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爱国主义是每一个公民对自己祖国怀有的一种崇高的情感,让学生了解并热爱自己的祖国,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爱国主义光荣传统,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在教学中有针对性地对于广大学生进行广泛的爱国主义教育,  相似文献   

2.
在当今社会飞速发展的形势下,国家的建设和发展所需的人才数量越来越多,对人才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对于学生的综合素养来说,爱国主义情感是一个人对自己的国家、对自己的民族、对整个社会心怀的感情,是一个人成为国家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国家奉献出自己的一分力量的基本保障条件。在教学中教师应当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的培养,促进学生思想意识的正确发展。在此我们对爱国主义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渗透进行简要探究。  相似文献   

3.
爱国主义教育是育人的核心内容之一。不同学段实施爱国主义教育的目标、内容一致,但方式、方法不同。对幼儿和小学生来说,爱国主义教育就应以认识家乡为起点。学校爱国主义教育的基础内容之一,是让受教育者认识自己是谁以及自己生活在一个怎样的地方。对学生而言,自己生活的地方由近及远,大致可表述为由“家乡”到“国家”,再到“世界”。  相似文献   

4.
论儿童国家认同感的形成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爱国主义教育,是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内容。爱国主义教育的效果还不尽人意,有一个主要原因是人们对于教育对象的心理发展水平和规律还认识不够,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和方法与青少年学生特别是小学生的心理特点不相吻合。因此,必须加强对学生心理特点的研究。否则,就难以做到爱国主义教育“生动活泼、入情入理、入心入脑”。本文的目的,就是对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的心理基础即儿童的国家认同感进行初步分析。一、国家认同感的心理构成国家认同感(或民族认同感、国家身份感)是人们对自己的国家成员身份(NationalIdentity)的知悉和接受。一个人如果热爱自己的国家,首先就表现在其知道自己生活在这个国家,知道自己是这个国家的一名成员,  相似文献   

5.
初中生是祖国的未来,他们的成长与国家、民族的发展密切相关。爱国主义教育要引导学生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寻找自己生命的价值和人生的意义,时刻准备将自己的青春和智慧贡献给祖国和人民,使自己的生命活出精彩。学校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主要  相似文献   

6.
程涛 《陕西教育》2009,(5):39-39
一、语文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教育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德育的永恒主题。语文学科蕴含着生动、丰富的爱国主义教育因素,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进行爱国主义思想渗透,使爱国主义教育与语文学科教学有机地统一起来。如在学习《七根火柴》时,让学生了解到像无名战士为了革命宁愿牺牲自己,那种爱国的热情是何等的伟大。那么在今天的我们怎样做才能尽自己的一份力量?无名战士在牺牲前没有忘记祖国和人民,把自己珍藏的七根火柴给了卢进勇。  相似文献   

7.
李丽 《成才之路》2010,(15):12-13
一、语文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教育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德育的永恒主题。语文学科蕴涵着生动、丰富的爱国主义教育因素,因此,教师应在语文教学中进行爱国主义思想渗透,使爱国主义教育与语文学科教学有机地统一起来。例如在学习《最后一课》时,可让学生了解到主人公小弗郎士面对国家的沦陷,把自己的满腔爱国热情表现在对祖国语言文字的学习上。针对学生普遍重外文轻国文的现象讨论,作为新世纪的青少年,又该如何对待自己祖国的语言文字呢?其实给学生以启示,教育学生爱国并非空洞遥远,它就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在我们的身边,这就是爱国的行动。  相似文献   

8.
王莉 《宁夏教育》2011,(12):37-37
教师担负着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责任,而地理教科书以其独有的形式蕴含着丰富、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素材,因此地理课教学应该成为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阵地。我在组织学生学习家乡——宁夏地理时,就采用了让学生通过社会实际调查,自己动手、动脑、分析和思考,运用所学到的各种学科知识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9.
爱国主义是指人们对自己祖国的热爱.列宁曾指出:"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今天的爱国主义就是热爱社会主义祖国,为祖国的独立富强奉献一切的崇高精神.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具有其他学科无法代替的特殊作用.它能够在青少年心灵中构成一幅波澜壮阔的中国地理画卷,使学生对祖国人文和自然地理基本特征历历在目,从而激发青少年学生的爱国热情,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使其具有克服困难、振兴中华的决心和信心.  相似文献   

