的爆破效果.  相似文献   

20.
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是实现创新型国家、建立社会主义小康社会的根本大计。本文分析了地质工程专业本科生源质量、科学兴趣、培养质量、培养模式等问题,提出在“以人为本”素质教育前提下,不断完善地质工程专业本科培养方案。最终,在保证我国地质工程人才市场的前提下,逐步拓展学生的就业领域,提升学生适应社会需求的后劲,真正做到满足学生、家长和社会三方面的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