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考点解析】近几年,中考现代文阅读注重了对表现手法的考查,这类试题的命题意图主要是通过理解和把握文章的表现手法,考查学生对文本的理解能力,使学生领悟文章的表现手法的作用及表达效果。表现手法从广义上来说,指的是作者在行文措辞和表达思想感情时所使用的特殊的语句组织方式。不同文体的作品,其运用的表现手法有其相同之处,也有区别。抒情散文如直接抒情、间接抒情、托物言志、抑扬结合、象征等,记叙文如首尾呼应、铺垫照应、以小见大、详略安排、叙议结合、正侧相映等,议论文如引经据典、巧譬善喻、逆向求异、正反对比、类比等,小说如描写方  相似文献   

2.
1.熟悉字词,熟练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体会各篇文章的内涵,从而领悟作者在文章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了解记叙性散文的阅读与写作要求,学习在叙述和描写中抒发感情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正>高考语文的现代文阅读部分"表现手法"的考查备受命题者青睐,试题经常涉及"表现手法"这一概念,但事实上很多学生对这个概念的理解一直含糊不清。2017年全国共8套高考卷,直接设题考查"表现手法"的就有5套,由此可见其重要性。本文通过其中几个典型题目对现代文阅读中"表现手法"的运用稍作分析,以便学生更好地理解掌握。1.全国卷Ⅱ的第6题:作者交替使用"你"和"我"两  相似文献   

4.
这篇课文通过记叙李愬乘虚雪夜袭蔡州的著名战例,充分表现了李愬的军事谋略:战前,深入了解敌情,合理部署兵力;袭击时,神速机智,出奇制胜。围绕这个主题,作者把正面叙述与侧面烘托、反面映衬的表现手法结命运用,使作品的主题鲜明,人物形象突出。正面叙述,这是记叙性的文章经常采用的表现手法。这篇文章,先叙李愬深入了解敌情,“每得降卒,必亲引问委曲。”正因为对“贼中险易选近虚实尽知之”,才能做到对降  相似文献   

5.
人教社初中语文第二册对“顺叙、倒叙、插叙”有两种不同归类的提法:在教材332页《记叙文的阅读》里说:“记叙文的顺序主要有三种:顺叙、倒叙和插叙。”该册课本84页作文训练《写人记事要注意记叙顺序》中又说:“记叙文常常是按时间顺序来写的。记叙(记叙方法)有顺叙、倒叙、插叙三种。要了解这些方法的特点、作用和要求。顺叙是基本的方法,在文章中,它与其他方法经常配合使用。”在同一册教材出现两种截然相反归类的提法,自然会给语文教学带来麻烦。笔者认为,教材84页对“记叙顺叙”和“记叙方法”的归类提法是正确的,而332页将…  相似文献   

6.
本文是一篇借物抒情.以树喻人的文章。文本既表达出作者对这两棵树的赞美之情.又在字里行间渗透着作者对宋庆龄的深深怀念之情。因此在本课教学中.我以朗读感悟为重点.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领悟文章内涵.挖掘文章情感.一方面通过阅读感受揣摩文本语言文字的无穷魅力.积极为学生建构与文本、与作者对话的时空;另一方面借助课外资料体会品味宋庆龄崇高的人格风范和高贵的精神品质。  相似文献   

7.
语文阅读教学的文本可以粗略地分为两大类:实用类文本和文学类文本。实用类文本主要包括说明文、议论文、新闻等。阅读此类文章,通常要求筛选、整合文本信息,掌握主要表现手法,准确概括作者在文本中所持的观点态度等。其阅读过程较多涉及理性思维,其文本的表层意义和深层意义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8.
<正>说起高中语文,可真是让我又爱又恨:阴晴不定的信息类文本长篇大论,我常常读不懂;作答全凭运气、忽高忽低的选择题;写了好多字,却经常字字踩不到得分点的主观题;更可怕的是,考试时因在信息类文本阅读和作答耽搁太多的时间,使得正常考试时间捉襟见肘。这里我要说的是我认为最严重的问题,可能也是很多同学的心腹大患——阅读障碍。初中时语文阅读的文本以记叙、描写、抒情等表达方式居多,即使有议论文,也大多是中规中矩的、程式化的。高中的信息类文本,  相似文献   

9.
李尚绩 《学子》2013,(6):67
一、比较阅读突出比较性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文本放在一起作比较,突出它们在主题和艺术手法等方面的区别,从而使学生得到不同的情感体验。简单介绍比较阅读这一方法的两种基本思路:1.同一作者不同作品的比较,突出同一作者作品的不同风格,让学生加以区别比较。如,学习杜甫的五言诗《望岳》可与其另一首七律《登高》比较  相似文献   

