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郴州是一座具有两千多年历史的古城,早在五,六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郴州先民就有相当丰富的石器文化和陶器文化。公元前26世纪,炎帝神农氏又在郴州发明创造了耒耜和种植,开创了中国光辉灿烂的农耕文化,唐宋之际,一大批外籍文人来到郴州,创作了许多千古传诵的名篇佳作,郴州文化进入了辉煌灿烂的历史发展阶段,研究和发掘郴州古代文化,弘扬民族文化传统,对于丰富郴州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促进郴州社会主义经济文化呈业和旅游事业的发展,把郴州建设成为繁荣,富强,并具有高度现代文明的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来郴州的旅游业发展迅速,但是旅游形象定位不够充分。要想在旅游市场中独树一帜,赢得旅游者的眷顾与青睐,郴州必须整合和充分利用本地的历史文化,赋予本地旅游产品更多的文化价值。郴州的历史文化资源可以整合为具有地方特色的农耕文化、福地文化、简牍文化、红色文化、地方曲艺文化和体育文化。对郴州的历史文化进行解读,并将其转化为旅游经济资源,一要增加郴州历史文化旅游的丰度和深度,二要包装郴州历史文化旅游的精品,三要文化地宣传郴州的历史文化旅游。  相似文献   

3.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具有公平均等性、公益性、便利性和普及性等特征,是社会发展、文明传承、文化繁荣的重要倚靠。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新时期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国家文化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建设好郴州公共文化设施,实现郴州城区与相邻县(市、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融城,建立文化人才高地,发展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打造文化郴州,是当前郴州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4.
论郴州的旅游文化及文化旅游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蔚 《湘南学院学报》2006,27(1):109-112
旅游经济是特色经济,特色是旅游的灵魂,文化是特色的基础。郴州具有独特的旅游资源及其深厚的文化底蕴,深入发掘郴州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将丰富的文化资源转化为旅游资源,形成独具特色的文化旅游,对进一步提升郴州的旅游经济品位,提高郴州的知名度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艾晶  黄小彤 《湘南学院学报》2004,25(1):103-106,125
文化旅游是当今旅游业的发展趋势,人们对于文化旅游资源的发掘多有著述,而对发展文化旅游的具体方式和方法则少有关注。郴州是全国旅游城市,因地处偏远而积存了许多较为古老的文化旅游资源,又因位于湘、粤、赣三地交界处,因此其历史文化具有边缘性的特征。发展郴州的文化旅游业,应立足本土文化,坚持求异导向,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从当地的文脉中提取有差异性的主题以进行形象定位;在打造旅游产品时对文化事象施以巧妙的嫁接;塑造具有本土文化特色的旅游接待风格。  相似文献   

6.
郴州文化精神是对郴州地域文化内涵的抽象与凝聚、发掘与提炼。如由郴州农耕文化的发端而生成的勤劳、开拓精神,由儒学传统的教化而形成的忠孝仁义精神,由佛仙文化的传扬而发展的善良、包容精神,由迁谪文化的影响而滋生的开放、忍隐精神等等。这些精神品格,深刻地植根于郴州的地域文化土壤之上,广泛地渗透于郴州人民的骨髓血脉之内,鲜明地体现在人们的思想观念和日常生活之中,既世代传承,永不衰竭,又与时俱进,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焕发出不同的光彩,呈现出独有的特色,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关于郴州精神的大讨论,则是根据时代发展的要求而对这种文化精神的有意识的总结与概括。  相似文献   

7.
旅游业是当今世界发展最快的产业 ,它具有开放度高、关联度大、带动性强、综合效益好等特点。郴州旅游资源丰富 ,区位条件优越 ,近年来 ,郴州旅游业获得了较快的发展。我们必须提高对发展旅游业的认识 ,把旅游业进一步发展成为郴州的支柱产业。  相似文献   

8.
旅游业是当今世界发展最快的产业,它具有开放度高、关联度大、带动性强、综合效益好等特点。郴州旅游资源丰富,区位条件优越,近年来,郴州旅游业获得了较快的发展,我们必须提高对发展旅游业的认识,把旅游业进一步发展成为郴州的支柱产业。  相似文献   

9.
何琦 《湘南学院学报》2002,23(3):58-61,78
郴州的神仙 ,系郴州先人们所创造 ,是祖祖辈辈郴民日常生活所崇拜的偶像。神仙文化 ,看似虚幻 ,实则深邃 ,且早与传统儒家文化融为一体 ,其精神品质可谓博大宽厚 ,故能绵延千余年 ,至今犹存。思考神仙文化 ,应有独特的视角 ,还得结合郴州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时代背景。  相似文献   

