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王斌 《湖北档案》2022,(2):56-59
<正>张謇(1853-1926),江苏南通人。1894年,考中状元,当上翰林院修撰。1909年,任江苏谘议局议长。辛亥革命后,任南京临时政府实业总长。1913年,任北洋政府农商总长。袁世凯称帝后,张謇辞官回乡,在南通创办大生纱厂等一批企业,倡导实业救国,新办新式学校,称实业、教育为“富强之大本”。同时,他还兴办了大量慈善及公益文化事业。张謇通过与海内外各界人士的广泛接触,由“睁眼看世界”走向“放眼学世界”。他的国外朋友圈包括外国使节、商人、传教士、教育家、  相似文献   

2.
王正廷,字儒党,浙江奉化人,肄业于天津北洋大学和美国耶鲁大学研究生院。辛亥革命时曾任湖北军政府外交司副司长、司长,后被推选为南京临时政府参议院副议长,在北京政府中先后担任工商部次长(署理总长),参议院副议长。护法运动时追随孙中山南下广东,任非常国会参议院副议长,1919年出席巴黎和会。回国后在北京政府历任鲁第善后事宜、中俄会议督办、外交总长、财政总长、署国务总理等职。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曾任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外交部长、驻美大使,是民国时期重要的政治人物。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协约国筹备召开和会,以…  相似文献   

3.
杨飞 《湖北档案》2010,(6):41-43
王克敏,字叔鲁,原籍浙江杭县(今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1873年出生于广东。王克敏天生聪慧,1903年参加乡试高中举人.此后历任清廷直隶观察使、驻日公使馆参赞、直隶交涉使等职,辛亥革命后又投靠袁世凯,先后任中国银行总裁、财政总长、盐务署督办等要职。  相似文献   

4.
一说是京师图书馆,1908年,张之洞将一部分个人藏书放在广化寺内,次年奏设建馆,得到批准,由缪荃孙主持,这是北京图书馆(今国家图书馆)前身,之所以建在广化寺,因为这是溥仪的家庙。民国建立后,蔡元培任教育总长,将京师  相似文献   

5.
熊希龄是中国近代著名的国务活动家、慈善家和教育家。他于1894年殿试中进士,任北京翰林院庶吉士,后经历维新变法、民国鼎革和南京国民政府建立等几个时期,先后任中华民国财政总长、内阁总理、京畿一带水灾善后督办、北京世界红璀字会长和香山慈幼院院长等职。在北京生活、活动30余年。1992年他的骨灰也安葬在北京香山。他于民国期间在北京的大量慈善和教育活动,直至今天仍值得人们研究和怀念。  相似文献   

6.
余绍宋这个名字,今天的人们也许已经很陌生了,然而在中国近代史上,他曾是一个引人注目的人物。余绍宋(1883—1949),浙江龙游人,生于浙江衢州,字越圆、樾圆,别署寒柯,清末入日本东京政法大学留学,回国后任外务部主事。民国时期,从政:两任司法部次长、代理总长;从教:任北京国立法  相似文献   

7.
蔡元培(1868-1940)是我国近现代史上著名的民主革命家、教育家和思想家.他学贯中西,通晓日、德、法、英诸国语言,多次游历欧美,并相继出任中华民国第一任教育总长、北京大学校长、南京国民政府大学院院长以及中央研究院院长等职,对发展中国的民主主义教育文化事业功劳卓著,成为近现代中国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先驱和楷模.  相似文献   

8.
<正>蔡元培(1868—1940)是浙江绍兴人,字鹤卿,曾化名周子余、蔡振,汉族。著名革命家、政治家、教育家,任中华民国教育总长,为我国体育、文化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相比之下,蔡元培在教育方面作出贡献最大,毛泽东认为他是学界泰斗、人世楷模。如果蔡元培的教育聚集成一点,那就是剔除了封建教育,开创了资产阶级教育。在教育中蔡元培尤为  相似文献   

9.
民国首任教育总长蔡元培领导了影响深远的民初教育改革,但首任教育总长的产生却颇多曲折。不仅政府初组前夕人选众多,而且在各省都督代表联合会(临时参议院)审议过程中也颇多曲折。蔡元培最后出任,既有复杂的政治和派系因素影响,也有地域、同乡关系夹杂其中,学识水平和个人魅力等因素也不可忽视。首任教育总长的产生过程,反映了新旧过渡之下政治派系争斗、传统与现代文化冲突、地缘乡缘及个人交往等因素综合影响的历史面貌,凸显历史之必然和偶然的复杂变化。  相似文献   

10.
李根源是辛亥革命先驱、爱国民主人士,曾任云南讲武堂总办,北洋政府农商总长、代理国务总理。新中国成立后,历任西南军政委员会委员、全国政协委员等。  相似文献   

