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凡是有某种关系存在的地方,这种关系都是为我而存在的”。“关系”的存在是客观的、普遍的,故“为我而存在”的关系,是以自己为主体,以关系的另一方为客体的主客体关系。人把自身作为主体同对象、客体区分开来,使人的活动不再像动物那样仅仅利用外部自然界单纯地以自己的存在来使自然界改变,而成为一种有意识有目的积极能动地认识和改造自然界的活动。所以人们在进行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的过程中,不仅改变着自己周围世界,同时也改变着自己,改变着自已的存在方式。  相似文献   

2.
动物与人类关系密切,而动物名词及其用语也使人类语言更生动彩象,寓意深刻,妙趣横生.由于中西文化在生活习惯、宗教信仰、思维方式等方面存在差异,所以我们有必要对英汉翻译中动物名词其用语的差异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3.
【原稿】曾几何时 ,我只是一个普通的低级动物 ,整天四处奔波———为寻觅食物也为逃避高级动物的捕杀。可是现在 ,我却成了重点保护对象 ,被成百个高级动物侍候着 ,多么奇妙的事情 !高级动物———也就是自称“人类”的那些动物 ,给我制造了一大片“树林” ,树林中有“山” ,有“瀑” ,有“花” ,有“鸟” ,还有“果实”。可是 ,山不巍峨 ,瀑不壮观 ,花不芬芳 ,鸟不歌唱 ,果不能食。尽管如此 ,每天还是有许多人来观赏这假林以及假林中真实的我。据说 ,这星球上已不存在一片真正的树林了 ,而我 ,也是这星球上唯一的动物了。每当我看见人们走…  相似文献   

4.
赞达     
亲情,让我们彼此关爱;感恩,使我们加倍珍惜友谊。为报答我的救命之恩而在危难之中挺身而出的赞达和为保护同伴而不惜牺牲自己的老鸿鸭,使我们再次感动于动物世界存在着的真挚情感。在构建和谐生态自然环境的今天,让我们共同爱护我们人类的朋友——动物吧!  相似文献   

5.
由对人的命运的感悟,进而深入到历史考察人与社会之关系,再从历史回到当下现实,围绕动物关怀深入思考严峻的人类生态问题,是蒋子丹散文创作的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96年以前的散文,主要内容是回忆过去的人和事,而尤以写故旧亲朋的系列散文“过客什章”等最见功力。第二阶段是1996年以后的创作,以《边城凤凰》为代表,偏重在对凤凰地理历史和人文的考察叙述。第三阶段则是2004年以后以动物关怀为焦点的生态散文写作,集中在《动物档案》和《一只蚂蚁领着我走》两本书中。前者主要是纪实性的关于动物保护的人物、事件、动物故事(档案),后者则是围绕人与动物的关系展开的有关人类社会生态文明、动物伦理等问题的深入思考,明显具有社会学、伦理学等人文学科的学术色彩。  相似文献   

6.
《珍珠鸟》是人教版新课标实验教材七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为现代作家冯骥才所作,是一篇文质兼美、朴实无华的佳作。文章为我们讲述了“我”与珍珠鸟相处、相知、相依的过程:“我”为珍珠鸟创设温情浓郁的“家”,珍珠鸟与“我”和谐共处,其乐融融。我在授课中始终抓住“‘我’与珍珠鸟信赖关系的建立”这一核心,并贯穿始终,因为信赖不仅是文章的主题,更是课文的延伸点。课文通过“我”与珍珠鸟的信赖关系,意在说明如果人与动物和谐共处,并努力为动物创造一种生存的环境,那么这个世界将变得更加美好。1.“我”与珍珠鸟信赖关系的建立。珍珠鸟…  相似文献   

7.
猫的法则     
<正>人和动物的关系,会阶段性地不一样。小的时候,我特别需要生活里有动物的陪伴,好像从来没有经历过不养活物的年纪。我天然地喜欢它们,小鸡、小鸭、老鼠、狗、鸟,而开始养猫,那是十一岁。最早的时候,我写过一篇小说《黑猫不睡》,讲的就是童年的这只猫。它傍晚的时候总是叫,我爸爸一生气就  相似文献   

8.
我是一条嗜书虫,爱书、读书、品书,还想尝试写书呢。一次,我随乔皮奇到动物交易网上采访。动物们的遭遇让我黯然神伤。我可怜那些为求生存无奈做出牺牲的走兽;同情为避免伤心,情愿拿翅膀换取套餐的飞禽。从此,我立下誓言:要为动物们的自由解放而战!机会终于来了,一家杂志刊出童  相似文献   

9.
生命     
从小,我便对动物有一种陌生感,也可以说是惧怕感。人是高级动物,是有着独特的语言和意识的高级动物,这么说,我就应该是高级中的一员了,是吧?可是奇怪,为什么我总觉得自己在别人眼里总是那么渺小,而低我一等的小小动物,在我看来却总是那么庞大呢?甚至它们凶得令我只能“可远观而不可亵玩”呢?是我在它看来显得无足轻重吗?或者说我根本就是怕它?  相似文献   

