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记得这是一节初三的语文课,那时的我还只是一名年轻教师,课的内容是文言文《卧冰求鲤》,讲的是孝子王祥寒冬腊月为了捕鱼给生病的继母吃,赤身卧于冰上祷告,结果冰裂开了,从裂缝处跃出两尾鲤鱼,王祥喜出望外地将鱼带回去孝敬继母。我问学生这篇文章体现了王祥具有什么样的品德?这时,我发现学生小A有些心不在焉,就请他回答这个问题。结果他说了一句:"王祥是个傻瓜,智商很低。"学生们哄堂大笑起来。我声色俱厉地问他:"你说说看,王祥怎么傻?"小A说:"老师,如果河上结了冰,脱掉衣服能把冰融化吗?王祥是货真价实的  相似文献   

2.
小学生由于理性知识比较缺乏,课文中有不少知识对儿童来说只能意会,不可言传,甚至有些可言传的也远不如读后收到的效果好。我在教四年级语文时就有这样的体会。在讲读第七册《再见了,亲人》一课的第一节时,我采用教者和学生串读的方法。我读“八年来,您……记得五次战役的时候……是您……可是您……我们还记得……”省略的部分学生读,读后再对调角色读。读完后我这样提问:“你们读了这一节,有什么感觉?”同学说:“几件事连起来写,读起来顺口。”“读起来语气  相似文献   

3.
高语四册《指南录后序》在记述了出使元营遭受扣留并被驱北上隐忍而行的经过之后,引用了这样一句话:昔人云:“将以有为也。”课本上注解说,这是唐朝名将南霁云的话。南霁云有什么样的为人?他是在什么情况下说这句话的?文天祥写序时怎么独独想到了他,想到了他这句话?弄清这些问题,对于我们深入理解文天祥的爱国情怀,是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4.
我们关注     
如果你是《新作文》的老朋友,不知你是否还记得在2005年12期上那篇《爸爸妈妈,我不理解》的作文?不管你是否记得,也不管你当时是否对它留意, 但《新作文》却记住了它: “爸爸,我见您和别人相处时也显得宽容大度,为什么在妈妈面前,您就变得斤斤计较起来?我不理解!  相似文献   

5.
你如果问我:中国古代的思想家中哪一个最伟大?我说肯定是孔子。你如果问我:中国古代的书籍中哪一部最重要?我说肯定是孔子的《论语》。做一个中国知识分子,尤其是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知识分子,不能不读《论语》。但它不是“圣经”,不是“一句顶一万句,句句是真理”,不是宗教信条。它只是孔子在同他的学生们上课闲谈时说的话,学生们随时记下来,凑在一起就成了这本书,想不到它流传了两千多年,一点也没有过时,也许还会流传更多的年月,因为它充满了真诚和智慧,的确是世界文化的瑰宝。  相似文献   

6.
我想通过我自己亲历的一则案例来回应《冲突发生之后》: 进入九年级之后,学习的压力越来越大,平时也难得有时间和学生们沟通。如果没有沟通,将大大增加班主任工作的难度。  相似文献   

7.
那天,本来是为了找《岩窟王》去淘的碟。结果没有找到岩窟王和阿尔贝,倒是在一堆火影、网王、魔王、猎人里看到了一张《三眼童子》的动画碟。突然之间我想第一次看到它是多久以前的事情了?我发现我想不起来,只记得看到它的时候我大约还只是个小学生,是五年级还是六年级?也说不定只有四年级。主角们的名字?忘了,当年的我是应该知道!故事情节?如果我还能记得清清楚楚的话,我早就转职做侦探了!那些早就被时间给冲刷成  相似文献   

8.
肖忠材 《江西教育》2004,(10):45-45
记得一位教育家说过:“教师如果不读《论语》,就不能成为真正的教育家。”我是教师,当然也想成为教育家。于是,特意将书买回,日夜棒读,现简要析之,以求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9.
走上教育工作岗位已经二十几年了回顾自己走过的历程,有成功的体验和快乐。也有失败的经历和遗憾。随着时间的推移,很多事情已淡忘了,但有一件事给我的印象太深,至今还留在我的记忆之中。记得那是一个夏天,刚开学。我从学生手中陆续接到学生的《素质发展报告书》,翻开一本本《素质发展报告书》,我惊奇的发现家长意见一栏写得满满的、  相似文献   

10.
看了电视连续剧《西游记》,六岁的佺佺迷上了孙悟空。讲的是孙悟空,学的样是孙悟空,画的也是孙悟空。出差时,我看见有一套《西游记》连环画,三十五本,价钱虽不便宜,可我还是毫不犹豫地买了。借电视剧的东风,我要让这套连环画发挥作用。 佺佺听我讲故事的时候,注意力是很集中的。有时,一本连环画要讲三、四十分钟,如果讲两本,至少得一小时。时间虽长,但  相似文献   

