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寓言散文真正被重视,并臻于成熟是从柳宗元开始的,它标志着我国古代寓言文学的形成。柳宗元的寓言散文丰富了古代散文的种类,为后代作家开辟了一个广阔的文学天地。  相似文献   

2.
寓言散文真正被重视,并臻于成熟是从柳宗元开始的,它标志着我国古代寓言文学的形成.柳宗元的寓言散文丰富了古代散文的种类,为后代作家开辟了一个广阔的文学天地.  相似文献   

3.
寓言散文真正被重视,并臻于成熟是从柳宗元开始的,它标志着我国古代寓言文学的形成。柳宗元的寓言散文丰富了古代散文的种类,为后代作家开辟了一个广阔的文学天地。  相似文献   

4.
唐代杰出文学家柳宗元的创作使山水游记散文成为一种独立的文学体裁 ,他运用清新秀美 ,生动形象的文笔 ,描绘自然景物 ,同时寄予了他政治上遭贬谪的激愤之情 ,达到了客观物象和主观情志的和谐统一 ,具有独特的艺术特色、很高的审美情趣和美学价值。  相似文献   

5.
柳宗元散文的艺术境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柳宗元散文最具原创性的艺术成就。第一,是在传记散文方面,为普通平民百姓立传,从而突破了我国正史传记和非正史传记不为普通平民百姓立传的旧传统。第二,是在山水散文方面,创造天人合一的意境,从而开创了我国文学史上自然美与天人合一哲学相融合的山水散文意境的新局面。柳文两大艺术创获的思想根源,是柳宗元由于对人和自然的深刻体认,而突破了自己早期性恶论和天人二分论的思想束缚,而转变到以信任人性和契合自然为特征的性善论、天人合一论的思想系统。柳宗元传记散文和山水散文的全幅艺术成就,与韩愈的抒情性议论散文及传记散文,代表着中唐古文运动的最高艺术成就。  相似文献   

6.
柳宗元是我国中唐时期与韩愈共国倡导古文运动的文学大师。他的文学成就是多方面的,尤以散文为高,被后人尊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山水游记,被人比作“精金”、“名姝”,取得了很高的艺术成就。本文拟就柳宗元山水散文的艺术特色,作些粗浅探讨。 明人王世员称柳宗元的山水游记“峭拔紧洁,”正可以概括其独特的艺术风格。被贬永州后,柳宗元谪居一隅,物异俗殊,志士失路,充溢着怀才不遇的落寞情怀,模山范水时,他总是有意无意地将这种寥落情怀  相似文献   

7.
方苞抑柳谈     
唐代杰出的文学家柳宗元,创造性地继承了先秦、两汉文学的优秀传统,与同样杰出的文学家韩愈一起,倡导了唐代古文运动,为我国古代散文的发展开辟了一个新局面。他们的作品不仅代表了唐代散文的最高成就,而且对唐以后散文的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但由于柳宗元的进步思想和他所参与的“永贞革新”曾长期受到歪曲,历代封建文人常常只推崇他的艺术成就而抹煞其作品的思想价值。清人方苞则不然,他不但指摘柳文所反映的思想内容,而且还贬低柳宗元的艺术成就。  相似文献   

8.
陆迎真 《文教资料》2006,(35):91-92
山水散文是柳宗元散文中的精品,是柳宗元在散文方面最突出的成就,也是作者悲剧人生的审美结晶。他用精练的文笔和清峻的语言,显示小山小水独特的风貌:形象清丽,色彩清雅,乐音清幽,舞姿清灵,浸润了柳宗元对山水自然美的独到的审美思想和文化积淀。  相似文献   

9.
作为中唐古文运动的倡导者,韩愈、柳宗元除了提出许多先进的文学主张之外,更以丰富的创作实绩为中国文坛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他们实现了对散文体裁的变革,最具代表性的如韩愈的碑志,柳宗元的山水散文创作,不仅成为灿烂的文化遗产,更对散文文体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柳宗元的史传不仅有文学价值,还具备史学价值。柳宗元的史传具有史料学价值,其史传记载正史未载或忽略的内容,可补正史之阙。柳宗元的史传亦可印证中唐史学的发展状况,柳宗元的史传蕴含着浓厚的史学批评意识,涉及史学批评的道德标准以及如何看待历史事实以及历史变化动因等重要问题。柳宗元的历史文学成就也很显著,在史事整理上,他坚持实录理念,在史事的选取和整理做到言简意赅;在叙事艺术上,运用语言、神态、细节、对比等文学手法塑造传主形象,人物塑造风格朴素自然。  相似文献   