10.
动物福利是人类单方面的对动物承担的道德义务,人与动物之间关系的优化取决于人的态度.至今动物福利已在全球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实现,而我国在动物福利立法方面一直相当落后.近年来,我国媒体频频曝光动物虐待现象,引发全社会的关注.可见优化人与动物的关系在我国是一个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11.
吴霜 《课外阅读》2009,(18):42-43
我喜欢动物,和喜欢小孩子一样。去年到斯里兰卡,发现这个印度洋上的优美热带岛国,显然不缺乏动物。而我,在那里发现了一种最普通的动物,这种动物引起了我浓厚的兴趣。  相似文献   

12.
温度与动物的生命活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温度是一种经常起作用到处存在的生态因子,它对动物的新阵代谢,生长发育及生态分布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时,动物对环境温度的变化又有很好的适应,从而确立了温度和动物的辨证关系。  相似文献   

13.
动物小说即以动物为主要描写对象的小说。中国当代文学中的动物小说自新时期兴起,80年代的动物小说还很不成熟,篇幅也较短,主要是借动物表现人情世态;90年代的动物小说,动物已经渐渐脱离附庸于人的地位,能够展现自己真正的本性的东西;新世纪以来优秀的长篇相继出现,在主题的展现上尤其丰满而全面,体现了人们对动物世界的关注、自身意识的强化,以及对人类与自然关系的不断反思。  相似文献   

14.
大自然界中,各种生物之间由于食物关系而形成食物链,每种生物都是食物链中的一个环节.捕食者与被捕食者之间时刻都存在着激烈的生存斗争.被捕食者在长期进化过程中,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和遗传积累而逐渐形成了独特适应性特征,成为动物的防御手段.不同的动物有不同的防御手段.  相似文献   

15.
上"人与动物"一课时,我以"人与人"的关系作为引子开讲,大谈人际间的友谊,人性间的真诚.突然一个男生尖叫起来"老师,不对,我宁肯与狗为友,也不愿与人同桌."同学们哄堂大笑,秩序一片混乱.我知道这个同学与同桌因互相嫉妒而矛盾很深,这是在指桑骂槐.此时那个同桌怒目而视,即将拍案而起.虽然自己常以有30年的教学经验和善于应变课堂不测事件为荣,这时也感到措手不及而慌乱起来.  相似文献   

16.
上“人与动物”一课时,我以“人与人”的关系作为引子开讲,大谈人际间的友谊,人性间的真诚。突然一个男生尖叫起来“老师,不对,我宁肯与狗为友,也不愿与人同桌。”同学们哄堂大笑,秩序一片混乱。我知道这个同学与同桌因互相嫉妒而矛盾很深,这是在指桑骂槐。此时那个同桌怒目而视,即将拍案而起。虽然自己常以有30年的教学经验和善于应变课堂不测事件为荣,这时也感到措手不及而慌乱起来。  相似文献   

17.
本文针对人们对于吃牛羊肉而保护猫狗这一事件,对认定其行为是一种道德伪善的判断进行反驳。这一行为不是伪善,而是道德关怀的范围由人到动物的扩展。基于道德关怀的扩展而考虑人与动物的关系问题,则应注意与动物的过度亲密而忽视其自由权,残忍杀害动物而忽视其生存权等问题。人作为生物界最为高级的物种,有义务去维持和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将自身的道德关怀逐步扩展,以期达到人与动物间长久有效的和谐共存模式。  相似文献   

18.
文章以荚语动物词为语料,论证了英语动物词一词多义性是在原型范畴理论基础上通过隐喻和转喻引中而生成,并分析了动物词多义义项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在不同的文化中,关于如何对待动物是可接受的或者说人与动物的关系问题存在各种不同的观点。从儒家的视角来讨论和分析这一伦理问题,梳理儒家思想体系中所包含的生态伦理思想,对人与动物关系问题的态度,尤其是对异种移植中使用动物问题的伦理论证有所启示。透过中国古代的价值观,也可以更清楚看出目前西方语境中关于此问题的论证的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20.
泪的重量     
轻的泪,是人的泪,而动物的泪,却是有重量的泪。那是一种发自生命深处的泪,是一种比金属还要重的泪。也许人的泪中还含有虚伪,也许人的泪里还有个人恩怨,而动物的泪里却只有真诚,也只有动物的泪,才更是震撼人们魂魄的泪。第一次看到动物的泪,我几乎是被那一滴泪珠惊呆了。本来,我以为泪水只为人类所专有。但是,直到真的看到了动物的泪,我才相信动物也和人一样,它们也有悲伤,也有痛苦。只是它们因为没有语言,或者是人类还不能破译它们的语言,所以,当人们看到动物的泪水时,才会为之感到惊愕。直到此时,人们才会相信,动物原来更有一种为人类所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