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前不久,我参加了一个数学教学观摩活动,其中有一堂课的一个片断一直在我的脑海中回旋。有一位老师在执教“锐角和钝角”时,创设了这样一个教学情境:课件出示夜色中的黄浦大桥,并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你看到了什么?”我原以为学生会这样回答:“黄浦大桥的风景真美啊!”可我万万没有想到,学生一站起来就说:“我看到了角。”“我看到了直角。”我看到了锐角。”当时,我心中不由一颤,从那么漂亮的黄浦大桥的夜景中,30个学生看到的居然都只有角,这符合学生的常规思维吗?我们的学生怎么这么善于揣摸教师的心思,如同救苦救难的观音菩萨一样,有求必应…  相似文献   

2.
卢江梅 《湖南教育》2005,(14):25-25
前不久。我参加了一个数学教学观摩活动,其中有一堂课的一个片断一直在我的脑海中回旋。有一位老师在执教“锐角和钝角”时,创设了这样一个教学情境:课件出示夜色中的黄浦大桥,并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你看到了什么?”我原以为学生会这样回答:“黄浦大轿的风景真美啊!”可我万万湍有想到,学生一站起来就说:“我看到了角。”“我看到了直角。”我看到了锐角。”  相似文献   

3.
梦想的种子     
夏天来了,绿色铺满了校园。这时候,离别的忧伤在我和学生之间弥漫着。学生们都在交换着留言册,有的学生还让老师留言。已是初三的他们很快就要毕业了。就像出巢的雏鹰,更广阔的天空在等待着他们。一个叫静晓的学生在课前演讲时含着泪说:“白老师,我多么想让您再陪我们一段路啊。遇到您,我们是多么幸运;离开您,我们是多么难过。”是啊,一年里,每一个学生在我眼里都是那么可爱,就连那上课经常被我叫醒的“小瞌睡虫”邢志浩,也不例外。可是一年很快就要过去,我不能再教他们了。我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伤感。学生要走了,能不能教给他们一些比知识…  相似文献   

4.
校园逸趣     
罗马帝国语文课上,老师给学生们讲道“:罗马不是在一个白天就能建成的。”在历史课上,历史老师向学生们提问:“罗马帝国是什么时候建立起来的?”“夜里!”学生答道。生气老师问“:文中说蜜蜂给花园增了生气,是什么意思?”一个学生回答“:蜜蜂偷花蜜,花儿就生气啊!”大家听了笑个不停。那学生又说:“笑什么?要是鲜花不生气,哪来鲜花怒放呢?”日行一善老师问两位学生“:你们今天有没有日行一善啊?”两位学生齐声答道“:有啊!”老师问“:做了什么事?”学生“:我们扶一位老太太过马路。”老师:“很好!但是扶一位老太太过马路,为什么要两个人呢?…  相似文献   

5.
老师,每天早晨迎接孩子入园的时候,我多么希望您能蹲下来,给孩子一个拥抱。还记得第一天送孩子入园时的情景吗?我女儿走到活动室时主动和我说:“妈妈再见!”您看到后,马上蹲下来抱住我女儿说:“啊,你真乖!来,让老师亲亲你。”随即在我女儿脸上亲了一下。女儿抬头看看我,虽然眼里的不安还没有完全消褪,但分明已经有了一分欣喜。刚刚入园的孩子多么希望老师能像妈妈一样对待他们啊。可是往后的几天,这样的情形在我送孩子的时候就再也见不到了。也许是因为哭闹的孩子太多,您应付不过来;也许是您已经亲过了其他表现好的孩子而我没有看到……甚至…  相似文献   

6.
《爱的教育》一书中的《病中的先生》,作者从老师谈话中体会到老师即使在病中也为学生担忧,怕他们学不好。全文表达了作者对老师的感激之情,也使我知道了老师的工作是多么的辛苦。当我读到“先生每日教五小时的课,运动一小时,再去夜校担任功课两小时”时,心里不由得吃了一惊——上七小时的课啊!七小时是多么长啊,七小时可以做很多事!比如:写两篇日记,读一本书……上七小时的课,听已经很累了,更何况讲课呢。我不由得肃然起敬!可当我读到“先生吃饭草草地吞咽,从早到晚一直没有休息”时,不由得深思起来:饭都吃不好,还要劳累一整天,中间连休息…  相似文献   