11.
李士英(1912-2001),河南省内黄县人,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0年年底被选派到上海中共中央特科培训,并留中央特科第三科工作。1932年5月被捕入狱,经党组织营救,于1937年8月逃出监狱。后到延安,进中央党校学习。1939年9月护送周恩来到苏联治病,在苏联参加共产国际办的中国党校学习。1944年春回到延安,任中央社会部所属西北公学领导成员。1949年1月至9月任华东局社会部副部长。同年6月至1950年6月任上海市人民政府公安局第一任局长。新中国成立后,曾任山东省公安厅厅长、山东省委副书记、江苏省委书记处书记、常务副省长等职。"文革"期间受迫害。粉碎"四人帮"后,任最高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等职。  相似文献   

12.
张祥麟(1891.12.11-1976.09.12),上海川沙人,无党派人士,早年毕业于上海圣约翰大学法学系,后于美国纽约哥伦比亚大学攻读国际法学,获硕士学位,为美国国际法学会终身会员。1912年-1921年,任孙中山发起创办的上海英文版《民国西报》、北京《英文日报》译员、副主编,北洋政府国务院外交部译员、副处长、司长等职;1921年,任太平洋会议中国代表团主任秘书兼宣传组长;1922年-1927年,任中国驻美国纽约总领事;1928年起,任上海工商访问局总务处主任、上海国际贸易局指导处主任等职;1932年,任联合国东北调查团(即"国联调查团",也称"李顿调查团")的总务组长、宣传组长;1935年-1953年,任上海汇丰银行秘书、上海百新书店董事长。"抗战"胜利后,他参加了由黄炎培等京沪民主人士组织的"红棉聚餐会"并任监察。1956年起,由陈毅市长任命,任上海市人民委员会参事室参事;1956年-1966年,当选为卢湾区人大代表。  相似文献   

13.
一百年前,一个二十多岁的青年上书刚刚上任不久的教育总长蔡元培,对推翻清王朝后的中国现代教育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先后发表了《敬告民国教育总长》《民国普通学制议》《民国教育方针当采实利主义》《新学制之要求》《教科书革命》等有关教育大计的建议和文章,  相似文献   

14.
蔡元培先生一生致力于教育事业,为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他在1912年任民国政府教育总长,由他起草经当时的教育部通过并明令在全国施行的《大学令》。其中第一条标明了在中国兴办大学的性质:“大学以教授高深学术,养成硕学闳才,应国家  相似文献   

15.
《北京档案》2011,(8):60
该日记为1948年刘仁在城工部工作期间亲笔手写,共7册,是研究城工部工作开展情况的重要文献。刘仁(1909-1973),原名段永强,四川酉阳人,土家族。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1942年任中共晋察冀中央分局城市工作委员会书记(后改称城工部长)兼敌工部长等职。解放战争时期,任中共华北局组织部副部长、城工部部长,组织平、津、  相似文献   

16.
于右任(1878-1964)原名伯循,别署骚心、髯翁、大风、太平老人等,陕西三原人。清光绪29年(1903)举人。肄业于上海复旦学院,后赴日本留学。1906年追随孙中山加入同盟会。1907年在上海创办《神州日报》任社长,嗣又相继创办《民呼日报》、《民立报》等,宣传革命,持论  相似文献   

17.
新中国成立后不久,上海开明书店迁京,与青年出版社合并,成立中国青年出版社,家父王伯祥先生任中国青年出版社秘书长。不久,即应郑振铎之邀,调到北京大学文学研究所(即后来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的前身),任研究员。当时郑振铎兼任所长,何其芳任副所长。家父接受所里给他的第一  相似文献   

18.
因疫情近来很少出门,书画之余整理旧物.整理到岳丈陆吉斋、岳母石凤嫫的婚书,虽然有点破损,但整体上保存尚好,弥足珍贵.尤其珍贵的是,婚书上的证婚人是邵力子先生,下面还盖有他的一方小章,朱文印“力子”二字. 邵力子(1882-1967),字仲辉,1922年与于右任创办上海大学,任副校长;1931年任中国公学和复旦实验学校校长;1937年1月任国民党中央宣传部长;1940年6月任驻苏联大使;1949年6月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9月被选为全国政协委员,任政务院政务委员;新中国成立后,任世界和平理事会理事,全国政协常委等职;1954年至1967年,连任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等职.  相似文献   

19.
1912年6月21日、英、美、德、法、日、俄六国银行团成立后,与袁世凯政府多次进行“善后借款”谈判,提出种种苛刻条件。 这组资料为1912年12月31日至1913年1月21日,日、法驻华公使分别与袁世凯政府外交总长陆征祥、财政总长周学熙的三次谈话记录。在谈话中,日、法公使要求将辛亥革命爆发后外人在华损失的赔款和外人参与财政管理担任袁政府财政顾问等两项列入“善后借款”合同之中。对研究“善后借款”这一问题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  相似文献   

20.
<正>相关链接:宋大章(1888~1955),字寰文,号辽鹤。自幼爱读诗书,早岁留学日本,加入孙中山所创同盟会,投身革命;又加入"南社",与柳亚子等切磋诗词,收藏书画。辛亥武昌起义胜利后,任关外都督府秘书长,孙中山大元帅府参议,后受孙中山特派任驻东北联络员,一心致力于"南北统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