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学术期刊微信公众号存在的问题与改进策略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目的】探析学术期刊微信公众号存在的问题,完善学术期刊微信公众号的功能,提升服务效果。【方法】基于学术期刊微信公众号调查情况,总结和分析学术期刊微信公众号存在的问题。【结果】学术期刊微信公众号的命名未能体现期刊品牌、使用偏重科技类期刊、功能与结构参次不齐、信息服务未多样化、内容受制于传统纸版期刊。【结论】学术期刊微信公众号应在体现学术期刊品牌、加快认证进程、完善服务功能、提高推送效果、加大平台宣传、提升服务意识等方面进行改进与努力。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CSSCI来源期刊微信公众平台现状,为科技期刊运营微信公众平台提供参考。【方法】以533种CSSCI(2014—2015)来源期刊为样本,采用普查法获取其微信公众平台的开通及运营状况,调研截止到2016年1月15日。【结果】164种期刊开通了微信公众平台,开通率仅有30.77%;出现一些亮点,如多种媒介联通互动,提供多种增值服务,分层、分类推送消息等;整体运营现状不佳,存在数字化思维淡泊、运营思维缺乏、用户服务意识匮乏等问题。【结论】学术期刊要加快与新媒体的融合,对此,全面树立用户观念,加快平台与多种新媒体融合,以期刊为基础、聚焦内容、凸显办刊特征,加大硬件与软件的双重技术投入。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学术期刊微信公众号的开通情况及期刊内容的建设现状,为学术期刊微信公众号的内容建设提供参考。【方法】 以《中国学术期刊评价研究报告(2017—2018)》(武大版)中326种权威学术期刊为样本,统计获取其微信公众号的开通情况及期刊文章和目次的内容建设状况,调研时间截至2017年3月1日。【结果】 326种权威学术期刊中有182种期刊共计开通微信公众号179个,约80%的微信公众号开通于2014年11月之后。其中,136个微信公众号推送与期刊目次相关的内容,推送的呈现方式分4大类;144个微信公众号推送与期刊文章相关的内容,推送的呈现方式分7大类,推送量约占总推送量的35%。【结论】 从2014年11月起,微信公众号的创建与应用开始受到大量权威学术期刊关注;与期刊文章和目次相关的内容建设已成为权威学术期刊微信公众号内容建设的重要一环;在期刊文章相关内容的呈现上,长篇幅的内容呈现方式具有更强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 调查传播力领先的学术期刊微信公众号的建设与传播策略,为学术期刊微信公众号的发展提供更具操作性的借鉴。【方法】 以微信传播指数为标准,从已开通微信公众号的400种CSSCI来源期刊和694种CSCD来源期刊中,筛选出104个具有代表性的学术期刊微信公众号,总结其建设步骤与内容生产策略。【结果】 学术期刊微信公众号在开通、维护和提升期对应着不同的建设目标,传播力领先的学术期刊微信公众号主要采用了学术文章的高级搬运工、科普知识的传播者、行业资讯的传声筒和综合内容的集成体4种传播策略。【结论】 微信公众号的建设是不断积累与修正的过程,学术期刊应在明确公众号定位和目标用户的基础上选择适宜的传播策略,逐步提升期刊微信公众号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5.
郭春侠  李诗琪 《现代情报》2016,36(4):128-133
最近国内图书馆微信服务发展迅速。文章通过调查国内31家省级公共图书馆利用微信公众平台开展服务的现状,发现我国省级公共图书馆微信平台开通和认证的数量在近一年多增加迅速,在服务功能设置和服务水平上存在良莠不齐的情况:微信平台的开通未全覆盖,对平台消息推送功能、即时通讯功能、自定义菜单功能未充分利用,线上宣传不足等。因此,提出公共图书馆要进一步发挥微信平台的服务功能,需全面开通、认证微信平台,对平台定期维护,充分发挥平台功能,加大对微信平台的宣传推广等对策。  相似文献   

6.