10.
陈好春 《甘肃教育》2014,(20):115-115
正爱国主义是对祖国的忠诚和热爱,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对小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是时代赋予小学教育的历史使命,在进行爱国教育的同时,激发起学生努力学习、热爱生活的决心,用科学文化知识武装自己,为全面参与建设小康社会打好基础,作好准备。音乐新课标在音乐课程目标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中明确提出: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感,增强集体主义精神。通过音乐作品中所表现的对祖国山河、人民、历史、文化和社会发展的赞美和歌颂,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在音乐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良好  相似文献   

11.
什么叫爱国主义?用列宁的话说:“就是千百年来固定下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换句话说,爱国主义是对自己祖国无限热爱与无限忠诚的情感。它具体表现为热爱祖国的山水、语言、文化和民族,维护祖国的独立和民族的尊严。因此,乡土地理便成了爱国主义的好教材,成了培育爱国主义的温床。然而,在乡土地理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呢?我的作法是:  相似文献   

12.
正有国才有家,爱国主义是千百年来传承下来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因此,历史教学历来是爱国主义教育的主渠道,然而,不同的历史时期,爱国主义教育也赋予不同的时代内容,作为历史教师,应当不断创新方法和手段,积极主动地加强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使学生在接受历史知识的同时,在思想上潜移默化地受到启迪和教育。下面就中学历史教学中应该如何加强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谈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13.
加强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爱国主义教育是贯串历史课教学的一条主线,是历史教学的永恒主题,也是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有效途径。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历史责任感、负重感,培养学生以”八荣八耻”严格要求自己,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自尊心和民族自豪感。  相似文献   

14.
历史学科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主要学科,历史教学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主要渠道。因此,历史教师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是责无傍贷的。近几年来,笔者根据自己多年来的执教的经验,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作了一些探索。  相似文献   

15.
爱国主义是对祖国的忠诚和热爱,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对小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是时代赋予小学教育的历史使命,在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同时,激发学生努力学习、热爱生活的决心,用科学文化知识武装自己,为全面参与建设小康社会打基础、做准备。  相似文献   

16.
1、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是教育工作的主旋律,爱国主义教育应贯彻于整个德育之中。爱国主义。一般是指人们对自己祖国深厚感情和忠诚态度。这种感情和态度是衡量和规范人们言论和行为的一条重要的道德标准和政治标准。热爱祖国是对每个学生最根本的要求。为四化建设学习,为把祖国建设得更富强而学,这就是爱国主义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17.
爱国主义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师不仅应把课堂作为传授知识的阵地,更应作为爱国主义教育的基地,有意识地将学科教学与爱国主义教育融为一体,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激励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奋发努力,为祖国的繁荣昌盛尽自己的一份力量。  相似文献   

18.
深化高校爱国主义教育赵豫林,李献峰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的过程就是爱国观念、爱国情感、爱国行为的矛盾运动的过程。具体表现为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地将一定的爱国主义教育内容在动态的教育实践活动中传授给青年学生,学生以自己已有的认识水平为基础,进行选择、消化和吸...  相似文献   

19.
<正>教学是实施全面发展的基本途径,通过教学对学生实施德育渗透也是教学的一项基本任务。作为一名教师,我在多年的初中语文教学中,不仅注重对学生进行语文基础知识的传授和基本技能的培养,而且注重对学生思想观念、道德品质的教育,下面我来谈谈自己在语文教学中进行爱国主义思想渗透的探索。一、爱国主义思想在语文课中的渗透形式(一)在语文教材中精心挖掘爱国主义教育的素材  相似文献   

20.
现行高中语文的一些课文是很好的爱国主义教材。在历年教学中,我就曾遵照《语文教学大纲》的要求,以这些课文为实例,从三个方面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一、读游记散文,观山川美景,激发学生“爱我河山,爱我中华”的感情。爱国主义除了热爱自己的民族,对自己的祖国忠诚外还包括热爱自己赖以生息的山川大地等。学习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