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网络影评作为融媒体时代的新型艺术形式,它以其独特的文化艺术形式、独特的文本制作团队、独特的文本传播媒介等特点,使网络影评从过去的单一创作媒介、单一制作团队以及单一的传播渠道脱离出来,创作出一系列文本形式丰富多彩的网络影评文本。本文分为三个章节:第一章介绍网络影评的概念;第二章介绍网络影评的三大特点,即便捷性、开放性与互动性;第三章分析中国网络影评的发展预期。  相似文献   

2.
严娜  陈满儒 《今传媒》2014,(1):96-97
网络影评作为融媒体时代的新型艺术形式,它以其独特的文化艺术形式、独特的文本制作团队、独特的文本传播媒介等特点,使网络影评从过去的单一创作媒介、单一制作团队以及单一的传播渠道脱离出来,创作出一系列文本形式丰富多彩的网络影评文本。本文分为三个章节:第一章介绍网络影评的概念;第二章介绍网络影评的三大特点,即便捷性、开放性与互动性;第三章分析中国网络影评的发展预期。  相似文献   

3.
刘迅  岳莹 《当代传播》2013,(1):102-103
全媒体环境下,网络影评主体的多元性深刻影响着影评和电影互动记忆彼此的创作及价值取向.本文在充分肯定网络影评积极作用的前提下,以媒介素养教育为切入点,聚焦网络影评的主体建构,以主体的意识、能力和导向为向度,阐述媒介素养教育对于网络影评人的重要性;并在此基础上阐明以适当、适度的方式引导网络影评人自主、自觉地提升媒介素养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4.
伴随着网络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网络影评已占据影评市场,成为当下最受欢迎的评论方式,促进了电影文化产业的发展。本文从网络影评的传播特征和文化内涵出发,通过深入分析和探究网络影评传播形态的变化,进一步阐明网络影评存在的社会文化价值,进而引导公众更好地参与到网络影评中,解决目前存在的问题,促进网络影评方式的不断改进和创新,丰富公众的公共文化空间。  相似文献   

5.
刘洋 《现代视听》2013,(8):40-43
网络影评这一电影评论形式进入大众视野以来引发了学界的探讨。随着互联网与中国电影产业的不断发展,网络影评也显示出其潜力,对其研究应更加走向深入。文章对近三年来有关网络影评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文献综述,根据网络影评的溯源、发展阶段划分、特点研究、问题研究、对比研究等内容进行了依次整理。文章最后阐述了网络影评研究目前所存在的不足并对其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6.
杨梦蕾 《新闻传播》2013,(12):147+149
如今,电影成为了现代人尤其是年轻人娱乐消遣的主要方式,而相关电影的评论成了人们选择观看哪一部影片的影响因素之一,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影评逐渐走入了观影人的视野并产生了影响力。本文通过列举和分析一些影评与电影宣传的事例来研究网络影评的现状及发展。  相似文献   

7.
《今日影评》是电影频道节目制作中心自制的栏目,经过不断的实践,在多种多样的网络影评和电视影评节目当中独树一帜,不仅产生了极其重要的独特文化价值,并对当下中国电影的发展和格局重构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本文从《今日影评》栏目出发,深入解析了当下中国电影的创作现状及其发展出路,提出了当下电影格局再构造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8.
网络影评的话语暴力及其权力运作的生产机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网络影评的话语暴力,是指在当今中国较为严重的权力寻租与话语暴力氛围下,通过网络媒介得以生存和发展,并对电影作品或电影人采取僭越一般价值尺度、道德底线甚至法律基准的评判、指责甚或辱骂的各种言论。迄今为止,学术界、传媒界和网络媒体本身已经对此现象给予了一定程度的关注,但从社会历史与文化心理的角度,深入阐发网络影评话语暴力的生产机制,揭示网络影评话语暴力沿袭"文革"破坏遗风与民间造反心理,借助瞬间感性体验与极端民族情绪得以滋生,并从根本上依附于政治与资本的双重权力运作特征,无疑对当今中国的电影批评、网络发展及媒介文化建设都有着不可低估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田秋生 《现代传播》2022,(8):96-104
电影史家已建构起三种关于左翼影评的主叙事:“革命史叙事”“电影本体叙事”“现代化叙事”,它们在历史观上不同程度地受制于目的论与结果驱动论,在媒介与社会关系上呈现功能主义取向,对历史真实构成了不同程度的遮蔽。历史现场中的左翼影评是一种流动的媒介实践,影评阵地流变不居,影刊面貌复杂多元,影评标准也始终处于建构之中。重构左翼影评历史叙事的路径在于:回归历史本体,书写左翼影评的历史而非历史中的左翼影评;以现象学还原的姿态,呈现左翼影评的真实、多元的面貌;在互动的视野中,呈现左翼影评与其所寄身的报刊、社会之间的交光互影。  相似文献   

10.
以作者所在馆近年来开展学生影评工作的经验为例,说明高校图书馆开展读者影评工作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  相似文献   

11.
陈琰  高智阳 《传媒观察》2024,(3):102-109
根据苏珊·桑塔格的迷影理论,早期的电影迷恋将观影仪式化,是对观影行为本身的迷恋,最初的电影批评也是在电影迷恋的氛围中成长起来的;数字时代的来临让电影批评和网络接轨,并显露出社群化、精英化的“后迷影”特征;而如今,由于电影审美趣味和观看方式的变迁,网络影评总体呈现出一种“再媒介化”的趋向,以传统迷影和后迷影为代表的“电影迷恋”已经转化为大众狂欢式的“符号迷恋”。  相似文献   