【目的】指出学术期刊微信公众平台运营中存在的优势和实践盲点,指导学术期刊合理地开发和运营微信公众平台。【方法】 采用文献研究、比较研究和归纳分析的方法,并运用编辑学与传播学的相关基础理论及微信公众平台应用开发的相关技术理论对学术期刊微信公众平台运营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同时给出相关的建议措施。【结果】学术期刊微信公众平台的优势在于可加快稿件查询进程,缩短出版周期,实现微信营销,这样的优势能否转化成学术期刊的办刊竞争优势,需要克服实践的盲点。【结论】学术期刊开发和运营微信公众平台时应合理定位,重视编辑新媒体素养培养,加强图文信息处理,利用公众账号托管平台,这样才能更好地发展。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互联网+”背景下科技期刊数字化平台的建设情况,分析存在的问题,探索发展策略。【方法】 以农业综合类核心期刊为例,通过联网登录、访问、使用的方式,调查期刊官方网站、微信平台、官方微博及移动客户端建设情况。【结果】 34种农业综合类核心期刊目前都已搭建官方网站,但开通微信公众号的只有16种,开通官方微博者仅5种,运行至今的仅1种,有3种期刊提供移动客户端服务。【结论】 农业综合类核心期刊已基本打造起数字化平台,但“互联网+”背景下的整合发展水平不高。应加强认识,优化顶层设计,推动“互联网+”背景下期刊的融媒体发展。  相似文献   

8.
【目的】 加速学术期刊增强出版的进程,有效提升学术期刊微信公众平台的竞争力。【方法】 通过调研分析学术期刊微信公众号运营困境和国内外期刊增强出版研究现状,对典型案例进行分析。【结果】 利用微信公众号可实现学术期刊的增强出版,其具体的实施方式主要包括论文检索平台的搭建、单篇论文增强出版、基于开放研究者与贡献者身份识别码的作者信息增强出版、整体期刊的增强出版、搭建读者与作者沟通平台等。【结论】 利用微信公众号辅助增强出版的方法切实可行,操作简单,是目前学术期刊可以借鉴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9.
煤炭类科技期刊集团化管理模式与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索煤炭类科技期刊群管理模式与路径。【方法】 针对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所属20种期刊单刊运作模式存在的专业性强、期刊影响力小的弊端,通过集团化管理,在“集中管理、原位运营、名刊直管”运营思路的指导下,积极探索期刊群在质量管理、采编平台建设、集群网站建设、微信平台建设、期刊品牌打造、编辑人才培养方面的管理方法。【结果】 期刊集群化完善期刊质量管控体系,建立中国煤炭期刊网数字出版与服务平台,开通“煤传媒”微信公众服务平台,统一期刊论文采编平台。【结论】 期刊集群化发展对打造精品学术期刊群,实现煤炭类科技期刊的集体繁荣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意义】越来越多的学术期刊开通、运营微信公众平台,全面、客观地评价其运营与价值对于用户和运 营者都具有重要参考价值。【方法/过程】基于“全评价”分析框架的形式评价、内容评价、效用评价三大评价维度,运 用文献计量法、用户评议法和层次分析法进行指标赋权,构建学术期刊微信公众平台评价体系。【结果/结论】构建 了三大层次包含3 个一级指标、10 个二级指标的学术期刊微信公众平台评价指标体系,并引入WCI构建最终的评 价公式,便于进行定量评价,旨在为优化学术期刊微信公众平台运营提供参考,提升用户获取所需信息的效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用户对学术期刊微信公众号服务功能的需求,为提升用户满意度及优化学术期刊微信公众号服务提供参考。【方法】在网络调研和专家咨询的基础上,提炼出30个学术期刊微信公众号服务功能。采用Kano模型分析、混合类分析及Better-Worse系数分析方法,对学术期刊微信公众号服务功能进行需求属性归类及优先级排序。【结果】在30个服务功能中,6个属于期望型需求,7个属于必备型需求,7个属于魅力型需求,10个属于无差异型需求。