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孙营  朱小阳 《新闻界》2006,(6):128-129
当前影响新闻评论质量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标题制作的简单化、程式化,缺乏鲜明性、冲击力,影响了新闻评论作用的发挥。针对这种情况,选取典型的新闻评论标题加以分析,探讨其规律,无疑对提高新闻评论标题的制作水平具有一定借鉴作用。《人民日报》的新闻评论几乎囊括了各种平面新  相似文献   

2.
新闻评论是对于新闻事件的解读,打的是新闻的第二落点。在快节奏的社会生活和媒体的高度竞争中,新闻评论当然要追求传播的效率,但出于种种的原因,时下为了追求效率而忽略甚至故意抛弃了新闻事实的新闻评论却也  相似文献   

3.
新闻评论难写,新闻评论面临困境,新闻评论出现危机,是近十年新闻评论界的热门话题,这里面恐怕也有经济评论异军突起、渐成主角的原因。在经济报道中,经济评论是旗帜、是灵魂;在新闻评论中,经济评论应是主角。而恰恰是这个主角、旗帜、灵魂的研究,落后于整个新闻报道的研究,这与其应有的地位显然是不相称的。不仅如此,经济评论的发展现状,与整个新闻报道、甚至经济报道相比也是逊色的,与其应有的地位和作用也是不相适应的。 影响经济评论作用发挥的原因究竟是什么?本文试图以马列主义为指导,用辩证的分析方法,以报  相似文献   

4.
新闻评论是媒体编辑部或作者对新近发生的有价值的新闻事件和有普遍意义的紧迫问题发表议论、讲道理,表明观点和立场、影响并引导舆论的一种新闻体裁.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我国新闻事业的发展,新闻评论在内容和形式上也发生了较大的改变.本文试以当下现有新闻评论的样式为线索,分析中国新闻评论变化的原因与趋势,并试图为今后新闻评论更好的发展提出可行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新闻评论是报纸的灵魂和旗帜。评价一家报纸的思想水平,我们往往首先看其新闻评论的水平。但近年来,不少报纸,尤其是地市级报纸,新闻评论成了弱项,并常有“断炊”之虞。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很多,但其中重要的一点是新闻评论队伍青黄不接,特别是作为正规军的记者,写新闻评论不多。很多记者误认为,记者主要从事消息、特写、通讯、报告类的采写,撰写新闻评论是评论员、编辑和总编们的事。所以,很多记者不大写新闻评论,有的记者进新闻单位好几年了,还不会写新闻评论。 新闻界通常有一种看法:不会写新闻评论的人不能算一个合格的新闻工作者;不写新闻评论的人不能算一个称职的新闻工作者。这就要求,记者不但要会写新闻评论,还要多写新闻评论,写新闻评论本是记者的题中之义。人民日报社社长邵华泽在《党报新闻  相似文献   

6.
杜付贵 《新闻知识》2023,(1):21-29+93
线上新闻评论作为新闻参与和功能交互设计的重要体现,作为新闻用户参与价值共创的路径之一,越来越多地受到媒体、平台和政府管控部门的制约。新闻评论管控已成为业界和学界研究的新兴议题,国内外学者从不同角度进行了研究。本文梳理了126篇线上新闻评论管控相关文章,发现相关研究目前主要从新闻评论价值及价值流失、评论管控的原因、评论管控的政策与效果、评论管控的跨国比较、评论管控的反作用、评论管控的技术等方向展开,且呈现出增多的趋势,最后对媒体线上评论管控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由于历史原因使得新闻评论在人们印象中存在辛辣、犀利等"刻板印象",而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现象变得越来越纷繁复杂,特别是在涉及众多科学知识的新闻事实面前,对新闻人、新闻评议人的科学精神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通过对新闻评论的内容和形式的分析,浅析新闻评论应具有的科学精神。  相似文献   

8.
正新闻评论是对于新闻事件的解读,打的是新闻的第二落点。在快节奏的社会生活和媒体的高度竞争中,新闻评论当然要追求传播的效率,但出于种种的原因,时下为了追求效率而忽略甚至故意抛弃了新闻事实的新闻评论却也为数不少。在不掌握新闻事实、不了解新闻背景的情况下,滥用媒介的话语权,不仅对新闻当事人造成伤害,同时也会造成信  相似文献   

9.
广播电视和报刊等新闻媒介,所以把新闻评论视为引导舆论的重要手段,不仅因为其外部原因,即它是代表报刊社、广播电视部门参与社会生活,是体现编辑人或传媒主办机构对某种社会现象、思想倾向、方针政策的评价和态度,因而容易应得读者的信任,产生引导舆论的良好效应;更由于其内部原因,即由新闻评论本身的特点和功能所使然.因此,正确认识新闻评论的内在特点和功能,并据此把握住新闻评论写作的几个主要环节,对于提高新闻评论质量,更好地发挥其引导舆论的重要作用,是不无稗益的.  相似文献   

10.
澎湃新闻客户端是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依托《东方早报》的采编团队,打造的媒介融合典范之作。本文以澎湃新闻客户端社评栏目为例,分析新闻评论弱化的原因。结合移动互联网时代特征,探究新闻评论边缘化的影响和意义。  相似文献   