10.
郴州是"中国温泉之乡",温泉资源丰富,约占湖南全省1/3,然而各县市分布不均衡,竞争不可避免。如何在竞争中合作,以合作为主,促进一体化发展?基于共生理论,对郴州温泉旅游的竞合发展进行了研究,通过分析郴州的区域概况和竞合发展条件,尝试提出一些推动郴州温泉旅游竞合发展的措施。  相似文献   

11.
我省长株潭城市群正在进行国家"两型社会"试验,省内"3加5模式"也未包括郴州在内.这对郴州拳说既是挑战,也是加快发展的契机.实现"湖南最开放城市"、"湘粤赣省际区域中心城市"的战略目标,离不开"两型"社会的发展."两城"建设的主要途径是科学跨越,建设"两型"城市是题中应有之义;"两城"建设的重要目的是打造宜居城市,做好"两型"城市规划是前提条件;"两城"建设的提质延伸是创建文明城市,营造"两型"社会生活是主要载体.  相似文献   

12.
郴州建设湘粤赣省际区域中心城市,是新时期郴州做出的重大战略选择。郴资桂一体化建设是郴州构建省际区域中心城市的关键,通过对郴资桂城市群的空间发展结构、城市职能结构、产业发展、产业空间布局、产业园区建设、专业市场建设等城市发展要素的分析,探讨郴资桂一体化建设战略,为全面提高郴州中心城市的首位度,实现省际区域中心城市建设目标提供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13.
滇西北三江并流带石质文化孕育于滇西北独特的自然文化生态环境中 ,是滇西北多元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可分为古人类文化遗址、摩崖岩画、岩棺墓葬、石雕碑刻、石窟、石质文物建筑、矿产开采遗址及玛尼堆等类型。并具有原生性、开放性、动态性及人地相关性等特点。目前要协调好石质文化景观的保护与旅游开发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陈岳的散文集《母城》 ,描绘了郴人的童趣、童真 ,表现了郴人浓郁的人性美 ,反映了郴州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 ,把郴州小城与大中华的整个历史命运有机连接起来 ,涵盖了政治、军事、经济、文化诸多内容。此外 ,作品的语言也富有特色美。  相似文献   

15.
沅陵的巫傩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巫傩文化是我国古老的文化系统 ,它影响辰州 (今沅陵 )万年历史 ,给沅陵蒙上了一层神秘色彩。辰州三绝、辰州符和以辰砂为主要原料的炼丹术 ,替巫傩文化增添了腾飞的翅膀 ,在沅陵积淀了厚重的历史文化根基 ,筑就了沅陵巫傩文化博物馆。傩有跨越人类多种社会制度的漫长历史 ,有处于各种时间、空间的表现形式 ,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和至今尚未破解的历史文化信息 ,而今民间仍传承着若干神奇的傩技 ,群众喜闻乐见的傩戏和一些令人费解的特异功能 ,被旅游部门开发为亮丽的景观。  相似文献   

16.
论郴州市园林绿化的现状与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按照创建国家级园林城市要求,郴州市城市园林绿化中各项指标都还存在着不少差距。根据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及景观生态学的基本原理,今后郴州市城市园林绿地系统的建设,应该统筹规划,建设合理的城市生态绿地系统;扩建城市公共绿地面积,构建城市绿地空间结构;强化管理,严格执法;突出城市特色,建设林中之城。  相似文献   

17.
历史文化名城南阳,有着丰富的古代建筑,这对一个城市来说,是一笔可观的财富。但是,由于城市快速发展的需求,破坏性建设时有发生,造成城市建设顾此失彼。因此,理清城市发展的历史脉络,同时对城市的整体规划和建筑风格做好定位,做到既能有效保护特色文化古建,又要合理利用传统建筑风格,才能使城市建设规划凸显区域特色又有现代城市特征,从而促进南阳城市古建良性发展,增强城市魅力。  相似文献   

18.
郴(州)资(兴)桂(阳)因其地理位置的关联性,使得三个城市之间的关系变得日益紧密.通过分析郴资桂经济圈的可行性、必要性,为该区域的构建提出相关构想与格局.  相似文献   

19.
城市的变迁和发展使得古城不古,为了避免失去城市的记忆,“保存”城市样本便成了留住古城文化的重要任务.笔者以襄阳古城为例,从资料保存方面入手,论述利用机载移动3D高清摄影技术对襄阳古城城市化进程环境下的资料保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