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军 《宁夏教育》2006,(10):69-69
女儿小时候胆小,腼腆,不爱说话。为了纠正她的这个“毛病”,从识字起,我就教她大声读书,而且是有表情地读。比如读《两只小狮子》的故事。我教她怎样用不同的语气读出两只小狮子的不同个性,狮子妈妈又是怎样和蔼地说服懒狮子,就像是排演一出话剧。女儿很快喜欢上了这样的朗读。渐渐地,她读书的声音响亮了,胆子也大了,说话特别富有表情,也很有条理。  相似文献   

2.
学会找东西     
女儿常常丢东西,我已算不清她丢过多少次了。只记得她刚上一年级时、不是丢笔就是橡皮,有次还将整盒的橡皮泥丢了。丢就丢了,她从不知道去找,有时被小朋友拾到交给教师就放在讲台上,她也不去领。见女儿这副样子,我真有点怒其不争的感觉。东西丢了不仅没有一点心疼和懊悔,更不知道去找,只知道再去买。长期下去,只能养成她大手大脚、奢侈浪费的坏习惯。一次,我为她整理书籍时,发现她的一本《安徒生童话》没有了,一向爱书如命的我决心借此机会教育女儿一顿,使她明白:东西丢了,你去找了,或者还能找回来;如果不闻不问,丢失的东西就永远丢了。我让女儿好好回忆书放哪儿了,女儿被我的神情吓住了,眼泪一个劲地往下流。她不明白,和蔼可亲的妈妈怎么一下子变得这么“坏”。  相似文献   

3.
女儿读高中以后,我才明白什么是真正的压力。我是一名小学教师,初中毕业就读中师了。很多年来,一直羡慕有机会读高中的人。女儿考取高中那一天,我就以羡慕的心理祝福她。但等女儿高一一个学期下来,我就不怎么羡慕她了,因为我看到她比我读初中时累多了,看课外书几乎没有可能,整天叫苦叫累。高二那一年,尤其是小高考,女  相似文献   

4.
女儿正上小学二年级,喜欢阅读,我认为她目前尚处于识字阶段,并不刻意去引导她的阅读方向,任她随意翻看家里的书刊.没想到,有一天女儿在与我闲聊时,涉及了鲁迅先生的经典散文《秋夜》,令我刮目相看. 读过《秋夜》的人,大概都忘不了文章的第一段:“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  相似文献   

5.
陪女儿读书     
女儿上二年级时不喜欢读书,妻子很着急,便交给我一项任务:要让女儿爱上读书,读好书,多读书。妻命不敢违。于是,一有空闲,我便把女儿关进她的小书房。我将《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新编一千零一夜》《上下五千年》等故事书堆满了她的小书桌,硬逼着女儿读  相似文献   

6.
爱如春风     
我自恃不是一个没有控制力的人,作为母亲,我有足够的耐心,比如女儿生病了,我守着她,几乎是数着药掖一滴一滴看她输液;再比如女儿还不识字时,每天晚上入睡前我都为她讲故事,《格林童话》、《木偶奇遇记》等等,讲得我就差自己改行去写童话了。但当女儿开始学习钢琴后,我还是对她发了不少次火。本来她是要学小提琴的,无奈少年宫的老师嫌她太小不收她,她很坚决地转而要一架钢琴。如此大的投资额和占地面积都让我犹豫,我在她对我提出的要求一口一个“好的!好的!”的承诺之后才请进了  相似文献   

7.
寻梦的孩子     
爱文学的孩子一定是爱读书的孩子。雅玲就是这样一个孩子,执著追求文学赋予心灵的美丽,在寻梦的天空中自由地飞翔着。她爱读书,她对每一本书的理解与感悟总令我震撼。读《呼啸山庄》,她悟出了“复仇的人生是没有价值的,爱才是生命的真谛”,读巴金的《家》、《春》、《秋》,她记下了一句话:“春天是我们的”;读冰心的《繁星春水》,她明白了“成功的花无不是经历风雨后才愈开愈艳”;读《呐喊》,她感叹鲁迅不愧为“天地间最不屈的斗士,中国最硬的脊梁”……在与她的多次交流中,我发现她在成长,我的年龄虽然不过大她几岁,然而,她思想的成熟却是…  相似文献   

8.
女儿读小学一年级,为了让她受到文史知识的熏染,我时常有意识地加强她对文史知识的了解与学习。前不久的一天,女儿翻阅杂志《小学生天地》,其中有一幅小学生写的字画,是杨慎的《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女儿  相似文献   

9.
我女儿爽爽,在幼儿园中班,前天放学回来,拿回一个纸条,上面写了20个汉字,说阿姨让家长把这些字写到硬本上,当识字卡。我写好字卡,让女儿读,她很快全都读了上来,我并不吃惊,因为这些字多数她早已从玩具积木上学过。在我女儿刚会说话的时候,我就为她买了汉字积木,另一面有图。  相似文献   