11.
刘祥平 《新闻窗》2011,(2):50-51
从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我国的新闻评论出现了空前的繁荣局面,新闻评论在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各种大众媒介上都得到蓬勃发展。为什么新闻评论在近年来会出现如此欣欣向荣的局面呢?笔者认为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找到原因。  相似文献   

12.
司洪岳 《东南传播》2013,(7):123-125
新闻评论是报纸的灵魂所在,它的风格往往决定一份报纸的风格。而作为面向普通社会大众的、市场化的都市报来说,在新闻评论中秉承一种质疑和批判的意识,是其区别于其他类型报纸的显著特点,也是受众乐意接受它的重要原因之一。本文主要从原因、社会意义、局限性等三个方面来审视都市报新闻评论的这种理性批判意识。  相似文献   

13.
报刊新闻评论自身演变在新闻报道方式逐渐丰富的影响下,出现了评论散文化现象。新闻评论散文化有其历史的渊源,在我国报刊评论发展史上,报刊评论这一“舶来品”在中国立足之始就与夹叙夹议的散文体裁相融合,“形成了述评式言论的胚胎”[1]。散文化的报刊评论就是早期多样化的评论文体中的一种。由于历史的原因,建国以后的新闻评论较为突出其政论性,评论对象也常局限于国内外的政治大事,尤其在“文革”期间,散文体报刊言论一度销声匿迹了。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整体发展进步以及新闻改革的深入,新闻评论的内涵和功用得到了新的…  相似文献   

14.
媒体技术的进步不仅改变了媒体竞争结构、人们的思维方式、日常生活方式以及媒体使用行为,同时还改变着新闻评论的存在价值.反思媒体技术变迁给新闻评论带来的冲击,分析其原因,研究社交媒体时代人们的真正需求,探寻这种需求背后的社会动力,是当前新闻评论研究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5.
新闻评论的发展趋向将会是怎样呢?研究并明确这个问题有助于我们各个新闻单位顺应我国新闻改革的趋势,提高新闻评论的质量,增强新闻评论的效能,以适应党和人民的需要。一是小型化近几年来,新闻评论开始呈现一个明显的发展态势,那就是小型化的趋向. 从去年六月在哈尔滨举行的一九八三年全国好新闻好评论评选活动来看,全国各地推荐参加评选的好评论总计69篇。据不完全统计,800字以下的约43篇,占百分之六十二;800字以上的约26篇,占百分之三十八.其中最短的一篇社论是《福建日报》的《好人“怕”坏人的原因何在?》,只有290字。  相似文献   

16.
新闻评论在新闻宣传事业中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重型评论更是新闻媒体的旗帜和灵魂。对于这一点,人们在认识上没有大的分歧,但在实际工作中,乐于从事新闻评论的人却并不多;就是在研究领域里,新闻评论的气象也比不上其他新闻体裁的繁荣。原因很多,但其中有一点,就是对新闻评论的规律性知之不多,由此产生畏难情绪。新闻界老前辈胡乔木曾经倡导“人人要学会写评论”,江泽民总书记在视察新闻单位时也强调,我们不但要有名记者、名编辑,还要有名评论员。当代新闻工作者要练“十八般武艺”,就要迎难而上;要迎难而上,就需要阶梯,而不能钻木取火式地从头开始。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中美新闻评论选题的来源、领域分布、性质、类型四个方面分析中关两国新闻评论选题的差别,并指出其差别背后的理论原因,对各自的优缺点作了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18.
新闻评论学作为新闻学的一门学科,新闻评论作为新闻体裁中的一种,自有它特有的性质。研究并弄清这种特性,既是新闻评论学研究的重要课题,又对新闻评论工作的实践有着很大的指导意义。 新闻评论的基本特性,是题材的新闻性,选题的针对性主题的倾向性、体裁的论理性。 一、题材的新闻性。 新闻评论,在“评论”前面冠以“新闻”二字,充分说明了二者有着不解之缘。没有新闻性的评论,如政治评论、文学评论、音乐评论、影视评论等等,便不能称为新闻评论。具有新闻性的评论,才能称有新闻评论。新闻性是新闻评论区别于其他议论文的一个根本属性。 新闻评论的新闻性,说的是评论与新闻的关系,主要表现在它依托新闻论理,直接评述新闻、点明新闻价值、补充新闻不足、阐明新闻意义、深化新闻主题、加重新闻分量、扩大新闻作用等几个方面。 1、依托新闻论理。 这同毛泽东同志1919年说的“傍着活的事件”来写评论是一个意思。评论依托新闻报道。甚至同新闻结  相似文献   

19.
新闻评论是说理和诉情的有机结合,二者缺一不可,为了提升新闻评论的精确度,为了提升新闻评论的传播效果,在新闻评论中应该注重和把握新闻评论中的情感因素,平衡新闻评论中的说理和情感,使新闻评论真正做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相似文献   

20.
评论频道是新闻网站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当前,全国各地新闻网站评论频道的发展不尽如人意,内容存在趋同现象,缺乏明显的亮点,发展面临困境。本文试以定位理念阐述地方评论频道发展困局及原因,提出以本地化为抓手提升频道内涵与外延,规划频道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