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综合性学习作为新课程改革提出的重要目标和学习形式,肩负了对以往学科中心、教材中心、教师中心旧的课程体系的颠覆重任.各套小学语文教材均将综合性学习作为教材设计的重点和特色.通过对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综合性学习的设计特点、局限性分析,我们尝试对语文综合性学习提出新的规范.  相似文献   

2.
一、必须尊重教材,依托文本 教材是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依据,是新课程标准的具体化和再创造.教材所选之文均具有"典范性",文质兼美,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语文课堂教学的主要载体是教科书,每一位语文教师都应当充分开发、利用好这些语文教材资源,这是语文有效教学之根,因为教材中任何一个文本都有其内在的完整意蕴,有浑然不可分割而又渗透表里的特定神韵,用好这些教材的前提就是教师对课文的熟悉程度.  相似文献   

3.
如今,多媒体教学资源在语文教学上的普遍应用,很大程度上取代了教材插图的作用,插图在教学中的作用渐渐被淡化.教师往往为了制作精美的课件费尽心思查找资料,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其实,新课程标准下的语文教材,图文并茂.这样的教材编排,符合小学生的身心特点.教学时若能巧用,不仅能培养学生兴趣,提高课堂效率,且能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4.
语文课程标准及语文教材具有虚实相映的属性和特征,语文课堂相应地也应该做到虚实相映.然而,虚实相映的规定性却被实用性挤占了,淹没了.要改变这种教学局面,语文教师必须深刻认识虚实相映的规定性及其重要作用,同时在生活中做一个虚实相映的人.语文教师之"虚",主要体现在阅读和写作两个方面.虚实相映的语文是理想的语文,虚实相映的人生是理想的人生.  相似文献   

5.
面向21世纪的中职语文教学,需要有与新大纲相契合的配套新教材.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语文>(提高版)是依据教育部2000年颁行的<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试行)精神编写的.为了顺应"一纲多本"的开放格局和竞争态势,我们在认真研究国内同类教材和教学现状的基础上,精心设计了富有改革精神和创新特色的教材整体框架,并于2001年相继推出第一册、第二册(全书共四册),得到全国中等职业教育教材审定委员会专家的充分肯定和广大师生的普遍欢迎.  相似文献   

6.
走进新干县城北小学,走廊墙壁上展系的是学生 精美的书PI作品,图书角摆放的是学生推荐的优秀图 书和学生作文集.这是学校近年来坚持"大语文观" 的教学成果. 一、以大酣观做好语文教材的加法 学校在"大语文观"的指导下,以语文教材为基 础,引进和开发了一系列语文校本课程.  相似文献   

7.
本文就信息技术与语文教育一体化进行了粗略地描绘以计算机为"课堂",拓展语文学习领域;以计算机为"教材",拓展语文学习内容;以计算机为"工具",拓展语文学习方式.借此说明如何科学认识和把握信息技术在语文教育中的作用以及对语文教育变革的方向,加快信息技术与语文教育的"一体化"进程.  相似文献   

8.
王群 《考试周刊》2008,(21):30-31
<新课程语文标准(实验稿)>中强调:依据学生掌握语文基础知识及基本技能的学习基础上.培养他们具有正确的情感态度和审美价值观.中学语文教材文本中都出现了一定量的语文实践活动、口语交际运用等形式.旨在通过开展综合性的学习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分析比较语文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新旧教材以及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的异同,较为详细地论述了在语文教学中怎样进行合理的衔接,从而较大地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  相似文献   

10.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为语文教学洞开了一片新的天地.语文课堂不再死水一潭,而变得热闹、丰富、活泼、多元起来.新的理念、新的追求,尤其是:"语文教学要'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的观念已成为广大教师的共识,老师们打破了照本宣科、学生被动接受的知识传授局面,出现了"用教材教"的新气象.诸多"用教材教"的设计频频亮相于课堂,令人目不暇接.新事物的出现与流行令人欣喜,然而我们在追赶流行的同时,更有必要把热情沉淀为理性,并对各种"用教材教"的课堂作一番理性的审视.  相似文献   

11.
传统的语文教学只重视语文教材的篇章意旨和教法的研究,忽视了纵向的旨在培养、提高学生语文素养持续发展的纵向研究,本文拟就运用"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精神展开语文教法的纵向研究的思路,以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开拓语文教研的新思维.  相似文献   

12.
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凭着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技能."我认为,语文教学就应该把教材上的知识转化成学生的语文技能,这样才能让学生真正学好语文,促使他们的语文能力不断发展,即达到以"本"为本,读写双赢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肖猷莉  纪波 《江西教育》2022,(14):58-61
统编语文教材采用"人文主题"与"语文要素"双线组元.语文要素,即语文训练的基本要素,它包括必备的语文知识、基本的语文能力、适当的学习方法(策略)和学习习惯等.统编教材将语文要素合理地分布在每册教材、每个单元、每篇课文之中,有效帮助一线教师解读教材,让一线教师教学有了抓手.那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让"语文要素"有效落地呢?...  相似文献   

14.
教材是教师的主要教学资源,是教与学的重要凭借.语文教学中,"用教材教"的理念已成为广大教师的共识,它不仅要求教师把教材当做引导学生学习的工具、凭借,使教材原本的功能得到合理发挥,而且要求教师在教学设计时不被教材束缚,因"材"制宜,以人为本,"咬定"教材不放松,实现教材资源的有机整合.下面以人教课标版语文教材五年级上册(以下简称五年级上册)为例,浅谈本人在实际教学中"用教材教"的几点做法.  相似文献   

15.
北京市21世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经进入教材实验的关键阶段.正在实验的这套小学教材包括一年级的数学、语文、常识、思品、音乐、美术、英语、体育,三年级的科学、信息技术等科目.实验教材作为新课程的形式物化和内容载体,体现了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以人为本的教育,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  相似文献   

16.
人教版小学语文实验教材的"语文园地"以范例的形式穿插了"展示台"这一栏目,引导学生开展综合性学习."展示台"内容丰富,图文并茂,形式活泼新颖,有利于学生语文知识综合运用能力的提高.作为教师要认真领悟编排意图,用新课改的思想来盘活它.  相似文献   

17.
教材"三读"     
在教材解读时,我们听得最多的就是"教材要反复地读"这一句话.开始我并不是完全理解,怎么说我也有十年的教学经验,难道还读不懂小学语文教材?有必要反复地读吗?而在几次解读教材后,我似乎才明白什么叫"解读教材",才摸索出解读教材的一些规律.  相似文献   

18.
语文是一块充满情感的天地,语文教材中那些文质兼美的文学作品,给学生提供了真、善、美的标准;而语文教师富有情感的教学,不仅能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完善学生人格,而且也展示了语文教学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9.
朱熹云:"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如果把语文教学比作"半亩方塘",要让其水"清如许",就必须有"源头活水".新课改下的语文教材本身的内容是极丰富多彩的,而教学对象又是极具情感、极具个性的人.因而语文教学不能冉采用死填硬喂的传统模式了,要有活力才会有魅力.那么如何才能有效激活语文教学,让语文教学的水"活"起来呢?经过长时间的观察、思考与实践,我认为可以从激活课堂、活用教材、激活学生几方面人手,使语文教学真正"活"起来.  相似文献   

20.
小学阶段是一个人道德品质形成的重要时期.教师应充分利用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感恩教育资源,引导学生感恩、知恩、报恩和施恩,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