11.
在唐代文章由骈趋散的过程中,韩愈、柳宗元并肩取得的古文成就具有重大的界标意义。一方面,在他们之前文坛内外推进文风与文体改革的各种努力有了归宿;另一方面,韩、柳成功确立的古文范型,决定了后世古典文章学的新格局。  相似文献   

12.
柳穿元不仅在中国享有盛誉,而且名播海外。他的诗文最晚于唐末就传入了朝鲜,被以次韵、拟作、集句、引用、化用等方式接受,其文学理论也同时得到应和。朝鲜的文人们还各抒己见,展开了对柳宗元其人及诗文的批评,其中有少部分指责或指瑕。  相似文献   

13.
终唐一代湖南进士25人,其中衡湘以南16人,且基本都是中唐以后。他们的成名,与柳宗元的教育、指导及影响是分不开的。柳宗元师承尧舜,"延孔氏之光";拒师"名"而重师"实";因材施教,苦口婆心;"口讲指画",心诚以行;借古鉴今,烛照后来等教育思想与实践,足以千秋垂范。  相似文献   

14.
柳宗元谪居永州的十年,是他散文创作的高峰期。从他的作品可以看出,其幽愤难抑与自适而安的心理状态是交互出现的,这与柳宗元“统合儒释”的哲学态度有密切的关联。  相似文献   

15.
中唐时期著名文学家、思想家和政治家柳宗元,与不少僧侣交过朋友,佛学思想在其一生的政治生活中留下了很深的烙印。文章考证了柳宗元在柳州期间与和尚交往的基本事实及其佛儒思想交融的情趣。  相似文献   

16.
柳宗元被贬永州时写了不少游记,《永州八记》尤为著名。这些文章不仅用清新秀美的文笔描绘了自然山水的种种形态,而且寄寓了自己政治上遭受迫害的愤激,透露出作者寂寞孤愤高怀傲物的感情色彩。人们从“永州八记”中或隐或现地可以看到作者的遭遇与凄凉心境,也可领略柳宗元游记散文的独特风格。  相似文献   

17.
柳宗元以为数不多的诗而在学史上自成一家,对柳宗元诗的艺术风格似乎已有定评,如近年来通行的几种学史,都用“冷峭简淡”、“清峻简洁”等作柳诗的考语;然而不容忽视的是,宋代以来影响最大的却是苏轼关于柳诗“枯淡”的评论。章着重探讨这两种不同评论如何产生,以及如何看待这二之间的矛盾,并由此引发对如何全面认识和准确把握作家艺术风格的思考。  相似文献   

18.
贬谪寓居永州十年是柳宗元偏离中央政治中心极其艰难痛苦的十年。但这也因此成为他文学创作最为宏富,文学风格奠定了关键十年,在十年荒蛮之地的贬谪生活中,同以永州为中心的知交友好唱和交游,是他寻求精神慰藉的重要途径,也是促使柳宗元文学取得了重大成就的心理动因。  相似文献   

19.
贬谪以后文学创作的自觉使柳宗元对文学创作的理论进行了深刻的检讨,他认为创作主体应该做到三个方面的要求:一是文以行为本,在先诚其中。二是读百家书,旁推交通。三是感激愤悱,伸以歌咏。可以说柳宗元对创作主体的认识是相当深刻的,这些论说不仅对当时的古文运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而且为我国古代文学理论灌注了新鲜血液,成为我们民族的弥足珍贵的一份理论遗产,确实值得后人珍惜。  相似文献   

20.
柳宗元的思想,除积极入仕之外,还有自适的一面。诗人在永州时期创作的自适主题的诗篇,其自适思想,经历了怨愤中的自适、失望中的自适、积极中的自适三个阶段,变化过程反映出诗人在这一时期思想由怨愤、郁闷、失望到重新燃起希望之火的变化轨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