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教者父母心",尤其是语文教师,应该使学生对语文乐学、会学、学会,养成良好读书习惯,更要教会他们做人的道理,培养高尚情操,让孩子们的身心得到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2.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丰富而广博的课外书会为学生打开一扇扇窗户,让他们看到一个魅力无穷的大千世界,引导他们勤于阅读,丰富他们的知识,开阔他们的视野,活跃他们的思维,陶冶他们的情操,使他们获得“我读书、我快乐”的成长体验。近几年来,我校在打造书香校园这方面做出了一些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3.
高红纳 《教师》2014,(33):23-23
为了培养学生爱读书、会读书,从而养成读好书的习惯,我们必须营造氛围,指导学生从小进行广泛的阅读,让学生享受到读书的快乐,使阅读成为他们成长路上的快乐经历,使他们真正地爱读、乐读,以致受用终身。  相似文献   

4.
开展多样化的读书活动 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小学图书馆中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不仅可以使图书馆更富“人气”和活力,同时也能使同学们开阔知识视野,使他们各方面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而不至于成为只知课本内容,不晓天下事的“真正的书呆子”。 1 开展读书活动的好处 11 提高学生道德素质 为了提高青少年学生的道德情操,大胆让他们走进图书馆,通过各类读书活动,使学生“多读书,读好书”。通过阅读优秀书刊,可使同学们得到潜移默化的知识熏陶,养成勇于探索真理的精神,提高独立思考能力,形成正确的世界  相似文献   

5.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好书会使人开阔视野、丰富知识、陶冶情操、净化心灵.从小让孩子养成读书的好习惯。会让其受益终生。在小学阶段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是摆在我们小学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多年来.我校把读书活动作为学校教育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作为爱国主义教育、道德教育、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积极地开展。学校把读书活动作为学科建设、文化培育的重要途径和抓手.作为提高学生道德情操、文明习惯的重要工程。  相似文献   

6.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在读书中,让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渗透到学生的血液当中,陶冶他们的情操,提高他们的阅读分析能力。  相似文献   

7.
目前由于受"读书无用论"、"金钱观"等因素的影响,老区学生流失现象十分严重,防辍堵流不得不纳入教育的议事日程上来,笔者就此谈一些看法。一、加强德育教育是防辍堵流的基础让学生了解革命前辈和先烈的英雄事迹,使他们能感受到今天的学习环境来之不易,陶冶他们的情操,使他们满怀信心地投入到学习之中,增强为中国富强而读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充分发挥典型的激励作用,在新出现的特困生群体中,会有一些品学兼优的学生,我们要把他们树为典型,充分利用这些典型,对青少年学生进行艰苦奋斗精神的教育,使艰苦奋斗蔚然成风,培养出更多的为实现党的事业而奋斗的人才。  相似文献   

8.
朱永新教授在其《新教育之梦》一书中曾提到:“读书,是孩子们净化灵魂,升华人格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途径。”《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学生要学好语文就要广泛读书,只读几本薄薄的语文教科书是远远不够的,要通过大量的阅读开阔他们的视界,活跃他们的思维,陶冶他们的情操。为了使学生真正进入引人入胜的文学殿堂,我以“情智”为纽带,做了如下尝试:  相似文献   

9.
崔永霞 《考试周刊》2013,(87):35-35
朗读是阅读教学中最重要的手段。朗读能提高学生兴趣,发展学生语言能力;朗读能激发学生的情感,培养学生的爱美情操;朗读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写作能力。教师应抓住时机,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爱美的情操,使其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相似文献   

10.
徐兵 《华章》2012,(20)
为学生营造一个广阔的阅读空间鼓励他们课外阅读,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使其养成一个良好的阅读习惯,指导他们进行合理而富创造力的个性化阅读.让学生们想读书、读好书、会读书,为自己有一个更为美好的未来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1.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课外阅读对于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写作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陶冶学生情操,提升学生语文素质和文学素养等方面均有着重要而积极的作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重视课外阅读,加大引领,使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  相似文献   