10.
读女儿的书     
女儿进小学,我就给她一个书橱,声明:我们父女的书分开。同时我还把多年积累的儿童文学书籍全部送给她,像《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张天翼作品选》《天方夜谭》之类,适合于她读。可不过几年,女儿念小学高年级了,开始在我的书橱中搜寻起来,她把好多书都搬到她的书橱。像《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青年近卫军》《尼罗河上的惨案》《东方快车谋杀案》之类,女儿说:这些都是儿童文学,应归她保管。我只好答应。女儿进了初中,又在我的几大书橱中寻寻觅觅。有天我下班回来碰见了,问她找什么书,她理直气壮地说:“老爸,你的这些书——《大卫·科波菲尔…  相似文献   

11.
诗歌润童心     
我是一名语文教师,我深知诗词对孩子的教化作用.于是,在女儿2岁多时,我就开始给咿呀学语的她读古诗.处于语言启蒙和爆发期的女儿对古诗很感兴趣.我知道她不明白古诗的意思,但从她那兴奋的小眼神里,我能看出她对那些朗朗上口的诗句的喜爱之情.  相似文献   

12.
小溪 《师道》2009,(3):59-59
我是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深知课外阅读的重要性。女儿出生后,我就给她订阅一些小刊物,让她开始触摸文字,感受语言的魅力。女儿对图画和文字也很有兴趣。2000年,女儿读三年级,新的《小学语文教学大纲》一颁布,我便把上面推荐的《小学古诗词背诵80首》买了回来,她同样是很认真地看。  相似文献   

13.
帮女儿洗头     
女儿读初中二年级的时候,一次考试前她很认真地对我说了这么一句话:“爸爸,我们班的同学讲,考试前洗个头可以把霉气洗掉。”直觉告诉我:她想洗个头,同时想与我探讨这样的说法是否有道理。我明白她的目的,为了考试取得好成绩;我也理解她的困惑,对考试能否取得好成绩没有把握。可我更明白“洗头”和“考试成绩”间没有因果  相似文献   

14.
徐玲华 《师道》2005,(12):60-60
谁说小孩不是天才呢?女儿人不大,可常常语出惊人,整天问题多多,有时又让人无法解释,其中滋味我是深有体会。我现在只希望她快点识字,自己可以去看《十万个为什么》,去学更多的知识。我在她面前早已没有了平时站在讲台上的那种指点江山的豪气,倒像个一问三不知的后进生。  相似文献   

15.
崔卫平 《教师博览》2012,(12):46-48
一女儿闹闹从什么时候开始阅读的?三四岁吧。一上来她就先读我收藏的书:《人性论》《存在与时间》《艺术与幻觉》,总之,我书桌上有什么她就读什么。当然,我读书里面的内容,她仅仅读封面。我的学生问她:"闹闹,你妈妈爱读什么书?""《野天鹅在行动》。"她毫不迟疑地说。  相似文献   

16.
女儿读小学一年级,为了让她受到文史知识的熏染,我时常有意识地加强她对文史知识的了解与学习。 前不久的一天,女儿翻阅杂志《小学生天地》,其中有一幅小学生写的字画,是杨慎的《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  相似文献   

17.
女儿写的一篇题为《墙》的作文,在“中国优秀少儿报刊金奖期刊”《初中生·作文》的扉页上刊出了.更出人意料的是,该作文还被评为“千金作文”,这让我的女儿欣喜若狂.当然她在意的不是有1000元的稿酬,而是她从此认为自己也是一名“文人”了.她从小就爱好文学,读小学时,获得过中国少年作家协会举办的作文竞赛一等奖.  相似文献   

18.
《中国孩子在海外》一书中有一个在美国读初中的孩子邵司晨,她在《我到底是谁》的自问中写道:“我到底是谁?很多时候我真是不明白。在美国小朋友眼里,我是个中国人……可在爸爸妈妈眼里倒像个美国人……”她喜欢听老师讲中国的长城,喜欢看中国的电视剧;但她不喜欢上...  相似文献   

19.
有人说,读淑文的书,就如她牵着我们的手,和她一起走过生命的巡礼。看淑文陪伴孩子十二年,就如同张开妈妈的两只眼睛,一只照见自己,一只照见小孩,不仅住进孩子的心灵世界,也让自己回转像小孩,重新活过。最近带女儿出去买东西,很多人都说,我们母女越来越像了。"真的吗?是什么地方像呢?"听说小孩子的涂鸦画很真,会不知不觉画出她心里家人的图像。我找出小红豆去年母亲节画的涂鸦画,看看会发现什么。蓦然间,我明白了,原来我和女儿最相像  相似文献   

20.
女儿     
所谓侠骨柔情,铁铮铮的汉子一旦动情才特别感人。哲学家周国平的《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说尽了为人父的慈爱和柔情,为人儿女的读了此书无不泪洒衣襟。妞妞一出生就患有双眼多发性视网膜母细胞癌,在婴儿中,其发病率是一万二千分之一。可是到了自己的女儿身上就是百分之百的灾难。妞妞的生命只有五百六十二天,父亲周国平用深情记下了女儿到这个世界上短短旅程的每一天,和她一起感知了这个对她而言惟有小小亮光的世界,正像作者自己在书中所说的:“因为有你,世界与我息息相关。”在知道了这样的背景资料后我们读《女儿》这首诗才明白深藏其中的亲情和悲痛,有人说“女儿是父亲上辈子的情人”,要不怎么会有那么多的爱和柔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