【结论】学术期刊微信公众号应根据不同的服务功能需求类型和优先级优化功能设计,并追踪其变化方向,在提升用户满意度的基础上提高学术期刊微信公众号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地理资源中文学术期刊宣传推广策略,以促进中文学术期刊的融媒体发展。【方法】以27种地理资源领域高质量中文学术期刊为研究对象,通过期刊官网和微信公众号等途径获取信息,分析这些期刊对当前主流融媒体平台(官网、微信平台、期刊App、短视频平台、直播平台)的应用情况。【结果】有20种期刊在官网提供Rich HTML,为期刊进行多维度宣传推广提供理想的数据基础,但大部分期刊官网依旧是纸刊的电子化,缺乏更多深层次的知识服务内容。24种期刊开通微信公众号,3种期刊借用集群平台发布消息,微信推送内容大体类似,缺乏对内容的深度加工和二次拓展。少数期刊发布短视频(5种)和开展直播(7种)。短视频主要是文章分享、会议直播、期刊宣传等内容,内容的二次开发和扩展还有较大的挖掘空间;直播更多是期刊作为协办单位的会议直播,期刊自主策划和具有特色的内容较为缺乏。总体上,27种期刊虽然都开展不同程度的融媒体宣传推广,但真正实现深度融合的期刊仍在少数。【结论】地理资源学术期刊融媒体宣传推广任重道远。需要重视官网作为主阵地的融媒体建设,选择合适的辅助渠道进行多矩阵布局,并结合用户需求专注做好内容,此外,还需制订...  相似文献   

13.
【目的】在判别“摘要性信息”在微信公众平台与期刊文章信息相关栏目中的实用性的同时,证实所阐述的“微文”的可行性,以期为其他科技期刊微信公众平台的内容设置提供思路。【方法】结合《电力系统自动化》微信公众平台的实践,以阅读量为衡量指标,对平台先后所采用的“摘要性信息”和“微文”这两种内容设置方式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早期采用“摘要性信息”时,近75%的信息的阅读量徘徊在200次左右,而采用“微文”后,目前近80%的信息的阅读量超过1000次。【结论】在与期刊文章信息相关栏目的内容设置上,相较于“摘要性信息”,“微文”更易吸引阅读者的关注,对阅读量的提升具有较好效果,有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索学术期刊利用微信平台打造期刊品牌和提升期刊影响力的方法和途径。【方法】 以《药学进展》办刊实践为例,从微信社群促进编委交流、公众号传播编委观点以及学术活动推动行业发展这3个角度介绍微信平台在期刊品牌建构和影响力提升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结果】 《药学进展》通过微信社群和公众号的运营,强化编委与期刊之间的关联,打造精品内容,服务行业需求,从而显著提升了期刊的品牌影响力。【结论】 强化编委队伍建设和提高内容传播效率是学术期刊构建品牌和提升影响力的有效举措,学术期刊应增强服务和策划意识,并利用微信平台在互动性和传播效率方面的优势,充分调动编委参与办刊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总结中国地学类核心期刊运用微信公众平台的现状及特点,提出地学类核心期刊的发展需求,为提升期刊学术影响力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对微信公众平台在刊载文章发布、文章阅读体验、特色消息发布方面的开发现状进行分析。【结果】 多数期刊微信公众平台能够按时将当期文章目次及摘要等基本信息快速推送给读者,为读者提供较为丰富的阅读体验,同时推出专题文章、高被引文章、与期刊专业特色相符的科技消息等富有专业特色的内容;3种期刊的微信公众平台没有发布任何内容,形同虚设。4种期刊实现了摘要式浅阅读与全文深阅读的顺利过渡;18种期刊微信公众平台的阅读体验度较低。13种期刊发布了出版计划、写作技巧、学术发展动态等专业特色消息,但多数期刊对微信公众平台只是进行简单维护,较少推送信息。【结论】 中国地学类核心期刊对于微信公众平台的应用仍处在搭建与简单应用的初级层次,在办刊模式转变、多期刊协同、平台宣传力度等方面有极大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6.
