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学语教材中散篇目很多,其中不乏一些情景交融,意境幽远的优美篇章。可以说,四种学体裁中,散所蕴含的美感韵味是比较浓厚的。作为语教师,应调动一切手段来帮助学生挖掘出每一篇散的美感来,这样学生才能充分领略到散的美,并能从更高的意义上驾驭这种美并进而创造出更美的意境。其实,散教学可以借助于诗歌、音乐和绘画艺术,为学生创设一个多维的艺术空间,走入一个更为广阔的艺术领域,使学生在浓厚的艺术氛围中品味每一篇章,这样才能增强散教学的美感效果。  相似文献   

2.
在教学初中语教材散单元时,学生问了我一个非常敏感而又棘手的问题:记叙与散有什么区别?  相似文献   

3.
新的职业高中语教学大纲对语学科的性质、教学目的都作了重大的修订。指出:语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语教学既要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教会他们掌握这个工具,也不可忽视了其所负载的深厚的化内涵。笔一向喜爱散,认为散是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的最佳载体,同时散一般又兼具深厚的化内涵,有较丰富的可挖掘的思想内容和美学意境,  相似文献   

4.
本文论述了篮球技术在教学中应注意的若干问题,指出要注重教学程序和方法,搞好多形式的练习,及时巩固提高。同时,应培养学生的优良作风,在教学训练中将完全教学与散教学相结合。  相似文献   

5.
散或托物言志,或借景抒情,从而表达作对人生的一种感悟。写景状物、记事述人目的都是为了抒情言志。情感总是依附于形象,融情于景、融情于物,因此散教学中.引导学生正确把握作情感是掌握章内容的关键。那么怎样才能体悟散的情感呢?  相似文献   

6.
“散合式语文教学法”在多年的实验中,攀越了一个个高峰。为使其与时俱进。长盛不衰,我们课题组成员,经过讨论,决定把它与现代媒体一网络结合起来,升格为“网络支持下的散合式语文教学法实验”。  相似文献   

7.
散了     
散了,要散了。A小声地在教室的角落喃喃地说。早晨的读书声依旧那么懒洋洋的。只是莫名地多了一丝忧伤。27个个性十足的男生,27个纯真细腻的女生。一个为教学、为事业呕心沥血的老师——一个团体,一种力量。由数十颗赤热的心打造的同一份爱组成的9班——散了:要散了。  相似文献   

8.
教学原则研究的反思与前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教学原则是指导教学工作的基本准则,反思过去,教学原则存在的问题是:“哲学化”倾向,“散化”倾向,“表述异化”倾向和“经验总结化”倾向;展望未来,教学原则的发展趋向是:重视学生整体面发展,重视教学的统一。  相似文献   

9.
林成梁 《学语文》2011,(5):28-29
我们知道,预设与生成是课堂教学的两翼.两者缺一不可。缺乏生成的预设,师生之间难以擦出智慧的火花,而且慢慢会回到老师一言堂的时代:而只有生成没有预设的教学会形散且神散.严重影响课堂教学质量。因此,我们既要进行成熟而有弹性的教学预设,激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以促进课堂的动态生成,更要关注生成、驾驭生成,让语文课堂焕发出活力。  相似文献   

10.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课《谈生命》是冰心极富代表性的散佳作。该属精读课,引导学生深入本,细品语言是本课的一个教学重点,但在一般的散教学中。品味语言容易出现程式化现象,通常是学生先找出可品之处,加以揣摩,教师点评。然后读一读。这种方式不能说没有效果。但时间一长,学生可能会出现“审美疲劳”。流于形式。因此,换一种方式,有别于常规,且容易操作,成为我设计本课教学的思考点。  相似文献   

11.
多年的教学体会使我认识到,把握“三类”原则,掌握“三入手”方法,散文教学定会收到良好的效果。-、学习散文的结构美,从线索入手。散文的特点是“形散而神不散”,从形式上看,散文的结构是“散”的。所谓“散”,首先,指它的题材广泛。宇宙之大,昆虫之微,无可不谈。其次,散文的写法自由,结构放纵自如,样式灵活,全无定格。但散文除了外在的方面,还有内在的东西。这就是“形”相对的“神”,也就是包含在材料之中的主题、思想感情等,如鲁迅的散文《藤野先生》,从结构上来看是一篇很散的“散文”,文章中写了日本的樱花,清国…  相似文献   

12.
多媒体散点式作文教学改革实验报告天津薛志强自1986年到如今,我承接有关教育部门委托从事教育科研课题“多媒体散点式作文教学改革实验”项目研究工作。“多媒体”即运用多种教学媒体和现代化教学手段如电视、幻灯投影、电脑、录像、录音机等声光电先进教学设备;“...  相似文献   

13.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应把握"形散神聚"。教学的"形散",使教师的教潇洒自如;学生因"形散"而精神振奋,兴趣大增,学得轻松愉快,"形散"结合"神聚",结果是教师乐教,学生乐学。  相似文献   

14.
《赤壁赋》是一篇美,也是苏轼“以议论为诗”在散创作方面的体现。章有强烈的理性色彩,不同于一般的散。教学此,不仅要让学生流畅地背默,还要让他们深刻体味章的内涵。如果只把教学重点放在欣赏章的形式美,忽略对章内容的赏析,我觉得有些偏颇。所以,在品读优美句的基础上,理解苏轼的思想,是本设计的重点。  相似文献   

15.
专业转向,基础课如何改革?素描教学可以结构线为主,明暗为辅,强化透视原理教学,突出素描的设计性,现代性,多层次,散点或教学,色彩:以线为主,突出色彩设计的单纯性,装饰性,固有性,实用性,美观大方是设计类专业课对基础课的要求。  相似文献   

16.
地理事物的形成与诸多因素相关联,内容丰富,形象具体,只有探究其因尚能源知其果,揭示事物之间的本质联系。“散”和“聚”是事物形成因果分析中的两个辩证统一的方面,只有“散”才能发现事物的多方面联系,要有“聚”方能体现事物的本质规律和形成结果。地理教学中有很多内容不妨采用“散”与“聚”的分析方法进行尝试。  相似文献   

17.
介绍物理发散思维能力的含义及其基本特征,指出在中学物理教学中培养生物理发散思维能力的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18.
吴振华 《现代语文》2006,(11):40-40
《白鹭》是名作家和诗人郭沫若写的一篇散。章短小精悍,语言优美、生动,是一篇质兼美的好散。对于《白鹭》这样一个行诗化的教学本,我在执教时采用诗意的导入、诗意的美读、诗意的品味,诗意的训练,学生灵动的思维被激活,发现的火花被点燃,诗意的表述被引发。整个教学过程成了一首诗,学生经历了一次“诗意的旅程”。  相似文献   

19.
在数学教学中要注重集中式和发散式思维的综合运用,对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具有很大的作用。那么,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集中式思维和发散式思维呢?在集中中发散,发散中集中,综合运用,以求教学的最佳效果。  相似文献   

20.
《难忘的一课》是一篇凝聚着强烈的爱国主义激情的散。教学本课,可根据课的特点,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