7.
在教学《坐井观天》一课时,课已近尾声我对学生们说:“我们认识事物不能像青蛙那样坐在井底观天,目光狭小。如果让青蛙跳上井沿,它能看到怎样的天?”有学生说:“能看到很大很圆的天。”有的说:“天不是圆的,是方的。”有个学生问:“老师,天到底有多大?是方的还是圆的?我们怎样才能看清?”此时,我就用鼓励的目光看着天真的孩子们说:“哦!这个问题可够难的,谁能回答?”教室里顿时热闹起来,学生们议论纷纷。有的说:“天有十万八千里,孙悟空一个跟头就到天边。”有的说:“不可能只有十万八千里,火箭往天上一蹿就看不见影了,比孙悟空蹿得远多了。…  相似文献   

8.
“老爹啊,原来用肉眼从太空能看到长城啊!”易小A的声音从另一个房间传过来,“我就说嘛,长城这么伟大的工程,谁要飞上天了看不到,谁就是缺心眼。”  相似文献   

9.
《小音乐家扬科》的教学已近尾声,我向学生提了这样一个问题:“学完《小音乐家扬科》这课,你有什么感想?”稍停片刻,一双双小手纷纷举了起来,许多同学眼睛里还噙着泪水。那恳切的目光仿佛在说:“老师,我说!”“老师,叫我吧!”同学们争先恐后,发言是那样的热烈,感情是那样的真挚,认识是那样的深刻。“学完这课,小扬科那衣衫褴褛、骨瘦如柴的形象老浮现在我的眼前。他为了摸一摸管家仆人的小提琴,竟被活活地打死,这多么不公平啊!资本主义社会真可恨!”“当我读到扬科‘跪在小提琴前面,抬起头,望着心爱的小提琴。’的时候,被他酷爱音乐的强烈感情打动了,我真想用自己积攒的钱买把小提琴  相似文献   

10.
如果要为我的老师画张像,那么,我会用素描、水彩、速写、国画来画我的老师。一“呀,就差这里!”这是一次数学测验,这些都是我再熟悉不过的题了。三下两下,就做完了。自以为聪明的我,竟粗心的写错字,等到试卷发下来,望着那个大大的叉,心想:这小小的错误竟躲不过老师的眼睛,一脸严肃的她,像素描一样黑白分明。以后,我再不敢马虎了。二“非典”时期,班里有许多同学生病了,老师总是语重心长的说:“注意身体!”“别生病了。”“快,穿上衣服!”时至今日,这些话还常常在我耳边响起。老师的腰不好,大家多少次请求老师坐下来讲课,她总是摇摇头。水彩的颜色多种多样,但画不完老师对我们的爱。三“教师节”班会上,同学们笑着哄着:“老师,来一个!”老师笑着,大方的走出来,“好,我来唱支歌。”大伙一听,乐了。掌声啊,笑声啊,好像要把课室抬起来……老师唱啊唱啊,笑得甜甜的,眼睛笑弯了。大家陶醉了。老师,你知道吗?那一天,我们是多么快乐,多么喜欢你。那一刹那间,我想用速写把这种感受画出来……四我的老师是多么“富有”,她“富有”知识。不管我们问她什么问题,她总能说出许多所以然来,让我们大饱耳福。她又多么像一幅名为“追求”的国画,使我一下子明白了许多道理。…...  相似文献   

11.
李娟 《吉林教育》2007,(5):64-64
“老师,老师,有件事我要告诉您!”班上一个小女生一看到我,就拉着我的袖子追着我说,“昨天家长会后,我爸爸一进家门就对妈妈说:‘我今天好有面子啊!’高兴得要在周末带我去麦当劳。”  相似文献   

12.
找秋天     
周末,老师给我们留了一篇作文,让我们写写看到的秋天。我想啊,想啊,不知道从哪儿下笔。于是就跑去问妈妈。妈妈说:“明天我还是带你到公园去找找秋天吧。”我高兴得跳起来说:“一言为定!”  相似文献   

13.
秦梅 《四川教育》2003,(12):42-43
一天,有两个学生到办公室来交本子,看见我正在备“飞行表演”(即“有余数的除法”)一课,于是好奇地问我:“我们要学习这课吗?”我笑了笑说:“是啊,你看飞机正在进行飞行表演呢。”“老师,飞机也能表演节目吗?”一个学生好奇地问。没等我回答,另一个学生抢着说:“当然能,我在电视里见过。但如果飞得像书上画的这么近,恐怕早就撞到一起了!”我一愣,不由得停下了我正在创设的教学情景。是啊,一个学生没见过书上的情景,另一个学生认为书上的情景是假的,这样的素材能引起学生的共鸣吗?再看看这课的教学目标要求,我陷入了沉思……我重新考虑了这节…  相似文献   