10.
瞿秋白同志写作杂文《一种云》时,正处在白色恐怖笼罩下的上海,环境十分险恶,再加上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新闻检查严密,层层设卡,他不得不使用鲁迅先生经常使用的匕首、投枪式的杂文形式和拟人、比喻、象征的表现手法,揭露敌人,歌颂革命。因此,包括《一种云》在内的他的杂文,措词隐微而曲折,寓意深刻而含蓄。目前,初三学生历史知识比较贫乏,对作者及其作品,又缺乏了解,阅读这篇课文有一定困难。为此,教学《一种云》必须注意两个问题:第一,交待清楚作品的时代背景和作者  相似文献   

11.
文学类文本阅读 【考点阐释·考情分析】《考试大纲》对文学类文本阅读的内容要求:阅读鉴赏中外文学作品。了解小说、散文、诗歌、戏剧等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文学作品的阅读鉴赏,注重审美体验。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内涵,分析艺术表现力;理解作品反映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探索作品蕴含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12.
<正>探究文章意蕴类试题是记叙类文本阅读题中考查高阶思维能力的题目,常出现在一组记叙类文本阅读题的最后。这类题一是考查全文的意蕴,二是考查文中某一部分的意蕴。如以下三道题,分别考查了全文的意蕴、某个段落的意蕴和某个语句的意蕴。2023年中考重庆市B卷《日子》阅读试题:本文意蕴丰富,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多种感悟,请结合全文内容分析。  相似文献   

13.
<正>赏析作者所运用的记叙手法和描写角度是游记文本解读的关键环节。记叙手法的解读对学生学习作者的写作手法,思考作者的写作意图具有重要意义。以《一滴水经过丽江》的设问为例,通过提问设计,给予思考抓手,引导学生变阅读者身份为写作者身份,实现从被动阅读文本转向主动思考写作意图。  相似文献   

14.
杨帆 《考试》2011,(Z4)
象征和托物言志是古代诗歌中经常使用的两种表现手法,各类考试多有涉及。许多同学甚至老师都感到,这两种表现手法非常相似,难以区分。现对这两种表现手法浅析如下:象征和托物言志都借助某一物象来表述另外的东西,都是把直白的概念或抽象的事  相似文献   

15.
文本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核心,通过文本阅读,品味语言,可以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体悟作者的情感。而如何让文本阅读更加的有效,笔者认为可以从两点入手:关注连词,通过对比阅读发现妙用,成为理解情感的有效助力;关注动词,通过替换阅读比较不同,体会作者情感的张力。有针对性地把握关键句中的关键词,正如《淮南子·说山训》中所写的"见一叶落而知岁之将暮",品一词可观作者的情感态度。  相似文献   

16.
小学生阅读需要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领悟文本的表达方法。在具体的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判断,这需要的不仅仅是胆量,还有相关的能力。学生的能力何处之有?需要进行思考和实践。  相似文献   

17.
通过分析经常使用到的两种英语阅读课教学模式,本文作者比较了两种教学模式的优点和缺点。接着作者又对阅读的本质和阅读理解的不同层次进行了探讨从而对教师的角色下了定义。此外,作者对阅读的三个方面也进行了深入地讨论。  相似文献   

18.
文本细读是目前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常用的一种阅读方法,它是指围绕文本开展仔细、反复的阅读,从文本的字里行间摘取点睛之笔,让学生追随作者的创作思路,领悟文本的思想情感,明确文本的主题思想。高中语文教材中的文本大多源于名家,文本篇幅较长,教师应调整教学思路,引入文本细读的方法 ;借助词句标注、互动交流、场境导入、情境演绎、意境联想等方法,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助力学生了解文本内涵,深挖作者的真情实感,进而增强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9.
议论这种表达方式,一般记叙文常常用,与记叙中常穿插议论一样,议论中也常常穿插记叙.因此,阅读时要善于弄清叙议两种表达方式如何结合,记叙中的议论有什么作用,议论中的记叙又有什么作用.一、记叙中的议论  相似文献   

20.
当前文本阅读研究主要争议的整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本阅读研究是心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当前研究者特别关注文本阅读过程中有关信息的理解和加工过程,在这一问题上,形成了建构主义理论和记忆基础文本加工理论两种主要争议.研究者为了整合这两种理论争议,又进一步提出了风珑景模型和文本阅读双加工理论这两种理论观点,每种理论都有一定的实验证据,但每种理论也都还有自己的不足,未来的研究中还要对这一问题进行进一步的探讨,从而促进文本阅读研究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