文章调研我国开通并实际使用微信公众平台的38所副省级以上公共图书馆,统计分析开通时间、服务内容和服务方式。结果发现,越来越多的公共图书馆积极利用微信公众平台来开拓与创新自身的服务。结果也发现,微信公众平台通过自定义菜单、自定义预设回复和信息推送三种途径提供不同类型的服务;自定义菜单的服务内容主要集中在个人信息服务、资源服务、帮助信息以及活动播报方面,较少提供交流与互动;自定义预设回复的内容主要集中在书目检索;信息推送的内容主要集中在馆情馆讯、活动播报、资源推送及服务推送。而服务方式涉及实时消息咨询、表单咨询和电话/邮件咨询,但目前做得还不够。基于此,提出重视菜单内容的开发、做好推送内容的定位以及增强与用户的互动交流等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分析我国政治学学术期刊微信公众号的运营与发展现状,探究期刊微信公众号的运营与期刊学术影响力之间的关系,为学术期刊影响力的提升和期刊运营决策提供参考。【方法】以政治学类CSSCI来源期刊为研究对象,基于2014—2023年29个政治学期刊微信公众号发布的近15000条推文及其社交媒体指标,结合政治学期刊的综合影响因子指标,使用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进行相关性检验。【结果】政治学期刊微信公众号评价指标与期刊综合影响因子之间无明显相关关系,单篇推文社交媒体影响力与期刊综合影响因子呈负相关,期刊综合影响因子与其微信公众号的粉丝量存在正相关关系。【结论】当前政治学期刊微信公众号的运营对提升学术影响力的效果有限,期刊学术影响力提升有助于期刊社交媒体账号发展的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18.
编辑出版类专业期刊数字出版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了解编辑出版类专业期刊数字出版的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对策与建议。【方法】 访问国内三大数据库、期刊门户网站、期刊公众号和期刊APP,调查2014—2015年9种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编辑出版类专业期刊。【结果】 网络数据库仍然是最普遍、实现程度最高的数字出版形式;调查的期刊中,78%的期刊建立了独立的门户网站,但是网站数字出版与传播功能仍有待提升;78%的期刊建立了微信公众平台,但是存在栏目设置和推送内容雷同,关注度不高等问题。【结论】 编辑出版类专业期刊的数字出版程度有待加深,个性化特点有待加强。期刊发展要走差异化、数字化集群之路,要提供有价值的增值服务。  相似文献   

19.
【目的】以新闻传播类核心期刊为例,探究其微信平台建设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优化策略,指导该类期刊更合理地使用微信平台。【方法】 采用规范分析、案例分析和文献分析的方法,以34个新闻传播类核心期刊为例,对其微信平台的建设情况进行长期的调查与分析,并通过“清博指数”等软件获取数据。【结果】 当前新闻传播类学术期刊微信平台建设比例为73.5%,但在实际的建设过程中面临着认证与推送数量有限、内容与编辑趋于格式化、结构与功能参差不齐、用户体验的忽视与误区等困境。【结论】 新闻传播类学术期刊在其实际的建设过程中,应该积极适应多元化的媒介环境,在平台运营管理、内容编辑推送、结构功能完善、用户思维建立等方面进行改进,从而提升期刊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20.
微信公众号自定义菜单设置原来都是服务号才有的权限,到2015年2月后,微信公众号自定义菜单全面开放。本文选取了河北省部分已建立了微信公众号服务号的本科高校统计常规服务项的设置,分析常用项和特色服务项的设置,使得图书馆微信公众平台的服务形式更丰富,更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