12.
<正>著名特级教师于漪说过:读书好,读好书,好读书,也有专家认为:学生没有阅读的愿望,他的精神世界就会变得狭窄和贫乏。学生要获得知识,就要阅读书籍,特别是各种课外书籍。经常进行课外阅读不但能巩固和扩大教学效果,还能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多种能力。培养学生从小养成好读书的习惯,陶冶其情操,培养审美能力,提高其语文水平、文化修养,是教师的重要任务之一。下面是笔者对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激发学生好读书的热情的一些认识。一、教师影响,享受读书乐趣小学教师可以说是小学生人生发展中的重要他人,特别是对低年级的学生而言,小学教师在他们心目中的地位十分高,小学  相似文献   

13.
田雨华 《文教资料》2010,(25):80-81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对话的过程,教师可通过读说练写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学生读书的方式有多种,但教师要多训练学生,授之以方法,让学生愿读书、会读书、爱读书。当读书成为一种习惯时,学生就会从书的海洋里学到更多的知识,他们的阅读能力就会得到提高,"阅读难,难阅读"这种现象就会远离他们。  相似文献   

14.
尹强 《西藏教育》2008,(2):22-22
审美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功能就在于引导学生的审美活动,满足他们的审美需要,促进他们的心灵美、语言美和行为美,增进他们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审美教育关乎着学生情操的陶冶、情感的平衡以及个性的完美,忽略在物理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不仅会影响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还会使物理知识的传授变得枯燥无味,使学生对学习物理失去兴趣。  相似文献   

15.
教学内容1.作品《:曹迪民先生》作者:梅子涵2.作品《:捡垃圾》作者:梅子涵设计理念朱永新教授在其《新教育之梦》一书中曾提到“:读书,是孩子们净化灵魂、升华人格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途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要学好语文就要广泛读书,只读几本薄薄的语文教科书是远远不够的,要通过大量的课外阅读开阔他们的视野,活跃他们的思维,陶冶他们的情操。为了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必须注重读书方法的指导,以收到“课内悟方法,课外求发展”的效果。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从书面语言中获取信息,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共同创…  相似文献   

16.
郑竹青 《广西教育》2010,(16):32-33
教学中,教师要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思维、创造性思维,使他们会读书、会思考、善问会答,真正成为课堂教学中的主人,从而提高他们的语文能力、学习能力。那么,在阅读教学中如何让学生自主学习,成为学习的主人呢?一、精心设计问题,  相似文献   

17.
朱永新教授在其《新教育之梦》一书中曾提到:"读书,是孩子们净化灵魂、升华人格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途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要学好语文就要广泛读书,只读几本薄薄的语文教科书是远远不够的,要通过大量的课外阅读开阔他们的视野,活跃他们的思维,陶冶他们的情操。语文学习得  相似文献   

18.
怎样指导学生读书,培养其读书能力,使他们不但“肯读书”,而且“会读书”呢?我们在文章的篇章结构教学方面做了一点尝试。那就是在课堂教学中帮助学生理清文章的层次脉络,掌握文章的篇章结构,让他们沿着作者的思路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这对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和分析综合能力很有好处。  相似文献   

19.
<正>有人说:"读书犹如畅饮甘甜的清泉,使你酣畅淋漓;读书犹如游览美妙的山水,使你心旷神怡;读书犹如攀登进步的阶梯,使你登峰造极;读书犹如品尝香醇的美酒,使你陶醉其中。"那么,在这个不断创新的时代,如何借助我们丰富的人类文化精品滋养学生的心灵,充实学生的头脑,拓展学生的知识,陶冶学生的情操呢?我想课外阅读无疑是最佳的选择。教育部《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是一个人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  相似文献   

20.
《青年教师》2010,(2):14-14
语文老师不是只给学生讲书的。语文老师是引导学生看书、读书的。一篇文章,学生也能粗略地看懂,可是深奥些的地方、隐藏在字面背后的意义,他们就未必能够领会。老师必须在这些场合给学生指点一下,只要三言两语,不要罗里罗嗦,能使他们开窍就行。老师经常这样做,学生看书读书的能力自然会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