12.
孙燕妮 《东南传播》2021,(1):103-107
在微信公众号中,广告侵殖日益普遍.研究收集了知名影评公众号中35篇混有广告的文本,采用语步分析、内容分析和逻辑语义关系分析等方法,对文本中的广告侵殖现象进行考察.研究发现广告侵殖给影评带来了结构和篇幅上的改变,但侵殖并不彻底,影评部分还保留着相对独立的形式和功能,分析显示广告主要通过观影感悟、电影故事、电影中人物、演员...  相似文献   

13.
中国电影产业的快速发展以及互联网技术的普及,极大地促进了网络影评的发展,而传统纸媒上的影评也并未放慢步伐,有了新的飞跃.与此同时,不同于上述两类影评形态的电视影评也在当下终成气候.电视影评指的是以电视台作为主体传播平台、进行以影评为主的电影文化传播形态;其在国外早已发展成熟,在国内也不是什么特别的新生事物,以往包括北京电视台在内的许多电视平台也都有过这方面的实践.然而,真正将这种影评形态坚守下来并打造成为中国电影评论的品牌者,当推电影频道节目中心的自创栏目《今日影评》.该栏目在众多形态的影评中脱颖而出,产生了其他影评形态所不具备的独特文化价值,成为推动中国电影发展、建构中国电影文化的重要平台,也成了众多影评人的心灵归宿.  相似文献   

14.
我不赞成那种“写作入门”之类的东西,似乎掌握了“写作入门”就能写出好文章.实际上这是不可能的.因为写作同搞数学、物理、化学不尽一样;它需要将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结合起来,对所评论的作品进行深入地剖析。如果说,电影是艺术,影评文章也应该是艺术,不仅给人以思想启迪,更要给人以艺术美的享受。要谈影评写作从何入手,我先说说影评文章的分类及其要领. 关于分类,各说不一。我把影评文章分为专论、综述、评论、评介、观后感,艺术欣赏六种。1.专论,也称专题论文.是指对电影创作中某  相似文献   

15.
编辑同志: 我是一名部队的业余报道员,爱好影评写作.入伍三年来,写影评稿件不下五十篇,却都石沉大海.我曾为此苦恼过,怨恨过,并发誓今后再不写影评了.看了《新闻与写作》“影评漫笔”的文章,我找到了影评稿件不被采用的原因,主要是自己对影片看得不透,没有抓住其评论要领.失败的原因找到了,我写影评稿的信心又大了.部队看了电影《希望这不是真的》以后,我便试着写了一篇观后感《记取“失火”的教训》,寄给《电影宣  相似文献   

16.
通过Python网络爬虫获取IMDB网站美剧《权力的游戏》影评并进行数据清洗,利用自然语言处理(NLP)对数据进行文本规范化、TF-IDF特征提取。采用有监督机器学习技术对模型进行训练、测试、评估,并用经过训练的模型分析规范化处理的影评文本,得到该剧影评的正负情感,并对其进行可视化处理与分析。运用隐含语义索引技术对标记过情感极性的影评文本进行主题建模,分别提取评论主题。展开爬虫分析影评对涉军舆情监控的启示。  相似文献   

17.
我珍藏着几十份电影说明书,那是我在担任沪上一家电影院业余影评员看电影时买的. 我从1974年7月参加影评组,至今已经整整30年了.我至今记得参加影评组观摩的第一部影片就是王心刚主演的<侦察兵>.参加影评组的最大好处是可以提前观看即将公映的电影,而且是免费的.1976年粉碎"四人帮",一大批五六十年代经典影片与久违了的观众见面,一些优秀国外影片也陆续上映.尽管看了不少电影,但没有一张说明书,因为那时不大有说明书与观众见面.  相似文献   

18.
网络影评发端于1998年前后,差不多是随着内地互联网产业的诞生而诞生。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网络应用在社会生活各方面的纵深切入,网络文化和网络经济影响力日盛。在不同眼光的塑造下,网络影评的性质和价值定位也在中国互联网发展的不同阶段发生着变化。它比之诞生之初已有了明显的分化。而对于这种分化和期间的演变,国内  相似文献   

19.
邬鹏坤 《青年记者》2016,(29):64-65
新世纪以来,伴随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普及,网络成为人们发表观点并进行交流的主要媒介之一.依托互联网而产生的网络影评形态多样、生动有趣,吸引了大量的参与者,影响着人们的观影选择,构成当下社会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当下影评研究必须面对和分析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20.
目前,我们报纸上的影评,还不能满足读者的要求.以今年四月份为例,北京当月上映的国内外新影片共有11部,光明日报和中国青年报都只发表一篇影评.上海在四月份上映新片有10部,解放日报只发表了三篇影评.在此大跃进的日子里,影评的对象——艺术故事片、新闻记录片、科技片、翻译片等等,的数量都要大大增加,各地上映的新片也定将增多,报纸上的影评工作,无谕在数量或质量上,也将来一个大跃进.现在,我就影评工作来谈淡我的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