11.
小学三年级的一个周六晚上,自从下午在朋友家看了《数码宝贝》之后,我的心里便不断地迸发被拉伸的奇妙感受。我还记得我写过:如果欢欢也可以超进化就好了。欢欢是我的猫,迪路兽也是猫,可是迪路  相似文献   

12.
两年前我上过一节美术课,课题是《奇思妙想》,记得当时我设计了许多精彩环节来激发学生的创新性思维,与学生的互动也非常融洽.学生最后呈现的作品更是颇具创意。  相似文献   

13.
问题来源:新教材和以往教材的不同之处有很多,其中重要的一点是新教材注重学生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学数学。由此也给老师带来了一些麻烦:学生一活动,课堂教学时间就不够用了。教材给了教师调控的时间这一点非常好,但是一两节课还可以,其他的时间挤一挤就可以弥补,可是节节都这样就不行了,最后完不成教学任务怎么办?这样的烦恼在实验初期也困扰着我,我很矛盾,有时甚至想:干脆别让学生讨论交流了,还是我来讲吧。但是内心有一种力量驱使我不能这样做,我想,这种烦恼的起因一定是我们没有找到与学生融合的最佳结合点,如果找到了,一节课的内容是…  相似文献   

14.
星语心愿     
编辑老师:我是宜春市三小的一名语文老师,我从事小学语文教学已经13年,与《小星星》也结识很久了。这本杂志办得很好,我们班每位同学都订阅了。每一次把书发下去后,我都会带着孩子们一起看。一年级时,我读给学生听,慢慢地我让认字多的学生来读,孩子们的读书兴致非常高,有时候,一节课的时间都不够。现在我的学生已经读三年级了,开始学写作文了,为了提高学生写作文的兴趣,我鼓励学生给《小星星》投稿。我可以想象到学生的作文如果出现在《小星星》杂志上,他们的心情将是如何的激动,同时也可以激励其他同学努力把作文写好。星语心愿$江西省宜春…  相似文献   

15.
魔法日历     
《英语大王(小学)》2009,(8):F0002-F0002
进入炎热的8月(August).暑假也将过去一半了。大家的暑假生活过得还算不错吧,可要记得抽点儿时间来捧捧我的场。关注8月的《魔法日历》哦!  相似文献   

16.
一、留一片真诚,听他诉说课本上有一章讲人生价值,说心里话,真有点犯“怵”,总怕学生对这个话题不感兴趣,因此,我做了这样的准备,用一些精采感人的实例,让学生进入我的情感线,而后,我又把话题拉到每个人的身边。我说你们都爱唱歌吧,你们记得有一首歌叫“我也想...  相似文献   

17.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是唐代大诗人杜甫的著名诗句。古代虽然没有语文课,但这却是讲读书与写作关系的经典概括。如果我们加以仔细理解,其也道出了今天我们学习语文与搞好写作的互动关系。记得我在20世纪50年代前半期上小学时,教我语文的是一位对学生要求极严的张老师。他为了使我们多读书,给我们组织了语文课外小组,指导我们在学好语文课的基础上,读课外书籍,当时我看了《董存瑞的故事》《卓娅和舒拉》《列宁的青少年时代》等书,见到好的句子就抄在笔记本上,在作文中尽量应用。现在我还记得我的作文《我的理想》《春…  相似文献   

18.
【苇月的话】在本刊2005年举办的"苏教杯·我最喜欢的一篇语文课文"征文大赛中,很多同学不约而同地投了《孤独之旅》的票,还在文章中表达了自己对《草房子》的喜爱。如果你喜欢《孤独之旅》,喜欢《草房子》,如果你还记得苇月曾经推荐过的《青铜葵花》,那你也一定会喜欢这本《香蒲草》,喜欢"香蒲草"系列里的其  相似文献   

19.
记得《大风车》的主题歌中有这么两句歌词:"你说这是画中风景,我说这里风景如画。"我想用这两句歌词来形容西电一点儿也不过分。如果问我西电是何方神圣,那么就让在下来介绍一下吧!  相似文献   

20.
记得2008年南京市渊声巷小学出版了校本课程《一山一水一心情》摄影集,当时邀我勉为其序。两年多时间过去,该校又一本摄影集《逆光》即将付梓,学校将这一好消息告诉我并再要我写序。荣幸之余,认真拜读该校师生及家长合作的这本摄影成果集,几多感慨。素质教育已经提倡了很多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也已经进行了十几年。但是,现实的教育好像仍不如人意,以致社会不放心,教师不幸福,学生不快乐,家长不认同,管理者很头疼……原因非常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