14.
收拾衣服,准备去洗澡。一个陌生女孩站到门口,她问:“你们认识王莉吗?”宿舍里无人回答。我实在不忍心看到她的尴尬,便说:“王莉啊,我就认识一个叫‘王莉’的,不过,她不在这个学校。”陌生女孩说:“不对啊,我说的‘王莉’就是这个学校的学生啊!”我说:“那我就不知道了。”陌生女孩向我走来,问:“我可以在这里等她一会儿吗?”我无法拒绝她祈求的眼神,于是把床上的东西挪开,说:“坐吧,坐吧,没关系。”陌生女孩一坐下就打开了话匣子:“我来找我的朋友王莉,她托我给她买些东西,我给她带来了。喏,就是这些护肤品,她们宿舍里有好几个人要呢!”说…  相似文献   

15.
成熟     
今天语文课上发生的一件事让我的心感到震动。下午一上语文课,老师就说:“我们今天这节课用幻灯机好吗?”这是老师第一次用幻灯机为我们上课,大家一听非常兴奋,齐声说:“好!”我当然也不例外。只见老师把讲台下的柜子打开后,立起来一个摄像头,再从下面打开两个灯,然后打开了电视机,哇!我们可以从电视里看到图片了!这时只见老师展览了两  相似文献   

16.
辅导老师邀我在星期天和他一起带着小学生去看长江。那天,小朋友们兴致勃勃地来到了长江边,议论开了:“长江多大啊,好象和天连在一起了。”“长江大桥建在这样宽阔的大江上,多雄伟啊!”辅导老师望着孩子们深情地说:“我们的国家是伟大的国家,在长江上我们不但架起了大桥,还建造了水力发电站呢!”“看,海鸥!海鸥!”一个眼尖的小女孩突然高兴地叫了起来。这时,一群银色的海鸥正张着翅膀在江面上盘旋。“老师,海鸥怎么能在水面休息”?一个小男孩不解地问。老师没有立即回答,而是向孩子们提出了一个  相似文献   

17.
寒假回来第一天,我把新课本发到一年级小朋友的手上。小朋友们可高兴了,首先翻弄的是色彩鲜艳的语文书。这时,彬彬带着惊喜来到我的跟前说:“老师,春天来了!您看!语文书里尽是一些关于春天的文章,还有图画。”多么细心的孩子呀!经他这么一说,我不由得望了望窗外,惊讶地发现:是啊!原来美丽的春天真的已经悄悄地来临了。我突发奇想,何不来个“春天月”,让孩子们在这个月里,一齐来认识、享受美丽的春天呢?我摸了摸彬彬的小脑袋说:“你真细心!想认识真正的春天吗?”彬彬高兴地说:“想!我最喜欢春天了!”“好吧!我们就把这个月定为‘春天月’,让…  相似文献   

18.
豪哥 《湖北教育》2007,(1):56-56
全省高中语文优质课比赛总结会上,史先生讲了一个小故事:某班主任举行班会,主题是“假如你的生命还有最后一天,你最想做的是什么”。活动进行得热热闹闹,学生都有自己美丽的假设。突然有一个同学站起来说:“我最想做的事情是在教室里上课!”老师听罢此言,感动不已,甚至还有几分带着颤抖的自豪感,“多么好的学生啊,即便是生命的最后一天,他居然也选择了上课学习!”为了充分利用这一难得的教育资源,对其他学生进行及时的教育与升华,老师微笑着追问这个学生:“你为什么在生命的最后一天选择上课学习啊?”“因为上课度日如年,我希望用上课来延长生命!”老师陡地愣住了,微笑凝固成一个完全没有生命的物质,思维僵直地无以应对这突如其来的境况。  相似文献   

19.
刚接一个差班的语文课,课不好上,是意料之中的了,可没意料到的是,刚与学生问个好,就给我来个下马威: “同学们好!” “老师好!” 在这一片“老师好”的问候中,有一个不和谐的音符被我捕捉到了:“老师不好!”这是什么学生,竟敢说老师不好,而且是当老师面说——太放肆了! 面对这些饱受批评的学生,  相似文献   

20.
前些日子,一些学生在日记中这样写道:“老师,虽然我们朝夕相处,但我总觉得我们之间的距离很远,我多么希望和你成为朋友啊!”这对我的触动很大。我怎样才能成为学生的朋友?我想起了于永正老师讲的《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课。这篇课文感情十分真挚,特别是“我呆呆地望着来来往往吊唁的人……泪珠就一滴一滴地掉下来”一段更是情真意切。学生对鲁迅的认识,仅仅是一位伟大的革命家、思想家、文学家,在感情上,与教材之间存在一条“鸿沟”。怎样才能激起学生以情促读。在指导学生朗读“我呆呆地”这一段时,于老师并不急于在重读、速度及语气上作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